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推进高校思政部“四个一流建设”

2022-02-03韩泽春

晋中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一流党史育人

韩泽春

(晋中学院党委,山西 晋中 030619)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1]高校思政部是党所领导的开展思政理论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机构。从根本上讲,思政部不是一般的教学单位,而是承担着“强化党的教育、筑牢思想根基、落实立德树人、为党为国育才”重大使命的、具有鲜明政治特色的政治单位。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意识、党的意识、育人意识、纪律规矩意识,这是坚持思政姓党、强化党的教育、筑牢思想根基、落实立德树人、为党为国育才的前提和基础;高校思政部理应建设成为“一流的马克思主义教学基地、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高地、一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一流的马克思主义育人园地”。“四个一流建设”对高校思政部和思政课教师把握角色定位、担当政治职责、履行育人使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和要求,高校思政部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和广大教师一定要筑牢思想之基、明确工作之法、凝聚行动之力积极推进“四个一流建设”,实现高校思政部高质量发展。

一、筑牢“四个一流建设”的思想之基

政治建部是思政部的立身之本。强化政治单位、政治院系意识,是思政部和思政课教师增强“四个意识”的具体体现,是推进“四个一流建设”的思想之基。

强化政治意识,就要坚持思政姓党的根本政治方向,这是思政部和思政课教师工作的根本原则,是做好思政工作的根本遵循。思政部和思政课教师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政治建部,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来进行,服从和服务于党的部署、安排和要求,一言一行都要自觉地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自觉按党的要求去落实,始终唱响姓“马”姓“共”的主旋律。

强化大局意识就要正确认识、自觉服从和坚决维护大局。思政课教师要围绕中心大局谋划工作、推进发展,自觉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晋中学院思政部和思政课教师当前的大局,就是聚焦“四个一流建设”目标,更好地做好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进程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争当先锋,在同类院校中创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品牌,“三全育人”等项工作整体走在前列。

强化核心意识就要当好践行的排头兵。讲政治首要的是要做到“两个维护”。“两个维护”是具体的、现实的,需要高度的理性和情感认同,需要高度的行动自觉。思政部要发挥好教书育人、理论研究、思想宣传的主阵地、主力军作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研究、阐释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扎实抓好教学工作、多办有影响的学术活动、组织深化思政课实践教育等多种路径,率先践行“两个维护”。

强化看齐意识就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思政部和思政课教师承担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基本课程教学任务,负责全校公共思政课教学工作,在理论研究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比一般教学院系人员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而且要做得更好。这样,思政部和思政课教师政治上就必须有更高要求,更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与传播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妄议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现象进行坚决斗争。

二、明确“四个一流建设”的工作之法

要坚持用学术讲政治、用党建讲政治、用党性讲政治,做到“三个贯彻”(1),这是促进“四个一流建设”的根本工作方法。

坚持用学术讲政治,把理论联系实际贯彻于教学科研活动的始终。讲政治是思政部教学科研活动的鲜明特质。思政课教师虽然所讲的课程内容不尽相同,但所有的课程都必须从政治层面去讲,讲的都是政治课;思政课教师虽然所承担的研究课题不尽相同,但所有的课题都必须上升到政治层面思考,研究的都是政治问题。思政部所举办的各种论坛、理论研讨会乃至学生社团活动等等,都必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学术讲政治。

坚持用党建讲政治,把党的建设贯彻于业务工作的始终。党建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大的业务。思政部要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使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比如,把党总支和党支部会议、党总支中心组学习和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与推动思政部教学科研工作相融合,在顶层设计中将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匹配起来;以教研室、课题组等为单位开展课题项目研究的同时,也要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开展好学科科研工作乃至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工作,把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与科研项目课题研究等业务工作相融合;将集体备课、学术活动、课题研究、实践教育纳入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体系,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科研、学生活动的高度融合。

坚持用党性讲政治,把党性锻炼贯彻于各项工作的始终。用党建讲政治,具体到党员身上,就是用党性讲政治:一方面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懂政治的人讲政治;另一方面也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灵魂的塑造者率先得到灵魂的洗礼。具体而言,就是把学好、用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推动思政部教学科研工作、提升党员干部党性结合起来,化理论为方法、党性,转知识为智慧、修养,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变为推动教学科研工作的立场和方法,把理论教学研究的过程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的党性修养过程,把理论知识和道德良知转化为塑造完美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的智慧,把思政人自身的修养转化为学生的毕生追求与实践行动。

三、凝聚“四个一流建设”的行动之力

第一,增强作为马克思主义教学基地的竞争力。思政课教师要聚焦学生成长、成才所关心和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开展好教育教学活动,切实做到用学术讲政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搞教学,占据教学和学术的政治制高点抓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品牌优势。

