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视阈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探索
——以海南省高校图书馆为例

2022-02-08吴丹榕周天旻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海南省馆员社会化

吴丹榕,周天旻,邓 颖

(海南医学院 图书馆,海南 海口 571199)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总称,包括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所需要的设施覆盖体系、支撑的组织机构、人才、资金、技术保障体系、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供给体系以及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评价体系等[1]。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对传播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2]。

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关系

公共文化服务,不仅仅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专属,也应该是一切有能力的社会组织的责任。高校图书馆历来为学校师生提供服务为主,很少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高校图书馆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符合现阶段我国“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政策导向[3]。无论是在资源的数量与质量、馆员的整体学历水平和服务层次等方面,高校图书馆都有着天然的优势。如果缺失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将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性和实施效果。

2 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现状

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内容大多集中在馆内阅览、图书借阅、科技查新、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主要方面。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和发展,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发生了新变化。

国内一些研究者开始尝试从新思维、新方法进行不同视角的社会化服务研究,探讨高校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如何创新服务途径。比如,陈志梅的《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以厦门大学图书馆为例》中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为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合理有效调动其馆藏资源、专业人才、馆舍环境等优势,从而建成社会文化服务[4]。唐晓阳在《高校图书馆信息社会化服务新探索——参与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政务资讯厅建设的实践》一文中,展示了广州大学图书馆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共建政务资讯厅,完善服务功能,深化服务内涵[5]。杨兰芝的《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新型城镇社区绿色文化服务的思考》立足新型城镇社区绿色文化建设,讨论了地方高校图书馆绿色文化信息服务[6]。彭亮的《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助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探索》从个人、自主自建、共建共享3种模式出发,通过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探讨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提出助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举措[7]。

3 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现状

相较于国内,国外高校图书馆更强调具体而多样化的社会服务,如免费的纸质图书阅览和外借服务、各种专题展览、信息资源的查询和使用、机构知识库的服务、联系出版商出版有针对性的文献服务等。同时,国外高校图书馆还配置有专门的硬件设施、服务团队[8]。为了更好地开展公众服务,国外图书馆还采用了诸多措施,比如:对外招募短期工、志愿者、社区民众,兼职学生等,如此一来便可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9]。

4 海南省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

笔者调研海南省13所高校图书馆,通过访问图书馆主页、微信公众平台、百度搜索、访谈等方式,掌握了各所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现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海南省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总体水平。

4.1 打造“海南省区域性医药卫生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系统”,创新科技服务

“十二五”期间,在海南医学院图书馆的倡导和推动下,“海南省区域性医药卫生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系统”联盟正式成立[10]。至今,先后有16家单位加入该组织。组织实施了图书借阅、技术培训等社会服务工作,旨在为全省医务工作人员提供切实的文献保障。海南医学院图书馆派遣专业教师到成员单位进行文献资源使用培训26次,培训人员总计635人次。

除此之外,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在全省范围内,提供科技查新、情报调研及决策参考服务。这一系列举措,为海南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的申报、成果鉴定及奖励提供了客观、公正的咨询意见和评价依据。据统计,平均每年查新咨询项目400多项。

4.2 建立专题数据库,参与重大问题研究

海南大学图书馆专门筹建了南海文献室,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热带海洋学院图书馆则分别建立了南海及南海诸岛资料数据库、“南海文化信息库”以及“一带一路海洋信息服务中心”[11]。这些资源及相关研究成果,保障了文献供给,对于当前加强南海问题的研究,了解南海,开发南海,建设南海,“建设海洋强省”“加强海洋强国战略研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4.3 拓展服务领域,延伸社会阅读推广工作

通过合作共建的方式,海南众多高校图书馆都已经与相关单位,设立了图书示范点。在海口经济学院图书馆帮扶下,桂林洋经济开发区成立了“职工书屋”。热带海洋学院图书馆,在三亚市政务中心大厅、动车站大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建立了2个免费开放的流动图书服务站[11]。

过去5年中,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分别在海口、三亚、儋州的部分医疗单位,建立了7个图书流动服务站。这一举措将逐步在全省推广。

4.4 弘扬海南特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海南岛少数民族以黎族、苗族为主,黎苗文化在海南岛的本土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长期以来,因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已濒临消失。有鉴如此,海南医学院图书馆员多次深入黎、苗族的聚集地,了解黎、苗族语言流变、婚姻家庭、丧葬习俗等,观摩黎、苗族传统工艺,调查黎族、苗族民间文化保护,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

