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思政教师助推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的研究

2022-02-06邢梦潺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2期
关键词:劳动精神高职

□邢梦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汇聚强大正能量,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1]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尚书·大禹谟》中有“克勤于邦、克俭于家”[2],意思是以勤治国,以俭持家。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3]可见在新时代助推劳动教育意义重大。高职院校教育主要是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养,然而仅仅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是不够的,唯有通过劳动精神的教育,才能使学生产生专业学习与专业研究乃至攻坚克难的内生动力,形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再次重申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高层次设计和全面细化的部署。劳动教育的概念,历史悠久。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曾经有很多知识分子都选择过半耕半读的生活,这种生活不仅是一种自食其力,也是跟自然对话,磨炼意志,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他们将这种生活看成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不仅践行“耕读传家”,甚至在实践中形成一种耕与读有机结合的价值取向,这样形成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品质,也缔造了中国的“耕读文化”。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了人类文明。中华优秀的农耕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也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认为劳动可以让人通过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而变成一个真正的、幸福的人。

在历史进入新的时期,对于先民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文明与精神,应该在传承和弘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新时代虽然我国已经进入商业、信息文明的时代,但不得不承认我国的商业文明与信息文明仍然应该扎根于质朴的乡土文明中。因此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的耕读文明一脉相承,同时吸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而形成。所谓劳动教育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教育不仅应该让大中小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都应该通过动手实践参与到劳动中,更应该潜移默化地用优秀的劳动精神来影响和熏陶高职学生,从而让大家学习和感受我国人民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奋斗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精神,即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新时代劳动精神。

二、高职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4]高职学生在学校主要学习专业技术技能实操的能力,在教学中也比较重视劳动实践,而忽视了劳动精神的培养,劳动教育不仅是劳动实践的教育,更是深入进行劳动品质的培育和劳动精神的教育。通过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分析来看高职毕业生特别需要艰苦奋斗、克勤克俭、兢兢业业、自强不息的劳动精神。目前随着文明形态的改变,加之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部分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减弱、不重视劳动,不能深入理解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与劳动精神。因此对高职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劳动教育迫在眉睫。

(一)对高职学生加强劳动教育,促进高职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水平的提升。高职学校教育的途径是传授书本知识并付诸于实践。这种劳动都是专业性的,然而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性劳动,同时也需要满足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劳动能力,在生活中能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比如学生缺乏在生活中简单的劳动,这些劳动影响了他们在学习专业技术技能过程中的劳动,因为劳动习惯的养成,恰恰是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能够做好简单的劳动才能有助于学生完成技术水平较强的劳动。唯有形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才有助于学生知晓从自身身体力行的实践中获取知识的道理,提高动手能力,深入把握劳动技巧,更好地发掘自身劳动创造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在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过程,也加深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解。在良性的循环中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水平。

(二)全面系统的劳动教育有助于高职学生全面深入把握劳动精神,树立新时代的劳动观,实现人生价值,获得自身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对劳动精神内涵的深入把握,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辛勤劳动的内生动力与精神支柱,在劳动中提升职业的获得感,最终在劳动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人类的进步。马克思曾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也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根本力量。人类的第一个活动就是生产自身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生产了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正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目标。在劳动中提升了劳动能力,培育了劳动精神,代代相传,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在劳动的过程中也提高了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文明道德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4]高职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工匠,对于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的培育尤为重要,因此劳动教育有助于高职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三、思想政治教师助推劳动教育的措施

劳动教育,不仅是动手能力的教育,同时也是劳动精神的教育,学生通过理解和把握劳动精神,有助于在生活中养成正确的劳动习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精神的核心内容即“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4]。思想政治教师作为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5]的思想品格。并且在长期一线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对高职学生有较深的认识,能够深入把握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习惯以及专业技术技能课的学习情况,因此思想政治教师站在“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上助推劳动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劳动教育时效性,激发学生兢兢业业、自强不息和进行创新性劳动的热情,同时有助于在润物细无声中感染学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助推劳动教育。

(一)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明中蕴含的劳动文明。农业在中华民族发展、强大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艰苦的农业劳动中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劳动精神。自“轴心期”发展至今就始终将兢兢业业、勤勉劳作视为成家立国的根本。《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6],意思是人民只要勤于劳动,那么就不会少衣缺食。春秋时期人们就意识到劳动对一个人乃至对一个国家都有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劳动教育应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中劳动思想的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夯实劳动教育的精神根基,从而使我国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彰显出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思想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中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带领学生线上深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耕读文化案例,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讨论。线下劳逸结合,实践所学,立足自身实际情况践行劳动,提交学习心得,制定践行计划,完善综合全面的评价机制。但是学习传统的耕读文化,并非生搬硬套,而是注意劳动教育的社会历史性特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形成具有深厚底蕴的新时代劳动教育。

(二)立足学生身心特点与劳动问题,集体备课解决学生疑惑,推动劳动教育深入人心。劳动教育重点在于做,因此将劳动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学生是劳动教育的主体,因此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关注学生日常劳动的情况以及学生对于劳动存在的疑惑,在课堂中以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发声,就有关劳动教育的热点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劳动教育的科学性,并提出自身问题,教师将学生所提问题进行集体备课研究,形成教育依据,这样才可以深入人心助推劳动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使劳动充满丰富的智力活动,使科学和技术渗透在日常的劳动活动之中”。劳动教育需要引导学生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微小的劳动实践机会。对于学生本身而言有助于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体会劳动缔造美好生活,养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不断提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劳动能力。

(三)运用OBE理念进行劳动教育的开展。适当确定学生居家劳动应取得的学习成果,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劳动教育的目标、手段、考核方式、激励措施、考核评价、奖励机制等。在这个过程中注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多元化教育与考核评价方式。借助线上教学形式来关注学生学习劳动全过程,组织班级学生个体学习与劳动成果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来提高高职劳动教育质量,培育高职学生树立“大国工匠”精神,进而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当然,思想政治教师助推劳动教育远远不够,还应该通过建立课程群来实现学生对劳动知识、技术技能、劳动制度、劳动精神以及相关伦理道德的掌握与理解,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量身建立属于同学自己的劳动记录台账,用平时分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劳动。

(四)躬体力行,实现劳动教育。王守仁说:“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思想政治教师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身体力行,与同学们一起参与劳动。互相分享劳动经验与劳动心得。劳动教育不仅是理论,更是实践。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引导高职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劳动中,在日常劳动实践中正确认识劳动,劳动并不平凡,劳动是光荣、伟大的。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能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心里深入把握新时代劳动精神。只有从躬行中实现劳动教育常态化,使劳动以润物无声的状态渗透到学生心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高职学生作为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劳动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这样学生在劳动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精神高职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拿出精神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