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环境下政府审计工作探析
——以A市审计局为例

2022-02-07丛晓丽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4期
关键词:疑点审计局审计工作

王 勇,丛晓丽,刘 淼

(1.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会计学院;2.山东京济会计师事务所;3.山东警察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政府审计是指审计机关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账目和财政,利用审计数据分析财务收支状况,对国家财政资金进行监督。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强调,要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和审计机关自身建设[1]。《规划》中指出,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要加大数据的收集、整合与分析力度,尽可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工作,到2020年形成现代化的审计监督机制,促进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创新性。

1 A市审计局发展概况

A市审计局主要是管理全市的审计工作,负责监督属于审计范围的财务收支状况,审计的内容包括资金的使用、资源的状况、干部的履责情况等多项,A市审计局还要出具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报告,督促整改;起草、制定、执行有关审计的各项制度和政策;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审计方法,增强审计能力,促进审计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发展。

A市审计局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仅2020年就有404个审计项目,查出问题资金有933.11亿元,揭示非金额计量问题有2 515个,提出的审计建议有1 382条,在审计工作中多次利用了大数据技术。

A市审计局在2018年对商务局进行了审查,审查的内容是2017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本次审计的重点是审查产业引导资金使用绩效情况,审查有没有资金的沉淀和浪费以及挤占和挪用情况、项目不切合实际等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利用了数据分析手段对A市商务局产业引导资金的分配使用进行疑点筛查。先是确定好数据分析团队成员,通过被审计单位和数据处获取审计数据,再利用企业画像对项目扶持资金分配使用情况进行疑点筛查并延伸落实,使用多数据库筛查进一步追踪项目扶持资金分配使用,在审查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去落实审计疑点和筛选查找有效数据。审计人员通过数据分析扶持项目单位的经营能力,锁定疑点,并通过外部数据进行验证,结合实地延伸调查落实项目的实际情况,最后评价认定产业引导资金的使用是否真实、合法合规和有效。A市商务局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分配涉及的资金及项目数据量多,且分配较为分散,通过数据筛查分析、外部数据验证,为企业画像,直观反映项目单位实际状况,为下一步延伸审计提供更精准的方向。

2 在大数据环境下A市审计局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审计工作来看,A市审计局的审计质量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主要表现为一些审计报告没有发现重大问题或者没有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审计报告的价值性不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2.1 大数据应用型人才问题

A市审计局的审计人员存在计算机知识欠缺的问题,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审计人员在大数据的工作环境下开展工作有一定的困难,会存在数据收集不全面、数据整合不到位、数据分析不科学的问题,不能有效地将科学技术与审计工作相结合。

2.2 大数据处理平台问题

A市审计局现在主要是以云计算和物联网为支撑的大数据处理平台,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安全性有待提高,两者都是基于信息技术,易受到攻击和侵入。此外,物联网的发展网络构架和标准体系还有一定的问题,以物联网为支撑的大数据处理平台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存在一定的缺陷。大数据处理平台的缺陷对A市审计局的审计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3 大数据安全性问题

A市审计人员经常要使用互联网办理业务和开展工作,审计工作的安全性会受到网络黑洞与黑客的影响。此外,网络速度较慢,大数据的使用和计算机的利用都离不开网络,但我国5G的应用正处于初级阶段,5G技术及其配套设施等方面还有待发展,我国现有的网络技术还不够发达,审计人员浏览网络页面的速度慢,同时也不利于A市审计局数据的储存、传输和分析等功能。

3 在大数据环境下A市审计局采取的措施

3.1 在审计人才方面

在大数据时代,政府审计需要建立一支拥有丰富的大数据知识,够强的大数据审计业务能力的队伍[2]。审计人员要紧跟时代步伐,学习与大数据有关的技术[3],提高数据的收集、整理、解析能力,增强审计能力,准确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得出科学的审计结论,提出合理恰当的、中肯的审计建议。对此,A市审计局提出了“三进三报三训”想法,并且用制度规定固化,出“重拳”促使审计人员会用、能用、用得好大数据审计。

“三进”是指将大数据审计写入可研报告、可施方案和可审报告这3个重要文件中,对于那些数据条件较好、信息系统较完善,大数据审计思路清晰明确的涉及大数据审计的项目优先立项。

