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分级

2022-02-13朱鹏飞刘璐璐江海涛吴丽明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实性胰腺影像学

朱鹏飞,刘璐璐,江海涛,吴丽明

(1.浙江省庆元县人民医院 放射科,浙江 丽水 323800;2.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 放射科,浙江 杭州 310022)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NET)是一种少见的具有潜在恶性的胰腺肿瘤[1-2],约占所有胰腺原发肿瘤的2%~5%[3],根据2019 年WHO第5 版分类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分为G1、G2、G3级,随着病理级别越高,其恶性程度越来越高[4-5],在影像上表现出来的差异越来越大。由于PNET临床上症状复杂及影像学上差异较大,术前误诊率较高。本研究回顾分析2016年5月至2021年4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22 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PNET,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22例,其中男11例,女11例,年龄16~74岁,平均(52.9±22.4)岁,腹痛伴不适4例,长期腹泻2例,腹部不适伴黄疸2例,剩余14例因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偶然发现。

1.2 仪器和方法

16例采用德国Siemens Definition Flash 64排螺旋CT扫描仪,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常规扫描层厚5 mm,层间距5 mm,扫描野为36 cm,矩阵512×512。先进行普通平扫,然后经手背静脉或肘静脉高压注射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高压注射流率为3 mL/s,剂量100~120 mL(1.5 mL/kg),注射后延迟26 s行动脉期扫描,60 s行门静脉期扫描。

6例采用Siemens Verio 3.0 T磁共振平扫加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使用腹部线圈。扫描前准备:患者禁食水4~6 h,扫描序列T1WI(TR 23 ms,TE 10 ms),T2WI+FS(TR 350 ms,TE 3.0 ms),DWI:b=800,ADC横断面成像;FOV 280 mm×280 mm,层间距5 mm;经手背静脉或肘静脉高压注射Gd-DTPA,剂量0.1 mmol/kg,速率3 mL/s,注射结束后再注入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注射开始后15 s行第一次扫描,重复扫描5次,每次扫描时间间隔5~10 s。

1.3 影像学分析

由两名主治医师以上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综合分析,当意见产生分歧时,互相讨论最终达成统一意见。主要分析病灶位于胰腺的位置、数量、形态、大小、密度或信号、强化方式及程度,与周围脏器关系,周围有无肿大淋巴结等;动脉期、门脉期强化程度(轻、中、重)测量应避开坏死及钙化区域,实性部分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1.4 病理检查

标本均常规固定、包埋,连续切片后分别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抗体包括CK、CEA、AFP、CD、Ki67、Hepa、Gly-3、ALK。由1 名病理科副主任医师回顾性分析所有病理片,并根据PNET的WHO分级系统对所有的病例进行分类。

2 结果

2.1 影像学表现

本组22例患者中病灶有24个,有2例(9%)2个病灶,其余20例(91%)单发,病灶位于胰头6个,胰体10个,胰尾8个;肿瘤长径1.2~8.0 cm。病理类型:囊实性5个(21%),实性19个(79%),钙化4个(17%),边界不清6 个,轻度强化3 个,中度强化6 个,强化明显(含不均匀)15个;发生肝脏转移2例,1例单发,1 例多发(见图1),强化程度均高于原发病灶本身,其中1 例呈形态不规则的囊实性肿块,包绕临近血管;1例囊性伴壁结节,实性结节明显强化(见图2);1例胰腺体部轻度强化低密度肿块(见图3),伴肺部、纵隔及胸膜多发转移;9例患者伴有胰管扩张(41%)。

图1 患者女性,56岁,PNET G2级

图2 患者男性,40岁,PNET G1级

图3 患者男性,71岁,PNET G3级

2.2 病理结果

根据2019年WHO分类标准,G1级10个(42%),G2级12个(50%),G3级2个(8%)。G1中有3例侵及被膜或周围结构,占G1的30%;G2中有7例侵及被膜或周围结构,占G2 的58%,其中有2 例发生肝脏转移(1例肝脏多发),G3的2例100%侵犯周围组织结构。见表1。

表1 22例患者中24个病灶临床影像资料对应不同病理分级(个)

3 讨论

3.1 PNET的临床特点

PNET是一种生长相对较缓慢的交界性肿瘤,形态上以类圆形为主,绝大部分单发,部分可多发[6],发生的位置无明显差异。本组22例患者中,病灶多发2例,单发20例,男女比例1∶1,性别差异不明显,这与国内外学者报道[7-8]一致。发病年龄16~74岁,平均(52.9±22.4)岁,青少年1例少见,绝大部分好发中老年人。

3.2 PNET影像及病理特点

综合本组资料与文献报道,PNET随着病理级别增高,恶性程度逐渐增加,影像表现更加复杂,但是病灶的大小与病理分级无相关性,这与段小玲等报道一致[9]。肿瘤的钙化少见,仅有4例(17%),且全部为G2,有文献报道,一旦出现钙化,提示恶性可能性大;囊变亦少见,仅有5例(21%)[9-10]。

病理分级为G1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程度低,在影像上表现边界清晰,很少可以直接看到对周围结构的侵犯,只能通过病理了解有无周围侵犯,囊变较其他级别更多见(40%),这可能与肿瘤体积较大有关,一般肿瘤长径多大于3 cm,容易囊变[10],增强绝大部分为明显强化(90%)。

G2影像表现边界可清可不清,对周围组织结构侵犯相对G1较多,囊变少见(8%),一半轻、中度强化,一半明显强化。本组有2例G2患者发生肝脏转移,转移灶均明显强化,较大的转移灶强化不均匀,1例多发、1例单发,病灶呈“快进快出”改变,2例转移灶均较原发灶本身强化更明显,这可能与肝脏血供丰富有关,就肝脏转移灶有时候与肝细胞肝癌影像上鉴别有一定的困难。

G3 则为轻、中度强化,对周围结构侵犯明显,可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其中1 例有肺部、纵膈及胸膜远处转移,容易与胰腺癌混淆。病理为G2、G3在影像上鉴别比较困难,当肿瘤强化明显伴周围侵犯时,往往提示G2 可能。与胰腺其他肿瘤鉴别时,PNET边界整体较清,强化程度相对明显,当出现周围侵犯或肝脏、淋巴结转移时,其转移的病灶与原发灶影像相似[11],甚至高过于原发肿瘤本身,往往提示PNET可能性大,这可能与肿瘤血管扩张、迂曲导致造影剂潴留有关[1,12],这点与胰腺其他肿瘤有一定的鉴别意义。另外PNET侵犯胰管相对少见,基本上为肿瘤压迫导致,故胰管扩张程度较轻,管壁光整,可表现为“主胰管绕道征”[12]。

综上所述,PNET在影像上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术前预测肿瘤病理分级以及评估疗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实性胰腺影像学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的应用
《中华胰腺病杂志》稿约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CT引导下实性和部分实性肺结节空心针活检的诊断准确性和并发症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胰腺实性-假乳头瘤超声误诊一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