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下合理定位会计角色的思考

2022-02-08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财务时代

包 也

(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会计在经济生活中举足轻重,是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会计角色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伴随着历史的更迭,经济的发展,会计角色的内涵也在不断改变。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下,飞速发展的社会对于会计人员不再局限于“记账—登账—编报”这一标准化要求,会计角色所承担的记载和核算职能正被逐步弱化。信息化时代赋予会计角色新内涵,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不再是简单的记载者和核算者,正逐步转变为管理者和决策者。在这种转变下,会计人员需要正确定位自身角色,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1 会计角色的含义

“角色”是指演员在剧中扮演的人物,也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或者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对于“角色”的正式定义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拉夫尔·林顿给出的,他指出:“角色是围绕地位而产生的体现权利、义务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是社会对处于一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望”。随后,不少西方学者对“角色”一词给出了类似的定义。

会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个人一旦选择了会计这项工作就意味着选择了自身担任的社会职位,也就意味着需要承担社会对于会计这一社会角色的具体要求。西方行为会计学者最先将“角色”这一定义引入会计研究中,我国最早研究“会计角色”这一问题的是王开田教授,王开田教授认为会计角色是会计行为主体在特定的会计主体内所处的社会地位、应享有权利、应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行为模式。

2 信息化时代下会计角色的特征

2.1 会计角色的多样性

在信息化时代还未到来之时,会计的主要角色是记载、核算与校对,主要负责记载、核算并校对生产活动中的物料分配、相关收入、成本、所得税等问题。股份制公司出现后,会计的核算角色功能还包括分期计算盈亏,向股东和债权人发放股利和利息等。而在信息化时代,会计角色不再仅仅是单一的记载、计算与核对,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参与企业管理等职能,如业绩预测、风险评估等。除此之外,信息化时代下,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谁都不能独居一隅,独立发展,国家之间正在形成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会计作为通用的商业语言,在国家商业交往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计角色正逐步包括对外交流和协调职能。信息化时代随之带来的是发展势头迅猛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这就需要会计发挥对外交流和协调的作用,实现利益的公平分配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

2.2 会计角色的开放性

从农业文明时代到工业文明时代,会计角色都是相对封闭的,会计人员固守一方天地,在大量的数据和单据中完成工作,缺乏和其他岗位人员沟通的主动性和开放性,知识体系比较单一,对会计之外的业务知之甚少。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会计人员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能力素质以及知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会计人员需要更新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扩充知识体系,在会计专业知识基础上必须辅之公司战略、风险管理、公司金融以及法律等非财务知识。在信息化环境的驱动下,会计角色开始渐渐摆脱故步自封,主动与外界沟通协调,逐步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会计角色所赋予的职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2.3 会计角色的价值性

传统财务模式下,会计人员扮演信息提供者的角色,伏案于庞杂的数据中,流水式地执行“记账-登账-编报”的职责,这种传统财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会计人员自身价值的实现。信息化时代带来财务转型,基础数据已经不需要人为手工处理。会计人员从数据和单据中抽身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分析信息参与企业管理,发挥自身价值,会计角色定位由信息的提供者转变为信息的分析者。同时,信息化时代需要会计人员整合多学科知识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提炼,并投入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管理、战略管理等多方面,拓宽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范畴,让会计人员有更广阔的舞台发挥角色价值。

3 信息化时代下合理定位会计角色的路径

信息化时代下,会计角色有其新内涵和新特征,国家、企业、高校以及会计人员自身都应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转变思想,创新思维,促进会计人员更好履行会计职能,在新时代背景下合理定位会计角色。

3.1 国家完善相应的准则体系,加强政策引导

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我国在吸取国际会计经验的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本国实际情况。在兼顾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社会以及社会法治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能同时满足我国自身发展要求和国际会计交流需求的准则体系。同时,要加强政策引导,对于会计准入资格考试科目可以进行适当更新,将信息化时代下新型财务理念相关内容纳入会计准入资格考试,并融入多学科知识,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3.2 高校转变思想,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应积极修订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财会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流,在财会人才培养计划中纳入公司治理、公司金融、风险管控、业绩预测、法律等内容,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同时,应注重高校教师的在职教育,加强对教师的定期培训,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教师的培训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让教师快速适应信息化时代下的新思想、新事物,并正确的传授给学生。教师自身也应保持时刻学习的精神,不断更新自我知识结构,将信息化时代下新型财务理念融入教学中。此外,高校应该加强校企合作,树立协同育人理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帮助财会专业学生合理定位会计角色。

3.3 企业完善管理制度,健全会计人员培训机制

企业应积极推进公司财务与公司整体发展一体化建设,引导会计人员参与公司决策,加强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合作,为财务人员和其他部门交流提供顺畅渠道。信息化时代下在职会计人员思想的转变、素质的提升、知识体系的完善都要依靠继续教育实现,企业要健全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机制。①夯实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不仅包括会计专业基础知识,还包括外语、互联网技术等。信息化时代下的会计人员肩负对外交流和协调的责任,因而外语学习至关重要。互联网作为信息化时代下信息处理的重要载体,也是新时代会计人员的必备技能。②加强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之上要进一步提升在职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提高其角色定位。例如,在培训中融入公司理财、国际会计、国际经贸、经济法等知识,帮助会计人员融合多学科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体系。

3.4 会计人员树立新型会计理念,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信息化时代下,会计人员要树立新型会计理念,不断汲取和学习最新的会计技术、会计方法,并将其融入工作中。会计人员要将自己从传统财务工作方式中剥离出来,积极主动地融入信息化时代财务转型中,适应信息化时代财务转型带来的财务变革,并在其中合理定位自身角色,更好地发挥会计价值。会计人员还应树立大局观念和开放观念,将财务工作和公司整体发展有机联系,主动参与公司的战略构建、经营管理与风险管控,加强与其他部门员工的交流,为公司发展建言献策。同时,会计人员要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信息化时代赋予会计角色的责任不仅仅局限于会计信息的处理,会计角色更肩负社会和企业整体发展的责任,会计人员要时刻牢记使命,遵守职业道德,勇于担当,敢为人先。

4 结束语

信息化时代,财务转型应运而生,会计角色的内涵更加丰富,呈现出多样性、开放性、价值性等特征。信息化时代财务转型对财务人员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职能的扩大需要财务人员合理进行会计角色定位。国家、企业、高校都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转变思想,从完善相关准则、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培训机制等方面促进会计角色定位。会计人员自身也要主动更新观念,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发挥会计角色的价值。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财务时代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