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若尘露 怀思寄八荒

2022-02-03赵振江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阮籍艺术风格

摘 要:作为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阮籍是一位在乱世中求“觉醒”的忧患之士。其《咏怀八十二首》五言组诗开创了咏怀诗体,上承《诗经》《离骚》,下启左思、陶渊明,并在唐人手中得到多方面继承发展。本文从阮籍咏怀诗文本分析入手,进一步探究了其五言诗意象丰富、典故精深、寄兴遥遠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阮籍 咏怀诗 艺术风格

阮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作为建安以来首个全力创作五言诗的文学家,他的作品被刘熙载称为“去来无端,不可踪迹”。魏晋两代更迭之际,曹马残酷的政治斗争背景让一众知识分子陷入苦闷、绝望的挣扎和斗争中,造就了这一历史时期独特的诗歌艺术风格。特别是阮籍的组诗《咏怀八十二首》开五言诗之新境界,为后来五言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壮志难鸣,寄情于物展现真美

阮籍生活的时代有着复杂的政治文化背景,文人如果出言不慎,就会惨遭各种政治压迫,噤若寒蝉的文人们无法直接去阐发自己的主张。作为一个正直之士,司马集团的谋逆之心让阮籍深恶痛绝。“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满腔哀闷伴随着追求玄学的时代风气,让他选择通过“发言玄远”a的艺术方式表达心中所想。

口不臧否人物的生存策略让阮籍在诗歌中大量运用具有暗示特征的典型意象,如以代表高洁品质的仙鹤、凤凰来自比。见《咏怀》其二十一:

于心怀寸阴,羲阳将欲冥。

挥袂抚长剑,仰观浮云征。

云间有玄鹤,抗志扬哀声。

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

岂与鹑鷃游,连翩戏中庭。

阮籍用深刻的哲理观照人生,去挖掘生命的孤独与悲哀。此诗首联就选取了黄昏的环境,暗示着悲观萧飒的氛围。难以阻止落日将西,失落之意初显。抚剑观云,昭示着作者心中的远大志向。接下来阮籍借云间仙鹤来表达自己志向高洁,想如玄鹤般一飞冲天,表现出纵然孤寂也不肯与一些人同流合污,志存高远而不苟世俗的理想情怀。从此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作者以物自比,乱世中的壮志与苦闷借助意象得到强化,容易使读者共鸣。此外阮籍还经常用凤凰来比喻自己,如《咏怀》其七十九: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曾国藩曰:“凤凰,本阮公自况也。”b这首诗,阮籍自比为凤凰,通过歌颂“高洁的凤凰饮醴泉之水,寄居在小山丘上,遭受西风的肆虐,最后奋起直飞后到达昆仑山上”的故事,怨愤地斥责了统治阶级对“贤才”的摧残,并表达了自己不愿与恶随波逐流的崇高心境。除仙鹤和凤凰之外,阮籍经常用植物来表达政治变化,在《咏怀》其三,他借景物变化描述时局: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在曹魏政权中,本来大批的良士想要为国报效、建功立业,但奸臣当道犹如那遍地的荆棘让那些桃花一样的人才无所适从。虽然春日艳丽,但到了秋天便凋落衰败,之前的繁荣景象也在转眼间变成了枯枝败叶,到最后满是荆棘。这首诗虽然看起来是在写景,但暗喻了当时的朝政。连最亲近的妻与子都无法保全,恰如岁暮披着霜露的荒草,文人之戚戚可见一斑。悲冷肃杀的时令和动植物词语的联排,增加了诗歌表达的张力。

清初诗文选家陈祚明评选《咏怀》诗曰:“嗣宗《咏怀》诗,如白首狂夫,歌哭道中,辄向黄河乱流欲渡,彼自有所以伤心之故,不可为他人言。”c阮籍的《咏怀》情感真挚,借各种意象暗寓对现实的不满,与诗骚等取材于身边直观所感有异曲同工之意。《咏怀》组诗中有鸟、植物、道路、神仙等多种意象,如大量诗歌用鸟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用隐约曲折的修辞表露当时的政治环境中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

二、用典遥深,开创体制垂范后世

用典是文人在有限的诗句中发挥深意的自觉选择,与前人的情感共鸣在一定意义上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有助于后人更好地理解作者情感。典故在阮籍的诗中一方面可以奠定情感基调,另一方面也是他明哲保身的选择。阮籍个性谨慎,因此他的诗歌多隐晦,尽管情感难以抑制,但表达上委婉曲折,阮籍的用典目的可归为两类,即用典刺世和借典抒怀。如 《咏怀》其二: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

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

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

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诗中二妃和交甫的神话故事来自于《列仙传》,结局让人感觉虚无和忧伤。阮籍虽然感叹于他们对爱情的忠贞,却又在结尾反问:这金石般的情谊为什么一下断绝之后令人悲伤?此诗言多隐蔽,诗意曲折隐微,后人对诗中典故也多加猜测,结合时代背景及阮籍自身情况此诗应为讽刺司马氏之作。讽刺现实君臣关系,却引用远古神话爱情故事,并又加上诗人的想象,更显深远;而结尾二句本应点明主旨,作者却运用典故发问,以至于诗意迷离,更加回味无穷。阮籍的咏怀题材之所以成为后世典范正是源于“发愤而作”却符合雅正的艺术追求,不怨不诽。如《咏怀》其三十二: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此诗用典遥深,包含了齐景公、孔子、赤松子、渔夫等人物典故。在开头四句描写完时光流逝后,感怀伤时,苦叹人生短暂、国运不济。在浩瀚永恒的宇宙和天道中,曹魏政权都恍如一瞬,更何况他自己本身只是草芥,如渺小尘埃,顷刻间就会消亡。之后的一句再次用典,利用齐景公叹息生命短暂、孔子伤心时光荏苒的故事,重申与强调人生与国运的刹那。《韩诗外传》记载齐景公游牛山北望齐时说:“美哉国乎?郁郁泰山!使古而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言毕涕泪沾襟。d孔子在《论语·子罕》中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在齐景公登山感慨自身渺小和孔子对流水的惋惜中,阮籍也感慨自身在这混乱环境中该如何生存。《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了张良悉心辅佐刘邦建立西汉后,赶紧向刘邦表示:“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阮籍在此借用赤松子的典故以寄托自己内心的情感,自己也希望得到像张良一样的结果。末二句隐括《渔父》句意,表明要摆脱当前险恶的政治处境,想要自救和脱离险境,因此,阮籍当时心想可能只有扈从赤松子,跟随渔父,即或仙或隐,脱离尘世的喧嚣,才可以避开祸患,最后获得悠闲自在。然而这一切不过是他短暂的幻想,隐逸是何等的不容易,所以终究还是要跌回凡尘世界。

