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目的之等效性研究

2022-02-06张潇尹

上海商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稳健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张潇尹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开始对会计制度进行相关建设,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会计准则逐步向国际靠拢,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不断深化研究并贯彻落实。如今相关制度已经得到了落实和发展,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程度在逐渐提高,但是仍存在许多提升空间。会计准则的等效作为我国会计准则趋同的最终目标还处于萌芽阶段,且面临着许多工作,需保持谨慎的态度。会计准则的等效不像会计准则的趋同,不仅要在形式上追求相似或者一致,还需要一些法律或者政策性的指令来贯彻落实。

一、当今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及等效性

1.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开始将会计纳入法律体系。并且在对外开放的局势下,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促进经济发展,秉持“向国际惯例靠拢”的方针,我国开始向国际上比较成熟的会计准则靠近。从20世纪70年代全球贸易一体化以来,各国会计准则开始逐步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需求进一步放大。

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走出去”战略,中国会计准则实现国际等效有利于对这一战略的贯彻落实。会计准则的“等效”重点强调与各个目标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认可,在会计准则的实际应用上有很大程度上的一致性。同年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香港会计师公会签署《内地准则与香港准则等效的联合声明》,与香港实现了等效互认。通过一系列努力,2008年4月我国会计准则与欧盟实现等效,在过渡期内允许中国证券发行者进入欧洲市场时使用中国会计准则,不需要根据欧盟境内市场采用的IFRS调整财务报表。自2013年“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各国的经济贸易交流不断深入,同步促进了与沿线各国之间的会计制度的等效。

总结来看我国各有关方面陆续颁布并执行了相关制度政策,如1992年首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开始实施、2010年4月《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以及2014年新增修订了八项企业会计准则及一项补充规定等。我国在会计制度的国际趋同方面不断深化研究,从开始的会计协调到趋同不断地改进方针,结合我国国情优化我国的会计制度。

2.会计准则等效性

2007年5月,欧盟首先提出了“会计准则国际等效”这一概念。欧盟证券监管委员会(CESR)表示,国家会计准则是否实现国际等效,取决于该国会计准则在披露、确认和计量原则及财务报告列报方面与IFRS是否有重大差异,若无,则可说明该国已经实现会计准则的等效,并无须进行额外修正性披露。2008年欧盟证券委员会(ESC)为判断国家是否与IFRS等效建立了判断标准:如果对依据该国家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与依据IFRS编制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判断,能够让投资者对证券发行企业的资产负债、财务状况和盈利状况及前景做出相似的结论,并且投资者很可能会做出相同的投资决定,那么就可以认为该国家会计准则实现等效。

会计是一种商业通用的语言,与时代经济的发展互为所需、共同发展。各国实现会计准则国际等效,可以减少交易成本、规避投资风险、提高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的效率。此举有利于加快世界地区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和推进世界资本市场一体化。对于我国来说,国家企业会计准则实现国际等效可以增强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且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有较大意义,也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趋势。

3.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会计准则等效性的关系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之间不断地比较和协调,并且在国际强势经济体的影响下,以建立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为目标发展的动态过程。而这一过程的最终表现为各国或地区会计信息高度可比,而不仅仅是追求会计准则的形式一致。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会计等效。由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历史来看,我国先后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探索阶段、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完善阶段以及从2006年至今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和等效阶段。会计准则的等效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延伸并扩展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即只有先完成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才能进入会计准则国际等效的阶段。

会计准则国际等效的概念尚处于初生阶段,我国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等效还面临着许多工作,也需保持谨慎的态度。并且会计准则的等效不像会计准则的趋同,主要在形式上追求相似或者一致,还需要一些法律或者政策性的指令来贯彻落实。

二、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等效发展现状

1.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等效制度的发展

我国自2006年起就开始为国家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等效做了许多工作。2007年与香港签署等效协议,企业会计制度首先实现了与香港财报准则的等效。2008年11月欧盟决定在自2009年至2011年过渡期内,允许中国证券发行者在进入欧洲市场时使用中国会计准则,这标志着我国在国际会计趋同上面有了不可小觑的成果。2010年财政部印发《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持续趋同的基本方略。2014年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进行了修订更新,同年陆续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等3项具体会计准则,修订了《长期股权投资》等5项具体会计准则,仍是与IFRS趋同。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参加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在准则制定中反馈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沿线地区会计准则的趋同与等效的模式,与“一带一路”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这样的国家发展大背景下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崇。

