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桓仁县林地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2-02-11

中国林副特产 2022年6期
关键词:桓仁县桓仁中药材

肖 尧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沈阳110032)

桓仁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东部,地处长白山余脉,为低山丘陵山区,形成“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地貌。境内总面积3547 km2,其中林地面积438万亩,有林地面积417万亩,林木蓄积量2345万m3,森林覆被率78.6%,是辽宁省以林为主县区之一,桓仁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具有发展壮大中药产业的天然优势,有较大的中药材发展空间。桓仁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土质优良,适于林地中药材的生长。

1 桓仁县林地中药材发展现状

1.1 林地中药材产业参基地发展现状

桓仁县发展林地中药材主要以山参、五味子、细辛等为主。截止2021年,桓仁县林地中药材面积累计达到66.25万亩,其中桓仁山参65.75万亩,分布于全县12个乡镇及国有林场,其中以二棚甸子镇、古城镇、桓仁镇、北甸子乡和黑沟乡较多,其他乡镇相对少些,二棚甸子镇摇钱树村人均种植面积15.47亩,已成为山参种植专业村,全县从事山参产业农户达到2.8万户、人口9.7万人,桓仁山参年产量3吨左右,产值20亿元左右。五味子0.4万亩,主要分布在五里甸子镇和桓仁镇,五味子年产量300吨,产值3000万元。细辛、刺五加等其他药材0.1万亩,主要分布在五里甸子镇、桓仁镇、华来镇和二棚甸子镇,细辛、刺五加等其他药材年产量68吨,产值287万元。

1.2 林地中药材企业现状

目前桓仁境内从事林地中药材收购、加工、销售的企业有辽宁祥云药业有限公司、天力士药业有限公司、恒宝参药有限公司、益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同仁堂健康药业有限公司、阳光保健品有限公司等80多家,其中,省级林业龙头企业有8家,人参初级加工有60多家,主要分布于桓仁镇、华来镇等乡镇,其中以华来镇黑卧子为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观念正在改变,健康保健意识越来越受重视,天然绿色、无公害消费已经成为主流,中药材系列保健品尤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主要的产品有礼品参、山参粉、刺五加茶、五味子、淫羊藿等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其中人参产品还远销韩国、日本和欧洲等地区。2014年龙宝建设集团投资3亿元建设了中国东北参茸城,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4000平方米的交易大厅,目前入住企业有100多家,其中引进了国内很多知名企业,比如北京同仁堂、天津天士力、北京鹤年堂、杭州胡庆余堂等[1]。

1.3 林地中药材品牌现状

桓仁林地中药材品牌主要以山参为主,目前桓仁山参已经获得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桓仁山参”于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2年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2年桓仁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山参之乡”,2018年被批准为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2020年1月荣获“全国绿色农业十大领军地标品牌”,2020年5月被评为“中国山参名县”。二棚甸子镇和古城镇分别被辽宁省农、林、牧等厅授予“辽宁特产山参之乡”称号。天士力森涛生产的“森涛”牌山参系列产品被评为“中国著名品牌”和“辽宁省名牌产品”,祥云药业的“高丽朱蒙”品牌被认定为辽宁省著名商标,恒宝参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恒宝牌”高丽红参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新产品。天士力山参基地和祥云药业山参基地生产的山参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和GAP中药材种植基地认证。

2 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和种子的问题

药材品种的选择对产品质量及经济价值影响至关重要,种子质量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比如山参在选择参籽时,一定要了解参籽的来源,有绣的参籽不能使用,长期以来部分参农贪图便宜,选择有绣的参籽或溯源不明的参籽导致山参在生长到7年后大面积长绣,严重影响了山参的品质,给林农在经济上带来了损失。

2.2 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不规范

目前,农民仍是中药材种植的一大主体,因缺乏相关品质、质量安全等意识,在种植过程中存在滥用农药、施肥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中药材品质下降。因缺乏统一的产地加工标准,且产地加工监管较难,卫生条件差、初加工设备简陋的小作坊数量较多,极大地影响了中药材产地加工质量,产地加工规范性有待提高[2]。

2.3 流通环节效率低下

中药材流通呈现环节多、效率低的特点,中药材自产区至销售者,中间流通环节众多,存在层层加价的问题,人为增加了中药材的交易成本,加大了消费者的负担。

2.4 中药材源头检测能力薄弱

中药材的生产源头大都在农村,但是农民缺乏资金购买检测设备,也难以招募到专业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因此无法形成有效的检验检测能力。而送至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耗时长、费用高,普通农民和药商难以承受。

2.5 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桓仁仅仅对山参进行单方面宣传,其它中药材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而且宣传仅仅限于药材生产经营者和一些种植大户,特别是对一些品牌的宣传力度不够。

3 发展对策

3.1 加强标准化种植

加强山参等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规范种植技术,研究制定相关药材品种的种植技术标准,无论是在选地、品种、种植及田间管理等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执行,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保证山参等中药材的产品质量,在种植的过程中禁止使用农药,引导农户以多种方式参与中药材产业的生产,使中药材产业发展步入标准化种植轨道,从而提升中药材种植标准化水平,保证道地药材质量。

3.2 强化服务体系

健全中药材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完善市场监管机制,严格整顿中药材交易市场,坚决打击倒买倒卖等行为,给中药材市场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完善全县山参等中药材生产服务体系,成立各类中药材合作组织和协会,对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同时各乡镇、国有林场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林地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3]。

3.3 强化科技支撑能力

积极吸引域外中药科技力量参与恒仁县山参等中药材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与国内重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一批掌握目前最新栽培、检测技术和产品研发的优秀人才。加强对山参、五味子、刺五加等中药材的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加大技术培训和普及力度,每年定期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提高基层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3.4 加强中药材检验检测

在源头检测、分级是减少外源物“污染”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多层次划分中药材等级的最佳环境,也为药材企业创造了更多的个性化等级需求。桓仁县可通过参茸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及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与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合作等形式,帮助当地农民和药商辨别药材内在质量,促进中药材质量提升。

3.5 加强舆论宣传

通过“科普下乡”、“科普之冬”等活动,把中药材产业致富信息和实用技术送到农民手中,提高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同时利用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中药材种植大户及典型致富例子,通过参加农业、林业博览会和展销会等形式提高桓仁县林地中药材的知名度。

猜你喜欢

桓仁县桓仁中药材
孙喻奇
本溪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本溪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本溪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好山好水出好米
桓仁县水稻栽培农耕文化简述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桓仁蛤蟆油膨胀度与浸泡时间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