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阳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及提升举措

2022-02-05王国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回顾丹阳乡村振兴

王国平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该文从脱贫攻坚、乡村产业、农民增收、民生福祉和乡村治理等5个方面回顾了丹阳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情况,分析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举措,以助力丹阳市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回顾;提升举措;丹阳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1-0012-04

丹阳古称曲阿,自古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水乡特色、产业发达等,先后获得长三角最强中国制造县市、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和谐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1],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丹阳市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统筹推进农村疫情防控和“三农”重点工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本文结合近些年来的工作实际,对丹阳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1 丹阳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

1.1 脱贫攻坚全面完成 先后出台《丹阳市关于巩固提升农村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的意见》《丹阳市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方案》等文件,有效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对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户,继续落实《丹阳市健康扶贫医疗再救助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慈善助医”四重保障,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积极主动地对建档立卡户进行就业扶持,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从事绿化养护、治安巡逻、社区服务等工作。开展“高水平小康·丹阳在行动”活动,上线“万善丹阳”APP。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等9类对象全部纳入医疗救助保障范围,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其个人缴费部分均由医疗救助基金给予全额资助。全市按照不低于5%的增长率,提高城乡低保标准至790元/人·月,临时救助标准同步提高;特困供养人员供养标准按照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确定,原则上不低于低保标准的1.3倍。

1.2 乡村产业稳产增效 全面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细化责任分解,从严从实考核。丹阳市全年粮食总面积达5.79万hm2。全面落实恢复生猪的各项政策举措,积极帮扶有能力、有意愿的中小养殖户在做好防疫的基础上适度增养补栏,广泛开展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全市生猪存栏10.9万头(省国调队确认10.77万头),年出栏14.17万头(省国调队确认13.13萬头),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和耕地地力提升,深入实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积极开展稻田种养结合的引进示范合作,推广“水稻+N”种植模式,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大力发展“三高”农业。逐步提高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丹阳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93.61%,位列镇江市第1位。积极落实“菜篮子”工程,出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蔬菜生产保供方案,确保蔬菜供应不脱销、不断档、不暴涨。稳步推进农业产业重大项目建设,2020年新落地亿元以上农业项目3个,超目标50%,省市重大农业项目投产率达100%。累计招引农业项目240个,总投资近50亿元。“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积极推进,目前全市共完成村企联建签约项目137个,总投资金额达30.1亿元。通过与灌云县“镇镇结对”,落实两地村企对接,共完成联建项目16个,投资金额5720万元。

1.3 多措并举助力农民增收 在生产上抢抓复工复产,做好农资、农技、农机、帮扶“四大服务”。推进领导包抓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园区的帮扶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经营主体在复产复工中存在的企业用工、原料供应、产品销售、金融贷款、政策支持等困难和问题。针对农产品“卖难”现象,畅通“绿色通道”,组织农产品产区和居民小区“两区”对接,鼓励和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与大型商超、规模连锁企业的产销对接,积极开展订单农业、直采直销,确保生产、流通和销售的顺畅衔接。加快推进省农村改革试验区改革试点,丹阳全面调查摸底并完成了镇江市首笔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试点。持续推进“三资”监管“三治理一挂牌”专项行动,着力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建设,加大村务卡使用监管[2]。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拓展资产股份权能。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加快推进农村产权“交易不见面、合同云签约”模式,曲阿街道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率先完成了苏南地区首笔农村产权线上交易项目,荣获江苏省市场监测评价苏南县级市第1名。全年共实现进场交易2042笔,交易总金额达2.7亿元,累计进场交易9716笔,交易金额突破13.58亿元,总溢价突破0.77亿元。以强化基层社和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为重点,积极探索经济新常态下供销社改革发展,成功创建2个全国基层标杆社,3个“三体两强”示范基层社。

1.4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全市12个镇(区、街道)166个行政村2816个自然村环境整治任务。农村垃圾集中收运处理率达100%,在皇塘镇开展全镇域垃圾分类试点,共建设完成垃圾分类亭320座,建设景观式垃圾分类收集房。完成省定任务新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9000座,完成镇江市定任务新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8289座。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全面落实《江苏省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方案》,全市实现行政村和规划发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受污染耕地分类管理和安全利用,有序推进土壤的治理与修复。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有序有力推进。在全市扎实开展禁捕退捕专项行动,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扎实推进,目前已全部完成退捕任务。多措并举保障农民工就业,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690人。加快完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共计投入资金约4.6亿元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完善全市农村卫生设施,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全市12家乡镇卫生院已实现省示范乡镇卫生院全覆盖,镇江市示范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按照80元/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预算安排7917.6万元,资金到位率和拨付率100%。不断完善农村社保制度,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础养老金发放率100%。

1.5 乡村治理不断提升 围绕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县乡共管要求,建立市镇两级联动的等级薪酬体系、教育培训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将全市163名村书记全部纳入专职化管理体系。突出党支部“标准+示范”建设,建立健全以“五制二十条”为核心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市委主要领导亲自组织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召开书记专题会研究试点总体方案,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通过总体方案和资金保障方案。建成市文明实践中心和12个镇级文明实践所,192个村级文明实践站,1000余个文明实践岗。创新打造出“体育大篷车”“文化庙会”“丹心向党”“文明银行”等特色实践品牌。强化法治乡村建设组织保障,加快“一所五站点”建设,汇聚律师、公证、仲裁、调解、法援、基层法律服务等资源,为农民群众提供“面对面”的法律帮扶,不断提升服务质效。以“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为契机,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完成对全市10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进行复核。全力推进农村网格化社会治理,充分整合资源、落实举措,打造具有丹阳特色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积极动员全市200多个社会组织参与“高水平小康-丹阳在行动”活动,链接“万善丹阳”爱心帮扶平台,创新开展实施微改造、微服务、微心愿“三微”服务。积极探索自然村村民议事小组议事制度,制定出台《关于推进自然村村民议事小组工作的实施方案》。在吕城镇积极稳妥开展乡村公共空间治理试点。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丹阳市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全市“三农”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发展带动不明显。全市虽然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资源悠久、产业资源丰富,但却比较分散,未能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二是美丽乡村造血功能亟待加强。美丽乡村建成后延续发展能力不强,与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相互融合、循环促进的机制还未形成,造血功能亟待加强,美丽乡村有效转化为美丽经济的路径有待进一步探索实践;三是农民群众参与积极性有待提升。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还不足,主要受农民自身文化水平及现实效益不明显等因素影响,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3 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举措

