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校企合作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2022-02-14王小丹王鑫黄廷辉

科学咨询 2022年24期
关键词:校企数字专业

王小丹,王鑫,黄廷辉

(广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桂林 536000)

近年来,校企合作被广泛运用到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与以往的教学方式相比,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的就业和工作环境,加强他们对专业知识进行理解,从而使他们在后续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企业所需的人才。但是相关的研究表示,当前在高职院校新媒体技术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模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未重视校企合作,也没有意识到校企合作对学生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加强校企合作,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新媒体技术,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为他们步入社会奠定基础[1]。

一、校企合作的相关介绍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即将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企业实践两者有机结合,从而让学校的专业知识与企业的设备技术两者完美互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人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提高技术人员人才的质量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近年来,国家颁布了教育规划纲领,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企业主导、行政主导的办学机制,促进校企合作政策的法规,因此在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将校企合作模式运用其中,从而使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社会输送人才[2]。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校企合作的教育制度也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企业的工作模式,并且能够清晰地识别目前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方向,从而有利于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提升自己,以便于为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对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已经逐渐地进入了互联网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中,数字媒体技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比如新媒体行业等。数字媒体技术作为一个新兴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个专业主要以计算机和信息科学为基础,以大众传媒理论为依据,从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培养市场应用型人才是其主要的教学目标。从这个方面也说明了数字媒体技术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与实践性,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必须建立与市场相连接的教学模式,并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来不断调整教师的课程体系,在对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更好地培养人才。

三、当前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形式固化

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理论是其教学的重点内容,因此在教师对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大多数还是采用原始的设计理念,围绕着理论知识的讲解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但是不同于其他的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与工作实践息息相关,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仅仅靠理论知识的讲解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从而使理论与实践两者完美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新媒体技术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关的研究显示,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老师还是沿用以往的教学方式[3]。数字媒体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学习内容是不同的,数字媒体专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不是理论知识。如果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单一的理论知识,而没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字媒体技术,就会影响高职院校培养更多复合型的数字媒体技术人才。

(二)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在智力和综合能力上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情况,从而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活动更好地发展。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还是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种教学方式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能够接受,但是还有少部分学生并不能跟上这样的教学进度,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特别是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会使他们丧失学习的信心。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4]。

(三)合作形式过于单一

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大部分职业学校都进行了校企合作,这个出发点非常好,但是在实践上却难以有所突破,这是因为每个学校所处的环境以及专业的设置都有所不同。同时,学校校企合作的内容形式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合作形式过于简单。尽管校企之间签订了一定的合作协议,但是真正开始实质性合作还比较少。同时,协议的内容较为松散,缺乏实质性的合作模式,导致对学生的培养水平达不到企业的要求[5]。例如,许多学校都会与同一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企业中学习的内容都是比较单一的,而没有创新的实践模式或理论知识,封闭式的合作形式会制约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也会导致学生无法真正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四)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

不同于其他的学校,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本较高,投入资金不够,因此社会认可度也比较低,这导致职业学校的办学思路和理念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双师教师”。同时,学校没有让企业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从而使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教师缺少进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无法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培养。在高职院校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有实现较好的衔接和融合,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过于注重要求学生掌握数字媒体的基础知识,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这一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职院校培养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质量,不利于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然而,校企合作的专业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数字媒体技术实践能力。

四、将校企合作运用到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中的具体举措

(一)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模式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考虑专业对口等众多因素,而不是贸然地进行校企合作。同时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因此,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首先可以和一些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因为这些企业较为正规,接纳学生实现就业的能力比较强,当学生在这样的大企业进行实习以后,更有利于他们的后期就业。而且可以通过大企业这样一个平台,从而对整个行业企业进行辐射,同时大企业的规模能力比较强,通过与这种企业合作,能够更好地输出人才,有利于校企合作的长期化开展。需要注意的是在与大企业合作的同时,学校不能将合作的对象局限化,例如学校可以与相关行业的机构展开合作,借助其在行业中的影响力,拓展学校与其他企业的联系,通过这样一个过程,从而对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不断完善[6]。

(二)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现今大多数还是采用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不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而且过于追求形式,导致无法达到良好的校企合作效果。因此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要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实现能够共同培养人才这一目标,同时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两种资源,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更好地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由此可见校企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最终实现共赢[7]。

(三)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在校企合作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学校要制定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能够使校企合作有前进的方向。学校可以从社会的需求出发,突出自身的专业特色,从而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在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使他们能够对现代教育学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掌握实践应用等能力,并且能够胜任相关的理论教学,使他们能够成为应用型的高级人才。

(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也是校企合作的一个引导者,因此,在将校企合作运用到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教师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技术发展的需要,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让教师利用寒暑假的间隙去企业进行培训,这样能够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理念和实践能力,其次也可以将企业优秀的工程师引进学校,使他们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从而实现企业的实际案例与理论学习的两者有机结合,能够为学生呈现更加前沿的市场信息,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一个稳定的合作关系,也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参与活动,并对这个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一定的指导,通过这样可以形成一个专业的教学团队,促进教学有效地开展进行,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团队基础。

(五)成立相关的委员会对其进行指导

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学校可以成立相关的专家委员会,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委员会全部来自本行业有关的领军人物,专业背景知识雄厚,同时学校可以对委员会的工作职责进行一定的划分。这个委员会可以从本专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定期召开会议,通过会议的召开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信息进行及时反映,从而为本专业学生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前进方向,其次可以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对本专业的人才进行培养,提出一定的修改意见,从而使校企合作的培养目标能够更加明确,制定的培养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推动校企合作更好地开展进行[8]。

(六)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不同于其他的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实验性,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由于很多学校缺乏一定的硬件及软件设施,从而无法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很好的培养,进而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在未来的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学校应该探索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相关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践创造提供良好的平台。对于那些掌握基本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知识的学生,学校可以组织他们进入企业进行参观或者实习,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了解到这一行业。同时也使他们对企业的需求能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也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筛选人才,帮助学生拓展相关的就业途径,最终实现企业和学校两者的共赢。

五、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因此,在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仅仅对他们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同时,由于大部分学校都缺乏一定的硬件及软件设施,因此建立起校企合作模式对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首先,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首先可以和一些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因为这些企业较为正规,接纳学生实现就业的能力比较强,学生在这样的大企业进行实习以后,更有利于他们的后期就业。而且可以通过大企业的这样一个平台,从而对整个行业企业进行辐射,同时大企业的规模能力比较强,通过与这种企业合作,能够更好地输出人才,有利于校企合作的长期化,其次在将校企合作运用到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教师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技术发展的需要,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让教师利用寒暑假的间隙去企业进行培训,这样能够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理念和实践能力。同时学校应该探索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相关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践创造提供良好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

猜你喜欢

校企数字专业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答数字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数字看G20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