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新技术的应用探讨

2022-02-11田茂贤

中国林副特产 2022年6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遥感技术转基因

田茂贤

(塞罕坝机械林场, 河北承德06845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导致林业资源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减少对林业资源的影响,促进当地生态系统的运行。开始对林业资源实行了绿化工程,从而有效促进了林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在建设过程中,林业绿化工程受到很多有害生物的影响,制约了我国林业工程的发展。为此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1 新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的具体应用

1.1 雷达技术应用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利用雷达技术对昆虫一类的生物进行检测,防止一些有害昆虫对当地林业产生一定影响。根据雷达技术本身的性能特点,可以对昆虫本身所发出的信号进行检测,判断出哪些昆虫对林业资源有害,哪些昆虫对林业资源无害。当雷达技术对昆虫信号收集完成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对采集到的昆虫信号数据进行仔细分析,从而对昆虫的活动轨迹以及生长范围充分掌握。雷达技术因为有着高效的数据收集特征,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有着很多的促进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雷达技术的应用有着高度的重视与关注,并且也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使全世界的林业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至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水平不断的提升,我国为了加强在林业资源的保护,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开始普遍采用雷达技术,同时也对雷达技术进行不断的探索,比如在我国东北地区,很多林业工程对雷达技术进行普遍运用,通过雷达技术以及生物定位技术,对当地生物所发出的信号进行检测,利用生物信号不同的形态,对树林中的生物进行辨认,最后通过计算机将生物信号记录起来,进行合理的分析,为当地有害生物防治措施提供更多的技术理论。虽然在如今的环境下,我国对雷达技术的应用不断成熟,但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应用上,还需要研究人员进一步的完善,使雷达技术能够更好的促进林业工程发展,从而促进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性成长[1]。

1.2 遥感技术应用

遥感技术是近几年所发展的技术,相比于雷达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更加注重对有害生物防治过程的计算,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在使用遥感技术的过程中,人们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对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利用各种数据的特点,对森林生物的性能、特点以及生活规律不断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的应用程度不断提高,使得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遥感技术也普遍的应用起来,另外遥感技术还需要利用卫星系统进行收集。利用卫星对某一地区的林业有害生物进行仔细分析,根据卫星所提供的信息数据以及当地林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变得更加具有效率性。比如在我国山东地区,当地林业工作人员会使用遥感技术,根据卫星定位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对当地的林业生物进行数据比对,找出合适的防治措施。从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在遥感技术的应用上不断成熟,但是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遥感技术研究起步相对晚,一些功能运用研究的还不够透彻,并且在实际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信息数据准确率低,信息内容不够全面等问题。因此在实际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当中,根据遥感技术所收集到的信息数据,需要工作人员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准确计算,保证所计算出来的结果更加真实可靠。另外还需要对测量的范围不断的扩大,防止数据收集过程中存在漏洞,导致信息内容不够全面等问题。在扩大测量范围的方式上,一般采用飞机喷淋的方式扩大测量的范围,不仅可以弥补遥感技术在范围精准度上存在的不足现象,同时也可以提高遥感技术的工作效率,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变得更加具有规律性[2]。

1.3 转基因技术应用

转基因技术是在生物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转化过来的。工作人员在转基因理论原理的基础上,对转基因技术进行合理的使用,不仅能够有效达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目的,同时可以提高树木的增长率,使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林业资源得到有效发展。在使用转基因技术的过程中,根据基因工程的技术原理,对有害生物的基因进行重新排列,使有害生物内部的组织细胞受到极大破坏,并且对有害生物在合成蛋白质过程中给予一定的障碍,防止有害生物营养的吸收,最终使有害生物死亡,从而达到防治的效果。另外在提高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上,转基因技术也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特征,利用转基因技术对农作物进行改良,使农作物在面对各种病虫害时,能够积极的进行防御,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比如在我国华北地区中,当地种植区会加强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首先是提高农作物种子的抗性,使农作物种子在面对各种病虫害时,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提高自身的产量与质量,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小影响。另外转基因技术在抗干旱、抗盐碱、抗倒伏等方面也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使我国林业资源的生长质量大大提升,从而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从目前来看,我国在转基因技术的研究领域上,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过程中,对转基因技术的熟练应用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同时再加上人们对转基因技术的不够了解,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无法与转基因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使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效率呈现下滑趋势。因此需要我国研究人员加大研究力度,提高转基因技术的使用效率,提高树木对有害生物的抵抗能力。增加抗有害生物树木的数量,最终实现有效的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1.4 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式发生了改变,传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采用人工的形式,对信息数据进行统计,然后将数据进行处理,这种人工数据收集虽然能够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但是工作效率却相对缓慢,并且在收集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稳定的现象,导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缺乏可靠的数据支撑。而在利用现代信息化数据处理设备后,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信息技术将所有信息数据进行了数字化,使数据的形式发生了改变。再利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对已经获取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利用计算机软件所分析出来的结果,制定出相应的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在现如今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最主要的技术,同时也是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技术。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在林业区域安装很多个生物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对生物生活规律的监测。使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现场发生的情况,并且根据传感器所传回的现场图像及时进行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有害生物对林业进一步的危害。另外,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当地林业部门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利用信息技术来代替传统的人工统计数据形式,使数据收集的效率明显提高,当地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准确度会得到大幅度提升。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利用信息技术代替传统的有害生物防治,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将被淘汰,而是需要工作人员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传统的防治技术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从而促进当地林业工程的发展[3]。

2 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措施

2.1 加强对树木的监测工作

在林业保护工作中,最主要的林业保护方法就是加强对树木的监测工作。如果当地出现有害生物入侵的现象,首先需要立即对林区进行封锁,防止有害生物的进一步扩散。其次林业部门需要对整个防治过程加强监督,包括树种、树苗的选择以及树苗移植等进行仔细的检查。减少有害生物所带来的影响,保持林业生态环境的稳定。最后需要对有害生物的活动规律进行监测,加强雷达技术、遥感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根据有害生物的活动规律,判断出有害生物的发展趋势,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达到最佳的效果[4]。

2.2 加强对有害生物天敌的保护

加强有害生物天敌保护的前提,就是做好封山育林的工作,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对林区的生态系统进行合理保护。完善林区内的生物结构,同时对有害生物天敌进行很好的保护,利用害虫天敌的特点可以有效减少害虫的数量。比如金龟子等昆虫,可以大量减少蚜虫的数量,防止树木叶子遭到啃食的问题,最终提升生物防治的效果。

2.3 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预警系统

建立完善病虫害预警系统,是为了防止有害病虫出现进一步扩散的现象,从而增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效率。首先是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病害虫的监测,同时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加准确的病害虫数据。其次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农药喷洒虽然能够大幅度减少病害虫的数量,但是对树木本身却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使当地的生态系统受到极度威胁。最后工作人员需要对病害虫爆发时间以及生长规律进行详细调查,在调查好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扩散规律,减少其损失程度。

3 结语

在如今的环境下,虽然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还存在着欠缺,需要我国研究人员积极努力,加强对雷达技术、遥感技术、转基因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研究,通过采用对树木的加强监测、对有害生物天敌的有效保护,同时构建完善的病虫害预警系统。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效率能够稳步提升,最终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遥感技术转基因
探秘转基因
转基因,你吃了吗?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现代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浅谈卫星遥感技术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分析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整理项目评价初探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
遥感技术在微生物复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