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村经济振兴的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2022-02-06邵靖婷武汉城市学院艺术学部

品牌研究 2022年17期
关键词:绿化村庄景观

文/邵靖婷(武汉城市学院艺术学部)

现阶段,伴随农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逐渐对居住环境问题进行关注。在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需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外,也需要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我国是农民人口占有半数之上的农业大国,其是进一步促进国家持续发展的重点[1]。实现乡村振兴,构建美丽乡村是要把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相融合,进一步建立可持续性和生态化的乡村。构建美丽乡村不但要在政策方面给予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还需要在思想方面进行大大鼓励,让更多人都参加到乡村振兴当中[2]。构建美丽乡村需要打破传统设计理念,重视传统文化宣传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并且通过现代理念来对人们居住环境进行改善。景观改造设计是专门对“美”进行设计的专业。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景观改造设计可以进一步助于乡村环境更加优美,更好地建设美丽乡村,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乡村景观相关理论概述

(一)乡村景观的概念

乡村指的是非城市化地区,其是和城市相对的一个概念。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乡村空间的内涵、地域范围和城市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改变[3]。所以,一般状况下,我们需要将乡村看成城镇建设外的有着特有生活和生产方式的人类聚集地。伴随着乡村振兴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乡村景观,将会是乡村文化、经济以及自然的重要载体,其有着比较强的地域性、多样性以及自然性[4]。

乡村景观含有人文景观、农业景观以及自然景观。不一样的景观类型相互进行影响,其共同形成了乡村景观。农业景观和自然景观类型都和当地地质、气候以及水文等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关系。自然景观除了决定村落自然风貌之外,还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产生影响。农业景观是村落农作物而产生的植物景观,其主要是村民利用较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而形成。它是在传统农耕影响之下所产生的片状景观区[5]。同时,它有着比较强的观赏性和功能性。从另外一方面而言,其也为乡村旅游核心的模式。人文景观是乡村特殊的文化符号,其是村落通过长期历史沉淀而出现的生活方式、信仰以及民俗文化。它能够充分体现出村落的民俗活动、村落历史。

(二)景观改造设计的基本理论

1.景观生态学的理论

生态学和地理学主要的内容形成了景观生态学。这个学科主要对能量流、价值流以及物质流在地球表层的相互交换和传递进行研究。利用生态系统方法和基本原理来对景观进行科学利用和结构优化。景观生态学是一类新的边缘学科,其主要理论含有等级理论和空间种群理论。它有着比较强的前沿性。同时,生态学和地理学的相关内容组合成了景观生态学[6]。

2.景观美学的理论

从景观和美学来分析,景观自身有着比较多的价值,其中,人文价值和自然价值都非常高。景观美学为美学当中的一部分内容,其是美学下属的一种学科。美学基本原理作为主要参考,是个相对边缘并且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这个学科内容含有生态学、地理学以及心理学等。利用景观美学的基本原理来对乡村景观进行设计,把美学基本原理总结成理性认识,然后应用到实践过程中,进而形成了景观美学。在乡村美学当中,重要的特征就是丰富的乡村景观,其综合体现在了人文、社会、自然以及经济等方面。人和自然在长期的交互作用下出现了乡村,其直接在乡村景观当中得到体现。在目前乡村景观改造设计过程中,景观美学尤为关键。

3.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在对当代人需求进行满足的过程中,还不至于影响后代人发展需求。在以往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仅仅对经济指标进行一味追求,进而忽视了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这不但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影响着后代健康发展。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对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充分考虑,并且科学处理好生态、经济以及环境之间的联系。目前,环境问题给人们带来严重威胁,社会各个领域都不断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关注,并且及时应用到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景观等领域。综上所述,乡村景观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需要有强有力的理论和思想作为指导,给未来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4.环境心理学的理论

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在不一样环境当中,行为和心理改变的状况。通过研究显示:人们能够从感官直接获得环境感知,例如体温、色彩、视觉以及建筑等。这些因素给人的行为和心理带来比较大的影响。构建美丽乡村最终是要服务于农户。所以,乡村振兴建设的制定需要通过以人为本,充分考虑环境心理学的成果。在构建过程当中,将建设使用的色彩、材质和氛围严格把控,进而将改造成果用于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

二、乡村景观改造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以民为本的基本原则

在景观改造设计空间当中,人是主体。以人为本的基本原理是我国园林设计过程中主要的手法。在普通乡村景观造林设计过程中,主体为农村居民村落,其和其他有着旅游发展潜能的村落有所不同。它的景观环境主体为当地的居民。在景观改造设计过程中,充分对村民日常需求作为首要出发点,不需对游客需求进行过多考虑。在普通景观改造设计过程中,健全生活配套设施是设计的首要工作。

