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声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2022-02-16刘浩

艺术评鉴 2022年2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声乐教学互联网+

刘浩

摘要:声乐线上和线下教学主要是以线下传统课堂教学为主,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的前沿性、时代性,采用开放式、混合式声乐教学模式,技术、技能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相结合,开展混合式声乐教学,推动大学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互联网  声乐教学  线上线下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2-0126-04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原来许多固有的形态。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初在武汉肆虐并在全球蔓延以来,给全球社会各方面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和冲击,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防控疫情仍将持续,受此影响,这就给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带来了困惑和挑战,使得我们的教育也必须顺势而为之。声乐教学教育模式也必须紧跟时代而进步和创新。由于歌唱视频、声乐教学视频的便捷化,歌曲内容多样化、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声乐教学充分运用线上资源,线上和线下教学模式相结合,有利于音乐人才质量的培养。古人说:“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

一、声乐线上线下教学研究内容

第一,线下课堂声乐专业技术教学与线上开放的声乐技术教学相结合。线下声乐课堂教学主要是指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模式都是以一对一或者一对二的课堂教学为主,大多教授声乐歌唱技能,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不可替代性。它的特点是具有示范性、直观性、生动性、互动性等。因为歌唱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音乐艺术学科,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在歌唱的过程中,我们整个人的身体就是一个歌唱乐器,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和参与,包括精神、情感及身体的相互协调,是共同作用、协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项活动,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长期坚持严谨教学,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具备良好的歌唱状态。线上声乐教学模式是通过一些网络专业公众号或者与专业相关的网络公共资源,比如:“歌唱艺苑”“歌唱家声乐”“歌唱大讲堂”等资源,通过教师合理开发和利用,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推送给学生,使其学习声乐技能,以开阔学生学习声乐视野,丰富学生演唱风格、提高演唱技巧。

第二,线上学习有两个方面:一是包括师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优质、丰富的音乐资源和风格多样、题材丰富的声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水平。作为高校教师应该知道“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们高校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每位教师教学时应该明确的首要问题。声乐教师要结合专业的特点,在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时,应深刻理解两个重要抓手,即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而解决这一问题在德与才的关系上,德为向导,才是基础:德靠才来发挥,才靠德来统帅。相对于才而言,德更为根本,“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德若木之根,才若木之枝”,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培养学生要德才兼备,有意识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二是利用网络公众号学习、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声乐教学方法和理念,提高自己,丰富、更新学科知识、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比如“歌唱艺苑”声乐公众号不定期会推送声乐教学公开课和声乐作品欣赏,这就是提升师生专业技术和提升音乐修养很好的资源,是师生共享的一个声乐学习平台。比如,“歌唱艺苑”“歌唱家声乐”“歌唱大讲堂”“微信朋友圈”推出了大量不同风格和题材的紧跟时代的声乐作品,也有专业比较强的经典国外歌剧和唱段,优秀作品比比皆是,其中2020年和2021年推送的“深圳声乐季·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大师公开课价值非常高,它不同于一般的音乐节或者声乐比赛,它是一个集学术、艺术与实践为一体的,实实在在有效果、有成绩的高含金量的声乐人才培养项目。这批课程让学习声乐的专业人才对中国作品的吐字发音、对唱好中国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它以教学的严谨性、论坛的学术性、活动的公益性,快速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声乐活动之一。