2.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等效的实施效果

2006年新会计准则颁布并实施后,研究者开始把研究的关注点转向与CAS的实施效果研究,包括从盈余稳健性、盈余质量的视角来检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早年研究主要以AB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较少关注AH股上市公司的情况,从2007年开始,研究者的研究重心开始向AH股上市公司转移。如刘斌和徐先知(2010)从盈余稳健性的角度,以2005—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会计信息均存在盈余稳健性的特征,但实施后盈余稳健性有所降低。与其研究结论相反,崔学刚,张宏亮(2010)的研究发现,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使得AH股财务报告盈余稳健性显现趋同,AH股盈余稳健性差异显著缩小,即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大大提高了A股财务报告的盈余稳健性。此外,还有尤月娥、刘晓华和王华等学者的研究。总结来看这些时期的学者研究结果大多表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程度在逐渐提高。

3.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等效面临的问题

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等效效果仍存有许多提升空间。第一,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中,我国对会计准则的理解有待深入,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业务的复杂化,会计准则也越来越复杂。我国的会计制定模式还有待完善,在相关工作中还需更多专业学者的参与。第二,IFRS的制定是具有一定利益属性。其在制定过程中向世界众多国家征求意见,并且经过多次讨论后最终确定,难免会受制于强势国家、经济体的发展利益。在一些面对压力和自身利益下,中国该如何平衡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第三,IFRS是以成熟的市场经济为背景制定的会计准则,主要以满足国际资本市场需求,相对符合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实际状况。而中国作为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充分考虑自身实际国情,制订出符合自身情况的会计准则。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基础只有三十年左右,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政府机构的管理方式、商业、法律环境、产品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尚未成熟,IFRS中某些会计原则可能无法反映中国企业的经济实质。第四,管理层与实施者对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程度有待改进,相关法律制度、监管制度和力度需要提高。由于审计等效也是评价我国会计准则等效的一个关键因素之一,所以这其中对于审计市场的监管制度的评价也至关重要。

三、我国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的策略与建议

1.加强国际化进程中的能力建设

会计制度改革和会计准则趋同需要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在理解基础上吸收国际会计准则并进行改进。我国会计趋同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等效,而要实现等效,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会计实质的一致性。我们需要洞悉所借鉴的国际会计准则实质,需要花精力去研究分析一系列会计准则背后的逻辑和原则,从而把握国际会计准则会计操作和处理上的实质。为此,我国的教学研究机构需继续拓宽、发展会计准则教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以支持国家更深入制定和执行好相应准则。

2.关注我国会计国际化中的利益诉求

各个国家由于国情的不同,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中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且难以避免的在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中国在准则的制定中需要积极参与,提升其在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影响力,在国际议事规则下提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具体措施。这样才能使会计准则更适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从而维护我国的利益。

3.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制度

在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步趋同的动态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我国国情,权衡利弊得失引入符合中国习惯的概念。同时,在制定财务会计准则框架时,要兼具创新性和会计实质的等效性,不断对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准则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更平稳并且有效实现国际趋同。如果只是对IFRS原封不动照搬,其中的一些准则可能会变得华丽却无用武之地,所以在特定领域保留一些制定权显得至关重要。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我国在公允价值计量上仍与IFRS有一些差异。如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和对生物资产的计量我国准则优先采取的是摊余成本计量法,而IFRS的则是采取公允价值计量法。

4.健全相关监管法律法规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等效进程也需要其他法律法规的协调配合。在资本市场的建设中,我国需要进一步健全投资者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违法行为也需要加强惩罚力度。财政部和证监会可以加强企业遵循新会计准则实施情况的监督与检查。企业需加强公司治理,以保障管理层正确行使决策权,更好遵循各项会计准则,提高有关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各大企业应加强对于最新准则的重视,增强对于新会计准则的相关培训,以确保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跟上进程。会计师事务所也应遵循最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按照最新规定严格执行对财务报告的审计工作,以更好地实现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与等效中对于审计等效的理念。

猜你喜欢

稳健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会计教育的思考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会计稳健性的定义和计量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会计稳健性的文献综述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
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银行信贷关系探析
Effect of Ammonia on the Performance of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1-Methylnaphthalene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