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领导干部的典范
——读《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有感

2022-02-14周碧玮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基层工作同志群众

周碧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用心血和汗水在燕赵大地书写了感人至深的奋斗诗篇。《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一书以讲故事的形式,真切再现了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的从政风范和人格魅力,习近平同志和正定人民“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奋斗历程。阅读学习这本生动鲜活的教材,犹如经历了一次精神洗礼,深刻感悟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同时也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认识和理解。如果说,在梁家河的习近平对农村已经有了感性认识,那么,在正定的习近平对农村已经有了理性思索和治理实践。

对群众真情实意,这是做好基层工作的前提。改革开放初,大批知识青年陆续回城,多年艰苦的农村生活让其中一些人产生了“补偿心理”,出现了注重物质享受、追求安逸生活的倾向。但下乡当过7年知青、后在中央机关工作的习近平同志却不这样想,他有一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共产党人的使命感:自己离开梁家河快7年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也三年多了,乡亲们的生活虽然有了一些改善,但变化不大也不快。中国农村还有成千上万个像梁家河这样的村庄,什么时候乡亲们都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怎样尽自己微薄的力量,亲手为基层群众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于是他向组织要求到基层去、到群众身边去,真正为他们做一些实事。他认为“只想着过舒适的生活,是平庸的追求,我是准备入‘苦海’的”。这是当年习近平下基层锻炼的真实想法。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总是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以天下为己任,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期盼,这充分体现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一个党员干部做好工作的前提。

对问题求真务实,这是做好基层工作的基础。基层工作错综复杂,要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就必须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习近平在正定时,常常骑着自行车深入企业车间、村庄地头向群众了解真实情况。《顶住压力减征购》这一章节,描述了习近平骑车到永安公社三角村大队调研,这个全县第一个粮食亩产过千斤的村由于征购任务过重,留下的口粮不够老百姓填饱肚子,而且这是全县农村的普遍现象。习近平同志实事求是地向相关部门反映了这一问题,上级为此组成联合调查组,认为反映问题属实,减少了粮食征购任务。从此,正定农民的饭桌上少了红薯干儿,多了白面馒头。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习近平同志求实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出发,在农村试点大包干,开河北省大包干的先河,在企业实施“一包三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求真务实的作风,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经过多方努力,使正定摘掉了“高产穷县”的帽子,走出了一条“半城郊型”的经济发展新路。“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后在浙江主政时,把“求真务实”作为浙江精神的首句。这就要求我们在掌握实情、按客观规律办事上下更大功夫,常问计于基层、问计于实践、问计于群众,真正使决策和工作都立足实际,始终把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作为行为准则,做到“说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对人才求贤若渴,这是做好基层工作的关键。改革开放初,全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迫切需要各类人才。习近平常对同志们说:“对人才问题早认识、早重视、早去抓,我们的经济工作就早主动、早搞活、早见效。”他亲自主持编制了《树立新时期的用人观点,广招贤才的九条措施》。《人才九条》字里行间皆是破冰之举,打破了框框,消除了偏见,任人唯贤,在全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700多封信飞抵正定,200多名人才落户古城。习近平还以“学生”的身份寄信给全国10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成立顾问团,拜能者为师,请贤达为谋,为正定县的发展献智献力。一时间,你来我往,“星”耀古城。

才不分内外,习近平既重视外来人才,又重视本土人才,对在外地读大学的正定籍大学生,习近平经常和他们通信,希望他们心系故乡,学成归来后为家乡作贡献。在河北农业大学51名正定籍同学中,26人先后回家乡工作,涵盖了多个专业。

对干部践行自我革命,这是做好基层工作的保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党风党纪在遭受十年破坏后,整顿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艰巨更加困难。为此,习近平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把抓党风作为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只有全党抓党风,才能尽快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在正定,习近平狠刹公款吃喝风,对国家干部违规建房分房、“农转非”和招工中违反政策拉关系、“走后门”安排子女亲友等不正之风,毫不留情,坚决处理。

打铁必须自身硬。在党风廉政建设中,他注重从县委做起。印发了《中共正定县委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一共六条内容,被称为“六项规定”。这与党的十八大召开不久,党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一脉相承,均体现习近平同志善于“抓关键少数”的理念,旨在通过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引领全社会形成向善向上的风气。

对自身严以律己,做好基层干部的表率。习近平同志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要求。常年盖的是泛白的军被,褥子上的“补丁”竟有四十五块之多。经常骑自行车下乡,遇到河沙就扛着自行车深一脚浅一脚步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走遍了全县每一个村,并对身边的同志说,骑车有三个好处:一是锻炼身体,二是接近群众,三是节约汽油。由于经常下乡,错过了食堂的饭点,他就吃一些冷馒头或用小煤炉煮挂面。每天晚上,他在处理完工作上的事务,就静下来认真读书,从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两点左右,以办公室为家。他的办公室的门始终向老百姓敞开,对群众来访,不管是谁,都热情接待。真正做到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来访当家人,把群众诉求当家事。那时,正定县委大院的大门是敞开的,许多老农背着粪筐都能进来。

习近平常说:“共产党人不能总为自己生活小事考虑,生活小事考虑多了,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远了。”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人民的勤务员,这与他担任国家领导人后所说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理念是相一致的,融小我于大我之中。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基层最接地气,最能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如何当好基层领导干部,习近平同志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样本。在正定县,他第一次走上领导岗位,第一次尝试把过去积累的经验运用到工作中去,把对人民的感情倾注到工作之中,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我们要像习近平同志那样,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做到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上接天线明方向,下接地气聚人心,切实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惠民措施真正送给群众,使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迈出坚实的步伐,并取得更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猜你喜欢

基层工作同志群众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多让群众咧嘴笑
OVER THE RAINBOW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严良堃同志逝世
固本强基 推动基层工作取得实效
开展“五区”联动推动基层工作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