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成人学历教育生源问题探析

2022-02-03杜松惠节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珠江水运 2022年24期
关键词:全日制生源成人

杜松 惠节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1.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都为发展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指明方向。

但随着普通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网络教育迅猛发展,成人学历教育凸显生源危机。在全面打造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只有用好政策、抓住市场、契合社会需求,才能赢得机遇、应对挑战、求得生存。

2.当前成人高等教育生源问题存在的现象

2.1 生源数量波动

《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十二五期间,全国成人本专科招生情况见表1。

表1 十二五期间全国成人本专科招生情况

而十三五期间,2016年为211.23万,2017年为217.53万,2018年为273.31万,2019年为302.21万,经过一个明显减少趋势又有所反弹。

2.2 生源质量降低

随着全日制扩招,成人教育生源主要是中职毕业及高考落榜人员。[1]这类人员大多年龄大,学历低,基础弱,学习能力不高,学习效果差。

3.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生源问题的归因

3.1 社会大环境

3.1.1 全日制高等教育扩招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70 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全日制高等教育资源一时无法容纳社会巨大需求,成人高校开始兴起并快速发展,为中国培养了大量人才。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逐渐出现:

①公办全日制招生规模扩大。全日制教育天然比函授教育更被社会认可。1999年以来普通高校全日制招生人数逐年攀升,人们有更多机会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

②民办教育大力发展。分数不够的高中毕业生能够进入民办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而非选择成人高考。同时,留学市场逐步开放,也让一部分生源有了直接去海外升学的机会。

3.1.2 多种其他高等教育形式并行

各类学历教育模式逐渐多样化,如自学考试、远程网络教育等,这些新的教育模式因其灵活方便的入学模式、宽进严出的教学质量及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对成人高等教育形成挤压。

3.2 政府部门管理

3.2.1 对内管理机制死板

①制定招生政策过于统一。招生政策经政府层层审批,才能确定招生计划、方式等。这导致:招生政策并不适合所有地区和学校,不适合所有成人教育对象;僵化保守、丧失灵活性,阻碍成人教育的社会化、市场化,制约成人招生自主性和灵活性。

②组织管理权过于集中。招生决策权和管理权由政府掌握,高校并没有充分的自主招生权。这造成:忽视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情况与特征优势,也不能实时体现市场对人才性质与数量的现实需求,对更多成人教育需求者形成限制。

③招生的公平性较差。成人教育对象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能等方面参差不齐。用统一的招生制度和考试办法来应对不同的成人考生,降低公平性。同时学校的地域差别、办学优势、办学性质、专业和行业特色,都应在招生时予以考虑,不然与终身教育及学习型社会理念不符。

3.2.2 对外管理混乱无序

①市场化机制不够完善。各种人才数量、规模与分布结构应符合市场机制,并决定高校招生与培养计划。但政策统一性和管理集权性,导致总体规划滞后,在高校人才培养需求、社会人才市场需求及成人教育对象需求之间未建起和谐关系,形成高校生源不足而成人想要接受高等教育却不能的矛盾局面。

②管理执法欠缺力度。因激烈竞争,某些不具备办学条件的社会机构虚假宣传,承诺“包录取”“不上课包毕业”,违规签订预录取协议,故意混淆成人教育毕业证书和全日制毕业证书来误导学生。极个别管理不善的公办高校也存在违规行为。这些违规行为破坏成人高等教育的严肃性和公平性,导致其社会认可度降低。

3.3 成人高等教育自身存在弊端

(1)学习目的单一。在职成年人意识到要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完善知识结构,但“拿文凭进管理层获高薪”的陈旧思想导致大部分人未将提升自身能力作为接受教育的第一目的,只想提高学历文凭。当学历补偿使命基本完成或者有其他更方便的方式达成此目的,自然需求减少。

(2)函授教育普教化倾向严重。成人教育制度套用全日制教育,忽视成人教育自身特点。在教学上基本沿用书本讲授,难以激发社会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满足学生提高技能的需求。

(3)“工学”“家学”问题突出。成人教育主要是短期集中统一授课,学生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习,在“工、家学矛盾”的压力下,多数人无法坚持全程参加集中授课,甚至有人不能完成学业。虽然部分学校和机构已用网络教学代替集中面授,但国家对此尚无明确规定,还不能大规模开展。

(4)学校定位不清内部管理混乱。很多高校将成人高等教育定位为创收方式。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2562.01亿元,比上年增长9.45%。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4207.75亿元,增长8.95%。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为29919.78亿元,比上年增长8.0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为20298.63元,比上年增长8.27%。[2]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高校已走出生存困境,创收压力降低。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学校把主要办学力量集中于全日制教育,导致成人教育经费、人员、场地等各类资源不足,管理跟不上,甚至有个别学校存在学生交钱考试拿毕业证而不组织上课、管理完全下放给校外函授点只收管理费的现象。

(5)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天然劣势。学生天然认可本科比高职高专院校更具有吸引力,学生在选择学校时也注重名校效应,大部分学生更愿意选择本科院校。

