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创新管理措施分析

2022-02-07

大众标准化 2022年2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工程质量监督

张 力

(南京市雨花台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江苏 南京 210000)

1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偏大

由于当代建筑工程在技术水平上比传统建筑工程要高出许多,质量监督管理的技术含量也随之而提升,这就给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些年,质量监督单位取消了收取监督费用,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身份性质也未改变,这就导致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面临经费缺乏的现状,再加上政府相关部门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标准,各项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

1.2 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尽管近些年我国诸多建筑质量监督单位都意识到了监督机制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和完善,但从整体上来看,监督机制内容上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①由于质量监督机构归属于事业单位类型,大部分还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监督费用已经取消了,而没有被列为公务员管理一类,因此在进行高素质人才招聘的时候,往往缺乏竞争力,再加上建筑工程施工规模的进一步拓展,监督管理单位在实际开展监管工作的时候往往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监管深度不够,这就导致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效果明显降低;②质量监督管理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时候,大都只会在施工现场监督检查,也无法对市场信息进行全面、科学地整合,这就导致其很难判断参建方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最终致使监管管理工作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1.3 监督管理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质量管理人员作为建筑工程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其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监督效果,但是很多质量监督管理团队在工作过程中还存在有诸多的不足之处,导致了各种施工安全监督工作无法顺利开展,难以满足质量监督工作的各项需求。

1.4 相关员工的技术水平因素

在建筑工程实践中,建筑工人的综合素质对质量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导致工作质量参差不齐。施工人员需要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因为这直接影响到质量监督和质量项目的有效性。现阶段,我国在严格监督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其他问题。

1.5 监督单位在性质定位和工作上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只是被委托进行工程质量监管的一种检查机构,其只具备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权利,但无法针对所发现的问题采取实质性的处置措施。一般来说,监督管理单位在发现工程质量问题的时候,都只能要求施工单位进行停工整治或给予其口头警告,显然,这样是无法达到预期的质量监管效果的。

质量安全监督单位基本上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由于停收了质量监督管理费用,其行政执法权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就致使监督单位在定位上界限不清、性质模糊,监督效果也自然不可能达到理想状态。

2 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的措施探究

2.1 积极完善质量监督体系

①转变观念,积极更新以往单一化工程项目质量监管理念,逐步树立协调建筑行业发展理念,简单来说,就是在整个行业发展中渗透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将原有单纯监督工作向监督及服务、协调等多方面拓展,加之围绕各项工作进行新职能范围的规划,在此基础上,基于施工技术质量标准及质量通病档案、质量监督管理细则等各个制度框架的充分明确,为工程质量监督有效性提供基本保障。②注意统筹管理体系的积极建立,从施工队伍及建材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监督法规学习四个方面开展统一、整合管理,确保内外同时管理模式有效实施。③积极构建质量保障机制,通过监督工作各环节主要责任人的科学划分,使监督人员各自工作范围得以充分明确,如建材检查及施工工序质量监督等,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标准化发展提供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还应在原材料采购及设计变更、各种隐蔽工程等质量监督方面加强力度,加之独立档案记录和保存工作的开展,以最原始数据为竣工质量验收提供参考。④明确监督管理制度的执行,监督环节一旦发现上一道工序有质量问题存在,立即返工;并且在上一道工序质量问题解决的情况下,进行行政处罚来加大违规成本,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⑤注意透明监督管理制度的建立,明示项目施工环节各质量问题及人员施工内容,并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以书面形式张贴,借此起到一种警示作用,促使项目施工中参与的整体人员都能够提高自觉性并进行自我约束和规范。

2.2 全面夯实质量监督责任机制

如今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务必要有健全规范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保障各项工作具体实施的科学高效,而具体工作进行起来也会更为规范严谨。与此同时,还应形成一定的模式和流程,这样相应的工作开展才会更为规范统一,而各项工作的部署也会更为便捷,且执行也会有一定的参考和依据。不仅如此,还应不断完善责任监督的方式,以切实地提升整个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当然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应有相对完整且高效的管理结构为之提供支持,如此一来不管是质量管控方式的执行还是各项细节性工作的实施,都能较为稳定便捷地予以执行。工程监督管理的有关流程应不断地予以完善优化,各个细节都应持续细化,并且应保证精准性地进行实施,同时还应严格遵行既定的责任机制和分层管理方式。另外还应注意的是,有关流程的改进和优化务必要与监管主题保持一致,偏离主题的流程显然是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力。涉及到的责任划分以及分工管理,务必要做到精细严谨且应保证各个方面工作落实的科学高效,切忌出现责任划分不明或是玩忽职守的不良情况。

