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贫困生精准扶助路径研究

2022-02-06贾清宇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2期
关键词:款项贫困学生贫困生

□贾清宇

一、高校贫困资助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贫困学生的身份及其贫困程度的识别和认定未达到精准。目前高校在贫困生识别和认定工作中,所依赖的证明文件多是出自提交申请的学生出具的由生源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材料。其中不排除有部分地区的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调查、审核认真程度不够,甚至有些工作人员碍于与学生家庭是同乡的情面,导致“弄虚作假”“通融了事”的情况发生。由于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在时间、精力和资金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之下,高校资助管理工作者无法通过面面俱到的实地走访和调查来检验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另外,有的贫困生由于不善于与同学接触,甚至人际关系紧张,无法通过班级民主评议环节,取得资助资格;还有的贫困生由于自卑心理过重,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家庭情况,选择放弃资助资格。诸如此类的问题的存在,都会导致国家和学校的资助用不到最需要的学生身上,有些学生未必家庭条件特别困难,却由于贫困证明材料“过硬”“人缘好”,而得到了过多的资助,相反,有的学生实际上家庭经济很困难,却由于材料“一般”“人缘不好”得不到应得的资助。

(二)对贫困补助的去向缺乏进一步管理和监督。贫困生资助环节还应该包括资助后的管理和监督,其中包括深入了解资助款项对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作用的程度以及对资助款项具体用途的监督。也就是说,资助款项是否对受助学生有有效的帮助,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扶助;受助学生得到资助款项以后,是用于学习或贴补基本生活消费,还是用于资助其学习和生活以外的奢侈性消费。如果资助并不足以发挥作用,或者资助者在资助款项使用方向上违背了资助政策的初衷,那么就要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进行动态调整,既要做到有的放矢,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也要避免影响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公信力的情况出现。而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认定以后,以及资助款项发放以后,进一步的民主评议和调查跟进的工作力度并不能满足对“精准”的把握。

(三)对贫困生的扶助未能全面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扶助。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两种需要,一种是物质需要,另一种是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生存的基础,精神需要则是生存的最高追求。对大学贫困生而言,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匮乏,很多学生实际上面临的是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的状况。心存自卑的家庭贫困学生,到了大学这样一个与社会融合度更高的环境,在对比之下,不仅会加重其自卑心理,还会在高度的心理压力之下产生更深层次的的人际关系问题。而在大学这样一个被物欲和诱惑浸染的环境中,贫困学生中的一部分人,即不满于现状,又急于过上跟其他同学尤其是家庭条件优渥的同学的生活,资助便不再是他们完成学业的助力,反而成为了他们单纯用于改善生活水平,甚至进行攀比炫耀的手段。在大学这个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种错误和扭曲的意识一旦形成,不仅会造成恶性循环,也违背了贫困资助的初衷。但是在现今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认定贫困生资格、安排勤工助学岗位和发放贫困补助,几乎已经成为了这项工作的全部内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全面的精神和情感上的关爱,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作为一项重要的后继工作,并未能全面落实展开。

(四)对贫困生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贫困资助原本就是“救急不救穷”的,也就是说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经济压力,旨在帮助他们得以顺利完成学业,凭借学到的专业知识和获得的学历、学位,以及在大学阶段得到的锻炼和积累的经验,获得立足于社会,经受社会竞争的资质。如果受助者本人不努力,或者不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单纯想通过资助改变其命运是不可能的。而高校的贫困资助工作仅止步于提供资助和贴补生活花销的助学岗位,缺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职业技能教育,为他们量身打造有助于他们适应将来社会生存竞争的职业生涯规划。贫困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在很多方面会落后于其他学生,如果仅满足于贫困学生能够顺利毕业,是不能帮助他们改变自己及其家庭的贫困现状的,让他们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二、高校贫困生扶助中实现“精准”的途径

(一)对申请贫困认定和贫困资助的学生进行常态化的关注,发挥精准鉴别和动态管理、监督的作用。既然一纸贫困证明和班级民主评议未必能够百分百地证明贫困认定申请人的身份,未必能够如实反映申请人的实际贫困程度;逐一实地走访目前而言并不具备足够的可行性,那么就需要资助管理工作者和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生活中对贫困资助申请人有足够的了解,以衡量资助是否应该给,给多少。另一方面发放的资助够不够,有没有效果,贫困生得到资助以后用来做了什么,也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表现有足够的了解。要想双管齐下对贫困学生的认定和资助实现“精准”化,需要高校资助管理工作者和辅导员从学生的日常管理着手,通过与贫困学生定期的、长期的接触,与他们建立连接,取得信任,深层次地了解他们的家庭实际情况,以及受到的资助对其生活发挥的具体作用,以及资助款项的用途。同时通过日常的学生接触,侧面了解受助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对贫困学生进行立体画像,以精准了解他们的困难和他们的表现。如果高校资助管理工作者和辅导员能够做到这点,就能够基本保证贫困认定的精准性,并能对资助款去向有清晰的把握和管理。

(二)积极构建受助学生正确健康的精神世界。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是自卑心理,或隐性或显性地普遍存在着。在贫困生扶助工作中,一方面要让学生直面现实状况,在解除或者缓解他们的后顾之忧的基础上,激发他们产生不懈奋斗的意志,培养他们珍惜青春和学习机会的积极心态;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受助并非是得到一种施舍,而是来自于国家和社会的真挚关爱,要通过辅导讲座、朋辈互助等机制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以其看得见、受得到的细致入微的关爱,让受助学生消除低人一等的心理负担。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精神上的引导和关爱,使之不仅能够对生活和未来充满热情和希望,自觉通过积极向上的行动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状况,并水到渠成地形成感恩之心和回报社会的意愿。与此同时,还要警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对部分贫困生的诱惑,使其价值取向出现偏离。监督和动态管理资助款项只是一种手段,保障学生形成健全的思想人格,以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成长成才,才是大学教育,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扶助工作的根本宗旨。因此,在贫困资助工作中,不仅要精准地做到“雪中送炭”,还要有一颗“治病救人”的心。

(三)精准展开贫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能力培养,替贫困学生的未来做准备。单纯的一点资助对于贫困生家庭状况的困窘无异于是杯水车薪。贫困资助本身就是“救急不救穷”的。受教育、学本领才是真正能够“救穷”的途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之上,能够学有所长,以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才是对他们进行扶助的最终目的。在这个目的之下,只有在教育之中对他们有所侧重,才能真正的实现教育公平。因此,在学生教育管理中,要积极地发现学生的特长和潜质、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职业意愿,为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此基础上,为他们量身打造职业能力培养方案,或继续深造,或职业能力提升,或自主创业,因“人”制宜,因材施“助”,让贫困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自立谋生的手段,还能进而改善家庭生活状态,甚至最终成为能够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新时代人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扶助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现实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找出切实可行的优化对策。全面展开“精准扶贫”,是实现党中央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脱贫攻坚战略伟大胜利的重要一环,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基本保障。高校贫困生精准扶助,则是在全国脱贫攻坚战略背景之下,新时代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实现新时代教育根本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改变既往粗放的资助模式,对贫困大学生的身份和贫困程度进行精准识别和认定,对资助款项进行动态管理和监督,同时兼顾物质资助和精神扶助,寻求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扶助”途径,不仅意义重大,而且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款项贫困学生贫困生
关于煤业公司应收款项管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工程计量与价款支付的探讨以及研究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