4.当前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机遇

4.1 政府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3]提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据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1.6%。可见仍有生源空间。2016 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对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进行了规范,要求本科院校只能在本科专业层次招生,为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招生保留了空间。江苏省于2012 年出台《成人高校面向艰苦行业试行推荐考核择优入学工作通知》,实行院校自主命题的方式,对艰苦行业一线职工入学给予照顾。

4.2 社会状况

就业难状况短期内无根本转变。毕业生面对严峻形势,必将提高自己的适岗能力,选择教学形式灵活、适应性强、工作学习两不误的成人教育形式。高校扩招形成高层次人才储备,对社会待岗人员形成新的更大压力。他们必须不断完善与提高自己,以增强自己就业竞争能力。

5.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生源问题应对措施

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清醒认识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长远来看高职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整体必然会萎缩,但短时期内和局部地区或专业内还有空间。因此,要充分发掘高职院校专业特色,根据供需原则,明确不同目标生源——中职院校、行业企业、社会人员——特点是什么,需求点在哪里,制定对应的工作计划,突出实践技能倾向、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实施针对性措施。

5.1 中职院校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职生源数量也有逐年减少趋势(见表2)。

表2 中职生源数量

同时,在对口升学、中高职衔接、成人高等教育、就业等去向选择中,成人高等教育的选择比例也是最低的[4]。全日制高职院的生源逐渐紧张,也将放宽对中职生对口单招的要求。

对这些趋势必须未雨绸缪,最合理的措施是根据中职生的心理与实际需求,结合国家政策来制定对应方案:

(1)中职无论定位升学或就业都可选择,目标不同自然培训方式也不同。淡化学历补偿作用,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突出技能,技能学历互认,是较合理的选择。让中职学生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同时配套学历教育,让学生在技能培训完成时有较好的就业去向,同时自然获得学历文凭,就有了吸引力。

(2)可适当考虑将成人教育专科层次与本科层次进行对接,对有意愿在专科教育后继续本科教育的学生给予帮助。当然,学生毕业后有非学历培训需求也可予满足,让学生充分享受终身教育。这种灵活机制的优越性是当前全日制入学机制所不具备的,也是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不具备的。

(3)梳理本校专业,从经济布局、产业结构、行业关联等角度选择合适的中职院校,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最佳配置,必要时可跨省、跨区域组织生源。当然这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在政策上统筹调整,增加灵活性与合理化。

5.2 校企合作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也为企业解决了缺少专业人才的问题。成人高等教育在此并非无优势。一是当前劳动密集型企业正逐渐转化,生产一线上的工人需要更高文化素质、技术能力,但企业进行职工教育举办企业大学需要更多成本;二是职工自己出于提升个人素质、提高工资待遇、增厚个人发展基础的打算也想进行文化学习、技术提升。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充分发掘与本校特色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生源。但在过程中,需要注意:

(1)无论在职员工还是即将上岗的中职毕业生,都需有针对性地制定特定培养计划,实现实践人才的专业“定向”培养。尽量将学历提升和技能提升结合,避免重蹈完全进行学历补偿的覆辙。

(2)合理安排时间,将授课教师派送到企业去,既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也保障企业里学员不将时间浪费在路途中,尽量减少“工学”“家学”矛盾,排除学员学习的客观障碍。

5.3 社会人员

社会人员也是高职院校成人教育一大重要生源。但社会人员没有统一组织和类型化需求,人员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学校投入更多的精力,主攻方向有这几种类型:

(1)高中、中职学历的社会人员,年龄小,学历低,没有核心竞争力,容易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左右,并且接受知识能力不高,不注重学习效果,学习就是为了获取文凭、寻找工作或升职加薪。

(2)从业人员已拥有较高学历层次和某一专业知识,学习另一门与工作相关联专业来辅佐现有的专业知识技能。

(3)关注学校和社区教育相融合,了解社区学员的知识层面需求,带动社区整体素质的提升,也是成人高等教育由学历教育向全民教育的重要转变机遇,将社区教育和成人高校紧密结合起来。

(4)近 5 年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不断增加,其平均受教育程度保持在初、高中水平。成人高等教育可以继续增强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教育和新市民培训,并探索一套适应农民工学习特点的教学模式。通过成人高等教育深造学习,使其职业技能更加丰富,增强核心竞争力,获得稳定的职业和收入。

(5)退伍士兵接受成人高等教育提升就业能力。如江苏省《省政府省军区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13〕161号)《省教育厅省民政厅关于做好退役士兵免试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报名工作的通知》(苏教考〔2017〕16号)规定,退役士兵可以免试接受业余或函授教育,还享受一定的经费资助(每人每年5400元)。

当然,解决成人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类成人高等教育生源问题,需要政府机关(教育、人事、社区、行业)、院校(中职、高职、本科)、社会机构根据国家新时期建设学习型社会、打造终身教育体系的教育总体发展的理念从总体谋划、政策制定、严格管理、合法执行、技术革新等方面共同合作完成,建立合理的招生、入学、教学、毕业、就业、发展的继续教育体系构架。

猜你喜欢

全日制生源成人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成人不自在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Un rite de passage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