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要点分析

2022-02-07孙若寒SUNRuohan孟曌MENGZhao

价值工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整体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孙若寒SUN Ruo-han;孟曌MENG Zhao

(新疆大学,乌鲁木齐 830002)

0 引言

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合理控制工作中,相关管理员需要树立全局性的思路,加强对动态化造价管理方案的深入分析和解读,同时要做好资料的搜集工作,使得造价管理能够具备真实性可靠性的特征,全面提高工程的整体效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

1 房建工程动态化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为了使房建工程造价动态化成本管理工作可以更加有序进行,要明确房建工程动态化成本控制的必要性,为后续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房建工程管理中,从项目开始阶段到后续的建造完成阶段要开展各种各样的造价管理方案,例如在前期准备工作中要编制相对应的造价管理建议书,做好可行性报告的评估,计算出精准性较强的投资成本,在项目开展设计时要采取定额预算的方式来节约不必要成本的投入。另外在施工各环节要做好成本的前期判断,制定更加科学而完善的控制方案,保证各个工作能够更加有条理进行,全面提高成本控制效果以及水平,在各项工作中要通过各个单位之间的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协作的作用,之后知名更加完善的项目规划方案,从而使得整体施工能获得较为丰厚的效益,以此来完成房建工程管理的任务[1]。在造价管理时相关管理人员要树立动态化的工程造价管理理念,并且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做好动态化的监督,督促相关人员进行造价管理的全面审核,从而使得造价管理水平能够得到全面提高节约不必要资金的投入,实现资金的科学利用。

2 当前建筑工程造价合理控制中的问题

2.1 忽略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为了使房建工程造价管理效果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们需要分析在以往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优化整体技术模式,从而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在房屋建筑工程建造中,施工中会产生较大的成本,这就使得相关人员在实际管理时有开展设计概预算,就进行了日常的管理,忽略了前期设计阶段的概预算补充,这就导致实际施工花费的预算成本较高,影响了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2]。在工程没有施工之前,会出现这个严重的亏损问题,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工作的方法和种类具有复杂性的特征,要通过完善的编制方案做好不同环节的控制工作,通过协同性的管理以及管控优化整体造价管理模式,从而使得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能够进入到规范性的管理流程中。但是在实际管理时管理人员并没有加强对设计阶段管理的重视程度,没有和设计人员开展深入性的沟通以及交流,也没有推行限额设计的方法,导致整个造价管理水平很难得到全面的提高,无法突出现代化的造价管理方案,所产生的影响较为突出。并且在实际设计中由于并没有加强对造价管理重视程度,导致后续的设计方案存在着诸多的偏差,增加了后续施工设计变更的概率,使得造价管理效果很难得到全面的提高[3]。

2.2 规章制度的缺陷

为了使房建工程造价管理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完善相对应的规章制度,从而使造价管理能够具备科学性的特点,避免在造价管理时存在盲目性的特征而影响工程的顺利实施,但是在当前造价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管理方案不足和不完善的问题,影响工程建设水平的提升,从我国当前建筑行业来看,并没有根据实际的管理情况来建立与之匹配的造价管理模式,只是按照以往的工作要求和标准进行日常的操作,并没有突出和工程相符的特点,导致工程造价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之处[4]。另外在工程实际建造时,一些施工单位一味的追求高额的利润,忽视了设计变更的形式来进行日常的管理,难免会对建筑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没有建立更加完善的工程变更审核模式和加强对物料定价使用量的充分分析,导致整体工程管理缺乏专业性的特点,这也是导致当前造价管理出现成本失调问题的重要所在。

