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2022-02-06王雪琴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7期
关键词:德育中职语文

□王雪琴

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中愈发重视德育教育的融入,通过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藉此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勤劳质朴、爱岗敬业、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等优良品质,增强学生对不良文化价值观的抵御能力,那么中职院校毕业生会形成远大的理想和顽强的意志,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致力于用所学一技之长为行业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将国家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可以说,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渗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中职院校应该重新设置语文教学目标,给语文教师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提高语文教师的德育素质和教学能力,使之能够在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全面渗透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确保学生能够勇敢肩负重任,成为合格的接班人。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一)符合时代社会发展需求。伴随着时代社会的进步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人才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单单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力和道德责任感,能够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大胆运用创新思路和先进技术,为企业创造更为可观的效益。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让学生知道各行各业发展现状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坚定理想信念,时刻保有忧患意识,克服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困难,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迎接时代和社会赋予的机遇和挑战。

(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新课改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目标发生了一定变化,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向各个行业输送优秀毕业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以后这些人才会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掀起行业改革浪潮,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强化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其学会辨别是非对错,面对诱惑时能够坚持本心不动摇,一心坚守岗位,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最终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繁荣的先锋军,中职语文教学目标将会顺利实现。

(三)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时期,市场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与其他院校的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并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用人单位设置的招工门槛越来越高,加重了中职学生的心理负担。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意志和品格进行锤炼,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道德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在此情况下,中职院校培育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相对更多,中职院校毕业生在企业岗位上表现出色,扭转了企业以往的印象,赢得了企业的好感,中职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更易于打败其他对手,获得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二、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现状

虽然新课改对语文教学于德育教育的融合有着明确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德育教育难以得到落实,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不到位,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距离感,双方关系较为紧张,学生不能积极配合教学工作,思维怠惰,德育教育极易流于形式。具体而言,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暴露出了以下几点突出问题。

(一)德育教育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是中职院校和语文教师的通病,学校和教师普遍认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一技之长,无需将过多精力放在德育教育上,正是因为缺少正确的价值导向,所以德育教育效果不甚理想,中职学生的素质能力发展不均衡,个性化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语文教师对学生德育素质发展缺乏应有关注,既没有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各个环节的联系也不够紧密,桎梏了学生的思维,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到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及创新理念的形成。

(二)语文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长期以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不关心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是一味地将书本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尽管在新课程改革以后这种情况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教学模式单一的现象仍旧存在,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无法引起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较少,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削弱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而且教学模式过于单调还会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学生与作者之间无法建立思想和情感的共鸣,不利于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德育教育渠道亟须拓宽。语文教师比较常用的是从语文教材上找到与德育教育相关的内容,由此展开教育教学工作,很少联系生活实际,或者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使得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不够深入,取得效果大打折扣,语文教学的文化载体功能遭遇了严峻考验。这给广大语文教师敲响了警钟,拓宽德育教育渠道,与语文教学内容及各个教学环节相结合,并朝着课下拓展延伸,将是一项重大改革举措,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持续净化,思想更加积极向上,真正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道德模范和应用型人才。

三、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路径

经由上文分析可知,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需求,意味着要加强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优化,深挖语文教材、现实生活、互联网平台中的德育元素,实施全面化、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教育,为培养学习态度端正、思想积极乐观、待人接物友善、热爱国家民族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提供坚实保障。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德育素质。作为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语文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经常性地激励学生,改善双方关系,赢得学生的信任,教师的话语会在学生的心中掀起巨大波澜,学生会朝着教师的期待不断努力,德育教育将深入人心。与此同时,教师需要以身作则,严格管控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学生展示自身良好的职业素养,保持思想和行为的一致性,愿意接受学生的监督,采纳学生的建议,用于改革语文教学方案,着力于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学生才能真正将教师当成自己人生的导师和学习的榜样,在学习和模仿中受到德育浸润,更加注重自身职业素质的发展,主动接过传承传统文化的旗帜,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为流传。

(二)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创作的文学作品,他们在文章中或是表达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和向往之情,或是寄托了对家人、友人、爱人的深厚情感,亦或者是表达对历史事件及当前社会的思考。通过对这些文章的鉴赏,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引起学生的反思,深化语文教学内涵。同时,语文教材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资源,语文教师还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元素,例如古诗词教学中可以进行创作背景的剖析,让学生尝试立足于诗人性格志向及所在环境的角度,思索诗词想要表达的情感,利用小组合作讨论听取他人观点,完善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理解诗人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在写作训练中渗透德育教育。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写作训练中渗透德育教育,透过学生的文章了解他们的人生态度及对时事资讯的看法,是教师收集学生个体信息的有效途径,经过对学生兴趣爱好、思想动态、价值观的分析,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使得德育教育真正融入到了语文教学之中,学生的作文中也会包含浓郁的情感,更能够打动人心。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时不能单纯地考虑词组、句式、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的应用,更应该考察文章的思想内涵,指引学生用文字表达情感,确保学生的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相符,挑选具有特色的文章在班级内分享,让其他学生看到他人的长处,产生危机感,主动优化自我,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四)加强生活中德育素材的利用。多元文化价值观共存的今天,中职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及互联网平台信息的影响,易于被资本主义文化所腐蚀,抛却传统文化,耽于享乐,不思进取,与社会严重脱节,沉溺于网络交友和游戏,学习热情不高,难以承担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还会给社会安全埋下隐患。加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在课堂上与学生探讨最近发生的社会热点话题,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教师则要认真观察,听取学生言论,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思想偏差,以警醒学生,让学生知道哪些行为值得发扬,哪些行为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危害,养成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做一个富有爱心和责任感,乐于奉献,帮助弱小的人,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发扬光大。

(五)将德育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拓展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阵地,深化学生对德育思想的认知,借此机会实现学生思想心灵的升华,发挥德育教育实效。比较可行的一个思路是,在讲解与社会现状相关的文章以及话题时,教师可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切身去感受社会上真实存在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例如学习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文章时,学生可调查所在地区垃圾分类现状,分析垃圾分类的实施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的宣传计划,走进街道和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结语

新形势下,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推动了教学改革步伐,巩固了德育教育阵地,增强了学生的素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理应得到中职院校和语文教师的充分重视。本文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即提升语文教师的德育素质,在课文教学和写作训练中渗透德育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起来,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现代化人才,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德育中职语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