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博物馆文物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2-02-07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2年5期
关键词:藏品管理系统文物

王 琦

珠海博物馆 广东 珠海

文物是由历史沉淀下的重要的文化遗产。文物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能从不同角度体现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人类的生活环境、生活特点、生产情况等场景。文物代表着历史文化,是国家历史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国有博物馆作为储存文物的重要场所,肩负着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文物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导致其一旦受到破坏,则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加强国有博物馆文物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就国有博物馆文物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一、概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博物馆中的藏品就是其馆藏文物,馆藏文物又被称为文物藏品,文物藏品也是国有博物馆中的文物资产。国有博物馆中的文物资产是博物馆通过合法渠道所收藏的,这些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博物馆收入文物后,文物资产需要经过一系列流程如清理、编目、鉴定、建账和分级等,再经过一系列工序后才能保存至专门库房,专人负责承担其管理及保护这些文物的工作。

博物馆的文物资产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博物馆所收藏的文物性质需要符合本馆实际情况。博物馆的创建是具有其特定价值定位的。在博物馆开展的一些展览活动中,对于文物也有一定要求,对于文物的收藏以及研究有明确界定。基于这种情况下,博物馆收入的这些文物资产的性质和任务必须与本馆相符,包括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以及艺术价值等。第二,藏品必须具备展示、利用和研究的价值。从对文物资产进行收藏、研究及展览角度分析,可以具备不同的价值。

二、开展文物资产管理的意义

文物藏品是历史的瑰宝,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痕迹,具有历史研究价值,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文物藏品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点,若受到损坏,其损失不可估量。因此,文物藏品的保存环境以及使用过程都需要严加控制,谨慎保管及使用,尤其是对于那些评级较高的藏品更是需要重点注意。在进行陈列展览或研究中,可以使用一些替代品代替原件。尤其是一些保存较难的文物,如丝帛质地藏品或对紫外线和湿度、温度较敏感的纸张,若频繁提取会造成其寿命快速缩短,加快其老化进程。而在博物馆开展文物资产管理工作能提升藏品的安全系数,更好地发挥保护文物的作用,减少文物损耗,从多方面考虑藏品实际情况,严格控制藏品使用,意义重大。

三、国有博物馆文物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文物资产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目前,许多国有博物馆开展文物管理工作依据主要是文物保护的相关法规,保证文物的安全与完整是其开展管理工作所遵循的主要思想及原则。可是,许多国有博物馆在工作中忽略了文物本身的特性,未采取差别化管理方式以区别管理文物与其他国有资产。此外,文物作为博物馆资产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应用的资产管理系统是与其他资产相同的,文物资产管理系统的个性化开发缺乏,管理中仅仅记录一些如数量、价格、名称等的文物信息,而对于具有相似名称的文物,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无法得到有效区分。虽然文物保管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但管理过程中却未注意文物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仅仅是保存于库房,无法发挥其独特的价值。

2.缺乏统一文物管理部门

国有博物馆中文物保管职能部门主要所负责的工作内容是对文物资产的归口管理。许多国有博物馆也制定了相对完善的文物藏品管理制度。文物保管部门主要工作就是保管文物,同时建立文物藏品总登记账并进行定期维护,而财务部门则是设立全馆固定资产账。根据这种管理体制开展文物管理工作,由于两个部门存在不同的登记规范,且双方信息未互相联通,这就易造成藏品总登记账与财务资产账不一致等问题。

3.文物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虽然国有博物馆文物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文物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单一,仅是进行文物管理,但缺乏数据方面分析。文物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录入功能已经转变了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目前普遍应用计算机录入,这种情况下虽然使博物馆人力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但却依然是简单堆砌的基础信息,无法通过该系统了解文物的调拨动态,无法分类整理、归纳、分析库存文物,无法从根本上促进文物管理水平的提升。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与文物管理信息化缺乏顶层设计、经费投入不足、一些工作人员思想保守、未足够重视文物信息化管理工作等原因有关。

