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家及其科学评价问题

2022-02-09

决策与信息 2022年2期

[摘    要] 思想家是在思想的建构创造上颇有建树并以此为业的人,他们建构创造的思想具有开创性、体系性、深邃性、重大性和预见性。思想家对一个民族的存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民族文明水准的标杆、民族社会发展的精神指引、民族文明火种的保管者和传递者、民族历史进步的重要动力源。评价思想家,尤其在评价其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问题上,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做到必然性和偶然性相统一,时代性与历史性相统一,在个人主观愿望和客观影响之间进行一定的划界,在功与过之间进行一定的划界,在思想和非思想之间进行一定的划界。

[关键词] 思想家;思想史研究;历史人物评价;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划界意识

[中图分类号] C9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2)02-0034-08

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兴起,出现了一种思想的“矮化”现象。一方面,各种新媒体和自媒体适应网络传播和“快餐文化”的需要,不断地从各类思想文本中拆解出一些零碎的逸闻趣事,作为自己的“原创”作品进行大肆“兜售”,仿佛自己就是“思想大师”;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思想“矮化”的需要,一些人不断“深挖”和伪造一些知识分子的“黑历史”,从而增加自己“文章”的点击率,好将其转化为耀眼的“金币”。黑格尔有句著名箴言:仆人眼里无英雄[1] 29-30。套用一下,庸人眼里也无思想家。近年来,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作祟下,连伟大革命领袖和很多革命英雄人物都曾被毁谤和羞辱,何况这些被保护力度较弱,且本身往往又有些“道德瑕疵”的思想家?历史和现实都已经证明,对英雄人物的污名化和虚无化会带来灾难的后果,因此我国在2018年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来捍卫英雄荣誉。同样,历史和现实也将证明,对我国思想家的“抹黑”和“贬损”,也是一种“自毁长城”的行为,它将扰乱思想,败坏传统,助长“低俗风”“无知化”和“愚昧化”。因为“善待思想家,是一个伟大民族应有的秉性,也是一个伟大民族应有的美德”[2]。为了回应这种现象,非常必要认真思考何为思想家以及如何科学评价思想家的问题。

一、何谓思想家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的解放,也催生出各式各样的“思想家”,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特别是在当前时期,网络空间里活跃着形形色色披着“公知”“大咖”“意见领袖”外衣的所谓“思想家”,其中有不少是“赝品”。他们在“资本”的“加持”下不断“兴风作浪”——操纵舆论,混淆视听,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商业或政治目的。对此我们更需要借助历史唯物主义这面“照妖镜”进行甄别,从而正确引导舆论,正确引导公众,正确引导社会。这一切都表明,对思想家的科学界定是十分困难,也是十分必要的。

从范畴构造来看,思想家是与政治家、文学家、革命家等类似的概念,都是对拥有某种特质的人的称谓。政治家是以政治为业并在此领域颇有建树的人,文学家是以文学为业并在此领域颇有建树的人,革命家则是以革命为业并在此领域颇有建树的人。同理,我们可以合理界定,思想家就是在思想的建构创造上颇有建树并以此为业的人。也即在思想上具有一定建构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以创造思想为自己事业追求的人,才能称之为思想家。

然而,思想又是十分特殊的,思想是人的本质,人是有思想的存在者。正如黑格尔所言,人之异于禽兽者,在于人有思想[1] 80。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是思想家,思想家是“罕见的”。犹如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法律知识,能谈论一定的法律问题,但其并不是法学家或者法律家。只有在法律创造或研究上颇有建树,并以此为志业的人,才配得上这一称谓。思想家不仅在于能够思考和有思想,还在于能够建构起一定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能够对人类产生重要影响。一般人的思想往往是自发、不成体系的,而且往往也不是自己的,是来自对人类思想史积淀的因袭继承,或者是从别处“舶来”的。每个人总是出生在特定思想文明之中,拥有一定的“思想基因”,从而用其指导自己的行动,成为其思考世界的指南、视域、轮廓、观念。但是,这“思想”不是他的,他只享有“使用权”,不具有“发明权”。“思想”的“发明权”属于“思想家”。

