APP下载

资 讯

2022-02-16

江苏农村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农业农村

2021年江苏农业农村发展亮点频现

江苏省政府日前召开全省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基本情况。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全省上下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具体要求,有力有效推进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与全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十四五”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良好开局一样,2021年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实现全面乡村振兴良好开局,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主要表现为“两稳五提升”。

全省全年粮食总产749.2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主动应对“猪周期”,年末生猪存栏1482.6万头,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水产品产量495.5万吨,同比增1.1%。农产品质量安全稳中向好,绿色食品企业2270家、产品5054个,绿色、有机及地理标志农产品总量规模全国第一。实施规模主体入网监管行动,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制度,农产品生产规模主体日常监管全覆盖。加快南京农创园、农高区等平台载体建设,启动实施种业“揭榜挂帅”项目,打响种业翻身仗,新建高标准农田390万亩,投资标准由每亩1750元提升至3000元,实施农机化“两大行动”,加快农机装备与技术推广应用,农业综合产能不断提升。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79.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0年增长4%。

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91元,同比增10.7%,增幅连续多年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6:1。深入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组织实施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扎实推进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支持农民创新创业,健全完善集体收益分配机制,拓展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出台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政策举措,选树推介“共同富裕、百村实践”典型,积极探索发展融合经济、绿色经济、服务经济和“飞地经济”等四类新型经济形态。

培育10亿元以上县域优势特色产业超过180个,全国产业强镇56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86个。着力打造优质粮油、规模畜禽、特色水产、绿色果蔬产业等省级重点产业链。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开展“苏韵乡情”等系列推介活动,成功举办扬州世园会等,全省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年综合收入超过900亿元,农产品网络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农产品进出口总额245.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24.9%。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2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4个,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99家。

加快推进乡村建设,江苏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常态化开展“四清一治一改一管”(清理农村积存垃圾、河塘沟渠、农业废弃物和无保护价值的残垣断壁,加强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加快改变农民生活习惯,实施长效管护)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切实抓好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加快构建联合禁渔执法机制和人防、技防、群防、预防工作体系,确保“禁得住、禁彻底”。全面完成江苏长江流域退捕任务,在国家六部委组织的长江禁捕退捕综合考核中,江苏成为3个获优秀等次的省份之一。

江苏初步探索形成了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发展的“1+4+1”乡村治理“江苏模式”,推广应用“积分制”、道德红黑榜等方法,加强乡村公共空间治理,6个乡镇和60个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办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尚。

江苏在6个县开展国家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出台首批支持政策“宅9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省村(居)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在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江苏就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作了典型交流发言。指导启东、泰兴、泰州市高港区开展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探索,制定省级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指导13个先行地区开展工作。

发布“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出台乡村人才振兴等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乡村振兴联系点、实绩考核、表彰等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年活动,全年开工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248个,撬动超1172亿元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实现“双破千”。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发行乡村振兴专项债券,资源要素加快“上山下乡”。□

“十三五”初期,我国尚有约5万个行政村未通宽带,其中包括大量建档立卡贫困村,还有15万个行政村宽带接入能力不足4Mbps,城乡存在明显“数字鸿沟”。2015年10月经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后,建立了“中央资金引导、地方协调支持、企业主体推进”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开启了农村通信网络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打通了广大农村接入数字经济时代的“信息大动脉”,贫困地区通信难等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

2021年12月29日,历时两天的第五届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总决赛圆满落幕。本届决赛以“激情创业创新 圆梦乡村振兴”为主题,分初创组和成长组两组进行,采用5分钟选手展示+3分钟评委提问模式,评委现场打分公布,来自全国各地的初创组、成长组各30个项目角逐一、二、三等奖。江苏推荐的三个项目全部获奖,其中镇江小草大业项目获初创组一等奖,南京草莓小王子项目和连云港鱼肉食品深加工及产业化项目获成长组三等奖,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获优秀组织奖。镇江小草大业项目聚焦低温滩涂盐碱地,专注高耐盐耐寒草种培育和快繁技术研究,通过自产原种、生产外包、代理销售的方式,改良滩涂盐地300多万平方米,占江苏85%以上滩涂盐地绿化改良草坪市场份额,在研产销深度融合之路上向国内国际市场拓展;南京草莓小王子项目深耕小草莓大产业,研发草莓采后保鲜技术,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草莓种植生产基地,打造的品牌草莓成为多家商超主要供应商,带动4000多名农民就业致富;连云港鱼肉食品深加工及产业化项目,致力高端农产品深加工,研发费用占比超业内两倍,数据赋能分析消费口味,品质严控赢得高复购率,助力3万名渔民脱贫致富。