(二)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

乡村景观改造是通过当地村民生活劳作长期形成的村落环境下产生的一个整体。在改造设计乡村景观过程中,首先需要关注对村落原始乡村面貌进行保护,在对原有面貌不被破坏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融合到景观设计当中,进而让改造的乡村景观和原生态环境相融合。在乡村经济振兴环境下,乡村景观改造设计不仅可以对村民生活和生产环境进行改善,同时也可以对原有景观特色进行维持,创造出有着一定特色的乡村景观。除此之外,在改造乡村景观过程中,需要和当地居民联合到一起,深入挖掘乡村特有的元素融入景观改造过程当中,进而更好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速度。

(三)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

构建美丽乡村和其他类的景观改造设计有所差异,乡村建设的施工条件、水平和后期景观维护都需要以低消耗为主,进而在选择材料和景观植物方面,以当地材料为主,同时还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理论相适应。比如:在选择植物方面,首先对当地植物进行挖掘,充分调研当地原生的植物,选取存在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来作为景观植物。不仅如此,还需要科学引进外来植物,进而构建出可以满足景观需求的植物生态群落,对乡村群落景观结构进行改善,提升植物丰富程度。在选择景观材料方面,需要利用废旧材料,科学应用当地材料,并且根据低技术施工方法来创造有着特色的乡村景观新面貌。

(四)文化保护的基本原则

乡村景观为村落环境和当地村民长时间生活所作用而产生的景观系统。在乡村景观改造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保护和尊重当地的文化和场所功能。在功能性规划乡村景观过程当中,充分对居民基础设施进行满足,需要更好地对当地传统习俗进行考虑,放弃多余的功能性场所特征,选择功能性较为丰富的景观构筑。比如:在景观改造设计的过程中,了解到村子有着“敬字”风俗,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庙宇空间来设计出“敬字炉”,进而得到村民的青睐。利用这种设计方法能够更好建设有着独特性的乡村景观。

三、乡村经济振兴背景下景观改造设计的策略

(一)民居的改造设计

传统乡村的建筑不是建筑师所设计得来的,而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按照生活经验、自然条件等因素而发展来的。所以,传统居住建筑有着有序、统一的地方特色。传统农村住宅建筑技术是建筑施工的一种技术,其特点是在施工人员或者居民共同参与的前提下,根据具体需要和施工经验,从手口相传的情况下逐渐变化而来。施工人员或者居民通常会综合建设者、使用者以及设计者等多类角色充分考虑,让居民建筑工作更加畅通和灵活。但是,目前,农村设施存在着比较落后、空间僵化以及功能不便等问题。因此,在原有乡村景观的改造过程当中,需要保护村庄原有自然风貌,进而对住宅建筑进行改造,而不是仅仅对建筑进行拆除。

由于农村住宅新旧程度不同,分布状况不相统一,进而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和考量。质量不同的农村建筑能进行层次划分,根据房屋能否受基本外力来判断是不是可以继续使用。按照划分结果来确定是不是需要对建筑自身功能进行强化或者修缮墙面和房顶。根据村庄的现状风貌特点,以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建筑质量作为重点,把村庄当中的建筑改造分成重点区域建筑、其他区域建筑。重点区域建筑含有村庄主要的街道两侧建筑物、村委会,其他区域建筑有收尾建筑物和公共建筑。根据村庄的建筑文化传统,紧紧围绕墙体、门窗、屋顶、院落以及围墙等要素,深入挖掘有着当地文化特点的美丽乡村。

(二)乡村绿化的改造设计

在乡村绿化规划方面,需要充分优化村庄附近、重要干道两旁、公共建筑、出入口等方面,了解植被种类和数量分配。在绿化规划方面,需要根据景观生态学,准确搭配四周建筑特点,并且科学应用先天自身条件。在对植被进行选择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自然条件、生命力顽强以及有着对应绿化作用的植被,不能使用那些贵重树种。将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有效地融合起来,准确对其进行布局,明确视觉方面的搭配、感官体验,充分把灌木、草本植物、乔木等多类植物进行分配。

第一,在环村绿化方面,为了强化村庄道路、路旁以及公共场所等的绿化程度,在村庄周围种植果树,进而形成环村的绿化景观带。所使用的树种需要根据村民的意愿。环村绿化带的果树种植需要充分对地势进行考虑,不一样的地块间要相互统一和协调。科学使用田间地头等空间,大力进行植树造林,力求更好地实现田间林网化、道路林荫化。在田间地头区域,要以杨树或者梧桐树为主。在村庄道路两侧需要种植一排绿化树。

