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产党宣言》中的创新精神及当代启示研究

2022-02-03闫旭杰

南方论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宣言恩格斯

闫旭杰

(厦门大学 福建厦门 361005)

当前,我国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国际形势严峻、国内改革艰巨,创新对于我国发展与进步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共产党宣言》虽并未提出创新思想,但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创新精神萌芽,因此,我们要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回望《共产党宣言》,从中汲取前进力量,助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创新实践。

一、中外语境对“创新”概念的解读

厘清概念是深入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梳理中外不同语境中“创新”的概念内涵,能够为充分认识、挖掘《宣言》中的创新精神提供方向和思路。

(一)中文语境中的“创新”概念

“创新”在现代汉语中是双音节词汇,但追根溯源,从词源学角度分析,则可以把它拆分为两个单音节词,即“创”和“新”。古代的“创”多指伤口、创伤。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創”释义为:“从刀,仓声。”[1]93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此加以补充:“凡刀創及創伤字皆作此,俗变作疮。”[2]183与“创”相比,“新”字的古今意思基本相同。《说文解字》中说到:“新,取木也”[3]300,《说文解字注》补充为:“取木者,新之本义,引申之为凡始基之称。”[4]717这里的“新”便含有革新、更新之意。《现代汉语词典》对“创新”一词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作动词讲,意为放弃陈旧的,创造新的;二作名词讲,意为创造性、新意。总而言之,在中文语境中,“创新”的方式是“创”,目标是“新”,是一种为打破原有的旧事物,以创造性的方式实现事物新开始的过程。

(二)外文语境中的“创新”概念

汉语中的“创新”在英文中对应单词“innovation”,它的原型源于古拉丁语中的“innovare”,意指“引入某种新东西的行为”,也指代“某种新引入的东西”[5]。在经济学领域,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最先明确提出和阐释了创新理论,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6]60。根据熊彼特的定义,“innovation”涵盖了两个不可分割的过程,一为发明创造,二为把发明创造成果带入商业领域,从而产生新的生产能力。[7]简言之,西方社会认为,“创新”就是理念更新和实践革新两个阶段的融合体。

从中国人对“创”“新”二字的理解和西方社会对“innovation”的解读,可以看出在中外语境中,“创新”一词具有两方面重要的特征。一方面,“创新”具有相对性。“创”和“新”都是相对于某个旧事物而言。另一方面,“创新”具有辩证否定性。“创”和“新”都意味着人们对于旧事物的否定和超越以及随之产生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在实践活动中的首次应用。

二、《共产党宣言》中的创新精神

尽管在《宣言》中,“创新”二字并未明确出现,有关这一概念的阐释也未被马克思恩格斯明确表达。但纵观整篇《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理论、文化等进行批判,一系列革命、变革、斗争、废除、改进、代替等概念所表达的正是创新之意。

(一)《共产党宣言》中的制度创新

1.制度创新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充分肯定了物质生产力在社会发展和政治体制转型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指出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决定着相应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形成。同时他们也强调,生产关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生产力的变革,即当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社会制度已无法为生产力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时,原本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便会由新变旧,走向自己的对立面。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阐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揭示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社会制度形态及其创新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在肯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变迁具有巨大作用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强调,在生产关系中,所有制结构具有重要地位。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制度的变迁史,并不仅是生产力的发展史,同时也是所有制的发展史。在原始时代,人类社会最初的所有制形态表现为部落所有制。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中开始出现剩余产品,生产资料私有制也因此产生。由此,人类史上的第二种制度,同时也是第一种国家所有制即奴隶制度便形成了。

2.制度创新的路径为革命与改革的统一

《宣言》对“两个必然”进行了系统概括,指出一种社会制度由低级走向高级有两种途径。其一为变革社会旧制度、创立新制度的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中,当生产关系已无法容纳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时,代表先进生产力且被逼至生存边缘线的被压迫阶级便会发起以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为目的的政治革命,这是社会制度创新的质变形式。其二为不断完善现有制度的社会改革。“资产阶级如果不使生产工具经常发生变革,从而不使生产关系,亦即不使全部社会关系经常发生变革,就不能生存下去。”[8]403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范围内,只有通过对社会关系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变革,即社会制度创新的量变形式,才能促进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3.制度创新的立足点源于本国现实国情

在面对落后的俄国能否在现有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并未局限于传统理论加以作答,而是在充分考察了资本主义国家矛盾发展的现实状况和俄国土地所有制的社会实际后,作出了具体的论断与探究。二人在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对俄国革命道路展开剖析,并随之提出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著名论断“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9]379这一制度创新理论成为民族国家获得独立的重要依据,指导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进程。