第三,线下课堂演唱作品思想政治教育与线上欣赏声乐作品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角色转变和使命担当就是站好三尺讲台,用好三寸粉笔,牢记使命,立德树人,深化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自我意识,坚持全面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联系实践教学,推动理论学习走向实践,在实践中消化,在实践中往实里走,吃透使命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学中结合自己的专业,强化思政课堂教学,进一步增强广大学生的政治认同: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思想认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伟大的梦。情感认同: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民本理念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还有音乐方面的早期乐器——骨笛,音乐理论如:“公尺谱、三份损益法,五度相生”等。英国哲学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以致于没有一个帝国、教派和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纵观中国历史与文化,中华文明中最伟大的属性源头就是我们的祖先思索并验证了中国的哲学理念,人与人、人与自然、宇宙与人类等关系,人之互爱、自然的利用和保护,人类的终极发展,这些都是当代中国人民和共产党的核心使命。互联网歌唱平台不定期推送的声乐作品无不是歌唱党,讴歌新时代、新生活,赞美英雄人物的经典佳作,一首首声乐作品都是词曲作者精雕细刻,情感升华的艺术作品,各种作品音乐内涵无不揭示出人类的“真、善、美”,就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历史串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庚续红色血脉。一首首声乐作品无不是在传递中华民族的红色精神,通过线下课堂教学,对不同风格作品的演唱和线上对丰富声乐作品的欣赏,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丰富的情感告诉学生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积极引导学生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于声乐演唱情感之中。比如:笔者在学生群里不定期的推送声乐作品,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题材的声乐作品。大型民族歌剧《扶贫路上》、骆玉笙的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及各个版本的《绣红旗》,通过这些题材的歌曲,对学生开展红色教育。习近平總书记说过:“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第四,线下课堂布置作业与线上指导相结合。声乐学习是一项枯燥而艰难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困惑。这个时候就要通过老师的微信群,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推送一些有针对性的名家教学视频,让学生多听,再结合课堂中老师针对性的教学,学生课后练习就有方向和分辨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拓宽学生学习思路,开阔眼界。比如笔者就多次推送了周小燕、邹文琴、姚艺君、王宏伟、石艺洁等老师的教学视频,还推送了一些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声乐教学视频,让学生把课后练唱的视频发送给老师,老师再指出问题,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对学生信心的鼓励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声乐教学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学科,国内外都是以课堂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符合声乐学科的教学特点,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方兴未艾,梳理思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改变观念是我们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改革创新、解决教育教学模式、新机制、新举措势在必行。首先,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意识,不能按部就班的只注重课堂教学,故步自封,不去兼收并蓄学习他人之所长,这样就很难紧跟自己专业学科前沿,把最新、最好的符合时代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必须结合自己学生的学习情况,主动的、有选择性的梳理和整理互联网声乐资源,有针对性地把一些符合时代性、思想性、技术性的优秀资源推送给学生。因为声乐本身就是一个传统性、时代性、科学性、综合性的一门学科,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信息日新月异,其中就包括了声乐学习和欣赏的大量资源,应接不暇,如果教师处处为学生学习着想,为学生能力提升而用心,合理、最大化地利用便利的网络资源为课堂教学做补充,这样才能实现人才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才能落实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次,改变学生学习声乐知识的被动性,主动接受和视听一些有针对性的声乐资源,改变课后自我学习状态,配合老师教学,充分配合教师线上线下声乐教学新模式、新方法。青年一代学生充满着朝气和求知欲,他们能够紧随时代的脉搏和脚步,顺势而为,他们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如果教师能够循序善诱,加以指导和引领,他们的学习会事半功倍。比如:笔者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推送了邹文琴老师的民族发声练习和王秉锐教师的美声发声练习,再在课堂给学生加以解释,这样就达到了声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目的。最后,线上线下声乐教学学习新模式要达成师生共识,形成师生适应和喜欢的新方法。紧跟时代,顺势而为,通过移动端软件设置或者微信公众号,或者教师创建的学生微信群及其它平台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统一认识,协同而作,教师们要阶段性地开展教学研讨会,开展交流探讨,认识、实践、 归纳、再实践,有的放矢,有目标进行,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选择、有推进。做到教师线下教学严谨,因材施教,线上教师先学习,先甄别,有选择、有目的地推送适合学生的学习声乐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互赢互利,学生要在各自声乐老师的安排引领下开展学习心得交流会,发表各自学习体会和收获,总结经验。

三、价值

通過线下课堂教学和线上网络资源教学,紧跟时代发展和要求,采用开放式声乐教学模式,结合声乐专业学习特点,即声乐的情感特点、歌唱特点,落实情感育人、思想育人。比如:一首《越人歌》和楚国的其他民间诗歌一起成为《楚辞》的艺术源头,是中国最早的翻译作品,体现了不同民族人民和谐共处的状况,表达了对跨越阶级爱情的抒歌,这首声乐作品以清新、朴实的旋律广为传唱,并且成为引领古诗词声乐作品的代表作,是因为它在传递我国文化五千多年的和谐精神,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有积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持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每一首声乐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努力转变传统声乐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学习的教学新模式。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改善传统教学模式,进而推动大学声乐教学模式的创新,最大化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推动人才培养质量,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一本为本,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的具体践行方式。

参考文献:

[1]肖萍,丁淑月.声乐演唱中情绪的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7(01):58-59.

[2]石婧.论声乐演唱与情感的融入[J].当代音乐,2017(03):61-62.

[3]余笃刚.声乐艺术的形象性与语义性[J].当代音乐,2017(03):61-62.

[4]邓丽萍.意境美——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演唱的至高追求[J].音乐创作,2013(04).

[5]习近平谈文化自信[DB/OL].央视网,2016-05-17.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声乐教学互联网+
基于AHP方法对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网络平台效应对传统大型零售企业线上商业模式选择的作用机理探讨
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对我国零售行业O2O模式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