思想家必须能够创造出新的思想,这种思想虽然对前人有所继承(這是必然的,不可避免),但必须是有所发展的、开创性的。“思想家必须具有独创性,要有独立的思想体系”[3]。也即思想家,要敢于“发前人之所未发”、创造出新的思想。如果用冯友兰的“照着讲”和“接着讲”的逻辑来区分,思想家对人类的思想一定是在“接着讲”,切入时代精神(客观自在的),用一定的范畴体系,把其纳入整个人类思想史中,从而扩展人类文明的“水库”。

这种新思想除了具有开创性这种较为本质的特征外,还具有以下可识别性特征:

第一,体系性。虽然自现代以来,建构体系往往会遭遇诸多批判,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更是把体系作为批判的“靶子”,力图对其进行解构。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后现代主义至今并未诞生重量级的思想家。在人类历史上,那些能够经受岁月洗礼,至今对人类发挥重要影响的思想家,往往都有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康德、黑格尔等。建构体系远比瓦解体系困难得多,因此成为思想家极其艰难,而批判思想家则相对容易得多。况且即使思想家的思想体系屡被批判,乃至被瓦解,都无法否认其是思想的“大餐”。黑格尔思想体系的命运就是如此,在黑格尔去世后,他的思想体系就遭遇多次批判和瓦解,然而黑格尔哲学至今影响深远,无论有多少人把其批得“一文不值”,都不妨碍他是一位“思想巨人”。思想家的思想体系往往具有独特性的概念和理念,能够把其和别的思想区别开来,如柏拉图的“理念”、康德的“物自体”、黑格尔的“世界精神”、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等。他们正是以这些核心概念为中心,建立起思想大厦,从而“光照”后人。

第二,深邃性。深邃性也即抓住事物的根本,深入到世界的“根子”上。思想家的思想体系要“穷尽世界所存在各种现象的道理,认识其本性,即事物的本质,从而掌握其必然性的规律”[3]。“穷究其理”,方得“世界真相”。世界是复杂的,不容易把握,否则人对世界的认识早已完成,然而我们至今对世界的认识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还期待更多的思想家涌现。由此也注定,思想家的思想不是“快餐”,不易消化,建造不容易,理解也困难。这也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不少思想家,生前默默无闻,不被理解,异常孤独,可能要在其身后,乃至身后几百年才被世人所认可,从而大放异彩。比如尼采,其著作在生前非常不畅销,有时候就印几十本,还主要是送人。反倒在他去世后,其思想才逐渐被人们所发掘和激赏,原本乏人问津的著作也变得洛阳纸贵。正是因为这些思想体系具有深邃性,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所以它们才能经历岁月的洗礼,在每个时代都焕发出勃勃生机。真正的思想不会“死亡”,它具有一定的“永恒性”,只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被注入时代精神,从而展现出新的“容颜”。“歌德不会使索福克勒斯过时,笛卡尔也不会取代柏拉图”[4] 48。每一个伟大的思想体系,都是一种洞见,后来的思想体系并不能取代先前的洞见,它们只是一种新的洞见,增添了人类认识和解释世界新的视角、方式而已。

第三,重大性。时代催生思想家,思想家的思想及其体系往往面对的是时代的重大问题,关系到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重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5] 9思想是对时代的把握,但时代是复杂多样的,而思想家的思想必须是对时代的整体把握,能够贯通于整个时代,是把时代呈现于思想之中,使思想中的时代与时代中的思想交相辉映。在古希腊衰微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要重建一种思想的国度;近代德国作为一个四分五裂、封建主义浓厚的国家,面临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挤压”,渴望建成一个强盛的资本主义国家,康德和黑格尔为其做好理论上的准备,先在思想上“建国”。而面对资本主义遭遇的经济危机以及现代困境,马克思要思考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命运以及人类解放。这些都是当时时代的重大问题,要求思想家必须视域开阔,胸怀世界。

