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疫志愿服务中青年志愿价值的研究以及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2022-02-05黑龙江大学陈慧娟安南曲晨莫浩霆

区域治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志愿危机防疫

黑龙江大学 陈慧娟,安南,曲晨,莫浩霆

一、防疫志愿服务中青年志愿者服务的经济价值

(一)直接经济价值

公共危机蔓延全球期间,我国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第三产业比如餐饮、旅游、酒店、住宿等受到限制,遭受了很大的打击。此外,消费者们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无论是在平台经济上还是实体经济上。而在公共危机防控的青年志愿者的协助之下,我国在既抓好公共危机防控工作的同时,又有序地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因此,毋庸置疑,青年志愿者防疫志愿服务在第三产业、市场经济等受影响的情况下,维持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在大部分中国志愿者团体中,社区及其商场志愿者对抗击公共危机及其维持经济正常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青年志愿者因自身综合素质较高,整体结构相对较为稳定,在整个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中一直以领军力量的角色存在。[1]在公共危机防控期间,青年志愿者积极踊跃地参加志愿服务,无论是奔赴在一线还是在基层的青年志愿者们,都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青年志愿者们,在医院、学校、商场、小区等场所做公共危机防控志愿者,要保障人员的流通,为社会节省了大量的劳动费用。促进了我国新兴产业的崛起,加快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复苏,保障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勇当先锋。

(二)间接经济价值

各省、各地区的青年,通过各个平台参加各地区的志愿服务,间接为经济带来一定的价值。广州青年在抗击新冠公共危机的战“疫”中,响应党中央,团中央等组织的号召,积极开展防疫、抗疫志愿服务。广州青年及共青团在防疫志愿服务过程中,呈现出先锋示范化,组织化,社会化,多样化和网络化等特点,促进了应急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发展,推动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和完成了广州志愿服务的代际传递。[2]而一些对经济活动、经营管理进行一定研究的青年专家等投身于公共危机防控志愿服务,促进了货币的正常流通;社区中青年志愿者的防疫志愿服务充分激发社区物业和业主委员会的主人翁意识,维持经济活动的正常循环;企业上的青年志愿者的防疫志愿服务间接刺激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生产公共危机防控相关物资,对物质生产进行经营管理,促使公共危机得以控制住。公共危机防控的青年志愿者还可对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健康监测,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对其症状进行观察、并到发热门诊就诊,此举抑制了新冠病毒的传播,同时维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3]

二、防疫志愿服务中青年志愿服务的教育价值

(一)进一步加强医学专业技能教育

自公共危机暴发以来,每当一个地方出现暴发性公共危机,不计其数的医学生前赴后继,踊跃投身公共危机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是一场实战,是他们参加医学工作前的一次重大考验。本项目对81个人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发现82.28%的青年志愿者参与防疫志愿服务的原因是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而医学生从事的志愿工作有核酸检测、注射疫苗等。这些防疫工作看似简单,却每时每刻都在考察他们的专业能力,专业知识稍有疏漏就会出现严重问题。另据访谈结果显示,医学生志愿者们一致认为防疫志愿工作大大提高了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临床治疗能力得到了锻炼。因此青年志愿有着加强医学专业教育的作用。

(二)加强对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青年志愿是响应国家防疫号召的重要途径,彰显了民族精神,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更是红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全国公共危机防控期间,广州市就开始在全市推行“三人小组”的做法,组成不同层面的“三人小组”,其成员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派出所所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等在抗疫实践中推动红色教育的人员组成,他们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到2021年公共危机来袭,“三人小组”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运作模式。[4]另外,各基层党组织均成立“党员突击队”,以党员为先锋,带动青年志愿者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志愿服务。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红色教育课,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青年志愿者对党组织的认识,提升了他们对党组织的认可,使他们以身边的党员为榜样,敢为人先,服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三)促进教育中青年的综合性发展

众所周知,青年志愿是社会实践的一种,而社会实践又是综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踊跃参与志愿服务,深入基层,有助于积累社会经验,丰富自身履历。毕竟在这公共危机防控宣服务过程中,他们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体会到了公共危机下的人生百态;他们直接参与了一线的公共危机防控,领略到了基层防疫工作的不易。总而言之,志愿服务的经历是一段很丰富的经历,通过参与防疫志愿服务,他们可以从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增加自己的阅历,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三、防疫志愿服务中青年志愿的人文价值

(一)发扬防疫志愿服务精神

公共危机防控是一场攻坚战,而人们的信念筑成钢铁长城,抵御公共危机的袭击,青年志愿者的防疫志愿服务发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5],等同时也鼓舞了更多的人参加抗击公共危机的活动中,为抗击公共危机奉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其公共危机防控精神与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红船精神相得益彰、熠熠生辉,展开新时代精神传承的画卷。

