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芦笙对广西隆林苗族芦笙舞蹈风格形成的影

2022-02-16许子吉

艺术评鉴 2022年2期

摘要:流传于广西隆林地区的苗族芦笙舞,以舞者手持芦笙边奏边跳为主,芦笙即是舞蹈的伴奏乐器,也是舞蹈的道具,该种表演形式形成芦笙舞丰富、灵活的下肢动作,含胸弓背的上身体态特点,自奏自跳的表演也充分展现了芦笙舞高超的表演技艺。芦笙作为芦笙舞重要的表演器具,它与舞蹈有着紧密的关系,本文以芦笙道具为切入点,探讨芦笙对隆林地区苗族芦笙舞蹈风格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苗族芦笙舞  舞蹈风格  舞蹈道具  广西民间舞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2-0066-04

俗话说苗不离笙,芦笙在苗族社会是祖先和神灵的化身,现实中芦笙是一种苗族乐器,它自古与苗族人的生活密不可分,至今已成为苗族文化的重要代表。流传于广西隆林地区的苗族芦笙舞,其风格独特,表演形式多样,主要特点为舞者手持芦笙边奏乐边舞蹈,芦笙即是舞蹈的伴奏乐器,也是舞蹈的道具,芦笙与舞姿相辅相成,舞曲不断则舞步不止,形成以下肢动作为主,灵活多变,以上身为辅,含胸弓背的体态特点。芦笙舞因自伴自跳的高超技艺,充分展现出苗族独有的舞蹈风格和丰富的舞蹈表现形式。形成如此独特的舞蹈特点,除了与苗族生活的地域环境、历史、信仰、劳作等相关外,同时也深受芦笙道具的影响。本文以芦笙道具为切入点,探讨芦笙对隆林地区苗族芦笙舞蹈风格形成的影响。

一、苗族芦笙的起源——稻作文化的影响

在苗族民间,关于苗族芦笙起源的说法多种多样,无外乎都与天神、天帝等神灵相关,因此即有“芦笙天上来”的说法,但是很显然这些说法无法充分解释芦笙的真正起源,其实苗族芦笙的起源与稻作文化密切相关。苗族是较早耕作水稻的民族之一,苗族芦笙最初的雏形苗语称为“东勾”,汉译为“禾杆笛”,是由一根有节的生禾秆制作而成,能吹奏出五个音,声音美妙动听。每年秋收,面对金黄色的稻田,苗族人利用稻杆制作成这种禾杆笛在田间吹奏,表达了他们对丰收的喜悦之情。苗族民间有谚语“奈新劳呀堵,咧阿东勾超”,汉译为“稻熟来养人,杆子做笛吹”,充分说明苗族人民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发明了这种禾杆笛,后因禾杆不耐存放,改用竹子制作,逐渐演变为今天所见的芦笙。因此可以说苗族芦笙的起源与稻作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甚至可以说原始时期的苗族社会因稻作文化的产生而创造了苗族芦笙。

二、芦笙舞的社会功能

(一)信仰与社交

有苗就有笙,芦笙就是苗族社会的图腾信仰,苗族先人将芦笙视为传家之物,只因苗族芦笙在民间是与祖先和神灵对话的法器,能通过演奏芦笙与天神、先祖进行对话。在远古的苗族社会,芦笙舞者有多种社会身份,比如:道师、艺人、媒人等,但凡有婚丧嫁娶,便邀请专门的苗族芦笙舞者进行表演,婚事便是冲喜,恭迎和祝福新人;丧事便是诉哀,超度逝者亡灵,祈求神灵对子孙后代的庇护。此外在苗族社会,还能通过芦笙进行交友、交易、谈判、说媒等活动,场合不同所演奏的曲调和舞蹈形态皆不同,很多通过芦笙进行商议或谈判的事情都得以圆满的解决,展现出了远古时期的苗族社会通过芦笙文化所营造出的强烈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

(二)娱神转变娱人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芦笙舞的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最初的婚丧嫁娶等极具祭祀感的表演仪式逐渐演变为娱人的表演活动,并在隆林苗族地区很多喜庆或盛大的节日中出现,主要体现在隆林苗族的跳坡节。跳坡节是隆林苗族最盛大的节日,节日这天十里八乡、成千上万的苗族男女老幼身着苗族盛装赶坡会,同时浓郁的节日氛围也引来附近村寨的壮族、彝族、仡佬族等同胞,结伴三五成群前往看热闹,在半山坡上人头攒动,观看爬坡杆、跳芦笙、摔跤、唱山歌等表演,载歌载舞,热闹非凡;芦笙舞成为跳坡节最主要的表演环节之一,跳坡节上的芦笙舞欢快热烈,芦笙曲调悠扬动听,可传至数里之外,能够烘托热烈喜庆的节日氛围。芦笙舞蹈曲调悠扬动听,舞蹈动作灵活,却不失古朴,表演形式多样,表演技艺高超,深受前来赶坡群众的喜爱,是隆林地区一种喜闻乐见的苗族传统舞蹈。