2.3 管理制度执行得不严格

为了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依托于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而使造价管理能够有据可依解决在以往工作中单一而局限的工作局面。但是在当前大多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管理制度执行不明确的问题,导致造价管理实效性很难得到充分的保证,例如在工程管理相关人员往往不严格遵循相关的规定,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着敷衍了事的问题,并没有了解当前施工材料和市场影响之间的关系,在材料采购中存在较严重的经济损失,使得工程建设质量和经济效益很难得到充分的保证。其次相关管理人员并没有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优化的重视程度,也没有融入创新性的工作理念,仍然采取的是以往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案导致造价管理效率很难得到全面的提高。并且在内部管理是缺乏统一性的指标标准,很容易会出现大概预算和实际情况存在不符的问题,并且没有做好后续的审核,使得造价管理水平很难得到全面的提高,影响工程建设水平的提升[5]。

3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3.1 资金投入时期的工程造价管理

为了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要使相关人员树立动态化的工作理念,及时的应对在造价管理工作中所存在问题,不断的完善整体的工作方案,从而使得造价管理效果能够得到全面提高。资金投入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能够实现前期成本的控制,在投资之前要做好投资预测准备工作,搜集不同的材料,例如以往的施工经验和现场的施工要求等等,并且还要整合有关工程建造初期勘探的各种资料,使得整体的档案管理能够具备全面性和准确性的特征[6]。相关管理员在后续工作中要梳理不同资料之间的关系,保证投资决策的准确性,重要资料的总结,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逐步的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

其次要进行的是项目可行性的分析,是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基础,在实际实施时要遵循准确性的原则,根据相关的要求深入的剖析项目中的可行性管理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在项目可操作性分析中,投资预算层面建造总预算层面之间的差异性要低于10%,避免对后续的造价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一工作中要通过预算的规范性研究,做好数据调查以及分析,找到最佳的管理方案,将有限资金用于整体的建筑项目中,提高整体的管理效果[7]。

最后,在投资决策阶段要完善整体的造价管理方案,避免对后续的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造价管理时建设单位为成本控制的主要主体,要根据项目的成本决策特点来优化成本控制的详细方案,确定成本控制主要目标,从而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同时还要根据实际建设要求做好精准性的预判,避免对后续的管理造成一定影响,全面提高整体的造价管理水平。

3.2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如果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并没有了解实际的建设要求或者是做好现场勘查,那么会使得设计方案和实际存在诸多的偏差,问题频发增加了成本浪费的概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好这一阶段造价控制,以此来为后续造价管理提供必要性的基础,首先要强化不同设计环节的监督管理,可以采取限额设计的方式,从而使设计人员能够从成本管理角度来优化整体的管理模式,细致性的把握好不同的概算内容,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整体的管理效果,在实际图纸设计时要按照进度计划的要求做好日常的管理,对于超预算的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原因提出更加科学的纠正方案,同时还需要关注图纸审核中有关材料以及设备采购方面问题,尽可能的减少较大的改动。在实际管理时要和影响情况进行相互的对比,以更加科学的资料为主,全面的审核设计方案中的内容,也可以召开组织会议,认真的分析设计方案实施的可行性,避免对后续造价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3.3 施工中的造价控制

施工中造价控制在整体造价管理中的地位非常突出,同时也是关键的环节,因此相关施工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造价管理意识,从不同的角度来节约不必要材料的浪费,使得工程造价管理能够符合相关的要求。在工程施工期间,由于周期较长,所消耗的资源较多,为了避免对工程造价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管理时管理人员要明确不同交叉施工的影响因素,并且考虑材料和设备的价格,掌握市场变化的方向以及波动情况,以此来完善整体造价管理方案。在施工之前进行管理时要设置弹性管理的相关策略,考虑市场波动对材料的影响避免和实际情况存在诸多的偏差,逐渐的完善造价管理的方案。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还要严格的落实现场变更管理,做好不同经费的严格审核以及管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在造价管理时要定期巡视现场的施工情况,做好数据的记录工作,和之前所制定造价管理方案进行相互的匹配,及时找到不足之处,提高整体的管理效果和水平。

