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商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研究
——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2-06王珊珊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校企电商专业

□王珊珊

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方案中明确指出,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一种新的组织形态,是以资源共享与合作共赢为目标,依托高校建立的具有健全的独立运行机制、服务于某个行业企业的新型办学机构。它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办学模式,与社会建立起紧密联系,有效地整合了学校和企业的教育教学资源。

一、建设基础

(一)区域合作初见成效,与地方政府合作紧密。近年来,陕西国防学院与西安市鄠邑区、周至县、铜川王益区等地方政府合作,以电子商务专业群为依托,为30多个行政村开展电商扶贫讲座、电商进乡村等系列活动,成功申报市级电商示范镇3个、电商示范村6个,建设数十个农村电商平台,举办电商助农讲座30余场共计1,000余人次,村电商骨干、致富带头人电商培训班5期,通过直播带货、微商宣传、软文推广等多种形式,走进农户,进行电子商务知识科普和调研,帮助农户进行农产品电子商务需求与开发,为其实现创业梦想助力。先后建立帮扶微信群200余个,入群人数达2,000余人,现场帮助农民解决问题130余个,掌握了农村电商第一手资料,对于有电商需求和创业新农人持续进行跟踪和提供相应服务。为区域农产品销售搭建数字化营销服务体系,助力农产品电商发展。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群为依托,与鄠邑区委共建鄠邑区干部管理学院,培训学院2,000余人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二)产教合作形式多样,服务地方基础雄厚。电子商务专业群师生组建社会服务团队,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和区域地方经济发展。与阿里巴巴、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京东物流、顺丰物流、华住集团、华润集团、用友集团、平安保险集团、好利来等23家行业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校企共建40余家稳定的校外实习和就业基地。

(三)专业群生源优质,人才培养质量高。以高职单招政策为契机,采用“文化知识+职业适应性/职业技能测试”考试招生和高技能人才免试入学等模式收取优质生源,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近年来,学校建有完善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机制,专业群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2020年毕业生就业率97.72%,工作与专业相关度89.5%,就业现状满意91.2%,用人单位满意度97.6%,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数居于省内一流水平。

(四)双师资源配比合理,教学质量成绩突出。专业群坚持“四有”好教师标准,培养了一支教学水平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着力构建层次完整的人才引培体系、健全精准有效的国内外培训交流机制、完善常态化的企业实践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方案锻炼、搭建双师队伍培养培训体系,不断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学院现有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和管理人员共80人,其中高级职称25人,“双师素质”教师43人,还有来自行业企业高管、总监、核心骨干兼职教师80余人。自2016年来,学院本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带领学生参与全国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得3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奖励,荣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养老服务赛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荣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荣获“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效技能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近年来,随着产教融合不断深入,校企合作成效凸显,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高,85%以上的毕业生均在行业百强企业任职。

二、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专业群的建设正处于“互联网+”背景下陕西地方经济转型与升级期间,陕西省在《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中重点强调了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持续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按照国家部署开展国家、省、市、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四级联创”。发展休闲农业、订单农业和乡村旅游,开发精品线路。

服务业持续扩张带动就业增长,农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农产品商贸流通产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对接现代农产品商贸流通产业发展需求,建设高水平电子商务专业群,服务“互联网+”经济转型,整合、创新、放大传统产业链价值,引领农产品商贸流通产业升级,这将为以电子商务、现代供应链为主要特征的电子商务专业群带来重要发展机遇。

(二)面临挑战。职业教育虽然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不少学生也将职业教育视为低人一等的无奈之选,社会对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认可度偏低。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发展渠道窄,总体待遇较低。

在“云物大智移”时代,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专业教材的内容体系以及课程相关资源库还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现代产业技术的发展,人才知识结构与产业发展未能同步。加之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主体以院校为主,与企业对接度不够,未能及时跟进现代服务业岗位群的职业需求。

