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

2022-02-11舒杨波王静辉醋银超尚雪梅

散装水泥 2022年6期
关键词:骨料灌浆装配式

舒杨波 王静辉 醋银超 尚雪梅

(陕西投资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0)

1 引言

装配式结构具有节约成本、缩短工期、优化环境等诸多优点,使其逐步向绿色建筑方向发展,并逐步引领行业发展。为了推进建筑工业化进程,装配式建筑结构需要不断地进行质量控制,并在日常工作中寻求质量控制方法,并结合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对装配式结构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分析,总结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案。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该方案的颁布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为了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建筑行业需要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和相应的混凝土结构来支撑建筑体系,从而加快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建筑业的工业化水平。因此,我国装配式结构建筑对于建筑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装配式构件的方式进行建设更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2 我国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建筑发展现状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当时主要借鉴了前苏联的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但由于建材产业发展落后,建材资源匮乏及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低,导致装配式混凝土生产效率不高和质量低下,装配式建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20世纪80年代,现浇混凝土体系建造方式又一次推动了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并逐步占领市场。到21世纪初期,现浇混凝土体系在高层住宅及公共建筑领域几乎全面占领市场,但现浇混凝土技术的缺点也日益彰显,如工人劳动强度大、行业危险性系数高、施工时间长、施工现场污染严重等。建筑业如何减少用工、提高质量、减少浪费等问题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迎来了高潮,同时也引起了社会面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绿色环保理念支持下及各类政策的引导下,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得到了进一步应用。

3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原材料的选择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原材料的采购必须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合理选择,在满足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成本控制。例如,在选择钢筋材料时,首先要考虑钢筋的性能,其次要确定混凝土的黏结力,然后根据特点对钢筋进行选择,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由于钢筋本身含有杂质,因此,管理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钢筋表面的腐蚀物质进行处理,后续还需对其喷射静电涂料,以满足抛光处理的要求。

4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配合比设计

(1)水泥:水泥要结合水泥配比表进行选择。其中,游离氧化钙≤1.5%、碱≤0.8%、铝酸三钙≤8.0%、氯离子≤0.06%。

(2)矿物掺和料:此类原材料配比中细度≤20%、含水率≤1.0%、SO3含量≤3%。

(3)细骨料:细骨料可分为粗砂、中砂、细砂、特细砂4级,粒径范围分别为3.7~3.1mm、3.0~2.3mm、2.2~1.6mm、1.5~0.7mm。针对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特性,建议使用中砂。

(4)粗骨料:粗骨料尽可能选择碎石或卵石,粗骨料直径应小于20mm。

(5)外加剂和水:外加剂的性能控制需对抗压强度、收缩率、相对耐久性指标进行分析,以确保外加剂是否符合实际需求。水的选择应满足《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要求,切记不能选择海水。

5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质量控制策略

5.1 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生产所涉及的材料有水泥、粗料、掺和料、外加剂和水。这些原材料质量都会影响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因此,为了满足实际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质量要求,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原材料进行检测,严格筛选,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其中,钢筋要严格控制质量问题。钢筋必须考虑连接问题,要满足连接需求,因此,热轧带肋钢筋的直径应在30cm左右,可控制灌浆料与钢筋之间的摩擦,以提高传递效率,实现原材料的有效控制。

5.2 加强构件生产质量控制

构件生产过程中,构件质量是影响装配式建筑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实际质量控制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构件生产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场地进行考察,保证场地平整,同时考虑排水问题,以完善构件生产性。在生产构件时也要用到钢筋台座,无论选择哪种底座进行操作,都要对现场环境进行控制,保证地面的平整度。管理人员需要对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模具进行承载力和刚度的检查,以保证构件整体的稳固性,因此,装配式混凝土构件需要满足振捣和冲击力的需求,降低模具的变形概率。

(2)装配式混凝土构件需要对钢筋的精准度进行控制,特别是钢筋材料的变形问题,从而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3)对浇筑完成后的构件进行定期养护,尽可能选择蒸汽养护的方法来操作。也可选择电养方式进行养护,可缩短脱模时间,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如果采用蒸汽养护的方式养护构件,则应结合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养护方案,严格控制质量问题。

(4)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运输需要制定合理的运输方案,方案要对运输时间、运输路线、堆放场地等进行设定。管理人员要控制好堆放场地的排水,并为构件提供合适的储存空间,不同的构件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堆放。在堆放时,管理人员还需避开通道,以保证构件堆放的稳定性。后续的运输工作需要固定好构件,做好绑扎工作,确保构件稳定后才能运输。绑扎的主要目的就是减少运输过程中的位移,所以,在运输前期必须控制好它的稳定性,才能保证后续构件的整体质量。

5.3 加强装配式结构的安装质量控制

装配式结构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装配式构件的安装、套筒的灌浆施工、拆模等方面。前期需要对外观和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后续结合尺寸和结构进行分析,以保证装配式结构的质量和性能需求。其中,构件的结构性能需要通过检查梁板来判断其承载能力,以及是否会出现裂痕问题。在建筑工程中,工程规范要求严格对结构性能进行检验,根据检验数值来判断是否符合实际标准,并派监督人员对装配式构件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此外,装配式结构还需要根据质量控制要求来选择测量控制点,在完成此项工作之前还要对构件进行复核,所以,整体安装必须按照相应图纸进行施工。安装结束后,需要安装人员对构件进行固定,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实际安装中,装配式柱和剪力墙之间的连接需要采用套筒灌浆的方式完成。封膜工作也要根据钢材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砂浆进行操作。首先要检查套筒,确保套筒质量后对其进行清洁,保证整洁,然后根据实际需要搅拌收缩浆料。在收缩浆料符合实际要求后停止搅拌用于灌浆作业。灌浆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下套筒进行灌浆,直至满足实际需要为止。此时,为了保证安装质量,操作人员要在安装结束后以抽查的方式检查构件尺寸和混凝土的外观。只有在安装过程中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才能保证构件的安装质量,从而满足安装工作的高效性。

6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检验工作的整体流程比较复杂,检查工作涉及到各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生产、进出场、验收等环节,因此,需要对各个流程进行完善。检测人员要根据不同阶段的重点环节制定检测控制方案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并结合各项数据信息,从客观的角度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进行评价,以保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质量。

猜你喜欢

骨料灌浆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低品质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不同骨料替代方案下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基于多重点云与分级聚合的全级配混凝土三维细观结构高效生成方法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浅谈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再生骨料含量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大面积超厚层灌浆料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