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与市场营销课堂教学融合的探讨

2022-02-06□杨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思政课堂教学

□杨 军

一、新时期思政教育与市场营销课堂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教育事业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脱节,互不融合,各讲各的,存在“两张皮”现象。思政教育空洞乏味,缺乏吸引力,一些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对国家的发展和前途命运关心不够,甚至出现崇洋媚外思想;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主要灌输西方营销理念,用国外的营销理论对照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国情关注不够,与中国国情结合不紧密,缺乏中国特色的营销思想,一些企业眼里只有利润,缺乏社会责任感,破坏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不正当竞争行为,甚至违法乱纪。因此在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贯彻思政教育理念是新时期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教育事业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1年在全球新冠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的情况下,我国的国际贸易依旧处于部分受限的局面中[1]。由于国内新冠疫情得到较好控制但部分海外地区疫情依旧严重,我国生产力相较其他国家恢复速度较快并且保持良好的上升势头,这样的差别也加剧了进出口的贸易摩擦,自2020年3月起,美国不断采取政治及贸易政策手段全方位给中国进出口贸易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施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生产贸易全球化背景下由于疫情引起的生产力剧变导致的贸易保护主义及社会矛盾的转移[2]。

在这一阶段性背景下,充分开发国内市场需求成为了抵抗贸易保护主义和促进经济与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将思政教育与市场营销相结合是当下高校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助于从教育层面引导高校学生树立爱国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从而有效带动内需发展和国产品牌成长,同时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理念。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承担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任,高校教师有义务对学生进行课堂思政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课堂思政教育是我们党重要的教育方针,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大是大非问题,是和国内外敌对势力争夺话语权的战略问题,关系到我国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问题。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我们的行为准则。作为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对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觉悟的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的这一重要历史使命责无旁贷。如何将思政教育与市场营销课堂教育相结合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高校教育者应当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努力培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市场营销人才。

二、思政教育与市场营销课堂教学的相互推动作用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世界经济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成为世界经济新时尚。在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体现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体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体现我国企业和商品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把思政教育穿插到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生产、贸易与资源全球化对国内生产与市场的影响日益显著,这是机遇的同时也是挑战,一方面国外较为成熟的生产线和更为低廉的边际成本使得国内市场受到了一定冲击;而自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和国外一系列对华贸易政策也表现出政策系统性风险仍然是影响国内市场及其联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国内市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及时提出了“双循环”理论,特别是重视“内循环”,作为高校教师,在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应当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讲好中国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市场,学习中国企业家的优秀品质。因此,高校在培养新时期营销人才时应当重视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与市场营销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避免崇洋媚外情况的出现,加强对国产品牌形象的纵深感和立体感[3]。同时,近年来国内市场消费向国产品牌的倾斜也有力地促进了国有企业设计与科研能力的增强,使得国产产品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反作用于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对国产品牌的认同感自信心,形成营销人才培养中的良性循环[4]。新时期“双循环”理论的确立,特别是强调“内循环”,这将进一步凸显国内市场和国内企业的重要性,本土企业应该更加有所作为,“高品质,中国造”应当成为我国企业的追求。高校教师应当在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民族企业的自豪感,使思政教育与市场营销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相互推动。

我国是一个有十四亿多的人口大国,国内市场容量巨大,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扩大内需,是重要的战略使命。要想扩大内需,就必须引导企业生产高质量产品,引导消费者购买高品质的国内产品。加强思政教育,使学生充分意识到这一战略使命,克服崇洋媚外思想,用社会主义营销理论引导学生,在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加强思政教育,使思政教育与市场营销课堂教学相互推动。

三、思政教育与市场营销课堂教学融合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理论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离、缺乏与互联网及时性与碎片化信息结合的缺点,且传统的市场营销应用分析理论及验证多源自于国外市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研究较为缺乏,这些局限在目前互联网与自媒体盛行的“快销”环境下尤为突出。而目前国内兴起的“新国货”风潮正是目前国内市场需求崛起的体现,也是在市场全球化的体系下国产品牌推陈出新,打破同质化竞争瓶颈的方法之一,其具有的跨界众多、新媒体快速营销的特点对国产品牌的营销提出了新的要求[5]。

传统的思政教育也有内容单一,理论众多的特点,而在与高校市场营销课堂教育的有效结合下可以用实例教学有效地改善这一点。以李宁为代表的国产传统制造业的创新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中国李宁”已经走向巴黎时装周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国产IP,因此思政教育可以从实践中出发,选取目前先进“新国货”品牌,从实际中了解产品的设计理念、产品布局及发展规划,从民族品牌生产及营销的实践中进行思政教育,同时也达到高校教育中的思政目标,这同时也是营销课堂教学和思政教育相结合的要求。

在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行为不唯GDP,不唯利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树立正确的营销理念;通过我国经济发展使得消费者购买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要具有诚实、守信、严谨的市场调查行为,要有科学态度,不能造假;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要求学生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反对不正当竞争行为;树立客户至上的服务意识,创新市场竞争策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加强数字营销教学,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通过我国营销环境的演变,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加强学生是国家主人的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这些都是思政教育与市场营销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良好的经商传统,历史上出现了大量的优秀营销人才和商业思想。古代管仲、桑弘羊等人的经商理念值得人们借鉴;众多的诚商良贾以诚待人,他们视诚信为生命,以欺骗为可耻,讲信用,讲真诚,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近代张謇、荣宗敬等民间商人不畏艰难的创业精神值得人们学习。洋务运动的兴衰和国民党腐败的官僚资本统治,折射出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真理。在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用我国的商业历史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通过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用生动的案例感染学生,用当代优秀的企业家激励学生,用身边的事例触动学生。另外,目前高校市场营销理论体系沿用国外营销理论,我国企业营销必须适应中国市场的特点。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也需要体现中国特色市场营销理念。一方面充分借鉴国外经典营销理论;另一方面结合中国国情。同时,随着当前各种新媒体平台市场营销业务的逐渐建立和成熟,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媒也逐渐使用微博、公众号等平台发表社论,当前的市场营销教育也应当适应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的发展[6],高校教师应当充当互联网营销教育的引导者,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具有不断适应快速变化的互联网环境的能力,充分吸收“新国货”时代的市场热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体会中国特色的经商之道和中国古代诚商良贾、近代和现代企业家艰苦卓绝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使思政教育与市场营销课堂教学充分结合起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人才。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思政课堂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技工学校市场营销学科探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农药市场营销技巧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