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外交2022年六大任务

2022-02-03

新传奇 2022年2期
关键词:发展

纵观2021年世界形势,全球疫情跌宕蔓延,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取向。一种是重拾冷战思维,挑动分裂对立,制造集团对抗。另一种是致力团结合作,倡导开放共赢,践行平等尊重。两种取向、两大趋势的博弈和较量,必将深刻影响人类和地球的未来。

2021年12月20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出席2021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纵观2021年世界形势,全球疫情跌宕蔓延,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都在探索应对之道,人类需要作出正确抉择。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我们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取向。一种是重拾冷战思维,挑动分裂对立,制造集团对抗。而另一种则是从人类共同福祉出发,致力团结合作,倡导开放共赢,践行平等尊重。两种取向、两大趋势的博弈和较量,必将深刻影响人类和地球的未来。

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站在国际公平正义的一边,站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边。我们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经验,在大潮流、大格局、大历史中把握前进方向。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反对零和博弈;坚持平等相待、反对强权霸凌,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发展的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迈进。

2021年中国外交

2021年,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秉持天下胸怀,践行为国为民,在全球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在斗争与合作中勇毅前行。主要体现在九个方面:

第一,面对世纪疫情延宕反复,中国开展卓有成效的抗疫外交,彰显说到做到的大国担当。中国最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最早支持疫苗知识产权豁免,最早同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生产合作,已向120多个國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近20亿剂疫苗,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在有的国家超量囤积疫苗、大搞“疫苗民族主义”背景下,中国疫苗成为“人民的疫苗”“世界的疫苗”,给世界带来了希望。

第二,面对全球发展多重风险,中国为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为共同发展提供新机遇。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从博鳌到达沃斯,从服贸会到进博会,习近平宣布一系列扩大开放新举措,以更短的负面清单、更优的营商环境、更大力度的制度型开放,同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2021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克难前行的一年,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货物贸易额逆势增长,中欧班列开行量、货运量逆风跑出加速度……在10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共同支持下,“一带一路”正在成为造福世界的“富裕带”、惠及人民的“幸福路”。

第三,面对真伪多边主义的较量,中国高举真正多边主义的火炬,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国际秩序稳定。2021年,我们隆重纪念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50年来,中国为实现联合国理想不懈努力,已经成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旗帜鲜明地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个秩序,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我们在国际、地区、双边各层面密集发声,剥去各种伪多边主义的画皮,反映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推动全球治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朝着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方向不断改革完善。

第四,面对世界格局深刻演变,中国推动大国关系总体稳定发展,努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迈上新高度。中俄隆重纪念《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式宣布条约延期,彰显了双方互为战略依托、互为发展机遇、互为全球伙伴的坚定决心。中俄携手抗疫为两国人民传统友谊打上时代“高光”,各领域互利合作为各自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双方围绕国际和地区热点的战略协调给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中俄力量”成为国际公平正义的中流砥柱。在两国元首引领下,中俄关系经受各种考验,焕发勃勃生机,树立了大国战略互信的典范、邻国互利合作的典范、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中美探索相互尊重、平等交往的新范式。习近平全面阐述中方对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明确提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战略框架,为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把舵引航。双方外交代表在安克雷奇、天津、苏黎世、罗马等多个场合深入沟通,中方点出影响中美关系的症结和要害所在,亮明“三条底线”、列出“两份清单”。强调中国不承认这个世界上还有高人一等的国家,美国应当改掉动辄干涉中国内政的老毛病。要求美方不得挑战中国的道路和制度,不得阻挠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得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美方亦表示,愿与中国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加强沟通、管控分歧,美国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挑战中取得新进展。习近平出席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视频峰会成功召开。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比雷埃夫斯港、匈塞铁路等“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稳步推进,中欧经济利益融合不断加深。中欧在维护多边主义、加强全球治理等领域存在广泛共识,在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抗击疫情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尽管中欧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不同,但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我们发展中欧关系的诚意始终不渝,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立场坚定不移。

第五,面对和平发展成为人心所向,中国推动周边国家共建美好家园,共护地区安宁。习近平同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庆祝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宣布将中国东盟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实现新的跨越。我国率先批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引导“一带一路”建设同东盟印太展望的重点合作领域对接,搭建澜湄立体合作新的架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拓展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绿色经济合作新的空间。上海合作组织在成立20周年之际接收伊朗为正式成员,“中国+中亚五国”首次举行外长线下会晤,地区团结不断迈出坚实步伐。习近平应约同日本新首相通话,就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达成共识,为双边关系克服干扰健康发展指明方向。中国与印度保持外交、军事途径对话,有效管控边境地区局部摩擦,共同致力于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中国与朝鲜、韩国、蒙古等邻国的友好合作也保持良好势头,成为地区稳定的积极因素。