2021年12月26日,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江苏省邮政分公司与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承办,各设区市农业农村局与邮政分公司协办的第十四届江苏省农民合作社产品展销(云展)会启动仪式在南京举行。本届展销会聚焦“产销对接、强社富民”主题,首次采取网上云展方式举办,在邮乐网江苏频道设置展销专区。自开展至2022年1月23日展销期间,共举办30场“我为合作社代言”系列直播带货活动,通过“线上展销+爆款秒杀+直播带货+邮局万人团”的方式,限时派发惠民助农优惠券,不仅让广大消费者购得顺心、吃得开心,还能够得到实惠。消费者关注“邮乐江苏”微信公众号,或下载“邮乐江苏”APP即可全程参与。据了解,目前全省累计培育县级以上示范社10588家,拥有产品注册商标与获得“二品一标”认证认定的农民合作社达到8200多家,涌现出了众多“网红”合作社产品,“苏合”品牌越来越响亮。江苏邮政系统累计建成“邮政农品”基地71个,助销各类农产品6.4亿元,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广东、重庆等26个省市;累计发放助农贷款超过6亿元,为农民合作社越办越红火助力“加邮”。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结果,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为97.6%,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保持稳定。据介绍,2021年,农业农村部全年共监测了31个省份200个大中城市的2095个菜果茶生产基地、1340辆蔬菜和水果运输车、634个屠宰场、443个养殖场、1778辆(个)水产品运输车或暂养池、2086个农产品批发(农贸)市场,抽检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5大类产品114个品种130项参数22127个样品。监测结果显示,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7.1%、96.5%、98%、98.8%、96.9%。从监测品种看,抽检的蔬菜中,水生蔬菜全部合格,甘蓝类、食用菌、根菜类、茄果类、瓜类合格率分别为99.9%、99.2%、98.7%、98.7%、98.6%。抽检的畜禽产品中,猪肉、猪肝、牛肉、羊肉、禽肉和禽蛋的合格率分别为99.4%、99.4%、98.5%、99.6%、98.8%和97.4%。抽检的大宗养殖水产品中,罗非鱼和鲢鱼全部合格,鳙鱼、对虾、鳜鱼合格率分别为99.8%、99.5%、98.6%。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公布第七批412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新认定的412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特点:综合实力强,2020年平均总资产规模9.26亿元,平均固定资产规模2.33亿元,平均销售收入(不含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的交易额)9.22亿元,平均资产报酬率9.94%;产业门类广,企业多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流通和新产业新业态,涵盖粮油、畜禽、果菜茶、水产、种业、中药材、乳品和小众特色等多种门类,且大多注重农业全产业链打造;科技创新力强,有80.6%的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65.5%的企业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83.3%的企业通过了ISO9000、HACCP等质量认证;58.6%的企业产品获得绿色、有机或地理标志等认证。带动能力强,通过与农户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方式,把利益分配重点向农户倾斜。2020年平均辐射带动农户2.3万多户,全年采购初级农产品1680亿元。带动就业33.2万人,其中农民20.3万人,通过就业促进农民人均增收1.52万元。目前,全国县级以上龙头企业9万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959家(含第七批)。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激发龙头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挥龙头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近年来,南京市坚持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建成率全省第一,绘就了一幅全域美丽乡村崭新画卷,探索出一条具有南京特色的美丽乡村振兴之路。2013年南京市率先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先后完成了7992个自然村落的环境整治工作,乡村换新颜之外,保留特色开始成为进一步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强化特色引领,以特色产业为基础、特色生态为重点、特色文化为内核、特色风貌为重点、特色治理为抓手,统筹整合推进,让特色田园乡村在美之外还保留自己的独特性,亮点纷呈。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51个、市级以上美丽乡村1337个(其中示范村500个),2021年新建475个市级宜居村和一批市级示范村,20个村获“中国最美乡村”“中国最美田园”等国家级荣誉,美丽乡村已成为南京精美的城市名片和彰显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品牌。