第二,街道绿化方面。村庄主要道路两旁需要种植行道树,对现有的道路两侧绿化科学改造,对目前生长比较好的乔木进行保留,科学对行道树进行补种。

第三,在院落绿化方面。房屋四周绿化为村民在屋前和屋后栽种绿色植物,尽可能地应用空闲面积来种植。不仅如此,栽培植物需要根据房屋自身特点尽可能地做到美观、经济以及和谐。民用庭院需要按照院落的大小来对树木进行栽种,优先对果树进行栽种。同时,院墙的四周需要以种植蔬菜为主,将种植业和庭院融合起来,构建生态化和经济型的新农村景观。

(三)公共空间和庭院的改造设计

第一,在对公共空间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农村宅基地含有建成的房屋和土地。村庄宅基地是根据“一户一宅”的基本原则,清理闲置的宅基地,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确权之后能够进行流转。对空闲的宅基地规划成广场、游园等公共空间。根据相关政策,村庄需要根据实际状况来建造室外活动场地、幼儿园以及村民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村委会需要给信息技术服务、法律援助以及党员活动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空间,构建健全的村民中心。第二,在庭院改造方面,根据现有状况来重建或改造旧庭院。

在改造庭院的时候,需要将庭院设计得更加美化、绿化。以各种果树、花草、梧桐作为绿化主体,进而实现丰富生活和美化环境的目的。最后要以添加绿化作为目的,在村庄各户都对树木进行种植。在改造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具体状况来建造更加适合村民居住的乡村庭院。在这个前提下,根据各户状况在庭院内种植一些少量蔬菜等农作物,进而给村民提供一些日常蔬菜供应量。

(四)文化景观的改造设计

第一,根据村内以往道路走向,在对原有道路格局不被破坏的前提下统一整理村内道路。利用硬化和扩宽等方法来整理两级道路,让其更好地对村庄风貌进行保留,另外也可以在功能方面更好地对车行和人行方面需求进行满足。

第二,深入挖掘村庄当中的建筑特色,提取村中目前建筑物的门窗、墙画等样式,构建含有当地风情的有关建筑部分。通过改善修建工作把相关特色应用到村庄房屋绿化内。

第三,创造特色街道。把村庄主干道看成是提升重点,对道路两旁的一些服务设施进行整治,清理原有的房屋沿街立面,创造有着村庄特色的建筑形式。对沿街的门窗要统一进行更换和粉刷。沿街的街景需要绘制道德文化墙,进而更好地提升村庄传统文化的气氛。

第四,强化宣传工作。通过多媒体、张贴海报等方法来宣传当地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提高民众在文化遗产方面的了解度,让越来越多的人群对特有文化进行领悟。

(五)道路景观的改造设计

在道路改造过程中,需要分为主次道路,村内的主道路主要作用是和外界进行连接的通道。在对主道路进行改造的时候,需要对路面进行加宽,设置人行道,对路面重新硬化和修补。同时,在道路的两侧种植树木,布置路灯等设施。伴随着村民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私家车数量逐年增多,进而停车场地的规划修建必不可少。

在对停车场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种植乔木布置在外围,提高村庄景观和生态环境的效果。健全道路的亮化工程,查漏路灯建设。沿着村庄主干道来对路灯进行布置。照明灯之间的间距是30米左右,主道路应用太阳能路灯。

通过设置排水管道来对排水网络进行建设。根据各地实际状况,设置提示标线和标志。在人流比较大、车辆密集的道路,需要设置路面减速带。当完成修缮之后再实行绿化,进而更好地对路基稳定性和农村自然环境进行保护。不仅如此,在村庄比较明显的位置,需要设置安全警告牌和交通标志,村落的四周需要种植一些防护林带。

四、结论

乡村是传统农耕文化和自然风光的一个重要载体,其有着比较多的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在目前乡村振兴的大力发展下,对乡村景观实行改造设计,不仅有利于构建科学的空间布局和有着自然生态的居住环境,还能够有效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平衡,促进乡村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以景观改造设计的相关理论作为基础,对景观改造设计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并且从文化景观的设计、公共空间和庭院的改造设计、民居的改造设计以及乡村绿化改造设计等几个方面研究了乡村景观改造设计的策略,力求给乡村今后景观发展带来比较大的指导意义,共同带动乡村景观向着绿色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绿化村庄景观
景观别墅
朱屺瞻《绿化都市》
我的小村庄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村庄,你好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村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