2.3 积极优化组织结构

新时期背景下,建设市场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要适应形势变化要求,需要质监站组织结构进行完善和优化,科学配置各种管理要素,使到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合理、稳定。例如:在进行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质监站需要进行几项创新管理措施,指导质监工作有序开展。①分析该安置房项目的特点、性质和施工内容等情况,该项目需要施工的内容包括有: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水电安装、防水、装饰等多个分部和分项工程。②制定监督管理内容及工作安排。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坚持结构完整、目标明确、管理统一、权责对应、部门协调、信息共享、资源配置科学等原则,结合工程质量监管要求,对项目施工管理所涉及的基础设施、环境、领导权限、职责等方面进行有效协调。③工程质检管理部门需要派遣一支职业素质高、专业技术过硬、监督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工作小组,深入到施工现场,对工程施工各种行为进行质量监控,同时与参与项目建设的各方单位保持共同协作,形成了内外联合监督、多方参与的工程质量监管格局。

2.4 践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规范化管理

如今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务必要与时俱进,相应的创新和改进务必要与既定社会发展条件保持一致。具体来看,所采用的监督管理方式务必要保证规范合理,而管理结构也应不断地予以优化,从而使其与现实施工环境保持高度的协调。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各方面配置以及施工流程等的科学化处理,以免因部分环节处理不当造成整个过程效果的不佳。切实地保障管理控制制度在具体工作运行发挥出应有价值。

2.5 重视设置合理可靠的信息化质量监督体系

①应与企业的具体运行状况保持联系,进而实现集中性的管理。而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应统筹信息技术体系以及运维管理结构,通过这样的统一性部署和高效调控,以实现对各方面工作的科学化控制。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持续性的发展还是突破性的创新,都应将适宜性放在突出位置。不仅如此,还应专注于监督管理发展模式等的创新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保障这方面工作的稳定高效。②实施的质量监督和运维体系转型务必要将信息收集等基础性的工作放在首位,这样选定管理方式以及进行质量监督才会更为高效,而针对特定问题进行的分析也会更为明确有效。③应确立健全的人员建设体系,同时还应借助于工程信息系统进行制度的管理和控制,以切实保障相关工作推进的科学高效,而质量监督的效率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因此,要想切实地保障建筑企业持久高效的发展动力,借助于信息技术实施质量监督就显得极为必要,同时对于整个工程的科学化推进也是极为有利的。

2.6 优化监督法律制度

建筑行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要利用切合实际且更精准的法律支持辅助监督工作,为监督人员有法可依地开展各项监督工作提供保障。①强化监督人员资格认证标准的完善力度,重点强调建筑工程中参与的所有质量监督人员,需具备的资格证书,借此立足理论知识方面,使监督人员素质水平得以有效把控。②构建动态化整改机制,通过建筑市场各类信息的及时收集,在法律条款方面进行不断优化和补充,为法律应用过程的时效性提供保障。

2.7 重视提升监督人员素质

以国家法规为依据,积极构建质量监管组织,同时通过外聘方式的应用,对社会中综合型人才进行吸纳,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队伍有效扩充。针对监督人员进行聘请的过程中,需在监督人员相应资格认证书方面着重检查,统一理论知识考核,避免聘请不满足要求的质量监督人员。培训监督人员素质综合水平的过程中,应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为主,具体培训方式可选择座谈会及大班授课等多种模式,积极邀请专家参与培训工作,将最前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知识及时传递给质量监督人员,为质量监督组织整体人员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提供帮助。

3 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对建筑行业健康发展有着直接影响。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人员,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明确自身工作职责,结合新时代工程建筑施工的特点和情况,创新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构建项目建设各项施工规范化和标准化,保证各项管控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借助先进的现代管理技术,让参与各方能够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形成管理方、建设方和施工方等工程质量管理大格局,以此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工程质量监督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