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整个苏维埃为敌:日本为何要出兵西伯利亚

2022-02-03

新传奇 2022年2期
关键词:西伯利亚陆军日本

日本利用了一个与英、美、法等列强利益绑定的“正当理由”来实现其侵略中国东北的野心。出兵西伯利亚最真实的目的,日本陆军参谋次长田中义一本人写得明明白白,即“借此机会提出建立一个关系到我国存亡、包含中国在内的自治国”。

“信义”画皮下的野心

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布尔什维克党人一举夺取政权,随后退出协约国阵营。随着沙俄帝国的瓦解,远东地区各势力的平衡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

此时,一战仍在继续。在这场众所周知的非正义战争中,日本利用了一个与英、美、法等列强利益绑定的“正当理由”来实现其侵略中国东北的野心。陆军参谋次长田中义一为出兵西伯利亚找到的最合理的理由是“防止德国、奥匈帝国势力东扩”,作为协约国成员之一的日本应该“承担起协约诸国的信义”。其实,出兵西伯利亚最真实的目的,田中义一本人在《田中参谋次长关于西伯利亚的意见案》中写得明明白白,即“借此机会提出建立一个关系到我国存亡、包含中国在内的自治国”。

当然,在弱国无外交的时代,欧洲列强出于自身利害关系,并不在乎中国主权是否会遭到侵犯。1917年12月,英国政府就正式向日本提出了共同出兵西伯利亚的建议。日本也乐于借助欧战中列强的矛盾,将其扩大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控制这一阴谋正当化。日本陆军的出兵计划十分迅速就完成了,理由也看似名正言顺,但有一个重要因素却让日本军政高层不得不对出兵慎重考虑——在一战中崛起的美国是否会赞同日本的出兵方案?

国际博弈中实现出兵

1918年,田中义一与北洋政府驻日公使章宗祥商谈中日军事行动问题,目的在于逼迫中国与其缔结同盟,建立以日本占绝对优势的所谓“联合”,中日两国政府代表在北京签订了《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和《中日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协定内容满足了日本在出兵西伯利亚以及作战时,能够获得来自中国北洋政府的军事援助。此外,协定还明确规定“从满洲北部、蒙古东部及远东俄领方面到西伯利亚东部”,日军保持对中国军队的指挥权。正是通过这个协定,日本政府获得了中国东三省北部地区的派兵权和驻军权,也为其军事入侵内蒙古东部及西伯利亚东部提前铺垫。北洋政府签订的这个协议,也让日本在国际上获得了出兵西伯利亚的借口。

一切准备就绪之时,日本最担心的美国干涉出兵方案的情况终于还是发生了。1918年7月,美国政府正式提出了“限定出兵”的提案。美国这个提案的内容是,各国出兵西伯利亚,其目的在于支援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出兵地区限定为海参崴,美国、日本兵力均为7000人,出兵目的达成后,各国应立刻退兵。

这个消息对于日本而言不好也不坏,至少美国没有直接导致出兵计划夭折,而且在“限定出兵”条件下,美国与日本是完全对等的关系。不久,日本陆军率先在海参崴登陆,美军随后也抵达目的地。

虽然日本成功实现出兵,但对于参谋本部计划通过出兵达到控制中国东北、实现“大陆政策”的构想而言,这种“限定出兵”远远不够。日本军方的另一步谋略,就是以之前与北洋政府签订的协定为借口,正式宣布出兵满洲里。

殖民阴谋受挫

日本陆军欲图占领西伯利亚东部之目的,在参谋本部留下的记录中写得很明白:第一,要促使列国承认日本在远东俄领土上的优先权;第二,日本欲图在西伯利亚东部以及与之接壤的中国东北领土上“切实扶植帝国势力”;第三,控制这些地区后,“拥立能够执行帝国意志的坚实的统治机关,使其成为有力的缓冲地带”。

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在一战后期这一系列计划的套路非常熟练,与后来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炮制伪满政权的思路如出一辙。可以预见,如果这次日本“非限定出兵”之意图顺利达成,这些傀儡政权极可能会提前十多年出现。不巧的是,当时无论是日本国内政局,还是国际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日本试图通過出兵将中国东北地区完全纳入自己支配下的阴谋再度挫败。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宣告结束。战争结束对日本的出兵计划是十分不利的。首先,德国及奥匈帝国的战败,让日本原先抛出的所谓履行对协约国信义,防止德、奥势力东进等堂而皇之的理由全部失效。西伯利亚局势的变化以及日本内阁对美妥协的政治路线,也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更为激进的出兵计划。

1920年1月,美国忽然决定从西伯利亚撤军,这无疑也给主张大规模出兵的日本参谋本部沉重一击。一战期间,日本与美国共同出兵时皆发表宣言,出兵目的是为援助捷克军团,达到目的后应退兵。此时美国履行诺言退兵,无疑是将不想退兵反而一度想增兵的日本架在火炉上烤,国际上对日本的批判也越来越激烈,这些因素都导致本就主张对美让步的日本内阁的政策也开始朝着撤军方向推进。

除了美国撤军的影响,新生的苏俄逐渐站稳脚跟,在内战中逐渐控制局面。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列强态度也纷纷变化,这无疑让出兵最多、阴谋最多的日本陷入困境。

1920年3月,远东地区的列强干涉军先后撤出,只有最顽固的日本拒绝撤军。与此同时,日军还对当地的游击队采取血腥镇压,想将占领区变成自己的殖民地,而这也引发极大反弹。1920年4到5月,日俄两军就先后在海参崴爆发了两次军事冲突。俄罗斯尼克拉耶夫斯克港日本领事馆遭袭击,被杀的日本人有700余名。此事在日本国内掀起舆论狂潮,在野党也借此攻击田中义一等人的出兵政策,并认为陆军对此次事件负有主要责任。

国际形势的变化与国内舆论的双重压力下,让积极准备向西伯利亚增兵的日本陆军陷入困境。最终,日本开始撤军。日本企图依靠出兵西伯利亚掌握武装干涉的主导权,进而完全控制中国东北地区的计划宣告破产。

(《国家人文历史》)

猜你喜欢

西伯利亚陆军日本
探寻日本
浪漫成灾,蝴蝶“入侵”西伯利亚!
中国陆军司令外事“首秀”给了巴基斯坦
命运多舛的俄罗斯陆军总司令部
日本神社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