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视角发现冬奥会中的检察元素

2022-02-08■简

法治新闻传播 2022年2期
关键词:普法冬奥检察院

■简 洁

10余个含冬奥元素的小视频、30余篇各类媒体报道、近500个含冬奥内容的自媒体作品、超过300 万阅读量……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筹办备赛到圆满举行,北京市检察机关不仅在履职中突出首都意识、首善标准、首都特色,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全面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切实为2022 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营造良好司法环境,实践着“冬奥有我”的承诺,在宣传发声上也以稳妥为原则,以履职为载体,策划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新闻产品,从检察视角展示这场冰雪盛会的“台前幕后”。

倒叙镜头:跳出冬奥时空,不仅关注举办还要关注筹备

检察宣传中,发现冬奥会里的检察元素,首先要跳出时间跨度,不能把宣传的节点局限在开幕式之后的赛程期间,应该把“检察+冬奥”报道的目光放宽到筹办备赛的更大的时空中,挖掘履职结合点和宣传点。

早在2018年3月,北京市检察院制定下发的《北京市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就明确提出,延庆区检察院要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积极主动服务保障冬奥会和世园会。2022 年1 月6 日,北京市检察院印发《北京市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北京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工作方案》,提出11 条具体检察履职举措,将服务保障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置于统筹“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和“推进检察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位置。同时,有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分布的朝阳、海淀、石景山、延庆四区检察院根据各区实际制定具体服务保障细则,确保各项要求落细落实落地。

这期间,关于北京市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冬奥会筹办的宣传产品一直在陆续投放,让公众感受到冬奥会背后的检察履职“非一日之功”,是在顶层设计之下有统筹、有部署的绵绵发力。这既为冬奥会开幕前期迎来一波宣传小高潮奠定基础,也备好了一批高质量的宣传素材,使“筹办备赛—开幕—闭幕”整个环节的“冬奥+检察”宣传一气呵成,不会产生割裂感。

广角镜头:跳出冬奥赛事,以“国事”角度关注冬奥

检察宣传中,发现冬奥会里的检察元素,关键要有服务保障冬奥会举办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的意识,以“国事”角度去关注冬奥,聚焦检察履职,积极策划宣传以“四大检察”服务保障北京冬奥的工作亮点。

一是聚焦“安全”冬奥,关注涉外犯罪预防。朝阳区检察院作为具有丰富办理涉外案件经验的基层院,立足区域办案特点,于冬奥筹备期间发布《涉外检察白皮书(第三辑)》及《外籍人士在华权益保护及犯罪预防宣传手册(2021版)》,积极开展涉外犯罪预防和普法宣传。我们将相关动态第一时间采写成消息在《检察日报》进行了报道,展现了北京市检察机关的主动担当。

二是聚焦知识产权保护,普法效应大于宣传效应。知识产权创新和保护是重要国策,涉冬奥知识产权保护检察履职方面,我们采取了拍摄普法视频、推出普法故事、开设普法专栏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发声,重视普法效果。尤其是在冬奥吉祥物冰墩墩广受喜爱、“一墩难求”的情况下,要看到宣传工作背后的责任感,切实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我们针对石景山检察院在冬奥会筹备期间成功办理的全国首批制售假冒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的系列刑事案件,以办案故事、检察官心得等形式,在《检察日报》进行报道,展现了检察机关主动对接北京冬奥组委,开通涉冬奥知识产权案件办理“绿色通道”,拓宽监督线索渠道的相关举措。

三是聚焦公益诉讼,看到冬奥与公益。冬奥会是一项举世瞩目的盛会,必然与公众、公民、公益息息相关。涉冬奥公益诉讼检察履职的宣传自然不能缺位。其间,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扎实推进平安铁路“消隐促建”,督促整治17 万余平方米安全隐患,守护京张高铁运行安全;聚焦重点车站无障碍环境建设,就督促北京北站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案举行公开听证;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规范辖区内电商平台烟花爆竹经营行为。我们针对这些履职亮点,在京检网阵和《检察日报》第一时间进行了宣传报道。

