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资源植物现状及保护

2022-02-11金加琴李绍美赵振宇张红磊

中国林副特产 2022年6期
关键词:临沧澜沧江植物保护

金加琴 ,李绍美,赵振宇,张红磊

(1.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临翔管护分局 ,云南临沧677000;2.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南临沧677000)

1 保护区概况

地处于澜沧江流域中部地区的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云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该地区属于澜沧江的直接汇水地区,自然保护区面积共计89504 hm2,涉及地域包括云南临沧、双江、云县、凤庆、耿马,其中,国有林地82886.8 hm2(占92.6%),集体林地6617.2 hm2(占7.4%)。总面积涉及临翔区24615 hm2、凤庆县20683 hm2、云县12349 hm2、双江自治县24589 hm2、耿马自治县7268 hm2。由凤庆五道河(8537 hm2)、凤庆万明山~云县大宗山(1659 hm2)、凤庆小湾~云县黄竹林(12640 hm2)、云县漫湾(3970 hm2)、临翔大雪山~云县大朝山(19078 hm2)、临翔马台~平村(2291 hm2)、临翔~双江~耿马邦骂雪山(34005 hm2)、双江马鞍山(7324 hm2)8个片区组成。其周边涉及5个县(区)36个乡(镇)182个行政村,为多民族聚居区,除汉族外,还居住着佤族、傣族、拉祜族、布朗族、彝族、哈尼族、白族、回族、布依族、纳西族、壮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社区总人口15.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97万人(占39%)。境内最高海拔3429.6 m(邦东乡大雪山),最低海拔1430 m(勐库镇江西山脚),气候垂直变化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有8个植被型、14个植被亚型、25个群系和36个群丛;野生动物有哺乳动物111种、鸟类396种、两栖类41种、爬行类51种、鱼类143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77种;有种子植物136科428属1051种(裸子植物2科3属4种、被子植物134科425属1047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12种;有蕨类植物35科80属191种。

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生态多样化程度较高,整体海拔在1500~3429.6 m。生态特点突出秋季时间较长,平均气温维持在10 ℃左右,年降水量在1000 mm以上,是我国标准化的西南自然保护区域的特点,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与生态保护价值。

2 保护区主要植物的分布及资源现状

近年来,考虑到周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面临较为严峻的威胁,尤其是附近居民的乱砍伐活动,造成资源植物的大量损失。因此,如何加强对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控制与环境生态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2.1 药用植物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中药用植物统计共计有530余种,其中包括菊科、蓼科、唇形科、樟科、茜草科,大部分药用植物主要以根类、根状茎类以及全草类,这3种药用植物占总药用植物的76.43%,由于上述3种药用植物的市场需求量较大,周边居民对药用植物的违规采集,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澜沧江的生态环境破坏,并导致资源植物的分布减少。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具有种类丰富的药用植物,但是附近居民自采自用的情况较为明显,部分商品较高的特殊资源植物会被居民在市场上进行出售与商品化流通,一般马蹄香、多种石斛、七叶一枝花、滇重楼、龙胆、圈纹獐牙菜等市场售价较高,市场流通较为广泛,并且已经出现了过度采集和损耗,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目前已经出现了上述资源植物枯竭的情况。其中,大萼党参属于地区内典型的药膳植物,隶属于桔梗科党参属草质藤本,其中分布区域在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头草甸中,分布较高的海拔地区,前期调查结果表明分布不多,但是近年来秋季大量群众上山采挖,导致草甸出现大量破坏,大萼党参种群数量出现显著降低,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1]。

2.2 野生食用植物

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可食用植物较为丰富,其中主要包括大参、蕨菜、盘叶柏那参、卵叶韭等,保护区野菜在当地居民口中称之为“火炼菜”,每年的3~4月会集中萌发,可使用野生植物的味道独特,在当地小型餐馆与当地居民的餐桌上较为常见。其中,卵叶韭一般分布在海拔3000 m以上的地区,分布地区较为集中,数量较少,但是较为罕见,且作为野生食用植物在民间流传其药用价值与食用的特殊性,出现了大量的人工采集,野生食用植物数量也出现显著下降。

