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345见实效,“以人民为中心”是根本

2022-02-07胡印斌

民生周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办事机构建设局以人民为中心

胡印斌

前一阵儿,12345频频上热搜,让人不安。

河北衡水一市民3次拨打12345咨询物业费事宜,接线员给了他衡水市高新区建设局的联系方式。结果,建设局一名工作人员却说:“12345能办什么事啊?打12345的这些人没有一个办成的,没用!”

网友爆料河南商丘居民打12345时,商丘某社区书记韩立广称:“他打12345投诉,我有100个法子对付他。”……

老百姓遇到了待解的难题,通过12345政务热线求助,结果却碰到了铁板上。所有的拒绝、奚落、对抗,指向同一个意思:要想解决问题,打个电话显然不成,便捷的通讯方式绕不开手握实权的部门和负责人。

从2018年提出建立“12345”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以来,各地迅速开通12345,并形成了“统一接收、及时分流、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辦、评价反馈、行政问责”的运行机制。

从设计看,这套机制十分庞大,几乎囊括了民众日常所有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接收、分发、督办、回馈、问责等一条龙作业,也呈现出一种理想模式。这样的努力当然是有效果的。

然而,再理想的设计也需要解决好几个关键问题。

一个是为什么要办事?一般而言民众打12345之前,应该已经经历过办不下去的困惑,之所以打一个电话就能办了,根源仍在于这背后存在一个压力机制。这也意味着,12345要想办得好,当地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直接施压,这样才有可能让大大小小的具体办事机构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服务民众。

再一个是如何扩大民众参与?通过12345处理问题,与通过正常行政程序处理,其实没啥大的差别,都是在一个闭环内进行。这也是为啥很多“强力人物”颇有些看不上12345的根源所在,不管你如何找,最终还得我来解决问题。这也提醒人们,不妨加大12345的公开性,不仅让当事群众可以举报,也可以让吃瓜群众围观解决过程,这样,因为民众的高参与度,也会对办事机构形成一种舆论压力,使其更加主动、公平地处理问题。

当然,从根本上讲,各级部门机关还是要多一些“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消除行政惰性,提高行政效率,真正把老百姓的事儿当回事,从源头上就把问题解决了,而不是一拖再拖,推来推去,在无休止的反映、接收循环中拖出大事情来。

生活很复杂,行政很繁琐。指望一部12345,就能包打天下,显然不切实际。任何科技都不可能替代人,不可能包揽一切事务;任何技术创新在提升治理效率的同时,都会对治理能力提出新要求。各个环节都应该跟上去。机构固然要激发新活力,各种监督要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办事机构建设局以人民为中心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房屋拆迁延期公告(穗房延拆字[2022]13号)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房屋拆迁延期公告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房屋拆迁延期公告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房屋拆迁延期公告
改革背景下基层院检委会的机构设置
改革背景下基层院检委会的机构设置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办事机构及负责人组成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