(二)《共产党宣言》中的理论创新

1.在继承的基础上开展理论创新

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继承前人研究合理成分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首先,在哲学领域。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承袭了德国黑格尔将自然界、历史、精神世界描述为运动的和发展的这一“合理内核”。坚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对人类社会历史与现实问题加以分析,科学评估了资产阶级的历史意义,准确把握了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并阐释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继承了费尔巴哈将自然界和人类作为哲学研究出发点这一“基本内核”。在《宣言》中立足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基本事实,对金钱、商品、机器和阶级等众多的“物质存在”进行了深刻剖析,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存在特点。其次,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他们承袭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劳动创造价值、分工与协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等理论的合理成分。通过对工人工资、劳动力商品以及资本家获得更多利润的方式等进行探讨,为进一步论述并最终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最后,在社会学领域,马克思恩格斯继承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敢于同旧制度决裂的理论勇气以及对建立新制度的展望和期盼。两个“最彻底的决裂”理论以及关于建立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等均能够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旧理论基础上进行的一系列新思考。

2.在批判的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

首先,任何理论都不是终极的永恒真理。马克思特别强调对永恒真理的批判,在《宣言》中尖锐指出:“但是共产主义要废除永恒真理。”[10]420他们认为,世界的永恒发展和社会实践永续进步决定了人类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永无止境。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更迭,躺在前人认识成果上高枕无忧不但无法取得更多的成就,而且还会被时代淘汰,因此,应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开拓思维。第二,任何理论创新都不是一劳永逸的。马克思从未将自己的理论看作是现成的解决未来世界中一切问题的方法。同时,他也反对后人将其理论看成是僵死的教条。自1848年《宣言》问世,马克思恩格斯结合革命实践条件的变化,对这一历史文献不断进行回顾反思,对其中内容作出多次修改补充。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两人先后为《宣言》的不同版本写下七篇序言。正如马克思在1872年《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所强调:“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1]376

3.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理论创新

随着《宣言》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著作的发表以及世界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许多国家相继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恩格斯结合这些国家开展无产阶级革命的现实实际,进一步总结教训、提炼经验。首先,实践是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要从现实的社会实践出发,通过批判地考察人的实践活动进行理论的发展和创造,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12]413-414其次,实践是理论创新的目标。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理论创新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理论创新再到实践则是第二次飞跃。理论创新的目的就在于实践。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者“他们激烈地反对工人的一切政治运动,认为这种运动只是由于盲目地不相信新福音才发生的。”[13]433诚然,这些思想是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是由于他们未能将其认识付诸于社会实践,因而只能停留在空想的阶段。

(三)《共产党宣言》中的文化创新

1.以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文化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针对资产阶级对于无产阶级的责难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14]420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的改变,人们会根据现有的物质生产方式和一定的社会关系,逐渐形成一种适应于现存社会的文明范式和文化系统。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文化系统是其生产方式和所有制关系的必然结果,在文化领域呈现出的一系列创新成就是由资产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然而当新的物质生存要求和生产关系逐渐超过资本主义的物质生存要求和生产关系时,新的文化系统便会相应产生。因此,作为表达人类社会生活及其生产方式的观念和精神形态的文化,在本质上是由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基础之上必然产生与之对应的文化创新。

2.具有自为性的文化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强调了社会物质生产对于文化的基础性作用和决定性影响,但他们并未将文化的生产过程看作是被动、消极呈现社会的一种表达形式,在他们看来,既应看到社会物质生产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又应深刻认识文化创新的独立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论述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不平衡性,强调了文化创新的自为性。“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15]298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将全部目光聚焦于生产和牟利的行为进行批判,认为资产阶级企图通过“雇佣”,将一切职业变成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大大抹杀了文化创新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3.世界交往中的文化创新

在资本主义大工业兴起前,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和现实地理环境的阻碍,长期以来,许多民族和国家互相隔绝、相对孤立,长期处于自给自足、封闭自守的状态。资本主义大工业兴起后,资产阶级不断拓展海外市场,世界市场日益建立,彼此封闭的国家和民族逐步打破经济隔阂与政治壁垒,拥有不同文化形态的民族和国家实现了在文化上的交流与沟通,开启了世界文化交往的历史。正如《宣言》所讲,“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6]404由于资本主义无限扩张的需求,交往逐渐趋向最遥远形态,即世界交往,地方文化逐渐演变为世界文化,这打破了各民族文化发展的狭隘性和片面性,文化多元趋势日渐明显,文化创新成为必然。