三、建设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跟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建设需求,依托地域特色农产品发展背景,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三个领域[1],聚焦陕西省农产品现代商贸流通产业,联合鄠邑区组织部、鄠邑区电商协会、鄠邑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永辉超市、华润万家、京东集团、中通物流、佳帮手股份有限公司、方正会计事务所等行业龙头企业,深化多元融合机制,建设乡村振兴现代产业学院,对接区域内乡村振兴产业。

四、建设内容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对接产业学院所服务行业企业的产业链,加强专业群的校企共建共管,面向现代服务业,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形成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涵盖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大数据与会计、连锁经营管理四个专业的“一核四翼”群组结构[2]。紧密对接农村电商行业产业链,建立动态对接机制,构建专业群自我完善机制,形成基于农产品商贸流通岗位群的“多元融合、学做合一”的电子商务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二)构建“书证融通”的课程教学资源。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适应现代农产品商贸流通产业人才培养需求,构建“德技并修、专创融合”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以德为先的素质教育体系,优化课程体系,进行课程改革,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学院三大服务方向的核心环节,校企研共同开发专业群优质课程。重点打造《电子商务导论》《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现代物流管理》《网络营销》《财务管理》《智慧门店运营管理》6门专业群平台共享课和《电商创业指导》《大学生电商创业基础》《创意思维训练》等专业共享资源课程,联合企业共建中小微企业电商创业教育在线平台。

(三)教材与教法改革。顺应产业升级和信息技术发展,进行教材与教法改革,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规划教材1部,省级立体化教材2部。采用项目工作手册、任务卡片活页式等创新模式配套开发教学资源50个,推行“线上、线下、任务化”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推动课堂革命。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对接乡村振兴现代产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开发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共享、分立、互选”立体化专业群课程体系,挖掘思想政治元素于专业课程开发全过程,打造优质课程资源。引进和建设校企共建创新电商创业类课程。

(四)打造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通过内培外引、校企互聘、项目导向,建设一支大师引领、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创新团队。引进、培养专业群带头人1人、专业带头人1人,新聘企业兼职教师20人,使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课时比例超过50%,培养骨干教师10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以“四有”教师标准为路径,培育聚焦1+X证书制度的专兼结合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在行业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师工作室1个,以“企业专家+骨干教师”领头模式,建设创新工作室,组建项目团队,为专业群开展技术服务、社会培训、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提供智力支撑。

(五)服务智慧农业领域,打造技术技能平台。加快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搭建“1院2平台2中心”,分别为1个乡村振兴现代产业学院、2个平台包括农产品电商服务运营平台和现代农产品供应链支持平台、2个中心包括农村劳动力转移转化研究中心、农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技术支持中心。聚焦农产品商贸流通领域中小微企业运营与技术,进行应用型研究,探索具有专业群特色的科研运行与成果转化模式;打造资源共享、机制灵活、产出高效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反哺人才培养。

(六)围绕“教研训服”目标,建设开放共享实践基地。与阿里巴巴、Wish、京东、百度、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紧密合作,为大学生“全真式”电商创业实践提供“一站式”服务。建设高水平产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新建校外实习基地10个;强化内涵建设,提升职业素养,强化“工匠”精神;每年完成800课时的校内外实训、培养高素质人才240人;每年提供校外实习岗位500个,接收毕业生200名。以农村创新创业队伍建设为中心,构建辐射周边乡村区域的农业电商创业生态圈。为农村电商创业人才实践提供与社会和创业紧密对接的配套环境[3]。

(七)社会服务能力作用不断提升,区域影响力逐步扩大。打造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两大品牌,依托技术技能平台,对外开展技术服务,每年完成项目5个,实现到账额20万元;依托专业群培训团队,对外开展培训服务,开发3大类12个培训项目,每年完成培训1,700人日,实现到账额10万元。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做好对口帮扶和社区服务工作。

(八)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以现代商贸流通产业需求为导向,搭建校政、校协、校企、校校合作的平台,完善“人才培养生态圈”;成立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依托专业群智慧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开展常态化教学诊改,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校企电商专业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