三、苗族芦笙舞的风格特点

(一)丰富的下肢步伐

隆林苗族芦笙舞主要以下肢舞步为主,踢、踏、悠、摆、蹭、跳、踹、撩等一系列丰富的脚下动作,或简单或复杂的步伐,通过舞者双腿高度灵活配合完成,如“蹭摆步”“蹭踢步”“对脚步”“镰刀步”等步伐,以双腿配合完成,还需完成上身的舞蹈动作和吹奏表演。该种表演形式非常消耗体力,并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通过各式步伐,重心低矮,乱中有序,稳中有巧,充分体现出苗族作为山地民族那种坚韧不拔、坚强不屈的性格特点。

(二)屈蹲动律

屈蹲是隆林苗族芦笙舞的主要动律之一,体现在很多芦笙舞蹈形式上,以该地区的“芦笙迎客舞”为代表,其动律主要通过双脚或单脚膝盖重拍向下屈蹲形成,屈蹲能够贯穿于整个舞蹈,即有单脚踏步屈蹲,也有双脚屈蹲,单脚踏步屈蹲主要体现在前进或后退步伐的迈步之后的衔接,在重心转换间展现和强调动作的节奏点。双脚屈蹲通常在转身或跨腿转或动作短句衔接间进行全屈蹲,体现出动作的灵活与沉稳,在屈与蹲之间,膝盖间会有连贯的屈伸,使屈蹲动律与动作衔接更顺畅和协调,舞蹈也更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三)含胸弓背的体态

隆林苗族芦笙舞的体态特征为含胸弓背前倾,上身特点为胸腰向里收含,上肢无过多动作,通常通过关肘和提、压旁腰配合下肢的动作,因此形成含胸弓背的体态特点,它区别于北方民族舞蹈豪迈、奔放的体态风格特点,更显南方民族含蓄与内敛的性格。

(四)多样的表现形式

广西隆林苗族芦笙舞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有偏苗的芦笙跳鼓舞、清水苗的芦笙祭祀舞、红头苗的芦笙迎客舞、芦笙跛脚舞、滚地龙、滚刀尖、梅花桩、过油鍋等丰富的舞蹈表现形式,虽同为芦笙舞,但表现的形式不同,乐曲、舞步、舞姿也各不相同,它们各自表达不同的蕴意,因此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多种形式的芦笙舞。

(五)高超的技艺

隆林苗族芦笙舞还有一大特点,即具有高超的技艺性。且先不提及其他,单从芦笙舞表演方式来探讨,表演一支芦笙舞,需要演奏和舞蹈同时进行,一人同饰两角,从技能上看,既要掌握芦笙吹奏的方法和曲目,还要掌握芦笙的舞步及动作,对表演技能要求非常高,此外边吹边跳,对表演者的气息和体力也是极大的考验,这只是其一,在隆林苗族芦笙舞的表演中,还有一系列高难度、高技术的舞蹈表演形式,主要在表演环境或动作上设置一定的危险性,如红头苗的滚地龙,需要在表演中手持芦笙吹奏进行前、后滚地,一不小心未能协调好身体与芦笙的配合将会被芦笙戳伤。芦笙梅花桩(也称上天梯)在离地3至6米高的三角木桩上进行表演,原始的梅花桩表演中,还会在木桩下放上密集的刀尖,以示表演难度及技术性,突显苗族人的勇敢、机智和灵敏。此外滚刀尖、过油锅、芦笙顶碗舞、芦笙对脚舞等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完成这些高难度的舞蹈必须要具备娴熟、高超的芦笙舞技艺。

四、芦笙道具对舞蹈风格形成的影响

(一)局限上肢,丰富下肢

隆林芦笙舞之所以具有丰富的下肢动作和步伐,主要因为受到芦笙道具的影响,其舞蹈手持芦笙表演,上身的手臂用作固定芦笙的演奏,上肢受到了芦笙道具的限制,因此舞者只能将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下肢的腿部动作进行表达,下肢通过各式的步伐和动作形态展现不同的蕴意,从而发展出了丰富多样的下肢动作和舞步,如芦笙迎客舞的“屈腿弓步”,上身将芦笙向右摆,表示将来客往家里请。“屈腿前点步”上身向前弓腰,表示行礼或祭拜。“全蹲单腿横扫”“单吸腿绕圆”等下肢动作表示拔开草丛的劳作或狩猎之意,丰富的下肢因上身芦笙道具的局限得以不断的发展,从而造就了苗族芦笙舞下肢为主的独特风格。

(二)奏舞结合,弓腰前倾

芦笙舞边奏边舞,舞者为迎合芦笙,同时把握芦笙曲调的音准和曲调,双手需将芦笙更牢固的固定,一方面避免芦笙在舞蹈时脱落,另一方面保证芦笙曲调悠扬动听,舞者的身体适当调整了上身的体态迎合芦笙,双手扶于芦笙中部位,上身微含,腰部弓身,将上身适当放低,嘴巴含住芦笙口,双手胳膊肘微微下夹,整个上身形成向里包的形态,嘴巴、双手形成一个三角支撑点,稳固芦笙更好的表演。为方便舞步前进,身体微向前倾斜,形成了含胸弓腰前倾的舞蹈体态特点,这也取决于隆林地区的芦笙规格较小,结构较结实,可以将其灵活把控,从而进行较大动作的表演。