4.国有博物馆文物存在盲目征集现象

一些国有博物馆的绩效考核主要将预算支出执行进度作为考核指标,而忽略了考核文物资源利用效率情况。国有博物馆中的文物征集费用归于项目支出这一项,若未达到预算执行进度标准,那么该博物馆在实施该项目的下一年中预算金额将受到核减。这就易导致国有博物馆盲目征集文物,仅仅是为达到预算执行进度标准,而这些被征集的文物无法发挥其价值,与展览主题不符,在征集后将其放入库房闲置,导致了文物价值得不到有效发挥,文物资源以及财政资金被浪费。

四、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建议

1.建立健全文物资产管理制度

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相关规定,文物的所属范畴仅仅是资产核算,更为偏重的是文物的历史购置成本,并未将文物资产的具体实物管理纳入其中。而文物资产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其购置成本,还包含了其文化传承价值、历史研究价值,也可将其征集成本作为衡量其价值的依据之一。相关部门应制定一套专门的文物资产管理制度,以区分其与其他资产的配套管理制度。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健全的绩效考评制度。科学设计国有博物馆绩效考评体系,避免为盲目达到绩效而出现的不良情况,加强监督文物的征集工作,并将文物资源陈展时间长度和频率纳入绩效考评指标,以便在征集文物后,博物馆能将文物的宣传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应在考核中关于征集文物项目的支出预算执行进度这一项标准之外,调整并修订现行的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考核,考核标准也应当合理进行调整,以文物的征集是否与布展陈列主题所符合为主。国有博物馆征集文物的时长与其支出进度之间无必然联系,但根据现有的相关规定,博物馆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算执行标准,保证项目的开展是按照预算执行的。在工厂中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型号、规格等信息制定出不同的公开市场价格,而文物则与此存在极大区别,珍稀的文物具有的价值是无法通过市场进行估量定价的,其价格不是由博物馆决定的,博物馆几乎无法根据项目支出序时进度要求购买到布展要求的相关文物。因此应对预算执行进度考核指标进行淡化,以免出现盲目征集文物的不良情况发生。

2.优化文物资产管理系统,充分利用数据资源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中,互联网得到了普及,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在开展文物管理工作中,国有博物馆也应当充分发挥处于信息化时代中的优势,需要将信息化技术的价值充分激发出来以推动文物管理的改革创新。现有的工作中所暴露出来的一点问题就是,虽然积累了大量的文物基础数据,但始终无法将这些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博物馆应加强建设文物信息系统,使各部门能更方便地交流馆藏文物信息,了解文物情况。首先,需要制定一套统一的业务流程,对其采集流程、标准等进行详细的计划与规定。加强关于文物的原始发票及其入库单的审核,保证文物来源的可靠性及信息真实性与完整性。根据与文物一致的原始数据,登录国有资产的相关信息,并且应当对不同的文物生成其对应、唯一的文物资产编号。其次,加强信息的沟通,加强各管理系统间的信息互通,使信息能实现在各系统间的无缝对接,能对文物的动态数据进行实时更新。有效整合目前国有博物馆中的各文物管理系统的数字资源,做到业财融合,各文物管理系统只需登录同样的系统就能对文物从征集到展陈的各项动态信息全面了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最后,博物馆需对互联网技术充分加以应用,使文物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除办展会等方式,国有博物馆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将其文化宣传覆盖面进行扩展。如可将文物的相关知识、图片、历史背景等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分享,使公众能在线就参与到历史文物的学习研究中,充分提升文物的社会效益。

3.加强建设博物馆管理人才队伍

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人员,因此要想提升其文物管理水平,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十分重要。管理人员需具备良好政治素养,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除了思想要求外,管理人员还需具备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能力以及较强的专业知识背景,要求其需具备研究馆藏文物历史的能力,还能有计划地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此外,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其能清晰认识到博物馆中的内设机构职能,还必须十分了解博物馆的各项发展规划,掌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管理人员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水平,能主动积极地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应加强管理基层职工,积极培训,为基层职工提供轮岗、培训机会。

五、结论

文物作为重要的国有资产,其管理工作不可忽略,且文物的价值较高,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基础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国有博物馆文物资产管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信息共享度较差、管理效率低等,因此需建立健全文物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优化资产管理系统等,以提升文物的管理水平,使文物的宣传教育价值以及学术研究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猜你喜欢

藏品管理系统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文物的逝去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