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BcrAg检测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2-02-14姜诗瑶综述张海峰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23期
关键词:标志物阴性活性

姜诗瑶 综述,张海峰 审校

(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江苏 南通 226001;2.南通大学医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1;3.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医院,新疆 阿图什 845350)

尽管疫苗和药物在临床上已被应用,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仍然是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等肝脏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每年可导致820 000人死亡[1]。乙型肝炎病毒(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存在是HBV持续感染与复制的最直接生物学标志物[2-3]。由于HBV cccDNA存在于肝细胞内,直接测定需行肝组织穿刺活检,但临床上常因肝脏取材、检测技术及患者意愿难以实施,因此寻找一种创伤性低、准确性高、可重复性高的指标来反映HBV cccDNA转录活性是非常有必要的。血清HBV核心相关抗原(HBcrAg)水平与肝内cccDNA水平及血清HBV DNA水平密切相关,因此HBcrAg可作为肝内cccDNA可行的替代标志物。本文综述了HBcrAg检测在CHB患者中的应用情况。

1 血清HBcrAg的构成和检测方法

HBcrAg由前C/C区基因编码的3个产物,即HBV核心抗原(HBcAg)、HBV e抗原(HBeAg)和p22Cr(22 kDa precure protein)组成[4-5]。HBcAg是病毒体的成分,并形成围绕病毒DNA的核衣壳。p22cr是存在于HBV DNA阴性的空Dane样颗粒中的22 kDa前核心蛋白。HBeAg是一种循环肽,通过蛋白水解作用从前核心蛋白衍生而来,并从肝细胞分泌。这三种蛋白质均具有相同的149个氨基酸序列,通过血清学检测,HBcAg,p22cr和HBeAg都可以测量为HBcrAg。目前,HBcrAg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INOUE等[6]研究显示,日本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完成一种全自动、新型、高敏感性HBV核心相关抗原检测技术,并将其命名为iTACT-HBcrAg,同时证明了iTACT-HBcrAg在监测CHB患者和发现HBV早期再活化方面的临床应用前景。

2 HBcrAg与HBV DNA、cccDNA之间的相关性

有研究发现,血清HBcrAg水平可反映血清HBV DNA水平,无论HBeAg是否阴性状态[7-8]。同时,肝内总HBV DNA也可反映患者血清HBcrAg水平,无论患者是否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7-8]。除血清HBV DNA外,血清HBcrAg水平与肝内cccDNA水平具有良好的相关性[8-10],且优于与HBV DNA、前基因组RNA和HBV表面抗原(HBsAg)定量等的相关性[11]。因此,血清HBcrAg水平可作为HBV病毒学标志物。相比于血清HBV DNA(与cccDNA相关系数为0.7,P<0.001),血清HBcrAg检测在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中具有优势,这类患者通常无法检测到血清HBV DNA,但其中78%的患者可检测到血清HBcrAg水平[7]。因此,在无法检测到血清HBV DNA的情况下,HBcrAg将是首选的cccDNA替代标志物。

3 HBcrAg在CHB感染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

不同阶段CHB患者HBcrAg水平不同。MISAWA等[12]描述了HBcrAg检测在血清转化前后监测CHB患者的有效性:在血清转化前,活性复制组与非活性复制组HBV DNA水平无显著差异,但后者HBcrAg水平较高;在血清转换时,活性复制组HBV DNA和HBcrAg水平不变或略有下降,而非活性复制组则显著下降;在血清转化后,活性复制组HBV DNA水平显著高于非活性复制组,而2组HBcrAg水平均较低。血清HBcrAg水平主要反映血清HBeAg水平,因此血清转换后低水平HBcrAg有助于血清转化,提示血清HBcrAg可作为标志物,用于CHB患者临床监测与进展预测。

4 HBcrAg的临床应用

4.1CHB诊断中的应用 与CHB患者不同,HBeAg阴性感染患者,以往被称为非活动性携带者,具有良好的长期预后,发生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的风险低,不需要抗病毒治疗[13-14]。因此,正确和及时地诊断HBeAg阴性携带者是很重要的。血清HBsAg水平的定量有助于区分HBeAg阴性感染和肝炎,但血清HBsAg水平受HBV基因型的影响,在HBV基因型异质性高的人群中使用起来很麻烦[13,15]。BRUNETTO等[16]研究发现,在一个由特征明确的HBsAg阳性、HBeAg阴性个体组成的大型多中心队列中,血清HBcrAg检测可高度准确识别HBeAg阴性CHB患者,且与单独使用HBcrAg相比,将HBV基因型添加到HBcrAg检测中并不能提高诊断准确性。该研究中,CHB患者血清HBcrAg水平中位数显著高于HBeAg阴性感染携带者,90.7%的HBeAg阴性感染患者血清HBcrAg水平低于3 log10 U/mL(目前建议的检测诊断阈值),但在CHB患者中仅为4.7%[16]。因此,血清HBcrAg似乎是一种强大的新病毒标志物,可用于改善未经治疗的HBeAg阴性携带者的管理,从而能够准确、快速地识别需要进一步评估和可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HBcrAg有潜力作为关键标志物,并与HBsAg、HBeAg结合,提供一种有效的三抗原定性检测,用于筛查高流行地区的普通人群,以及无症状CHB患者的单时间点诊断。

