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构珠三角“芯”能力

2022-02-16

产城 2022年1期
关键词:晶圆代工台积

在集成电路业内流行着一句话:“全球60%的芯片销往中国,而中国60%的芯片消耗在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这背后的逻辑并不难理解,集成电路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三大应用市场为网络通信、计算机和消费电子,这三大领域的应用市场份额能达到80%,而珠三角恰恰制造与这三大领域相关的产品。

但数据显示,2021年,珠三角的集成电路设计销售额同比下滑36.9%,而同期长三角的这一数字同比上升49%、京津环渤海同比上升76.7%、中西部地区同比上升40.3%。

如果是看集成电路的综合实力,在行业人士的眼里,珠三角难以企及长三角。2021年中国大陆城市集成电路竞争力排行榜显示,最强的是上海,其次到北京,接着是无锡,深圳排第四,深圳也是前十强中唯一一个入选的广东城市。前15强中,长三角地区占有6个席位(上海、无锡、合肥、南京、苏州、杭州),中西部地区占有4个席位(武汉、成都、西安、重庆),而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一样只占有2个席位(分别为深圳、广州和北京、大连)。

随着集成电路制程的持续提升,头部集成电路制造厂商更容易受益。据IBS统计,随着技术节点的不断缩小,集成电路制造设备的投入呈大幅提升。以5纳米技术节点为例,普通光刻机受波长限制,精度已经无法满足工艺要求,5纳米制程所需的投资成本高达数百亿美元,是14纳米的两倍以上、28纳米的四倍左右。巨额的设备投入,只有头部的集成电路制造厂商才能负担。当珠三角企业没有在一開始就进行集成电路制造的卡位,越到后面,越被动。

业界人士看好珠三角集成电路产业能力的理由有几点:一是广东有很好的制造基础和制造工艺能力;二是广东对芯片的需求量大,对需求的理解,是广东最典型的优势;三是广东的创新能力、创新氛围以及科研能力强;四是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在“双循环”背景下,广东大有可为;五是广东财力雄厚。近年,广东提出要打造我国集成电路的第三极,2021年8月印发的《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目标,到2025年,广东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营收要突破4000亿元。

广东的各个城市已被规划发展不同环节的集成电路产业能力,其中,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区域,推进特色制程和先进制程集成电路制造,培育化合物半导体,在晶圆制造工艺、FPGA、DSP、数模混合芯片、模拟信号链芯片、射频前端、EDA工具、关键IP核等领域实现突破,打造涵盖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的全产业链。

以深圳、汕头、梅州、肇庆、潮州为依托建设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集聚区,广深珠莞等联动发展化合物半导体产业。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汕尾等城市依据各自产业基础,在封装测试、半导体材料、特种装备及零部件、电子化学品等领域,培育发展产业龙头企业,形成与广深珠联动发展格局。

广东对芯片的需求量,让一些行业人士因此而对其前景看好。在芯片应用端拥有话语权对于发展集成电路是个优势,在新出现的应用市场中,需求方可以重新设定“游戏规则”,使得芯片的设计、制造和封测均跟着自己的需求走,最早进入需求方供应商链条中的企业,先发优势明显,不会轻易被后来的竞争对手替换。

对于广东集成电路产业的未来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的主动性,从产业效率和产业链安全性的角度来看,广东可以加强发展IDM模式(指设计、制造、封测及销售一体化)和Foundry模式(指晶圆代工模式,专门负责生产、制造芯片,不负责芯片设计)。

有观点认为,广东有很强大的制造企业主体,只要它们有意愿和有决心,可以发展IDM模式,例如比亚迪等企业。而晶圆代工的模式,台积电是一个典型,但中国台湾虽然拥有台积电,却没能实现集成电路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性,台积电还是太依赖于苹果、高通等企业,但苹果、高通与台积电之间的合作紧密程度,差不多相当于把自身变成了IDM模式。因此,未来广东如果培育出有竞争力的晶圆代工厂商,省政府可以促进上下游企业与该晶圆代工厂商之间形成虚拟的IDM模式。

猜你喜欢

晶圆代工台积
国内单体最大的培藻膏代工工厂落户安徽,年产能7万吨
半导体制造领域的晶圆预对准系统综述
台积电将砸 1 万亿扩大 2nm 产能
报告:中国大陆晶圆产能今年或超日本
OEM的危机与转机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代工厂商创牌博弈与角色转换模式分析
基于图像处理的晶圆表面缺陷检测
超薄晶圆的贴膜研究
台积电研制出了首颗四核Cortex A57概念验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