为传承海南文化,海南医学院图书馆联合当地民俗摄影学家,在海南省图书馆、海南医学院图书馆举办了海南民俗文化摄影展览,并在海南省图书馆网站“海图展厅”栏目同步展出。上百幅图片生动展示了逾千年的黎、苗族传统文化、民俗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许多珍贵的记忆,如:定安“镇龙”游龙仪式、东方黎族娃娃婚俗……使海南民众接触到了独特而陌生的民间风俗,唤起情感和文化的共鸣。影像作品见证了海南的精神风貌,也为今后研究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此外,海南医学院图书馆馆员还建立共享图书微信公众平台,以海南文化为主题,开辟专栏,宣传海南医学院图书馆的纸质资源、电子资源,让读者透过多种方式、多角度深度解读海南文化。

5 海南省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海南省高校图书馆勇于探索、创新,打造了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化产品和服务,通过多种模式促进海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形成了各自的亮点。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5.1 问题

5.1.1 薄弱的服务理念。很多高校图书馆员认为,提供社会化服务必定会涉及人员、设备、管理上的诸多问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这种求稳定的思想下,必定会不愿意开展服务。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高校图书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既有利于促进自身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更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5.1.2 缺乏政府、高校层面的具体支持。海南省高校图书馆现阶段来自政府层面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在社会化服务的进程上,前进的步伐始终缓慢。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公共空间改造、专业素质馆员的聘请等方面,都难以落实,无法惠及和保障社会读者的权益。

高校是图书馆的直接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到,自身担负着参与海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任。做好社会化服务,需要高校调动学校相关部门的力量,联合图书馆发挥合力作用,共同为社会公众做好服务工作。

5.1.3 服务“请进来”,更要“走出去”。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大多集中在馆内阅览、图书借阅、科技查新等传统方面,“请进来”的服务多,主动“走出去”提供的服务少。除了图书流动服务站、职工书屋、自助图书馆等图书馆所提供的有形图书资源,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出高校特有的人才、智力资源,“走出去”提供服务,才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关键。

5.2 对策建议

5.2.1 加强相关政策、资金、配套设施支持,提供有力保障。政府应当利用自身优势,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为高校图书馆的持续发展提供政策、资金支持。此外,政府与高校图书馆可共同出资建馆,增加馆藏资源、空间资源、人力资源,服务好社会读者。

高校应当充分意识到自身在图书馆社会化过程中肩负的使命,调动学校相关部门人员力量,协助图书馆做好工作。并考虑设置专门岗位、专项经费,对出现的问题,积极予以帮助解决。同时,高校图书馆需要在业内建立规章制度,明晰责任划分。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增强社会化服务的参与能力。努力建设特色馆藏资源,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利用自身的资源和技术,争取全方位的社会合作,更好地为社会读者服务。

5.2.2 增强馆员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专业服务水平。馆员是图书馆服务的最终执行者,直接面对社会读者。帮助每一位馆员树立主动的服务意识,是保证社会化服务成效的有利举措。当然,促使每一位馆员,将主动的服务理念转变自发行为,提高服务的主观能动性,仅靠自觉意识是不够的,也不能保证长期有效,需要一系列辅助措施予以解决。比如,图书馆可以建立针对馆员的奖惩机制,将社会化服务纳入绩效考核评估中去,帮助馆员重新理解和重视社会化服务。在年度考核、评优、晋职中对做出成绩的馆员优先考虑。成功的评估导向可以促使更多的新服务产生,形成良性循环,影响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在专业服务水平建设上,高校图书馆需成立公共文化服务人员队伍。联合公共图书馆举办社会化服务培训活动,借鉴其丰富的服务经验,为馆员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此外,高校图书馆积极引进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博士人才,提升服务专业度及整体服务质量。

5.2.3 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着力提升社会化服务“含金量”。高校图书馆除了馆内阅览、图书借阅、科技查新等传统“请进来”的在馆服务方式,还必须“走出去”,根据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定制个性服务。

针对政府部门,高校图书馆应主动出击,从用户的需求着手,建设综合性信息数据库、专题信息数据库等,打造“一对一”的专属特色服务。

对于企事业单位,高校图书馆主动上门对接服务,为用户科技项目查新、立项及科研成果鉴定、评估、转化等提供客观依据[12]。此外,图书馆还可以调研、分析最新市场动态和国内外市场布局,帮助企业及时跟踪技术竞争对手的状态,增强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永葆发展活力,于竞争中抢占先机。

对于社区居民,高校图书馆可另辟蹊径,打造共享图书网络平台,发挥学校特色资源,借助网络开展科普讲座、人文专题讲座,满足居民读者的学习需求。同时,图书馆将闲置的纸质、电子图书资源分享出去,使图书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激发居民阅读兴趣,培养崇尚阅读、热爱阅读的习惯,逐渐形成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营造书香社会。

猜你喜欢

海南省馆员社会化
海南省北门江中下游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应用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海南省肿瘤医院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