苏州市牢固树立渔业安全生产底线意识,不断健全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思路,加大隐患排查,坚决闭环整改,防范化解隐患风险。多年来,全市渔业安全生产秩序持续向好,未发生一般等级以上渔业安全事故。依港管船,探求安全监管“最小公倍数”。构建布局合理、产权清晰、功能完备、管理先进、生态良好的现代渔港体系,按照“依港管船、依港管人、依港管渔”的目标,推动渔港“港长制”实施,明确属地及相关单位的渔港管理职责,落实进出港报告制度,充分发挥渔港对渔船的天然聚集功能,产生聚变效应,探求安全监管“最省模式”。2021年来,全市共查处渔业安全生产案件8起(进出港报告不实2起、职务船员配备不齐3起、超航区3起),罚款5500元。定船联人,摸排安全隐患“最大公约数”。建立健全渔船岗位职责,推动渔船管理服务组织建设,聘请专业检测机构开展海洋捕捞渔船安全隐患排查,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一艘、放行一艘;出港后每日上报《在海生产渔船日报表》《在港渔船日报表》,掌握渔船北斗终端开机和进出港报告执行情况,借助渔船与渔民的紧密联系,提高集约效应,摸排安全隐患“通病顽疾”。2021年来,苏州市19艘海洋捕捞渔船共检查发现隐患33起,整改33起。以人为本,绘就安全生产“最美同心圆”。逐级与渔民签订《安全责任书》,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开展安全培训及应急演练,提升安全素质和隐患排查能力,与气象、海事部门建立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提供气象预警和避险信息服务,稳步落实渔民主体责任,促进叠加效应,绘就安全生产“圆满蓝图”。2021年以来,全市共举办渔业船员安全培训等12期,培训363人次;参加人身互助保险653人,保费55.87万元;理赔9起,赔付金额16.06万元。

近日,在人民银行淮安市中心支行的积极指导推动下,盱眙农村商业银行为淮安丰登种业研繁有限公司发放了400万元的种子品种经营权质押贷款,标志着江苏省内首笔种子品种经营权质押贷款成功落地。据调研,种子繁育企业普遍面临前期研繁投入大、风险高的情况,融资需求较大但缺乏相应抵押物,成功繁育的种子新品种虽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价值,但因价值大小缺乏有效评估认定,导致银行机构难以提供贷款。针对传统融资模式难以适应种子企业实际需求的问题,人民银行淮安市中心支行联合相关部门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指导盱眙县制定《农作物种子品种经营权及经营规模价值评估办法(试行)》,组建评估人才库,明确评估程序、评估方法以及价值参考标准。制度出台后,针对淮安丰登种业研繁有限公司拥有3个种子品种经营权迫切需要融资的实际情况,盱眙县种子品种经营权价值评估工作小组以该公司作为突破口,从评估人才库中抽取5名人员,多次进行实地调查,按照评估办法要求对3个农作物种子品种经营权及经营规模价值进行了最终评估,并发布了第一期价值评估参考价格,盱眙农村商业银行据此为该公司成功发放400万元种子品种经营权质押贷款。该笔贷款的落地,标志着淮安市种子培育融资模式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果。

日前,上海发布首个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并宣布启动全市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行动,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的乡村生活共同体为愿景,推动城乡全面融合共同繁荣,提升上海超大城市乡村地区发展与治理水平。该导则从生活、生产、生态、治理四个维度,涵盖规划引领、管理协同、多方参与、落实行动等环节,明确了乡村生活圈的理念、规范、标准等,引导乡村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建设。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自2020年6月启动该项工作,选择青浦区章堰村、浦东新区海沈村开展试点,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最终形成该导则。上海乡村社区生活圈以“突出品质与关怀、兼顾公平与差异、加强更新与利用、倡导复合与集约”为原则,以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为中心,构建了“行政村—自然村”两个层面的分级配置设施,以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站)和邻里驿站(党群服务点)作为核心设施,打造“一站式”家门口综合服务体,是一个融党建群建、事务办理、老人就餐、日间照料、看病配药、文化休闲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厅”,将保障多方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各个地区、各个产业的农机化水平如何?目前优势何在,短板又在哪?堵点、难点、痛点分别还有哪些?日前,浙江首次发布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报告,就此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估,使这些问题可通过20个代表性指标一一清晰呈现。此次评价主要从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机械化质量、农业机械化效益和农业机械化管理服务四个方面进行测算。结果显示,2020年度,浙江农机化综合发展水平为72.8分,正处于转型跨越阶段向基本实现阶段跃迁的关键冲刺期。分产业看,浙江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程度为71.8%,与全国水平基本持平,在12个丘陵山区省份中处于首位。其中,畜牧养殖机械化程度43.4%,高出全国7.4个百分点;水产养殖机械化程度47.9%,高出全国12.9个百分点;水稻、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程度均处于前列。从农机化的质量和效益上看,目前,浙江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为16%,高标准农田占比60.8%,全省单/连栋大棚、玻璃温室等设施大棚建设水平为236.5亩/万亩,农机装备动力保障水平80%,尤其是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达到59.5%。目前,全省农作物人均机械播种面积44.7亩,农机经营服务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2.39%;农业生产规模化水平55.9%,其中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高于全国水平将近20个百分点。□

猜你喜欢

农业农村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张北“未来农业”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