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居家线上学习期间自我管理能力研究

2022-02-06席仪琳张欣柳石凯文丁薛腾魏玉娜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家长大学生学校

□席仪琳 徐 红 张欣柳 石凯文 丁薛腾 魏玉娜

“停课不停学”期间,大学生居家参与线上学习,然而他们面对虚拟的网络环境很难完全适应。这期间,大学生自主学习比重加大、学习平台层次不齐、课堂体验性差,从而出现了无数“网课特困生”。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是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本研究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的认知管理、情绪管理、时间管理、行为管理四方面内容进行调研,对大学生自我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学校、家庭、大学生这三个角度提出可行性策略,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自我管理,促进终身教育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项目的研究对象为山东省部属高校、省属高校、高职院校各一所,选择部分大一至大四线上学习的学生。纳入标准:一是沟通表达能力良好;二是表达清楚,愿意与他人分享内心者;三是大一至大四线上学习的学生;四是自愿参加本研究者。

(二)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调查问卷法,形式1以线上调查问卷(问卷星)的形式对学生的自我管理情况进行定量分析,根据自我管理的定义以及相关的参考文献资料设计而成,分为四部分:认知管理、情绪管理、时间管理、行为管理。形式2选择部分研究对象以访谈的形式补充调查问卷之外的信息。

(三)数据统计。数据统计方法是抽样调查法,结果通过问卷星进行分析与处理,共发放496份,回收496份,有效率100%。

二、结果分析

(一)认知管理。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已经认识到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却不能有效地对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改善。多数学生制定的自我管理计划只是流于表面,无法真实有效地改善自身情况、促进个人发展。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认知管理能力,是进行自我管理的前提,学生应加强对这方面的注意。

(二)时间管理。良好的时间管理是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关键。如今大学生进行有规划的时间管理最大障碍就是上网娱乐。根据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课余时间都用来休闲娱乐,且有部分大学生作息时间不规律,这都是时间管理不规范的表现。由于部分大学生无法对时间进行合理分配,造成了时间的严重浪费。大学生良好的时间管理,应该兼顾学习与生活,既保证学习的高效性,也能维持日常的休闲与锻炼。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应该平衡好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居家学习时,既要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又要适当帮父母分担家务,合理规划时间。

在本次研究中,数据显示部分大学生对于每天或每周的任务并不存在计划性的安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实施是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重要环节,有不少大学生缺乏目标意识,对当下时间把握不充分,经常在时间被浪费后后悔,所以制定合理的目标计划迫在眉睫。

(三)行为管理。根据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大学生偶尔临近考试才开始复习,下周要交的作业会在教师布置作业当天完成的大学生只有少数,这表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步入大学,上课的方式、每节课时间都与高中变化很大,学生脱离高考的压力,大学生活没有家长的督促,学习没有教师的监督,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还比较差,促使学生自我要求不断降低,对自我管理越来越松懈。随着线上教学的普遍开展,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学生适应良好,但更多自制力差的学生解放天性,对待学习敷衍了事。此外,我国大学生的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社会迅速发展,学生生活质量越来越优渥,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大学生忽略了培养健康的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性。在大规模线上教学期间,全国居民减少外出,这使得活动场所受到限制,大部分锻炼项目因此无法进行。从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充分利用家里的运动器械来锻炼身体,保证每天的锻炼时间和运动量达标;大部分学生则越来越懒惰,几乎没有运动行为,体育锻炼意识更加淡薄。

(四)情绪管理。大学生面对难以预测的负面消息,恐慌、焦虑情绪逐渐加重,甚至超出自己的承载能力,对应的心理反应也随之而来。同时教育部推行“停课不停学”政策,大学生对网上教学这种形式不适应,注意力无法集中,课堂气氛缺失,从而使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抗拒、焦虑、烦躁等心理。