3.1 摸清家底,对症下药 根据丹阳市农业农村局的调查,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0万~100万元的有41个,100万~1000万元以上的有125个,其中丹北镇的金桥、前巷村、开发区车站社区等村个别资产总额达亿元。虽然全市通过几轮“扶村帮户”活动成效显著,但是进一步提升的压力依然很大,必须根据丹阳市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扎扎实实地将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完善到位[1-2]。村级经济弱村不存在脱贫问题,村级正常支出超过收入就是经济薄弱村,各镇要对脱贫攻坚继续进行回头看,査清80万~100万元的41个村级经济的收支状况,特别是对村集体资产进行针对性的审核,对侵害集体利益的房地产租赁使用情况进行纠正和清理。对个别确因特殊情况入不出,收支不平衡的村予以扶持,帮助他们巩固脱贫攻坚项目的成果,管理好集体财务,量力而行,为民做好事、办实事,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3.2 发挥优势,做优做特 全市超过100万的村有125个,占绝大多数,要坚持因地制宜、高质量地发展乡村产业。根据丹阳市特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持续推进延陵镇、珥陵镇和访仙镇省级“味稻小镇”建设,提升稻米产业竞争力。制定应时鲜果、花卉苗木、食用菌等特色产业规划,推进标准化生产,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打造更多高端农产品。放大康韵草菇、同乐面粉等名牌产品的带动效应,打好品牌发展组合拳。坚持规划引领,高质量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按照“因地制宜、按需编制”原则,结合产业发展、农房改善、人居环境改善等项目建设需要,切实编制好实用性村庄规划。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进一步提升村庄清洁和绿化水平,持续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紧紧依托2条乡风浓郁景观自然、深蕴人文、接流畅的“美丽宜居”乡村长廊“镜彩丹西”“景美丹东”线路,建成一批美丽宜居村庄,打造一批特色田园乡村。

3.3 政策引领,激发潜能 根据江苏省宜兴市的经验:(1)丹阳市至少设立3000万~4000万元定额奖补资金,专项用于因特殊情况造成经济相对薄弱村正常运转;(2)设立镇村联合平台发展基金至少500万元,专项用于镇村联合建设的经营性项目奖补;(3)2019年市成立的政策性扶持转化平台一惠农合伙企业,确保31个合伙人(原经济薄弱村)每年保底收益率为投资额的8%~10%,并确保每年11月底收益全部到位。

3.4 结对帮扶,联建共营 切实抓好乡村振兴示范点、样板村。推广丹阳市云阳街道富裕村帮扶相对经济薄弱村的做法,建成村企结对、以企帮村、村企联建机制,促进村企共同发展。强化产业招引,推动乡村产业做大做强,切实做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衔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3]。深入挖掘季子诚信、齐梁故里、丹北丘陵等文化自然资源,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做好战略定位、项目策划、景观设计、全域策划,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打造整体旅游格局,从“点线面”全方位入手,实现“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

3.5 加强领导,组织保障 切实加强对解决相对经济薄弱村和乡村振兴的领导,市委、市政府领导分片抓,镇(街道)一把手亲自抓,分工部门具体抓。继续执行部门、大型企业结对帮扶,选派第一书记驻村直接抓,调动领航员积極性,协助监督抓。共同抓好乡村组织振兴,充分发挥村“两委”的积极作用,激发内生动力,做到“思想再洗礼、理念再提升、责任再加压、工作再鼓劲”;解放思想,创新而为,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释放更新理念红利、突破新观念红利、制度创新红利,组织保障红利,把学习党史成果转化到各自实际工作中,全面强化对乡村振兴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做到党员做榜样,群众奔小康,推动产业强,农民富,乡村美。在建设美丽丹阳上同向发力,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围绕美丽丹阳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出实招、谋良策,助力运河明珠尽快由愿景变为现实。

4 结语

大力推进美丽丹阳乡村建设,丹阳市要全市上下与全国人民一道万众一心,持续推进民生改善,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百姓实惠,让大家生活得幸福美满。因此,肩负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使命,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抓住机遇致力打造“智造名城、运河明珠”,在“十四五”新征程中跑出加速度、跑出新自信,争得丹阳新荣光。

参考文献

[1]江宇轩.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研究——以镇江市为例[J].中国林业经济,2021(05):35-38.

[2]曾恒源,高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学理必然、形势任务与政策转型[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1(02):1-10.

[3]费绍金,陆海霞,纪燕霞,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江苏省为例[J].绥化学院学报,2021,41(09):23-26.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回顾丹阳乡村振兴
Fabrication of High-Efficiency Polyvinyl Alcohol Nanofiber Membranes for Air Filtration Based on Principle of Stable Electrospinning
李丹阳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Research on stateful public key based secure data aggregation mode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①
贴近实践贴近学生创新方法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