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和谐教育”的探究

2022-02-09李欣畅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8期
关键词:化学师生理念

李欣畅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四平 136000)

初中化学“和谐教育”执行理念与当前的社会教育发展改革方向、具体执行与落实要求、未来主流发展趋势息息相关,同时也是素质文化教育时代下的全新产物。初中化学教育工作中,将“和谐教育”理念进行不断落实,能够切实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谐关系,积极转变传统由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局面,真正意义上将教师与学生同置于课堂中的同等位置,从而将“公正、公平”教育基础原则进行全面融入,以此来有效提高初中化学学科教学有效性、科学性[1]。进而保障能够在新课程教育制度推动下,将初中化学的“和谐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一、“和谐教育”基础理论概述

所谓的“和谐教育”发展理念,实际上就是以切实满足教育时代所提出的全新要求,并同时在遵循新课程教育发展指标基础上将满足学习者自身成长与素质发展需求为核心,借助一系列完整教育体验过程优化现有课程教学结构组织要素,从而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是一种与教育时代趋势相契合的新颖的教育指导方案。

在将“和谐教育”模式理念进行落实中,相关学科指导教师理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教育基础原则进行渗透与融入。“和谐教育”的本质与核心就是要将“和谐”教育科学落实到每一门学科教育环节中,借助“师生和谐关系构建、家园合作共育、社会环境融入”等,促进“社会、家庭、校园”之间的三方和谐共融发展,与新课程指标体系中所提出的素质文化教育理念相契合[2]。

此外,“和谐教育”文化执行理念中以树立基本“六大观念”为思想核心,通过协调好三大教育主体之间的和谐共处关系,以落实教育功能性、管理控制性、教育理念共存性以及学科教育融合性为具体执行手段。将“和谐教育”与初中化学教学指导工作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推进民主融合过程,同时也能全面促进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自主性意识得到有效发挥,有利于积极打破传统化学学科教育中的课堂限制与各种阻碍,将“学生为课堂主导地位”进行合理落实。以便在教师、社会教育环境、家庭三大要素影响下,积极配合化学教师展开高质量化学“和谐教育”活动,推动化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共处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在增强化学教育实效性上,借助“和谐教育”活动,促使学生的化学素养可持续发展。

二、目前,我国初中化学学科教育发展中所面对的主要问题

1.角色定位不清晰,师生之间互动环节缺失

在实际教学研究中发现,有的化学教师对自身教育引导者身份与定位缺乏足够认知,错误地认为教师才是课程教育发展过程的关键主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理当严格遵从教师安排,听从教师的指挥。因此,对于部分化学教师而言,在具体课程教学活动进行中通常都是以采用“一言堂”方式来进行,从而导致化学课程教学氛围不够浓郁,学生不乐意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与教师构建和谐互动关系,无法有效地配合教师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初中教师在课程教学指导过程中,对“和谐师生”互动关系构建与发展过程整体重视度不足,无论是思想上还是价值意识上都认为教师才是课堂的掌权者、主导者,学生只要好好听讲即可。长此以往,将逐渐降低学科教育质量与实际效率,与新课程教育指标所提出的全新发展目标相脱节。这是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其自身好奇心与学习探索欲望较强,同时思维创造潜能无限,倘若无法提供学生足够的才华施展与学习进步空间,将逐渐致使初中学生对化学科目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2.忽略学生自主思考意识,使学习兴趣降低

自主学习意识构建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初中阶段学生高质量学习过程中理当具备的基本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体系制度要求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但是目前,仍然有初中化学教师在日常学科教育执行期间,严重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思想认知进行培养,不够注重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进行科学引导,同时也尚未依照学生化学文化素养成长与培养需求制定出与之相符的合理指导策略,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对化学学科学习过程丧失信心[3]。

此外,据了解,还有一些化学教师为了追赶课程教学进度,将以往的化学实验课程转换为教师基础演练活动,在具体实验演练教学过程中,经常性地要求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实验原理和最终结果。如此一来,便会导致学生化学实验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不断降低,不敢、不乐意单独进行实验操作,无法切实体验到化学实验的乐趣,阻碍化学知识素养的增长与提升,与“和谐教育”理念相违背。

3.教学过程脱离实际,轻视学生能力培育

初中阶段学生通过对化学学科知识内容进行不断学习,可以增进学生对化学专业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发挥出化学学科中的教育探究和引导发展作用,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基础生活实践技巧。

但是,在实际教学与学科发展过程中,部分初中化学教师所进行的课程教学模式脱离了生活实际,坚持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来进行授课工作,同时依照新课程标准体系将其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最佳参考。虽然确实能够起到相应的教学引导作用,但是却不利于学生化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同时也尚未站在学生学习体验角度来适当调整课程教学模式,从而导致班级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此外,还有的化学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营造丰富的课堂学习氛围,借助互联网技术从网络中下载各种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将其直接运用到课程教学过程中。然而,这些教学课件与相关化学实际教学需求不符,同时也严重忽视了学生知识掌握与认知能力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与实际相脱节。这是因为,不同学生、不同校园以及不同教师的教育引导方式不同,网络资源上的教育课件虽然丰富且种类繁多,但是并非全部都适用于本校学生,需要教师的细心挑选才能使得课件资源与学生实际成长学习需求相符。