第四,预见性。中国古代把思想家的重大使命定位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6] 276。这种使命虽然很难实现,但思想家必须确立之,这不是思想家的“自负”,而恰恰是其应该具有的使命和责任。“为万世开太平”,就需要思想家的思想具有预见性。追溯过去,预见未来,是思想应有的特质。“思想家之所以与众不同,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能够基于对人类社会普遍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提出具有超前性的判断”[2]。思想家往往集中涌现于人类面对巨大的实践困惑、思想困惑时期,这时,为民族、国家、人类的问题诊脉处方就成为时代的重大课题,它召唤具有使命感的“思想英雄”出来纾困,激扬文字,指点迷津。

二、思想家对人类社会历史的价值

思想家在人类社会历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黑格尔曾把思想家视为庙里的神,认为一个民族缺乏伟大的思想家,就好比一座庙,只有可见的建筑,却没有神祇[7] 2。而日本哲学家中江兆民把其视为客厅里的字画,认为其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品味和地位[8] 15-16。我国学者俞可平则认为“思想家是民族的宝贵财富”[2]。这表明,思想家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其所在的民族来说,更是如此:一个民族要求得发展,进入文明形态,实现文明的延续,就离不开思想家的辈出。

(一)思想家是民族文明水准的标杆

从古及今,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国家和民族,但是能够享誉“文明古国”称谓的寥若晨星,被视为“天朝上国”的更是极为稀少。然而中华民族却享有这一殊荣,长期以来被视为“天朝上国”,是为数不多文脉延续至今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首先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经济有多么发达,我们的疆域有多么辽阔,首先是因为我们拥有伟大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就是那些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提供基本价值、理想信仰、精神动力和前进方向的伟大思想”[2]。其他民族一旦领略到这些思想,对其研习吸收,并内化为本民族的规范,确立其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就具备了从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状态的可能性。

作为古希腊文化思想诞生地的古希腊早已消失,但古希腊文明至今令人敬仰,古希腊的先哲们得以“永生”。正是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使得古希腊的文明达到了超越时代的水准,从而哺育了此后2000余年的西方思想。

一个民族的思想总是由这个民族的思想家构造和积淀的。思想不能自生,它需要创造,而创造思想之人就是思想家,因此一个民族的思想高度就取决于这个民族思想家所能达到的高度,思想家代表着一个民族文明的水准和标杆。一些至今未能诞生出自己思想家的民族无法体现其生存发展的文明状态,无法跻身于人类文明之林。“一个民族的思想深度和持久的影响力就是靠这个社会中千百年来極少数的思想家来奠基的”[9]。

(二)思想家是民族社会发展的精神指引

民族社会的发展需要思想的指引,否则就是盲目的。发展具有方向性和目标性,但方向和目标不会自动呈现,需要对时代问题和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经过一定的研判和实践检验才能确定。而能够深刻把握时代问题和事物发展规律的一定是思想家。思想家总是比常人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想得透一些,能够见微知著,及时发现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历史发展的趋势,从而为民族乃至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指引。

作为人类伟大思想家的马克思便是明证。19世纪中期,正是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的“黄金时期”,马克思通过对周期性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考察,立足于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从而勘破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在《共产党宣言》中阐释了“两个必然”的命题,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0] 413。作为中国革命伟大思想家的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提供思想指引的历程同样提供了明证。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写出了《新民主主义论》,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任务、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问题作了详细论述,回答了当时“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的根本性问题。他在抗日战争期间以其深邃思想的凝聚形成了《论持久战》,有力地驳斥了“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等一系列错误认识,成为全民抗战的理论总纲。

(三)思想家是民族文明火种的保管者和传递者

“罗马虽久,逻辑更长”。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在其发展历程中也许会经历多次磨难,甚至导致国家灭亡,但是只要这个民族的思想家能够存续,这个民族的文明就能够延续,思想家是民族文明火种的保管者和传递者。正如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程也是命运多舛,经历了无数内乱和外扰,以汉文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也曾多次面临危机。但是中华文明却能赓续传承,绵延不绝,其中思想家对文明火种的保管和传递起到了重要作用。2021年中央电视台《典籍里的中国》节目所讲述的“伏生传书”的故事,就是一个经典例子。伏生为了《书》能够传承下去,全家舍命护《书》,为了使《书》的思想能够被后世理解,在晚年不顾年岁已高,继续讲《书》之大义。古希腊灭亡后,很多思想家逃到了罗马,使得古希腊思想得以延续。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及思想能够经过漫长的中世纪而在近代实现复兴,并得以再造和新生,也是源于许多基督教思想家把它们揉进其思想体系,使其得以保存。