由于大多数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在实际施工时难免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出现材料价格波动的问题,因此为了提高成本管理的效果,需要规避财商波动风险,逐渐完善整体的管理方案,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必要性的支持。对于投资额巨大的工程,要确定清单报价的基础,同时还要做好市场情况的适用性调查以及分析。在合同中要说明一些不可预见和不抗力方面的因素,通过灵活性的角度来提高造价管理效果以及水平。最后还要做好材料储存费用的控制,要尽可能的从施工进度和资金的角度来入手确定进货量,防止出现材料浪费的问题,之后再根据材料的使用进度和计划降低材料的储备,避免在实际施工时出现材料浪费和材料不足的情况。在进行实际管理时,要进行召开组织会议分析当前造价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下一阶段的造价管理方案,逐渐完善整体的管理模式,从而使工程效益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为后续施工提供必要性的支持。

3.4 竣工验收结算

竣工验收结算能够考察当前造价管理的成果,并且制定接下来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案,积累更多的经验,使得造价管理能够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对项目造价成本影响因素的深入性分析,密切联系承包方,优化整体造价审核管理模式,在工程完工之后要进行信息材料多方面收集,并且严格按照相关的计划及要求进行科学存放,安排专业人员来负责材料的监督以及检查,快速发现在当前成本管理工作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同时还要进行隐蔽工程的全面核实,和设计标准进行相互的协调,并且科学的编制竣工造价管理报告上交给相关部门进行科学的验收,逐渐的提高造价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3.5 确定成本控制的目标

在进行房建工程造价动态化控制中,要先确定造价管理的主要目标,从而使各个环节可以更加顺利的实施,在实施工作中,要根据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更加完善的造价管理方案,做出造价管理的准确性判断,并且做好前期的控制工作,根据单位的情况完善相关管理规定,全面的提高整体的工作效果以及水平。另外还需要将造价管理落实到不同的工作环节和个人中,确定承包方的工作内容和职责,逐渐完善整体的管理模式,从而使得整体的控制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为后续工程管理提供重要的基础。

3.6 处理好繁杂的信息

由于房建工程造价管理中包含内容具有复杂性的特征,为了避免对后续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管理时需要处理好繁杂信息,组建完善造价管理的方案,为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必要性的基础。在实际管理时要防止出现成本过度浪费的问题,并且考虑实际的工程特点,完善整体的工作模式,从而使建筑工程施工效果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所涉及到的类型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因此要在内部工作中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做好科学的分类以及归纳,这样一来才可以使得工程管理工作更加顺利进行。同时还要根据工程的施工进度,适当的调整数据库中的相关内容,考虑建设成本的波动性因素确定波动的范围,以此来提出更加科学的优化措施,完善工程造价的管理方案。

3.7 设计变更的审查

设计变更审查在整体造价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作用较为突出,设计变更要尽量提前,发生越早那么损失就会越低,在实际设计变更时,如果只修改图纸其他费用并未发生那么损失是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但是如果设计变更范围较大,那么设备和材料需要重新采购,甚至是会重新进行施工,增加了成本的投入,因此在实际管理时需要做好设计变更的审查,以此来提高造价管理的针对性。在造价管理时,要将变更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中,先算账后进行变更,并且还要保证变更中的技术方案是非常合理的,考虑现场经济效益和费用引起的索赔损失等等,权衡利弊再进行精准性的确定。在进行审核时,要加强与现场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了解这一变更行为的必要性,同时要做好部门之间的配合以及合作,认真的审核变更行为发生之后材料和设备的支出问题,从而使造价管理工作能够真正做到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有据可依,防止存在较为严重的资金浪费问题。在进行设计变更管理时,要根据现场情况来审核各个材料的需求量,并且做好工程量的复查工作,按照定额规定进行结算,避免对造价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还要加强和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审核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避免出现资金的浪费问题。在现场设计变更管理时要做到及时性和准确性,以此来提高整体的管理效果。

4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加强造价合理性控制为重要的工作内容,相关管理人员为了实现预期的投资目标,要充分的发挥本身的工作职能,做好动态化的监督以及管理,满足造价管理的要求以及标准。同时还要分析在造价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考虑市场波动的影响因素,使得造价管理工作能够具备可靠性的优势,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整体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工程造价之旅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