第二,增强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高地的学科学术影响力。要聚焦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问题、前沿问题,积极开展重点课题、热点问题、教研问题研究,加大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力度,促进内外协同,推动智库建设,提升思政部学术科研水平。

第三,增强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的引领感召力。要积极站在思想前沿及时跟进、响亮发声,加强对社会思潮的辨析引导,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净化“噪音”“杂音”,在具体思政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等各方面工作中敢于发声亮剑,善于解疑释惑,更多更好地增强正能量,发挥好作用。要结合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大的时事热点主动作为、扎实工作、高效施教,以优异的党建、育人、教学、科研等各方面业绩,践行我们应有的忠诚担当。

第四,增强作为马克思主义育人园地的真理穿透力。“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对思政部来说更是如此。要发挥好思政课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不断增强课程内容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时效性。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把感党恩、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奋斗之中。要抓细、抓实“三全育人”(2)综合改革试点具体工作,抓细、抓实“十育人”(3)一体化的各方面工作,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到办学、治部、育人全过程和各环节,扎实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要落实“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求,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全面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能力水平,促使我们的思政课教师都能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

四、抓好“四个一流建设”的落实之要

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是今后思政部及其思政课教师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思政部推进“四个一流建设”的大好契机和落实之要。高校思政部要把党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把“四个一流建设”抓实抓好。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抓落实。要深刻认识思政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思政课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渠道和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党史学习教育方面的师资优势、学科优势、平台优势、系统优势,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上级关于抓好党史学习教育的各项部署要求,把抓好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当前最重要的重大政治任务,把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思政部、思政课教师的重点工作、重大任务,把党史学习教育长期而全面地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学研究全流程、党建管理各方面,带头落实好党史学习教育任务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特别是要认真学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系统把握其中集中体现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党史观,深入查找在学习落实上级各项部署要求过程中思想认识、工作措施、实际效果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坚持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坚持主动作为、主动创新、主动担当,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把“四个一流建设”抓实抓好,把党史教育质量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二要聚焦质量成效抓落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和抓好日常思政课教学研究等工作,无不需要好师资、好课程、好教材、好成果、好声音,这“五好”相辅相成、协调统一,才能形成有效合力,取得好的效果。首先要抓好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研究的深度融合,以正确党史观和更高政治站位,以集体备课和同讲党史课等多种方式,打造好思政金课、党史教育金课,给学生讲好党的奋斗历程、成功经验、巨大成就、思想伟力、革命故事、红色精神、远大目标、美好蓝图,教育引导学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其次要发挥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把党史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把系统化、学理性的党史研究成果转化为优秀党史教育资源,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此外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弘扬和传承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讲和阐释好山西省和晋中市孕育的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刘胡兰精神、大寨精神等红色基因,挖掘运用好各种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引导学生赓续红色血脉,坚定信仰信念,矢志爱党爱国,争做有志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三要着眼“十四五”发展抓落实。要切实抓好思政部“四个一流建设”具体工作,对今年和整个“十四五”时期发展定位、目标、任务、举措拿出高质量、系统化的方案,对学科、专业、课程、师资建设等各方面拿出高标准、具体化的办法,以“四个一流建设”为牵引,推动思政部党的建设、教育教学、学科科研、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打造品牌、创出特色、取得实效,切实以实际行动体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真正做到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四是要突出教师主力军作用抓落实。要切实抓好思政课教师队伍“四个一流建设”具体工作,把思政课教师带头“提高政治站位、真正讲好政治,带头提升教学质量、真正立德树人,带头严明纪律规矩、强化师德师风,带头严格规范管理、全面从严治党”摆在突出位置,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要求,抓严抓细抓实,体现到一言一行,落实在时时处处,切实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4),真正做学生健康成长和奋发成才的引路人。

总的来说,作为思政教学、科研工作的干部和教师,要带头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等会议上所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守教育初心使命,矢志提升综合素养,以身作则锤炼师德师风,严格遵守各项纪律规矩,以推进“四个一流建设”为有力抓手和牵引,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在高校办学治校育人更好发展中、在山西转型发展蹚新路实践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做出应有的更大贡献。

注释

(1)“三个贯彻”指的是:“把理论联系实际贯彻于教学、科研活动始终,把党的建设贯彻于业务工作始终,把党性锻炼贯彻于各项工作的始终。”

(2)“三全育人”指的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3)“十育人”指的是: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组织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和资助育人。

(4)“四有好老师”指的是: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猜你喜欢

一流党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