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省级防汛物资管理机制与改进措施

2022-02-15王美英

治淮 2022年12期
关键词:水利厅调用防汛

王美英

一、前言

防汛物资是开展防汛抢险工作所需要的物资和器具,是保障水利工程防洪安全的基本条件。省级防汛物资是指从中央和省级防汛经费中安排购置、储备,用于防洪工程防汛抢险,支持遭受洪涝灾害地区防汛抢险和救助受洪水威胁群众应急需要的各类物资,包括抢险物料、救生器材和抢险机具等。

1980年安徽省防汛指挥部、安徽省水利厅、财政厅出台《安徽省防汛物资经费管理办法》,明确防汛物资“分级负担、分级储备、分级管理、分级使用”的原则。1995年重新印发《安徽省防汛物资经费管理办法》,对省级防汛物资的使用与管理进行了规定。1997年,出台管理使用细则,明确了省级防汛物资主要用于省管防洪工程的防汛抢险。

2011年安徽省财政厅、水利厅制定《安徽省省级防汛物资管理办法》明确“定额储备、专业管理、保障急需”的原则,规范了省级防汛物资的储备、使用和管理。目前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省级防汛物资储存在淮河、颍河、涡河的蒙洼圈堤、城西湖蓄洪大堤、正南淮堤、淮北大堤、颍河堤防及涡河堤防等700多公里堤防沿线,代储管理单位24家,代储点(包含储备仓库)77处。

二、防汛物资储备与管理

(一)代储单位管理职责与权限

(1)负责省级防汛物资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向安徽省水利厅报告防汛物资储备情况;(2)严格执行省水利厅的调度命令,负责省级防汛物资的紧急调运工作;(3)负责清点、检查防汛物资的接收入库,对入库物资进行初验,并及时向安徽省水利厅报送验收报告;(4)每年汛后,向省水利厅报告防汛物资调用和库存情况;(5)按照省水利厅要求,做好省级防汛物资报废、补充、更新工作;(6)负责省级防汛仓库的维修和日常管理工作;(7)协助省水利厅做好有关省级防汛物资储备管理的其他工作。

省级防汛物资属省专项储备物资,必须“专物专用”。未经省防指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省级防汛物资的调度权属省防指,省管水利工程调度权属安徽省水利厅,安徽省水利厅负责省厅储备的防汛抗旱物资管理工作。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负责省级防汛物资的日常管理,确保各类物资管理有序,完好有效。

(二)防汛物资储备管理要求

省级防汛物资要实行专仓存储,专人负责,仓库和储备点要结合实际需要配备专职保管人员。省级防汛物资储存库房条件应为钢结构或砖混结构建筑,存储面积要满足物资储备需要,设有避光、安全监控和消防等设施,具备良好的保温、防潮、通风和防虫防鼠防污染等条件,配备必要的装卸设备。库容库貌要布局合理,库内物资摆放有序,分区堆放合理,便于发货;露天存放要做到分区分类、整齐划一,有必要的要设置盖子;仓库整洁,货架、地面、物资无尘土,墙壁无蛛网无鼠害,卫生保洁经常化;各类标识标志统一规范醒目清晰。

仓库房安全要做到堆场内外照明供电线路安装必须符合用电规程,库房外必须安装断电装置;仓库保管人员离开仓库时必须断电,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库房内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和明火;库房要设置明显的防火警示标语,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器材,并定期检查更新,要及时清除库区和堆场杂草,不准堆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库区要建立门卫值班和防盗制度,有条件的要设置监控等技防设施。代储单位要建立健全岗位职责制度,值班巡查制度、验收发货制度、维护保养制度、物资台账制度、管理档案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

(三)防汛物资存储和维护保养

存储的编织袋、编织布、土工布、防管涌土工滤垫、围井围板、快速膨胀堵漏材料、挡水子堤、泡沬救生衣、帐篷篷体、钢丝橡胶管等聚酯合成材料的库房内应避光,并设有通风设备。物资应堆放在隔潮垫层上(高度0.2米)整齐码放并用布质防尘罩罩盖。防管涌土工滤垫、围井围板的码高不应超过10米,防止重压变形。严禁拆开快速膨胀堵漏材料和挡水子堤的密封包装,防止其因破损而自行吸水膨胀。保养编织袋、编织布、土工布、防管涌土工滤垫、围井围板、快速膨胀堵漏材料、挡水子堤、泡沬救生衣、帐篷篷体、钢丝橡胶管等物资时应进行外观检查,并进行防潮倒垛或翻晒,重新投放防虫防鼠药品。

(四)防汛物资日常检查和台账

物资仓库要开展每日巡查,定期对储备的物资开展检查,要做好检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要迅速处理并及时报告。负有管理责任的单位要对户外储备点组织定期巡查、尺量。有条件的要设置监控设施,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查找原因并上报。省淮河局每年汛前汛后要组织开展防汛物资清查工作,进行物资盘点账目核对,做好购置、出入库、核销报废工作。省水利厅要结合工作需要和汛前检查对代储单位的仓库和储备点开展抽查。各级检查工作可以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真正发挥好督查检查的效果。各级要按规定建立完善防汛物资相关台帐记录,主要包括物资账目、财务账目、请示审批文件、出入库记录、巡查检查记录、整改记录、维护保养记录、学习培训记录和相关文件材料。