三、基于新课程标准体系下,初中化学“和谐教育”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对策

“和谐教育”发展理念本身便以“和谐”为根本,简单来说,便是“师生和谐、课堂氛围和谐、家庭教育和谐、社会环境和谐”等相关细节内容结合在一起。在“和谐教育”发展理念推动下,初中化学教师可以从教学基础理念到课程实践教学指导方案进行融入发展,在原有基础上使得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更快提升。通过对上述“和谐教育”文化概念的研究和分析中可以发现,“和谐教育”在教育时代引导下,已然成为初中化学教育学科中的未来主流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构建“和谐”课堂学习环境推动和谐师生共存关系的关键所在。如何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将“和谐教育”进行积极落实如以下所述。

1.积极构建师生融洽互动关系,打好和谐教育环境基础

“和谐教育”理念全面落实与发展过程中,构建课堂师生和谐共处关系,是和谐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保障,同时也是直接影响化学课程教学质量与教育发展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这是因为一方面,可以借助师生共处关系构建全面刺激学生学习自主性与好奇心,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知和掌握;另一方面,则可以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助力学生快速成长[4]。从中便可以看出积极打造温馨课堂环境、筑牢师生和谐共处关系,无论是对于推动“和谐教育”发展,还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都起着重要影响作用。

例如,当初中化学教师正式教到与“溶解度”相关的课程知识时候,化学教师便可以充分结合课程教学知识点——关于“溶解度基本概念、溶解度曲线绘制”等基础内容,从而让学生在教师科学引导下了解到温度对固体物质所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化学教师还要借助化学生活情境创设方式提出相应学科互动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探讨与主动分析,促使学生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互动和沟通。进而在此基础上,实行教师与学生互动学习活动,并积极地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展开鼓励性评价工作,给予学生必要精神与物质奖励,让学生备受教师关注与呵护,帮助学生激发学习自信心和自觉性意识,为真正意义上构建师生彼此之间和谐共处环境奠定牢固基础。

2.运用学科知识教材充实课堂,不断巩固和谐教育阵地

初中化学教材是依照学生成长与学习特性以及认知思维规律等角度所编制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初中化学教学发展要求展开。同时,其他包含了大量化学生活实验、化学生活常识等内容,能够在将生活化元素进行融入基础上,帮助学生激发化学实验学习兴趣,推进化学“和谐教育理念”进一步落实,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化学基础知识,不断丰富课程教材知识内容,为学生提供充足自主学习资源。

例如,在教授与“氧气”相关的化学知识内容时,化学教师需要从教材本源内容素材等角度出发,深入掌握氧气物理属性与化学属性等基础内容,并同时促进学生对氧气化学反应的认知和理解,将其视为课程教学重心。在初中化学“和谐教育”活动开展期间,化学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现代微课教学技术为学生充分展示“氧气的真正用途”,让学生对氧气产生全新认知,深刻感受到氧气的基本性质。此外,初中化学教师需要结合课本教材中的有关实验—“氧气是否易溶于水”,将其作为化学课堂知识主题与学生进行共同探讨,并同时向学生提问,学生通过对实验进行观察与学习,就可以从中总结出“氧气不易溶于水”这样的结论[5]。

3.科学开展化学实验教学课程,逐步加深和谐升华素养

随着新课程标准教育体系制度的不断完善与逐步发展,给予了初中化学“和谐教育”活动更多自主发展与实践落实机会。在此大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理当积极落实“和谐教育”理念,促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进步,以保障“和谐化学”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例如,初中化学教师可以以“燃烧的条件”作为化学实验操作课程主题,对其进行“和谐教育”活动。在具体实验中,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表演一个与化学有关的“魔术”。教师将20ml浓度为95%的酒精与10ml的清水混合在一起,之后将一块棉质手帕放入混合液体中全部浸透,再将手帕拧干,将其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此时,教师提示学生认真观察。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发现手帕在火中迅速燃烧。而这时教师将酒精灯熄灭,再让学生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酒精灯熄灭后,手帕居然没有烧坏。教师借助此类生动、直观的化学实验,不仅为“燃烧条件”知识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而且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探究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和谐交流,落实了“和谐教育”中“和谐互动,师生和谐共处”的理念[6]。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和谐教育”发展理念是素质文化体系制度与新课程指标系统中的新型教育思想,需要有关初中化学教师针对学科教育模式与创新发展理念进行深入融合,并逐步加深对和谐化学知识内容的整体认知度,并同时坚持以初中学生为课堂教育核心,将学生化学课堂灵活性优势进行全面发挥,让学生做课堂的真正主人。此外,当初中化学教师在正式落实“和谐教育”活动中,还要为学生营造更为优质、更为和谐、融洽的师生共处学习关系,运用科学教育执行手段,让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萌生智慧,形成主动学习意识,促进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文章主要基于上述详细分析内容,针对新课程标准制度体系下的初中化学教育发展工作进行重点分析与研究。就此为基础,对如何将“和谐教育”理念与化学课程教学活动相融发展展开分点详述。期望能够借助本篇文章撰写为推动初中化学“和谐教育”指导工作进一步落实与优化做好充足准备。

猜你喜欢

化学师生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麻辣师生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