三、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建议与对策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在在认知管理方面,时间管理方面,情绪管理方面和行为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不足,会引起其缺乏自我意识、自信心不足、时间利用率降低,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等不良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的管理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管理和引导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提高个人素质,培养个人能力,能为我国的各项事业发展培养较好的人才力量。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将具体阐述如何提高大学生认知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和行为管理,从而整体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一)认知管理。转变家庭内部的教育理念。有些父母过度溺爱孩子,为孩子包办一切事物,大大降低了大学生行为管理能力。提升大学生认知管理能力,家长要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注重有关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家庭教育,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自我管理理念。

学校方面应开设相关课程,积极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结合案例深入讲解,让学生从步入大学时期就明白自我管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观看相关励志电视和电影等,向里面的优秀的人物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应当强调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而不单单仅是被管理者。被动的管理和学习严重阻碍了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因此,学校应当做出改变,尽量帮助学生树立自我管理的理念[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和决策中来。学生应正视自己,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自信心,学会取长补短。对待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时间管理。家长引导学生做好时间管理并以身作则。家长和学生均详细制定每一时间段的任务,相互监督按时完成,充分利用时间,体验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在家长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督促学生按时完成,激发学生自觉性。树立观念与制定制度。学校应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满足学生的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合理运用时间去完成自己的内在想法。建立时间管理观念。学生之间可以交流意见,互相激励,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观念。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参加各种打卡活动。比如:21天读书笔记,利用Keep等软件运动养成计划等。合理安排时间。学生学会劳逸结合,讲究效率。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时,需要正视自己,严格的要求自己,在限定范围内实现设定的目标,避免在毫无头绪的情况下浪费时间。

(三)行为管理。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被家长的自我管理水平在默化潜移地影响着,因此,家长也需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根据生活经验提高自身素质,规范自身行为,起到模范作用。在家庭中家长应实行民主管理,给予孩子充足的自我管理的空间,让孩子去做他自己理想生活的主宰、对自己负责。通常和谐的家庭会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管理自由,使得孩子的心理更乐观积极向上,这对于孩子养成自尊、自立、自强信念也至关重要[2]。高等学校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职能部门,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行为特点,采用恰当的行政与契约范式,制定出科学化、规范化和相对人性化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指导大学生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参与学校和自身事务的管理与服务活动,要求学校与学生共同按规范严格执行“有约可依、有约必依、违约必究”的契约精神制度[3]。教师与学生形成互动关系,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均有管理职能,鼓励学生参与到自我管理的活动中来。生活中,以宿舍为单位实行组长轮换制度,宿舍每位成员注重约束自身行为,严于律己,相互监督,不断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增强自律性,自觉性。学习中,学生注重方法养成,强化自主学习观念。如施行班级小组授课制,学生自由组合成组,组内成员共同协商授课形式及内容。积极参加活动,不断强化自我管理意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四)情绪管理。线上学习期间,大学生的情绪变的更加焦虑,紧张。针对此情况,家长应善于倾听。一是每日一次电话或视频通话,耐心地与学生沟通,从心理和情感层面进行有效疏导,做一位好的倾听者和帮助者。二是家长在沟通的过程中对具体的教育目标和干预举措进行有效渗透。家长能够在平时的居家环境中,配合教师进行大学生心理层面的有效疏导,并在行为上进行有效的干预与指导。高校开设有关情绪方面的课程,合理地设置情绪管理课程,为大学生系统地学习情绪管理方面知识提供机会。比如:学校请专业的人员为学生答疑解惑,对学生信息进行保密;定期开设线上线下心理团辅活动,通过玩游戏,学生敞开心扉诉说心事。学生本身一是要做到合理作息,适当锻炼,每天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当有消极情绪时,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如看电影、吃零食、购物等,及时解决。二是自我激励。在顺境和逆境中保持积极的心态,无畏困难,在顺境中努力,在逆境中成长。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断自我激励,不论结局如何勇敢走下去;在面对成功的时候要保持谦虚低调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状态,获得健康的人际关系,最终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猜你喜欢

家长大学生学校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