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路径研究

2022-02-06冯明祥张兴海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对象客体

□冯明祥 张兴海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给当代青年的价值理念和实践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也带来了空前的冲击。培养一批品德修养高、理论意志坚的新时代青年就在引领青年成长、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入侵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就是完成这一使命的有效方式。在中国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新时代,如何用新的方法和手段来加强和提升培养的重要性与实效性,也成为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主体间性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最主要的要素是培养者、培养中介和培养对象,三者的关系问题是贯穿整个培养过程最重要、最基础的问题。深入分析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的科学内涵,正确处理培养者、培养中介与培养对象的关系,是深入开展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活动,不断增强培养实效性的关键。

(一)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的主体与客体。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沿袭和继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学者普遍认为,“只有真正履行了承担、发动、组织和实施教育职能者,才可以成为主体。”[1]因此,我们不能简单机械地认为培养者是主体培养对象是客体或培养对象是主体培养者是客体,而应该运用发展运动的眼光根据二者在培养活动中实际履行职能的情况来判断。首先,他们都有主体性,可以说都是主体,这是二者的共同特点。但这是以他们之间的差别为前提的,即他们所具有的主体性不尽相同。培养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制定培养计划、确立培养方案、选择培养路径上。而培养对象的主体性更多的表现为其是自我培养的主体,即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其次,联系培养者和培养对象的培养中介是客体,既包括培养内容、培养路径和培养方法等抽象内容,也有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志愿服务、对外交流和课题研究等具体活动。因此,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活动中的培养者、培养中介和培养对象的关系是“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

(二)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的主体间性。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的主体间性是指培养者和培养对象在培养中介的联系下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主体间关系。这种关系在交互认识和交往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脑反映并加工客观事物的思维活动。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活动中,培养者和培养对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存在着认知与实践的差异,需要他们交流讨论和互相借鉴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并由此形成新的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交往实践是“多主体间基于客体中介而开展交往的活动,本质为一种物质活动”[2]。在这里我们就要克服传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主体-客体”单向认知和实践的缺陷,打造“主体-主体”的交往式认识和实践结构。

二、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者对自身的主体地位定位过高,缺乏对培养对象主体地位的正视。在过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实践中,培养者和培养对象间的关系表现为一种传统的师生间关系。培养者就像老师位于上端,对于培养对象来说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培养对象就像学生位于底部,处于依附和服从的地位。在这种关系下,培养者从自己的预先设计出发,按照固定的方式对青年学生进行理论灌输和实践带领,而没有从培养对象的角度和地位出发去思考:方法是否得当、方式是否合理、理论是否透彻、实践活动是否行之有效。培养者作为知识化身这一观念扎根于很多人的思想深处,虽然经过多年的培养实践人们的培养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但在传统师生观和旧的培养理念的影响下,许多培养者常常以自己是培养的主导者、对象学习的评价者、培养要素的控制者自居,对培养对象发号施令。

(二)培养对象主体能动性发挥不到位,没有突破自身的客体认知局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前进的指南。”[4]培养对象对自身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不到位关键在于其对自身主体能动性的认识不足,而其主体能动性主要表现为“我”是自我培养、自我教育的主体。首先,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对象要积极参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各项理论教育活动,主动接受思想引领。其次,在平时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对象应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外化于实践活动中,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另外,培养活动不局限于培养者的主动传授,其可以自主设定任务目标,通过经典阅读、情感陶冶、问题讨论、实践锻炼等多种有效的方式自主学习。最后,培养对象对培养者和培养中介也具有能动作用,良好态度和显著进步能提高培养者的自我效能感和培养的实效性,形成“主体-客体-主体”的良性互动。

