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现状、问题与改革对策研究
——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2-06周心琳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实训考核

□周心琳

在我国市场经济稳健、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企业营销活动展现出高度知识化与专业化的特征,各行各业对营销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质要求,企业急切需要大量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兼备的优质营销人才。市场的需求即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因此面临更高的要求与挑战。而专业教学工作无疑是衡量专业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在新形势下针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现状、问题进行发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培养高质量的市场营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教学形式单一,效果不佳。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场地影响和制约了教师的教学形式。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主打教师课堂讲授的授课模式,该课堂模式降低了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中被动、难以融入课堂。即使在课堂中加入了案例教学、问答、学生分享等环节,但由于学生课前未提前预习,课后未及时复习消化知识点,导致课堂师生互动环节难出效果。

(二)教学考核机制不合理。市场营销专业仍以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配套传统的应试考核机制,课程以期末统一闭卷考试、考察进行考核居多。考核手段的单一、刻板,导致学生过分重视考试结果,未把精力放在学习过程中对能力的积累与提升,这显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不利的。

(三)实践教学脱离社会需求。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未能做到真正以企业岗位的需求为导向,这导致学生所学非社会所需,学生所会非岗位所求,学生达不到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无法独立完成工作。学校部分营销课程尝试推广“教学做”一体化,以学生为主体、项目为载体开展教学,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虚拟项目操作,但虚拟项目远远无法比拟企业真实项目给学生带来的实战体验与能力提升,因此实践效果平平;部分学生仅通过销售旺季的临促、导购、派发传单等简单的工作来获取实践经验,这些短暂的临时性的销售工作给学生带来的是既得利益而并非长远的综合能力锻炼。

(四)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深度不够。目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拥有多家长期合作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每年定期输送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班学生到以上企业进行为期不低于3个月的跟岗实习。学生初入工作岗位,不适应工作环境、不适应工作内容导致的人员流动现象常有发生,加上学生实习工作时间较短、能力经验欠缺、企业鉴于商业机密和对本企业的保护等原因,学生难有机会在关键岗位开展重要工作,这降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的效率;学校开设的课程未能真正结合企业岗位所需开展,学生对所授课程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理解、掌握不充分,难以在工作中加以运用;日常教学以在校、在课堂、在书本为主,脱离了企业岗位的实战锻炼,学生难以培养专业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深度不够,学生在校的学习脱离实践岗位的要求,在企业实习未得到高质量的锻炼;企业也未能高效享受学生能力创造的工作效益。

(五)课堂缺乏对信息化教学的运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在教学课堂中对慕课、智慧职教云课堂等信息化教学媒介运用较少,对在线课程、微课等信息化教学形式运用较少。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本身还未营造信息化教学的大环境;教师本身没有培养起信息化教学的观念与习惯,还是习惯传统的线下教学;教师对慕课、智慧职教云等使用操作不够了解,对在线课程、微课的使用仅仅停留在参赛层面,未能融入日常教学实战环节;学生缺乏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引导,对信息化教学陌生且被动。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进措施

职业教育是重在培养学生掌握一门技术,将来能从事一种职业为目的的教育。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重在培养微观市场营销管理人才,培养学生掌握市场调研、营销策划、销售、营销宣传、客服等能力的同时,以成为高级营销管理人才为目标[1]。在此基础上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措施提出以下建议。

(一)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提高教学效果。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完整、系统的从业能力为前提,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满足教育的完整性、系统性,而非单专业、单学科的完整性。故建议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内容应包含以下课程。

1.基础经济理论知识。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经济法规等课程。

2.基础管理知识。管理学、人力资源等课程。

3.市场营销基础理论知识。市场调查与分析、市场营销基础、营销活动与策划、推销技巧、商务谈判、商务数据分析、公共关系、客户服务等课程[2]。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形式应以充分体现“技能为主”的特色定位,讲授教学、案例教学、互动教学为辅。让学生成为参与课堂的教学主体,学生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达到强化知识运用的目的,提高课堂的效率。借助真实项目开展专业内相关课程的联合实训:如开设“展销会”让学生全程参与从前期调研、营销策划、进货、卖货、宣传、售后等工作,完成《市场调查与分析》《市场营销活动与策划》《市场营销》《产品销售规划与实施》《客户沟通与服务》五门课程的联合实训,联合实训既可避免不同课程之间实训内容的重复,也可加强实训项目的联动性。

(二)改革与完善教学考核机制。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考核机制的改革重点在于加大教学过程中考核的比重,降低期末考试分数在考核中的占比,引导与鼓励学生将整个学习的过程作为重点,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拒绝完全式的应试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以少量多次进行考核、重复考核为思路,检验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成果,并及时给予矫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运用;丰富和改革考核评价指标,增设更能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评价指标,如创新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三)加大实践教学投入与改革。学校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对学生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重视实践教学的执行,将实践教学融入课堂作为检验学生掌握专业能力与否的重要标准[3],把实践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点与亮点;设置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执行方案、考核机制,设置实践教学的专门岗位、专项职能,提供实践场地、完善和优化实践设施,让实践教学的开展有据可依、规范管理;为实践教学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与精神奖励,提高师生对实践教学参与的积极性;对实践教学项目从虚拟项目到实战项目变革,与校外企业、商家、校内社团等联合开启实战实训,如《产品销售规划与实施》课程可以与校企合作单位广西宾果地产联合开展实训:给定实训周期,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实地参与到该地产公司房子、铺面的销售规划、销售实施中,在实训进行时直到实训结束,给出不同时段的不同考核指标,达标的个人或团队均有实际性的奖励,加强学生锻炼、激励学生参与。

(四)深化校企合作深度,共同育人。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核心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实践教学、知识技能的培养。深化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理念,一是进行校企合作的精准对接,以开设广州微房网络有限公司订单班为例,由广西农职院的教师与企业高管携手制定市场营销专业微房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等,做到师资共享、教育资源共享,学生、学校、企业共同进步;二是把课堂带进企业,学生在岗实践,遇到问题由企业教师、学校教师共同给予专业、经验上的指导,让学生在企业课堂中提升专业技能[4];三是“工学结合交替”的教学模式,把理论课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结束后安排一个月的时间让学生去企业岗位进行实践锻炼,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工作结束后再回校继续完成第二阶段理论课程学习,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归纳汇总,在后期理论学习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强化学生的知识技能与职业能力。

(五)普及信息化教学在课程上的运用。信息化教学是未来教育的大趋势,学校应顺应趋势加快课程教学的信息化进程。学校为师生营造信息化教学的大环境,对师生开展信息化课程培训如慕课的运用、微课的设计与运用等,扩大宣传力度,由点至面扩大广度与深度鼓励和要求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开设校园信息化教学运用能力大赛、信息化教学公开课等,鼓励在信息化教学上表现优秀的教师作为标杆在校内开讲,为其他教师提供听课与学习的机会;引导和鼓励教师开展在线教学,实行课前预习、课中签到抢答,线上讨论、测验,课后评价与反馈等,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师生共建信息化教学的观念与习惯;重点开发和丰富学生感兴趣的线上学习资源。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实训考核
技工学校市场营销学科探究
内部考核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农药市场营销技巧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