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的“道德”

2022-02-14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催产素幼崽田鼠

自私的行为在动物界非常普遍:狡猾的杜鹃不搭窝而是把蛋下到别的鸟的窝里,杜鹃幼鸟孵化后为了独享食物,狠心地把其他幼鸟推出鸟窝摔死;刚刚产下幼崽的羚羊妈妈在天敌靠近时,会毫不犹豫地抛下新生的幼崽独自逃走;成为新首领的雄狮为了尽快和雌狮交配,会把上一只首领遗留的幼崽全部咬死……

自私是动物的天性。但在一些动物身上,似乎并不总是表现出这个天性:草原田鼠会互相分享食物;狼群在遇到灰熊的袭击时,会互相保护,避免成员受伤;黑猩猩在吵架后会和解,在失败后会互相安慰;最早孵化的蓝鸟会帮助喂养和保护在其之后孵化的“弟弟”和“妹妹”;雌性狨猴会收养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狨猴“孤儿”……

在这些行为中,居然体现着帮助其它动物的精神,我们甚至可以說这些行为体现出了“道德”。因为这些动物不再只是遵从个体欲望,而是开始关爱其它群体成员。

那么,在自私的天性下,动物的“道德”是如何形成的呢?

人们的行为会受到内心中道德的制约,做违反道德的事情会让人感到不舒服,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涉及到一种叫做催产素的激素。

催产素,顾名思义,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辅助雌性动物产仔——它能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在分娩过程中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然而,它还有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调节动物的心情。

有这么一个实验:一个笼子里有一对草原田鼠“夫妻”。研究人员将其中的一只放到另外一个笼子里,并敲击那个笼子使它承受因为不舒适和害怕带来的心理压力。当那只饱受压力的草原田鼠被放回到原来的笼子里的时候,它的伴侣立即冲到它的身边,热情地帮它梳理毛发并温柔地舔它。

正常情况下,草原田鼠感受到压力时会分泌出大量的应激激素皮质酮。但检测表明,那只被移走的草原田鼠回到伴侣身边后,体内的应激激素皮质酮的含量几乎和它的伴侣相等,其含量都处于较低水平。这说明来自伴侣的“安慰”使得草原田鼠的压力减轻甚至消失了。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承受压力的草原田鼠被伴侣“安慰”时,能够促进其体内催产素的释放,催产素能够降低应激激素皮质酮的含量,从而减轻其压力并恢复好心情。

(摘自《奇闻怪事》)

猜你喜欢

催产素幼崽田鼠
当人类幼崽碰上小动物
海豹幼崽可以像人类一样改变声调
田鼠寻亲记
小田鼠过冬
小xiǎo田tián鼠shǔ溜liū冰bīnɡ
打催产素,产妇更疼吗?
大连百头斑海豹幼崽被盗猎,没有买卖才没有伤害
夫妻互按脚部更性福
猫与狗谁更爱你
小田鼠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