如前所述,思想家的重要使命,甚至根本使命是“为往圣继绝学”。今天,思想家的这一使命意义更加凸显。物质(商品、资本)升值的现代社会,思想(精神、文化)必然面临着贬值,如果思想不能转化成金钱,往往被认为是无价值的。而思想的本质却不是为了交易,更不是要与金钱划等号。传承思想和文明是艰深的思想劳作,资本和金钱虽然可以为此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金钱却买不到思想,更无法催生出真正的思想家,犹如金钱买不到英雄一样。金钱的作用往往是败坏思想和精神,使其低俗化和商品化。因此应该给予思想的创造者、文明薪火的保管者和传递者更多的理解、包容、支持。

(四)思想家是民族历史进步的重要动力源

“思想的多样和学术的繁荣,既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体现,更是时代进步的重要动力”[2]。时至今日,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在追问“我们能培养出大思想家吗”[3]。或者呐喊“当代中国渴望思想家”[11]。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而“没有思想文化的伟大复兴,就难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12] 8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思想动力,需要一种精神力量。

思想家就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动力之源。近代德国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在英法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的强劲发展之际,它却是一个四分五裂、社会经济全面落后的封建制国家。但后来的德国却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并且在两次沦为世界大战战败国的背景下,依然能够很快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的支持,其民族思想家的思想創造为其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如前所述,在其还没有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实现国家统一之前,路德、康德、黑格尔等,已经为其完成了思想上的“建国”任务,实现了民族思想上的统一和发展,因此德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动力源已经产生,目标的实现就指日可待。当然,德国的发展仅仅只是一个例子,不宜简单引用。

三、评价思想家的科学立场与方法

如何科学评价思想家,尤其是其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对民族的文化建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但涉及到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而且会影响思想家的成长环境,从而影响着民族未来的思想创造力。但是,思想家作为一种独特性存在,对其的正确评价却是极其困难的,这不仅是因为思想家本身作为一个个体,除了具有“思想家”这一身份外,还是一个普通人——一个生活在世俗世界中的人;而且,思想家的思想体系往往是深邃的,不经过专门的研究,实践的检验,更是难以给出科学把握。在此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和科学方法,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一)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相统一

思想家,尤其是大思想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属于历史人物的范畴,而马克思主义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相统一。也即,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13] 155。必然性意指任何伟大的思想家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只能立足于那个时代,是时代造就了思想家。如前所述,思想家一般集中涌现于人类面对巨大的实践困惑和思想困惑时期,也即社会历史巨变或大转折时期,旧的生活模式和生活秩序失去了存在基础,难以发挥指引作用;而新的生活模式和生活秩序尚未完全正式形成,从而出现了精神向导的真空,此时呼唤思想家面对时代,理解时代,把握时代,提出走出时代困境的思想路径。偶然性意指要反对思想家造就时代的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反对人为夸大思想家贡献的偏向。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才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任何伟大的思想家都不能和人们群众的作用相提并论。思想家也必须把自己融入到人民之中,去反映人民的意愿和要求,深刻把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进而使得其思想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具有历史的意义。

(二)坚持时代性与历史性相统一

思想家是时代的产物。任何人在某种意义上都无法跳出他所处的时代,都会被时代打上烙印,思想家也不例外。由此,我们在评价思想家时必须考虑到时代性,全面考察当时的历史背景。“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用现代人的标准苛求前人也是不可取的”[13] 156。我们不能苛求孔子具备现代的民主法治思想,也不能要求柏拉图放弃奴隶制。这是由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同时,思想家创造的思想又必须有一定的时空穿透力,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如前所述,思想家的思想要追求一定的“永恒性”。因此,评价思想家的历史贡献和地位时还要在某种意义上跳出时代,不能仅仅以思想家当时的社会地位和享有的社会声誉作为根据。有些思想家的思想由于过于具有超前性,是写给“后人”看,往往在生前没有声誉,而在其去世很久才逐渐声名鹊起。