三、防汛物资调用管理

《安徽省省级防汛物资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省级防汛物资主要用于省管防洪工程抗洪抢险、防汛救灾的需要。非省管长江、淮河主要干支流、行蓄洪区堤防和巢湖、华阳河、升金湖等湖泊周边堤防抗洪抢险、防汛救灾需要的物资,首先由市县储备的防汛物资自行解决。确因遭受严重洪涝灾害,需要调用省级防汛物资的,可经申请批准后调用。

(一)防汛物资调用

省防指启动三级以上(含三级)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级别时,市县应对该响应级别,申请调用省级防汛物资。省防指启动四级或未启动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级别时,市县应自行解决,原则上不批准调用省级防汛物资。

县防指向市防指书面申请,市防指向省防指书面报告,省防指批准后给省水利厅发通知,省水利厅给相关管理单位发调用通知,相关管理单位根据通知联系申请单位组织发货,相关二级管理单位或仓库具体落实。省直属工程管理单位申请用于省管防洪工程抢险、防汛救灾的省级防汛物资,由省直属工程管理单位向省水利厅书面申请,省水利厅批准后调用。

(二)防汛物资发放

物资出库一般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做到物资有效的周转,提高物资的使用效率。做到“三不发”,无正式发货凭证不发,质量不合格不发,没有验收合格的不发。发货时要与申请单位认真核对物资的数量,品种、规格,要填写好出库单,做到出库记录完整规范。要建立健全调运预案,有些地点装卸运输难度大,要有应急措施,确保第一时间能调得出。

(三)防汛物资返还

防汛抢险工作结束后,未动用可回收的物资(消耗类物资不回收,主要回收设备类物资)由申请单位负责回收,经修复保养后返还调出物资的代储单位储存。代储单位要主动联系申请单位对未使用可回收的物资做好返还工作。

四、防汛物资采购核销管理

省水利厅按照水利部颁布的《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规定足额储备防汛物资,并会同防指、财政等部门制定购储计划。代储单位要根据每年调用、核销、报废情况提出采购需求,并根据省水利厅下达的采购计划按照政府招标规定开展防汛物资采购工作。采购工作应严格执行政府物资采购招标办法,严禁出现违规采购。代储单位按照《防汛储备物资验收标准》进行防汛物资的初步验收工作,在完成初步验收后代储单位应书面向省水利厅报告。省水利厅组织开展验收工作,经验收合格后入库管理,入库后要及时入账并填写好相关台账记录。凡质量验收不合格或数量、品种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一律不允许入库。

按照省防指或省水利厅指令调出的物资,申请单位已消耗或使用后没有修复价值的,由申请单位向省防指办或省水利厅申请核销。核销材料包括请示、核销物资清单、国有资产处置表等。对因储存年限到期或非人为原因破损需要报废的物资,代储单位要组织清产核资,及时向省水利厅专题报告申请报废并说明原因和处理意见。未达到储备年限的需要申请报废的物资要进行专业技术评定。核销和报废的审批:批量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500万元)的核销由水利厅会同省防指办审核后报省财政厅审批,批量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下的由省水利厅审批。

五、问题与对策

(一)布局不合理

安徽省沿淮布置的仓库和储备点线长点多面广,部分储备点交通道路设施差对调用运输带来不便,部分露天储备点靠近村民居住区给日常管理带来难度。代储单位要加强调研,制定整合方案,优化布局。一是可以在调用时优先调用条件差的储备点物资,逐步实现储备点整合。二是把市县代储点整合,实行直管。三是加强宣传,提高群众对防汛物资重要性的认识。

(二)仓储管理不科学

防汛物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防汛物资仓库建设标准低,面积小,年久失修,安全设施不全,仓库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低下。要加大投入,加强仓储设施维修改造,增加安防技防和管理设施,提升仓储条件。

(三)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要落实工作责任制,明确领导分工、实行专人管理,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各级管理单位要经常性开展物资管理人员业务学习培训和岗位大练兵活动,各级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物资储备标准方法,提升物资维护保养水平。

(四)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各级要严格执行省级物资管理办法,规范物资动用审批程序,要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人员职责,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检查巡查,提升管理工作规范化水平。对违反调用程序擅自动用造成物资损坏缺失的,对失职渎职,履职不力、管理不善造成物资缺少损坏的,对偷盗、倒卖、非法占有物资的造成物资损失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要依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代储单位每年要开展防汛物资清产核资工作,发现物资缺失的要深入查找原因,迅速制定整改措施,限期补齐补全,做到账实相符,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猜你喜欢

水利厅调用防汛
夏季防洪防汛
省水利厅组织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等
省水利厅科学组织全省秋汛防御工作开展
水利厅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大会等
防汛当前莫添乱
核电项目物项调用管理的应用研究
系统虚拟化环境下客户机系统调用信息捕获与分析①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