4.2CHB治疗中的应用 核苷(酸)类似物(NAs)是病毒复制的有效抑制剂,具有明显的HBV DNA抑制作用。相关病毒标记物如血清HBsAg水平的逐渐下降可以反映NAs对肝内病毒库的持续抑制作用,但下降速度比较缓慢。在一项对222例使用恩替卡韦(ETV)治疗7年的患者的研究中,血清HBcrAg每年以0.244 log kU/mL的速度下降,比血清HBsAg每年0.107 log IU/mL的下降速度更显著[17]。有研究显示,32%的患者甚至在第7年无法检测到血清HBcrAg水平[17]。有研究显示,在完成48周的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疗程后的24周内,血清HBcrAg水平从基线时的8.042 log U/mL显著下降到5.301 log U/mL[18]。由于患者数量少、随访时间短,有限持续时间的PEG-IFN对血清HBcrAg谱的长期影响尚不明确。

尽管大多数接受NAs治疗的患者将持续治疗,但有些患者可停药。停用抗HBV治疗的时机目前主要是基于血清HBsAg水平,HBsAg阴性患者治疗结束后复发率较低。然而,在部分血清HBsAg阴性的CHB患者肝组织中仍有HBV cccDNA表达[19],可见,单独以HBsAg水平或血清学转化来判断CHB患者治疗停药时机存在局限。HSU等[20]研究发现,在135例达到病毒缓解(定义为血清中无法检测到病毒DNA)后停用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治疗的CHB患者中,NAs治疗结束时的血清HBsAg、HBcrAg水平与临床复发率独立相关。有研究纳入127例HBeAg阳性的CHB患者,在HBeAg血清学转换和HBV DNA<50 IU/mL超过48周后停止以替比夫定为基础的治疗,同时对59例在停药前接受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结束时,HBV DNA和HBcrAg是临床复发风险的显著独立预测因子。在评估队列中,治疗结束时HBV DNA阴性且HBcrAg<4 log10 U/mL的患者(低风险组)未出现临床复发,而HBV DNA阳性且HBcrAg≥4 log10 U/mL的患者(高风险组)在治疗后4年的随访中出现临床复发(P<0.001)[21]。可见,血清HBcrAg有潜力成为选择抗HBV治疗停药时机及预测停药后是否复发的有效评估指标之一。

4.3HBV相关性肝细胞肝癌(HCC)中的应用 目前,即使在采用NAs治疗后,许多患者仍可能发生HCC,并且很难预测在采用NAs治疗后是否会发生肝病。最近的研究表明,血清HBcrAg水平与患者肝癌的发生有关。研究发现,在未经NAs治疗的CHB患者中,血清HBcrAg水平持续大于2.9 log U/mL是HCC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HBcrAg水平是CHB中病毒载量(2 000~19 999 IU/mL的HBV DNA)患者的发生HCC的独立危险因素,HBcrAg>4.0 log U/mL时可确定中等病毒载量的肝癌高危患者[22]。有研究发现,NAs能降低但无法根除发生HCC的风险,治疗前HBcrAg>4.67 log U/mL和治疗后HBcrAg>3.89 log U/mL均可独立预测HCC的发生[23]。将接受NAs治疗的CHB患者与未接受NAs治疗的CHB患者进行比较,长时间的随访发现,较高的HBcrAg水平和基本核心启动子突变与HCC的发生有关,而与NAs治疗无关。有研究发现,血清HBcrAg>4.8 log U/mL时,2年内再次发生HCC复发的概率增加[24]。相反,肝移植后HBcrAg阳性与HCC复发无关[25]。根治性手术前,血清HBcrAg水平可能是对术后观察策略进行分层并发现具有高HCC复发风险CHB患者的可能指标。

5 小 结

在所有CHB临床阶段,血清HBcrAg水平与血清HBV DNA水平及肝内cccDNA水平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监测CHB患者的临床进展,并可用于评估疗效、选择停药时机及预测停药后复发风险、预测HCC的发生与复发等方面。为了确认CHB的功能性治愈,需要对HBcrAg进行更高灵敏度的检测,但目前血清HBcrAg检测技术尚未成熟,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更多的临床实践来验证。

猜你喜欢

标志物阴性活性
Co3O4纳米酶的制备及其类过氧化物酶活性
骨碎补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航天器表面抑菌活性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金丝草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HBV 活性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肿瘤标志物CA199和CA242在胰腺癌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