2.3 淀粉植物

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中淀粉植物共计约有21中,其中可供人类利用的种子、果实的共计有17种,淀粉类植物不需要劳动力进行管理,只需要在适当时间内进行合理采收,并注意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可以在获得经济效益与丰富当地居民农牧产业结构的同时,达到不对保护区环境产生破坏的效果。保护区内常见的淀粉植物主要包括瓦山栲、刺栲,味道与板栗相似度较高,在市场流通较为广泛,由于其资源分布数量较大,且对生长条件要求不高,合理利用可以达到有效的循环使用效果。

2.4 油脂植物

油脂植物的可利用价值存在与植物的种子中,其中除了食用价值之外,在润滑、油漆、肥皂等工业中,油脂植物都有着较高的利用价值。在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主要有野核桃、香面叶、团香果、黄樟、扶芳藤、滇山茶等近60种油脂植物,其中含油量大于20%~30%的占比较高,可供利用空间较为充分。

2.5 芳香油植物

在当前市场火热的化妆品、香烟、医药等领域中,芳香油是重要的生产原料,在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芳香油含量较高的植物分布共计有29种,其中以山鸡椒、多枝香草、滇白珠、地檀香等为代表,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对花果的植物进行适当采摘,可以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是芳香油植物大量采摘依然会造成严重的资源破坏,相关部门该充分进行发展与栽培,加强野生驯化,从而通过人工种植的形式进行自然资源的保护[2]。

2.6 其他植物

除了上述资源植物之外,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还包括一些大量的绿化和观赏植物、有毒植物、纤维植物、鞣料植物、竹类植物以及蜜源植物。其中有毒植物代表为金叶子、美丽马醉木、开口箭、米饭花等;纤维织物代表为木防己、白瑞香、粗根荨麻、臭根子草等;鞣料植物代表为厚皮香、云南黄杞、毛杨梅、高山栲、旱冬瓜等;竹类植物代表为方竹属、玉山竹属等;蜜源植物代表有山矾、多种冬青、多种荚蒾、多种醉鱼草、多种女贞、蜜团花、野拔子、岗柃、乌饭等。

3 资源植物保护及利用建议

3.1 加强对资源植物保护的法制宣教工作

近年来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与生态保护工作开展稳步进行的基础上,资源植物保护的基本条例在保护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资源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在民众心目中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跨度较大,周边居民较为分散,实施高效的法制宣教工作较为困难,因此,可以考虑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可以多制作宣传册、宣传单,通过发放、粘贴、社区广播、网络形式等进行宣传,通过在集散中心、交通干道、自然保护区内设立保护区警示牌,让广大居民理解澜沧江资源植物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在根本上减少居民对自然保护区的破坏情况。此外,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需要充分完善法制建设,结合当前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需要依照我国自然保护区保护条例,加强法律体系的建设与优化,并且对实际采伐开发资源植物的行为进行严格要求,按照法律进行管理与执法监督,在此基础上实施人工监测,开放匿名举报通道,加强对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植物保护工作。

3.2 开展引种栽培, 加强植物资源保护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当前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一些重要的资源植物已经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姜状三七、姜状三七、大萼党参、云南红豆杉、龙胆草等等,由于其市场需求的存在,首先需要在法律与制度上加强资源植物的保护,严格禁止周边村民进入自然保护区进行采挖活动。此外,积极进行多样化的引种栽培,加强野生资源的人为培育,从而在稳定周边群众经济需求的前提下,减少对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的破坏与开发[3]。

4 结语

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资源植物分布众多。当前自然保护区内不同资源植物受到不合理的开发行为较为严重,保护区内部分资源植物面临枯竭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强宣教、法制建设与引种栽培,最大化加强对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资源植物的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临沧澜沧江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依傍着澜沧江的秘境 临沧
6月25日全国铁路调图 云南临沧与丽江间首次开行动车
百年铁路,今朝梦圆 大理至临沧铁路建成通车
澜沧江源头
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式的探究
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澜沧江之波
澜沧江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