“三报”是指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实施结束后还要对大数据审计的开展情况进行反馈报告、逐一通报、专门汇报,审计组在项目报送审理的同时需向电子数据审计处填报数据分析疑点落实情况反馈表,明确要求电子数据审计处固定参加业务审定会,并对每个项目的大数据审计开展情况逐一通报,审计组在业务审定会上要单独汇报大数据审计情况,在年度总结述职时要求把大数据审计情况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题进行汇报,倒逼审计人员反思总结和进一步提升。

“三训”是指通过锻炼实训、专业培训、以干代训的方式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新进审计人员要先到数据部门锻炼培训,通过频繁接触、分析大数据等的实际操作,帮助他们加深对数据资源的了解,熟悉工作流程,掌握技术方法,树立大数据审计意识。A市审计局积极为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供机会和条件,要求年轻的审计骨干成员在升职方面,原则上要通过省厅以上计算机中级水平考试,激励审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的积极性,A市审计局还专门成立了数据分析团队,团队成员可直接参与到审计项目中,小组成员在审计过程中相互学习,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工作能力。

3.2 在平台技术方面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6年的71号文件和2017年的19号文件中提到“加快推进BIM技术”。在政府审计方面,BIM技术可以为审计人员实时调取、分析数据库中的数据提供条件。2020年6月A市审计局在全市启动了BIM投资审计平台建设工作,BIM投资审计平台以BIM技术和大数据审计为基础,利用科技手段开展审计工作,提升了投资审计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了信息化和大数据的应用水平。A市审计局在BIM技术应用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2020年12月A市审计局在全省大数据审计重点攻关选题交流研讨班上做了题为《BIM+投资技术在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审计中的实践应用》的典型发言,在2021年3月2日和4日对投资审计业务骨干进行了BIM+投资审计平台的现场培训,进一步提高了BIM+投资审计平台在审计人员开展工作时的应用水平,充分发挥BIM+投资审计平台的作用。

A市审计局在审计方法方面除了BIM技术的创新外,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会围绕有问题的被审计单位,采用多数据源串联和持续追踪的方法,做到“查缺补漏”,扩大审计成果,提高审计质量。在落实审计疑点后,审计人员继续挖掘大数据筛查的优势,将有问题的被审计单位以及相关联的单位在多个数据库中进一步比对,做实所存在的问题。发现疑点后,延伸关联企业,多数据源比对充分发挥大数据审计效能,综合分析审计数据,得出科学有效的审计结论。

A市审计局致力于审计方法的创新,在审计方法创新中以懂得大数据、拥抱大数据为重点,尽可能搜集审计数据,努力实现实时调取数据资源,通过多数据源串联、比对等审计方法使数据汇聚、整合、分析,紧紧抓住大数据审计建设不放松,努力实现信息化系统审计,进一步提高政府审计的时效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3.3 在数据安全方面

A市审计局为加强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的“制度化、程序化、信息化”建设,坚持以制度化建设为重点,保障审计数据的安全性。2020年A市审计局召开了A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出台了《A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用制度去处理问题,加强审计质量,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规范性,促进了审计工作的效能。面对大数据比对需求不断增加、数据质量不高以及审计人员审计思路简单等问题,A市审计局除加强了行业信息数据的收集力度外,还制定了个人及企业信息数据分析规范,要求使用统一的查询脚本。该措施有利于发现和查找审计疑点,方便进行数据分析,促进了审计数据安全性、规范化、精细化和快捷化发展。A市审计局还建立整改预警、跟踪和网上挂销号制度,可以有效管理审计查出的问题和对账销号,有利于规范工作程序,推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A市审计局还对计算机的使用提出了要求,某些文件只能在内网计算机上下载、查看和使用,不允许将文件传输到外网计算机上,利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审计人员使用内部电脑开展审计工作进行监督。专业人员对计算机进行检查,包括开机是否设置了密码、密码是否容易被破解、使用的办公软件的更新程度以及外网计算机上是否存在过一些不该存在的文件。这有利于审计部门在使用云端数据的过程中,提高对数据安全的重视,并有效拦截阻止含有隐藏病毒的软件、程序的下载,及时预防和处理非法攻击、操作以及潜在威胁,减少计算机受攻击的发生率。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审计人员对于保护数据资源的安全意识,避免了信息的泄露,提高了审计信息的保密性。

猜你喜欢

疑点审计局审计工作
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赣州市审计局这样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九江市审计局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庆“七一”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超分辨率重建技术在海域使用疑点疑区监管中的应用
理财杂志社2019年度优秀通讯员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中的难点与疑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