(三)培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塑造,欠缺对知识与人格间关系的妥善处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的培养实践中,另一典型问题是知识化倾向。即将“主体-主体”的生成过程变成了“主体-客体”知识传授过程,培养者单向度地向培养对象输送理论和认知。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信息时代的原住民,具有学习能力强、崇尚理性、极其务实、思维活跃的特点,他们通过网络不仅能接收到五花八门、纷繁复杂的各类信息,也会受到不同国家、地区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更加倾向人格发展的个性化和全面性。但在这种长期的知识输送中,培养者持续脱离培养对象兴趣需要的培养方式就会导致对象人格的分化。培养对象课上表现出来的可能是用心聆听、安静学习的“好学生”人格,课下暴露出来的则是吐槽老师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知识无用的“坏学生”人格。

三、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路径

(一)以相互尊重为基本前提,构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新格局。相互尊重是指培养者和培养对象之间应该平等相待,在平等互尊的基础上共同进步,二者的关系是“主体-主体”间关系。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活动中,因培养者、培养对象间缺乏平等的地位所以更加呼吁民主平等关系的构建,这种关系的构建应以相互尊重为基本前提。在整个培养活动中无论培养者还是培养对象都要尊重对方的人格,真正做到相互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不仅培养对象要尊重培养者,而且培养者也要尊重培养对象。并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搭建起主体间交流互鉴的桥梁,实现双方的共同进步,而不是培养者的简单付出缺乏输入或者培养对象的持续索取缺乏奉献。首先是在自身定位上。培养者不应将自身的主体地位凌驾于对象之上,其权威和主导性只有相对于培养对象和培养中介才能显现,没有对象和中介其主体性就会成为无根之木。其次,二者应正确对待对方的主体性。培养者应以尊重对象的主体能动性为基础进行活动,通过引导参与、促使内化、激发学习、提高效能使培养对象这一主体真正实现自我教育。培养对象应以尊重培养者的主导地位为前提进行自我教育,缺乏主导的培养活动会降低对象的自我规范和目标意识,而一个有明确导向的培养活动则会加强整体的计划性、组织性和成效性。

(二)以交流互鉴为主要方式,打造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新形势。交流是人区别于物的显著特征,主体间性培养必须把交流互鉴作为主要方式开展活动。交流互鉴是指培养者和培养对象在尊重对方人格和自由的前提下能够倾听、交流、借鉴彼此的话语和思想。培养活动以话语和思想为中介,整个培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主体间以培养目标为中心的一个交流互鉴的过程。在“主体-客体”式的培养中,培养者和培养对象之间是“我-它”的关系,培养者进行的是独白式灌输,对象就像一个“失语者”,失去了共同成长的可能。主体间性培养则要克服已有的弊端,打造“主体-主体”式“我-你”的关系,实现培养者、培养对象之间的对白式交往。这种交往是非对抗、合作的,是一种双向作用、彼此借鉴、共同成长的关系。不仅是培养对象要向培养者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立场、看法和党的科学理论知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培养者也要向培养对象学习如何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并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中更新自己的培养内容和培养手段,以适应新时代、新征程下党和国家对“又红又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需要。

(三)以人格塑造为重点内容,实现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新发展。习近平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5]。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点内容,就不能仅局限于知识和理论的传授,而是要在奠定科学的思想理论基础上更注重对象的能力、需要、志向、理想、价值观和身体健康等多方面的培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活动中,不能脱离“人”所联结的社会关系将其异化成“知识篓子”。而要看到这里的“人”既是实践的主体,也是价值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培养始终要围绕培养活动中的主体——人来展开,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注重引导培养对象正确认识和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更大的价值。从本质上讲,培养者和培养对象的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主体间性培养是必然要求。主体间性培养理念下更注重的是科学性而非教条性、人格性而非知识性。易言之,在新的时代方位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要自觉坚持“以人为本”的培养观,努力培养人格健全的马克思主义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对象客体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上海市护理学会2020年优秀青年人才育苗计划培养对象验收评估已完成
成己为人,成人达己
成己为人,成人达己
浅议犯罪客体
浅议犯罪客体
毛泽东日常谈话中的马克思主义观解读
浅谈知识产权客体
历史发展趋势与中国社会主义前景——从毛泽东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
列斐伏尔:空间及其生产——一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