(二)完善国家公共危机防控制度

经走访研究,发现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安徽合肥新桥机场、湛江机场等机场以及哈尔滨西站等火车站的青年防控公共危机志愿者在各位旅客进入航站楼时严格检查其健康码及其大数据通行卡,核对旅客的身份信息,对于中高风险地区的旅客,需要持48小时之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进行离开本省,此外,公共危机防控青年志愿者对于离开机场的旅客也提供了免费的核酸检测,并且组织接站人员在护栏外等候。而哈尔滨西站对于核酸检测可凭借学生证或者医保卡报销,对于突如其来的公共危机袭击,公共危机防控青年志愿者还提供全民免费核酸检测,对于无智能手机的老人以及残疾人,可联系家人并且青年志愿者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对于无法扫健康码与行程码的人员,可凭借有效身份证登记,并以纸质证明代替扫码。青年志愿者这些举动不仅传递了爱心和文明,还完善了国家公共危机防控相关的制度。

(三)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发生公共危机,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5]如何在公共危机中更好保障民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面临的挑战,在新冠肺炎疫情两年期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坚持常态化防疫,统筹高质量发展,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是打赢公共危机防控攻坚战的首要原则,在公共危机防控这场攻坚战中,青年志愿者们无疑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于突如其来的公共危机,公共危机防控的青年志愿者们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摆在首要位置,积极配合其他公共危机防控工作者协调公共危机防控工作,对居民的出行进行限制,捐赠口罩等新冠肺炎公共危机防控所需要的物资,对于从中高风险区返乡的人员,其在隔离期间提供免费的核酸检测,并对代购其所需用品,这对全民的健康及其生命安全形成一定的保障,其青年志愿者的暖心行为也彰显了党和政府对提高人民福祉的期盼,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四)公共危机防控志愿服务中青年志愿者的医学价值

1.强化人们对新冠病毒的理解控制公共危机的传播

防疫志愿服务中的青年志愿者弘扬“舍己为人”的精神,为抗击公共危机竭尽全力,共同攻坚,在新冠公共危机蔓延全国的情况下,他们挺身而出,提高人们对新冠病毒的本质及其传染机制的认识,抑制了各种千奇百怪的关于防疫措施的谣言的传播,对一些“黑心”口罩流入市场起着一定的督查作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依法治国的政策,遏制某些无良企业在公共危机防控的紧要关头生产并销售不利于防控公共危机的产品。在公共危机防控措施的宣传上,通过网络传播,广播等方式提醒广大市民正确做好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测体温等公共危机防控工作。而对于新冠病毒突变株的出现,公共危机防控的青年志愿者们积极服从政府、社区及学校等的管理与安排,采取紧急措施,同时警惕人们高度重视公共危机防控工作。本项目对91个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90%以上的人认识到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病毒”是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潜伏期更短的病毒,绝大部分人所在地区有新冠确诊病例时在短期进行核酸检测,大部分人常见青年志愿者进行防疫宣传,在很可能与确诊者或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时接到防疫志愿者的流调电话,其中不言而喻,青年志愿者对强化人们对新冠的认识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2.协调医患关系,保持新冠与其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正常流程

在新冠公共危机的影响下,作为人流较为集中的医院等医疗机构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医患矛盾也会有些凸显,此时的青年志愿者保持新冠与其他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正常进行,协调医患关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一、他们维持医院等医疗机构的秩序,在高峰时段分流人群,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时间;其二,组织导向分流,在人流集中区域,向患者解答门诊就医流程、就医信息及诊疗时间与地点;其三、就医帮助协助患者办理就医卡、“自助挂号”、查询、预约及时间、地点等告知服务;其四、为需要照顾的门、急诊老、弱、病、残患者提供全程就医流程服务,彰显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态度;其五、进行心理疏导,陪伴病人和家属度过候诊、手术及治疗前后出现的心理恐惧不安和焦虑情绪;其六,进行禁烟劝导,创造“无烟医院”,劝阻医院等场所一切人员吸烟;此外,公共危机防控中的青年志愿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参与病区开展的以各类疾病组成的互助、互动小组活动和有益康复的专项训练。对于医疗机构等人流密集之地,根据公共危机防控要求,严格检查来往人员的健康码与通行大数据卡,而对于一些隔离人员,公共危机防控的青年志愿者会组织这些隔离人员到达酒店、医院等区域进行隔离,密切监测他们的体温以及呼吸症状,并定时为他们做核酸检测与为其代购物资。

3.运输医疗物资,鼓舞更多的人参加抗击公共危机的活动中

公共危机防控是一场攻坚战,而人们的信念筑成钢铁长城。为了抵御公共危机的袭击,青年志愿者进行艰苦的防疫志愿服务,为抗击公共危机奉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在某些公共危机局势严峻地区或交通不便地区,进行公共危机防控的青年志愿者运输医用防护服、隔离服、隔离面罩等公共危机期间需要使用到的医疗物资,同时也进行新冠疫苗与核酸检测样本的运输,为公共危机严峻地区或贫困山区等地进行核酸检测,人流秩序管理以及按国家规定免费为百姓接种新冠疫苗,这使得公共危机下的中国民众的健康得到一定的保障,与此同时也鼓舞了更多的人参加抗疫活动中,为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提供一己之力。