微距镜头:跳出角色限制,放大检察人与冬奥的关联

检察履职,关键在于干事的人。“检察+冬奥”元素,关键亦在于检察人与冬奥的“关联”。这种关联,不仅仅和检察院的法定职能有关,和检察人这个身份有关,还要找到更多更广泛的“连接点”去放大。

在这次冰雪盛宴中,4000 多名北京检察人里面,有通过检察履职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营造良好司法环境的检察人员,也有冬奥火炬手、开幕式演职人员、冰雪志愿者等。他们的身份是“多层次”的,他们背后的冬奥故事也是“多滋味”的。比如北京市检察院的青年检察人员钟政,是冬奥会开幕式传递国旗环节的检察代表,他既是北京市检察机关的代表,更是全国检察人的代表,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检察人的形象。由于保密要求,我提前并不知道这个事情,在电视上发现他的身影后,我立马在开幕式当晚联系上其本人,对他进行了远程采访,第一时间将其最真实、最鲜活的“感动与自豪”转化为文字进行了报道。再比如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的检察人员杨俊义,与冬奥的联系要追溯到更远,他曾三次参加奥运报告的起草。2013 年12 月,借调到北京冬奥申委筹备团队的杨俊义,深度参与了《北京2022 年冬奥会申办报告》等申办文件起草和编辑出版工作。为此,我们选取了四个与冬奥有关联的检察代表——杨俊义、刘超颖(冬奥火炬手)、钟政和王晨(办理全国首批制售假冒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系列刑事案件的检察官),专门拍摄了一个冬奥主题的宣传片,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北京政法官方号转发。

长焦镜头:跳出履职半径,碰撞普法与冬奥的火花

在冬奥会筹办期间,北京市三级检察机关就开始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普法宣传。

一是采取进学校、进社区、进车站等形式,开展涉冬奥的知识普法。我们以《冬奥相关法治小知识走进小学课堂》为题,专门采写了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未检检察官在冬奥倒计时期间开讲特色法治课,在《检察日报》头版报道。

二是开展“花式”云上普法。其间,全市检察机关共发布涉冬奥普法类云上宣传180 余条,包括常规的普法新媒体作品,如大兴区检察院以冬奥热门IP 形象“冰墩墩”为切入点,发布知识产权以及版权保护等方面的普法内容;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采取冬奥知识问答、H5 等形式开设宣传专栏,针对2022 年北京冬奥知识、冬奥历史等方面发布相关内容。

邀请冬奥冠军进行“流量加持”,也是一个不错的手段。比如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检察官走进直播间,与奥运冠军郭丹丹一起进行冬奥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普及;北京市检察院和石景山区检察院联合摄制知识产权保护类普法小视频《真假冰墩墩》,邀请冬奥冠军申雪出镜普法。此外,一些关于冬奥的原创MV也在普法过程中取得很好的关注度,如海淀区检察院的MV 作品《希望之火》,结合检察履职唱响冬奥之歌,该作品被多个媒体转发报道,相关作品阅读量累计超过200万。

总而言之,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不仅是举世瞩目的盛事,也是检察宣传报道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回顾报道历程,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运用多视角的眼光,才能更多、更好、更准地发现盛事中的检察元素。

观点速递

每逢有重大悲剧发生,媒体经常被责以两条:不要擅自揣测原因,官方和专业人士正在调查;不要去采访遇难者家属、朋友等,避免二次伤害,或称“侵扰悲伤”。媒体有职业规范和严格审核,不大会妄猜原因、擅下推断,常会约请专家做一些专业方面的分析和介绍,并申明只是专家分析,最终原因还需等待调查组的权威结论。媒体采访是否会构成二次伤害,这不是能不能接触遇难者家属的问题,而是怎么接触的问题。如果家属愿意发声,媒体同步做好隐私保护等各项工作,那么这样的接触并不算侵扰。此外,媒体采访幸存者、遇难者家属等获得的信息,有时还能为事故调查、善后工作助力。

——李云芳,《青年记者》2022年第7期

猜你喜欢

普法冬奥检察院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悦住冬奥村,保障展新观
扶贫队“砸锅”——记山西省检察院扶贫队员武海龙
“轻装”后的检察机关该干啥——子洲检察院践行“人民的名义”
西安市检察院依法对白雪山案提起公诉
普法
普法
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