三、《共产党宣言》中创新精神的当代启示

(一)坚持制度创新: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1.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制度创新

坚持问题导向,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思路。[17]由于发展永无止境,问题层出不穷,因而进行持续的制度改革与创新就成为了必要之举。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新时代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意味着我国需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下更大力度整治体制机制的痼疾,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18]据此,党和国家必须要紧密围绕社会主要矛盾开展顶层设计、制度创新,通过创新构建规范、系统、长效的运行机制,使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制度层面上得到充分保障。此外,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围绕制度运行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制度创新十分必要。在抗击疫情期间,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使我国社会在一段时期内遭受到严重损伤,而从中暴露出的问题恰恰为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提供了重要契机。因此,每一次矛盾的出现与问题的来临都会给制度创新带来新的动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克服各种社会矛盾的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围绕问题不断进行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回应各种风险挑战,以此促进社会发展的健康稳定。

2.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开展制度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19]一个国家选择何种制度体系,主要取决于该国家的基本国情。因此,我国的制度创新活动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的现实针对性,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推动形成适合中国稳步前进的新制度。一方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内进行制度创新。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的根本方向开展制度的完善与创新,以此确保制度创新行稳致远。另一方面,要结合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实际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侧重点、立足点、主题均发生了改变。[20]这要求我国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目标,聚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立足国内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有针对性地对制度加以的规划和调整,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坚持理论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引

1.在继承中推动理论创新

继承是创新的前提,任何一种理论的发展均离不开对于已有理论的继承和吸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使党的民族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2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创新发展的理论起点和逻辑起点,强调要在充分继承的前提下,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中国经验与时代内涵。“从《共产党宣言》到列宁主义,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清晰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红色基因一脉相承。”[22]而这个红色基因就是《宣言》中所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当前,我国要在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将接力棒继续传递,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为我国的最高目标和最高理想不动摇,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将之具体化为支撑我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不朽初心与前进动力。

2.在实践中强化理论创新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理论是系统化的社会经验,理论创新是从变化发展的社会实际和现实经验中总结得出的具有规律性的新认识,是对前人没有遇到或未能解决的理论问题的新认识和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是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普遍真理。[23]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不断深化认识、总结经验,逐步发现客观事物新的本质,进而实现观念的自我超越、自我丰富、自我完善。另一方面,要坚持在变化发展着的现实实践中对理论创新成果进行检验。坚持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觉坚持那些由反复实践检验后得出的正确理论。在此基础上,增强理论自信,用理论创新的新成果推进社会实践的新发展。与此同时,根据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进一步检验、丰富、创新科学理论,让理论之树常青。

阿花的声音很轻,像一缕轻烟,轻轻飘到我耳边。阿花说,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每每想起来,我就如同掉进了深渊。

(三)坚持文化创新:为激发全民族活力提供文化力量

1.立足新时代推动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与时代发展密不可分,任何一种创新文化的产生、形成与发展都是在特定社会历史阶段中完成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要在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趋势和时代浪潮方向的前提下,推动我国文化创新工作的发展。首先,准确认识新时代。推动文化创新必须深入研究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实际,在全面掌握历史环境和理论语境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并准确理解新时代的基本内涵、发展特征和实质意义。其次,充分满足新要求。新时代意味着新要求、新任务、新使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要紧密结合党和国家作出的最新战略部署,顺应新要求、把握新任务、担当新使命,在立足新时代、服务新时代的过程中实现文化自身的发展与提高,从而开创文化繁荣创新的新局面。

2.秉持文化自为激发文化创新

文化自为,指文化建设主体对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中外文化特点、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有较为清楚的理解、构想或规划。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文化的沟通交流、资本的大量流入促使我国文化市场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文化的过度市场化也造成了一系列社会发展问题。在此背景下,唯有尊重文化市场规律,对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整体状况保持清醒的认知,并注重加强对我国文化个性与独立性的培养,才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的活跃发展与创新创造。

3.倡导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创新

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唯有坚持世界文化的多样和多元,文化价值方能不断彰显并日益“增值”。随着人类文明交往互鉴的广度不断扩大、深度不断拓展,文化多元发展的特征越来越突出。当前,民族文化创新力的培养需要有更为开放的环境和更为自由的思维空间,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时代环境下,各种文化的生产主体具有不同的文化追求和文化理念。唯有保持文化的多元、坚持文化的多样,使各种社会文化思潮进行有效碰撞、互动和对话,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出民族文化创造的新灵感,从而涌现出更多优质的民族文化产品。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宣言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青春宣言
Father's Day
柔软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杭州宣言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恩格斯服兵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