四、青年志愿者的防疫志愿服务遇到了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青年志愿者在公共危机防控中面临的问题

1.青年志愿者参与广度和深度不足

社会隔离虽然是阻断病毒扩散最有效最普遍的手段,但必然导致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受到阻碍,如交通运输、社会服务、公共活动等都受到严格限制和管理。这些社会场景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志愿活动的各个方面造成影响。例如,人们对于公共危机的社会需求、危害程度以及其他对新冠病毒不清晰不科学的认知的影响。此外,公共危机突然爆发的形势下,为保障青年志愿者的安全,各组织也不敢轻举妄动,谨慎发布公共危机防护下志愿活动的倡议,而非采取强制性措施。这在客观上就无法明确志愿服务的广度。而在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中,青年志愿者无法抓住并跟上变动迅速、错综复杂的实时公共危机数据,又受到公共危机初期社会防护物资严重紧缺并匮乏的干扰,其服务动力和深入程度都受到挫减。

2.志愿活动的灵活性和精准性欠缺

在公共危机危机爆发前期,人们对病毒的致命性和扩散感染力所知甚少,几乎没有整体系统的科学认识和明确合理的卫生防范意识,一些地区的人民保持落后且封闭的思想固态,不配合志愿者的防控举措甚至对他们进行侮辱性的攻击。这对青年志愿者的随机应变能力和专业知识掌握能力都提出了相当大的要求。从整体上看,新冠病毒还带来了失业率高,教学受阻,陪伴缺失,社会疏离等一系列社会和心理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形,尽管有许多青年志愿者们勇于牺牲,积极奉献,但其举措缺乏灵活性和精准性,滞留于传统志愿服务模式而疏于创新,缺乏关键专业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导致成效不能尽如人意。

3.突发社会事件应急志愿管理机制不完善

公共危机下我国的志愿组织管理机制很多都过度依赖于政府资源而缺乏独立自主性,这就导致其运行官方化与政治化,自制能力差,应急能力弱化。此外,志愿管理机制部署的不统一,协调性缺失的问题,使得青年志愿者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的热情和秩序受到了打击。在开展志愿活动的进程中,管理机制也暴露出决策不力,执行草率,形式化严重的问题。譬如公共危机下松散的青年志愿者登记制度,在紧急情况下大批参与服务的志愿者并未进行报名登记,降低了效率也影响了秩序。另外,缺乏切实有效的监控机制和法律保障,也影响了青年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和应对突发社会事件的组织运行能力。

(二)青年参与防疫志愿服务现存问题解决策略

1.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制度和体系建设

为破除公共危机下社会隔离的局面,青年志愿者们积极寻求创新之路,开辟出多样化针对性的志愿服务形式,使传统意义上的青年志愿服务适应现状。比如:建设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应局限于线下活动方式,还可以拓宽网络构建的渠道和形式;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借助“互联网+治理”等新模式,创建社会选举、决策、管理、监督新平台;将线下线上相结合来动员社会全体群众,形成多领域、全覆盖、深层次的社会治理体系。此外,公共危机下志愿活动灵活性和精准性的欠缺和突发社会事件应急志愿管理机制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对我们的社会治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基层社会治理始终应结合具体实际情况,用长远的眼光分析其中的复杂联系,做好充分的规划工作,同时需不断提高精准度和灵活性,应时而动,随需变化,与时俱进,以动态和发展观点来看待社会变化,以发展的眼光进行社会管理。

2.推动实现社会治理的模范化、全民化、专业化

在公共危机防控中,青年党员和团员志愿者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取得积极成效。因此,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统率和导引作用不容忽视且至关重要,要坚持党性原则,讲求方式方法,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既要充分激发全体成员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合理动用社会资源,发挥所用资源的最大价值与作用,同时,有效组织社会治理和服务专业化的队伍,以高标准的理念、技术和手段,高素质一体化的人才团队以及健全的激励惩戒机制,来提高社会治理的成效。

3.合理抓住群众需求提高社会治理的成效

公共危机下,各地区青年志愿者抓住群众需求创新服务形式,统一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重构更加亲密的社会关系模式,在实践中和成果上皆深化了共同体理念。要从群众的切实需求出发,并以合理满足群众需要作为重要任务,牢牢抓住群众的主体地位,有效提升人民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及创新能力。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创造过程,必将见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灿然进展。[6]因此,社会治理就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从此次公共危机中汲取经验,基层社会治理要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重视对群众心理的疏导和指引;要健全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应对公共安全危机的能力等。唯有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社会治理的重大问题,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人民权利、有效增进人民福祉。[7]

猜你喜欢

志愿危机防疫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防疫、复工当“三员”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危机”中的自信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