(三)坚持在个人主观愿望和客观影响之间划界

大部分思想家是比较“单纯”的,只是根据自己对世界事物的探索,追随“真理”的“提示”去追问世界的真相,建构起思想中的世界,供人们去思考和指导生活。然而思想家的思想体系一旦建构起来,就具有了一定的“客观性”,脱离了思想家本人的“控制”,从而可能会产生出超出思想家本人预料的后果。这种后果有可能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是消极的,是恶的。但如果把这种后果算到思想家本人头上是显失公平的。如荀子作为一代大儒,其学生韩非和李斯却都步入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与秦朝的苛政和暴政的形成不无关系,但如果因此批判荀子显然不尽合适。黑格尔的思想、尼采的思想、海德格尔的思想,在德国纳粹主义中都若隐若现,具有说不清的渊源,由此去追究三位大思想家的责任也显然是不合适的。

(四)坚持功与过之间进行一定的划界

很多历史人物都是有功也有过的,而不是全是功或全是过。全是功的是圣人,而圣人几乎是不存在的;全是过的话,就是历史的罪人。对于圣人和历史罪人论功过是非就非常简单了,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争议。现实中,一些思想家很可能集功过于一身,他们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犯下一定错误,给社会历史带来损失。在古代“人治”思维模式下,往往会采取“功过相抵”的评价标准。而马克思主义坚持的科学方法是:功是功,过是过,要分清功过是非,贡献应予以铭记,过失应该予以纠正和反思。比如对毛泽东同志就是如此。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功不可没,是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南,毛泽东本人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为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但由于在中国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没有太多经验可供借鉴,在探索中出现了一些失误,甚至出现“文革”那样重大的失误,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一定损失。但是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要一分为二看问题,不能因毛泽东本人的一些错误思想就否定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否定毛泽东做出的重要历史贡献和在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曾提醒我们:“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14] 12

(五)在思想和非思想之间划界

思想家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贡献在于创造出一定的思想体系,一个人是否配得上“思想家”的称谓,要看其是否贡献了思想以及思想影响的大小。因此,对思想家进行评判时必须立足于思想本身,不要把过多无关的东西牵扯进来,如出身、政治地位、财富、权势等,这些对于评价一个人能否算得上思想家,以及其思想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影响都是另当别论的。评价一个政治家,如果考虑其踢足球的水平,一定会显得幼稚可笑;评价一个剑客的剑法,却关注其佩剑的美观以及出于何处作坊,也是一样的。“英雄不问出处”,评价思想家应该把评价重心放在思想上。现实中一些人对思想家的评价之所以显得荒谬之极,就因为偏离了重心,或许他们并没有读过思想家的任何著作,更没有研究过其思想,就把不知从何处得来的某些逸闻趣事,作为对其评价的重要标准乃至唯一标准。这实际上是当前社会思潮中的一种浅薄现象。

四、结语

“人们通常说,一个伟大的民族和一个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思想。其实,我们更应该反过来说,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有伟大的思想”[2]。思想的创造是极其艰难的,惟因如此,思想家才弥足珍贵。因此,我们务必要善待思想家,科学评价思想家的思想及其贡献,远离历史虚无主义。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评价思想家的正途。笔者相信,伟大的时代给思想孕育提供良好的土壤,就一定能培养出中华民族的当代思想家,乃至大思想家,中華民族在实现腾飞的同时,也一定能为人类在思想引领上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2]  俞可平.思想家是民族的宝贵财富——纪念顾准先生百年诞辰[J].浙江社会科学,2015,(8).

[3]  张立文.我们能培养出大思想家吗[J].探索与争鸣,2013,(1).

[4]  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6]  刘学智.张载“为天地立心”释义[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

[7]  黑格尔.逻辑学(上)[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

[8]  中江兆民.一年有半,续一年有半[M].吴藻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9]  邹元江.“思想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J].艺术百家,2014,(2).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  公方彬.当代中国渴望思想家[J].决策与信息,2014,(11).

[12]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3]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14]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胡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