(三)多功能性,造就多样的表现形式

隆林苗族芦笙舞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这完全取决于芦笙强大的社会功能。据汉文史记载,远古时期的苗族社会拥有自己的文字,因受到当时统治者的歧视和打压,被迫不断迁徙而逐渐失传,苗族先人为将苗族的历史、经济、劳作、狩猎的经验等传递于下一代,创造出了口头艺术和肢体艺术的传承方式,其中苗族的芦笙便是其中口头传递之一,在隆林地区六大苗族支系中,以红头苗和偏苗的芦笙“说”和“唱”著称,他们能通过芦笙曲调将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和情感传递出去,并且每个音调都有对应的字句,他们把内心想说的话和平时不便于说的话通过芦笙曲调进行交流,能听懂芦笙曲调的人同样可通过芦笙进行回应,形成了苗族社会独特的交流方式。

在苗族社会,芦笙可与神对话,能够渗透至丧葬、交友、竞技等场合,不同场合下芦笙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表达的含义也各不相同,如在丧葬仪式上,芦笙舞者扮演师公者的身份,通过芦笙曲与逝者进行对话,曲调低沉、悲伤,舞蹈动作主要为跳、躺和跪,该形式多是逝者亲人表达对逝者的感恩感激之情,并安抚逝者,将逝者的灵魂引入极乐世界。在说媒仪式上,当男方看上女方之后,男方请芦笙手前往女方家说媒,女方也会请芦笙手进行商谈,此时芦笙者扮演媒人的角色,芦笙曲调悠扬,带有诙谐幽默之意,舞蹈动作欢快而逗趣,肢体语言配合芦笙曲调进行交流,主要意为夸赞女方,并在芦笙商谈之中,商讨关于彩礼等相关问题,哪方若能请到好的芦笙手,亦能够帮其将彩礼提高或降低。在芦笙迎客舞上,芦笙曲调婉转、动听,舞蹈动作热烈而欢快,多为“弓脚点步”,凸显请和迎,充分展现出苗族人民热情好客的一面。

纵观芦笙在隆林地区的诸多社会功能,不难看出,现今芦笙舞丰富多样的舞蹈形式与芦笙的社会功能息息相关,因其肢体语音与芦笙曲调具有交流、交谈的功能,并且适用范围较广,不同场合能够表达不同意义,因此繁生出多种形式的苗族芦笙舞蹈。如“扫棺舞”“芦笙祭祀舞”“芦笙跳鼓舞”等皆是葬礼所跳的舞蹈形式,芦笙曲调哀伤沉重,并且一直有跪拜和行礼动作。竞技所跳的“滚地龙”“翻刀尖”“梅花桩”等,表演场景和动作上充满了惊险和刺激之味。娱人所跳的“芦笙迎客舞”“芦笙对脚舞”“芦笙顶碗舞”“花架舞”等是苗族民间自娱性芦笙舞形式,舞蹈节奏悠扬动听,动作欢快有礼节,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参与性。

五、结语

芦笙在苗族人心中非常重要,自古承载着苗族人厚重的情感寄托,渗透至苗族人的祭祀、生活、劳作、爱情等重要的社交场合,通过以芦笙为切入点,对隆林地区苗族芦笙舞蹈风格成因探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从芦笙舞表演的外在形式看,芦笙作为道具,在动作上局限了舞者的上肢动作,形成了含胸弓背的体态,但因为上身受限,却丰富了下肢动作,使得芦笙舞得以通过下肢动作和脚下步伐进行情感的表达。而从芦笙舞表演的内在形式看,芦笙拥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它的每一项功能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如丧葬、婚嫁、迎客、交易等皆是不同的芦笙舞蹈表演形式,这些舞蹈形式的区别在于动作大同小异,而舞蹈的内涵却各不相同,芦笙的社会功能赋予芦笙舞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使其得以传承至今,如每年隆林德峨跳坡节至今保留完整的芦笙舞表演,同时芦笙舞也作为非遗舞蹈进入德峨镇常么小学校园进行普及,展现出隆林苗族芦笙舞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中华舞蹈志·广西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2]戴进权.苗族芦笙起源浅谈[J].民族艺术,1992(04).

[3]许子吉.桂西与桂北苗族芦笙舞之异同[J]歌海,2015(06):112-114.

[4]邹宛彤.浅谈广西隆林苗族芦笙舞的特点[J].大众文艺,2014(24):32.

[5]孙健.广西苗族芦笙舞的社会功能与舞蹈技术性分析——以百色市隆林县各苗族支系为例[J].大众文艺,2017(24):22-23.

[6]史洋凡.论道具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作用[J].艺术评鉴,2018(03):49-50.

[7]宋海波.廣西百色“非遗”民族民间舞蹈元素再创编研究——以隆林各族自治县苗族芦笙舞为例[J].歌海,2020(01):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