第六,面对发展中国家实现振兴的迫切愿望,中国大力开拓南南合作的广阔空间。广大发展中国家是中国的天然伙伴和可靠同盟军。中非合作掀起新高潮,我们与非洲各国一道,克服疫情影响,成功举办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中拉关系继续稳中有进,习近平同拉美多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电话沟通,向中拉论坛第三届部长会议发表视频致辞,为中拉关系发展明确方向;中阿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更高水平,中国同阿拉伯国家保持领导人密切沟通,实现外长交往全覆盖。事实证明,中国永远是发展中国家阵营的坚定一员,永远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心手相连、团结奋进。

第七,面对全人类共同挑战,中国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迭冲击,人们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呼声越发强烈。面对时代之问,习近平给出了鲜明的中国方案。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第76届联合国大会、二十国集团罗马峰会等一系列重大国际场合,习近平分别提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全球发展共同体等重大倡议,不断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注入动力。

第八,面对外部干涉挑衅,中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民族尊严。2021年,外交战线肩负人民嘱托,履行使命担当,坚决顶回各种侵权霸凌行径,展现了中国人的自信、自立、自强,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志气、底气、骨气。台海局势出现新一轮紧张,症结在于台湾当局企图“倚美谋独”,美国以及个别国家有意“以台制华”,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面临被虚化甚至掏空的危险。正是这些倒行逆施改变了台海现状,损害了台海和平稳定,违背了国际社会共识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对此,我们发出严正警示,进行有力反制,震慑了“台独”分裂势力的气焰。我们恢复与尼加拉瓜的外交关系,一个中国的共识在国际上更加巩固。台湾是终将回家的游子,而不应是被人利用的棋子,中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第九,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全力服务国内发展,着力践行外交为民。2021年,中国在全球推进“春苗行动”,协助海外同胞接种新冠疫苗,惠及数百万人次。外交部12308热线24小时为我国海外人员纾难解困,已接听来电超过50万通。驻外使领馆处理各类领事保护与协助案件约6万件。我们全力守护海外中国公民生命安全,在全球范围开展风险评估预警服务,协助赴海外企业人员提升安防能力,及时撤离高危地区侨民,妥善处理重大恐袭事件,全力营救被绑架人员。正如中国网民所说,伟大的祖国永远是每一位中国公民的坚强后盾。

2022年中国外交六大任务

2022年,是中国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我国将隆重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外交战线将牢记“国之大者”,努力为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营造更加稳定有利的外部环境。

全力配合办好北京冬奥会 冬奥会已经进入“北京时间”,中国有信心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弘扬“团结友爱、公平竞争、相互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恪守联大冬奥休战决议,反对奥运政治化,把冬奥会办成增进理解和友谊、“一起向未来”的交流盛会,为疫情下的世界带来更多信心与欢乐,注入更多勇气和力量。

主动应对后疫情时期多重挑战 中国将坚持团结抗疫主旋律,打造防疫有力度、合作有温度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用好疫苗这个最有力武器,弥合“免疫鸿沟”这一当务之急。同时,积极开展药物研发合作,共筑多重抗疫防线,形成严防今后大流行的国际合力。

推動全球发展倡议落地生根 全球发展倡议是面向世界开放的公共产品。中国愿同联合国机构和各国密切合作,全面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围绕八大重点领域推进合作落地,唱响发展优先理念,重振全球发展合作,不让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掉队。

拓展深化全球伙伴关系 深化中俄肩并肩、背靠背战略合作,坚定成为全球稳定的支柱、维护和平的基石、公平正义的担当。加强中欧高层战略沟通,坚持对话合作主导面,把准互利共赢主基调,继续做伙伴而不当对手。加强同周边国家融合发展,全面深化利益交融和民心相通,携手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坚定做发展中国家真诚可靠的伙伴,支持各国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捍卫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发展权利。

致力推动中美关系稳健前行 2022年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50周年,中美双方应当重拾融冰初心,落实两国元首共识,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推动美国对华政策回归理性,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共同探寻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两个大国在这个星球上和平共处之道,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

坚定捍卫国家核心利益 对于任何危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威胁挑战,中国都将坚决斗争;对于任何干涉我国内政、肆意造谣抹黑的恶劣行径,我们都将坚定反击。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平等相待,实现合作共赢。我们历来不依附别人、也从不掠夺别人,同时我们也绝对不会接受对中国进行任何胁迫和讹诈。

人类文明进步潮流浩荡向前,中华民族复兴步伐不可阻挡。新的历史征程上,中国外交将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继续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奋力前行,为中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为历史、为未来书写更新篇章。

(人民网)

猜你喜欢

发展
印刷术的发展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领导的嘱咐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