诗人用典是常见的创作手法,但阮籍频繁在诗中用典,甚至在一首诗中采用多个典故,是他“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e的自保之选,也是成就他诗歌朦胧美的艺术技法。现实残酷,阮籍在诗中利用各种典故抒发他对社会、生命以及自我的思考和感触,感叹生命短暂,思考自我存在的价值,如何能脱离尘世求得内心安宁。作为真实内心的昭示,诗中典故的深意就是他诗歌表达的主旨。

三、深沉有怀,悲凉中的理性之思

王夫之曰:“步兵咏怀自是旷世绝代之作……且其托体之妙,或以自安,或以自悼,或标物外之旨,或寄疾邪之思,不但当时雄猜之渠长,无可施其怨忌,且使千秋以还了无觅脚跟处。”f这是对阮籍整体咏怀诗的高度认可,诗歌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八十二首咏怀诗非一日之作,无论咏史怀古还是游仙或咏怀,这些相同或相似的愁思苦痛也非短时所感。魏晋时期在历史上是著名的动乱时期,战乱不息、人命危短,平定暴乱是当时每个文人贤才的心声。少年时期的阮籍勤学而志远,虽然小时候家境贫苦,但他天赋异禀,再加上勤学又能文能武,抱有济世之志,奈何生不逢时、朝局动荡。正始之前,统治阶级是曹氏集团。当时社会稳定,阮籍胸怀大志;后来时局动乱,曹氏集团和司马集团矛盾激化,阮籍敏锐地感知到这种政局的变化,想要避世归隐,但当时执政者对于有名在身的文人的态度怎肯轻易放过,阮籍被迫出仕。

在这样的环境中,文人处境变得艰难,阮籍想要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且他信奉儒家和道家思想,以至于他内心极度矛盾。各种纠结情感夹杂在一起,使得他的咏怀组诗大多有一种悲凉的气氛,更多呈现出讽刺消极的一面,充斥着孤独、苦闷、忧伤的情感。他的诗篇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如:“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而“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流露出了对世事反复的感慨,通过自然现象反观自身,不由得苦闷哀伤。《咏怀诗》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开头两句出自王粲的《七哀三首》中第二首:“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王粲夜里无眠,于是起身去弹琴,借此抒发自己的愁思。阮籍同样也是夜不能寐,月下弹琴表达忧愁,但他的忧虑比王粲要浓厚很多。对比二人,王粲是对故乡之忧思,而阮籍却是对政治之忧叹。清人方东树评价道:“此是八十一首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g阮籍是被迫出仕,内心向往自由洒脱却畏惧于司马集团的强权,因此他的孤独悲哀和无奈的情绪伴随一生,于迎春先生有一段评价用来描述阮籍一生的情感是极为贴切的:“在时代的苦难、伤痛中获得了人生自觉并迅速成熟起来的士人们,遂在执着的期盼和现实的失落中走向自己的心灵。……基于人生根本的悲哀感,无疑是人成长的标示,只有深刻地认识、体验了人的软弱、渺小、无助,人才能清晰、真实地觉知自己在历史、宇宙中的位置。正是由于流动着这种动人的生命情绪和人生实感,更加广阔、壮大的社会内容和时代关切才会不至于空洞、浮泛,从而与人息息相关。”h 生命的短暂是人觉醒后体会到的悲哀,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成长,经历过孤独与悲哀才成就出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士,孤独和苦闷造就了阮籍,形成其含蓄自然而厚重悲凉的诗歌风格。

阮籍常借醉酒避祸,但内心十分清醒,他崇奉老庄哲学并大力发展其学说,融入生活,在乱世追求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他“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风格在后世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力。阮籍所创作的《咏怀诗八十二首》,曾被钟嵘在《诗品》中评价为“厥旨渊放,归趣难求”i。组诗的思想内容丰富广泛,风格独特,影响深远,避免了五言诗语言风格走向华美空泛,用平淡质朴的文字传递真情、真美,对后世诗人和五言诗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a〔唐〕 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359页。

b叶嘉莹:《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7页。

c〔清〕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见《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续修四库全书》,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08页。

d王利锁:《试论阮籍 〈咏怀〉 诗的使事用典》,《中国韵文学刊》2002年第2期。

e〔唐〕 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359页。

f〔明〕 王夫之著,李中华、李利民校点:《古诗评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g〔清〕 方东树:《昭昧詹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h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257页。

i〔南朝梁〕 钟嵘:《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53页。

参考文献:

[1]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方东树.昭昧詹言[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陈伯君校订.阮籍集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7.

[4]叶嘉莹. 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陳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续修四库全书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2.

[6]郭绍虞.诗品集解[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7]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8]钟嵘.诗品注[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基金项目: 原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材建设》,课题编号:JY-ZD-1707

作 者: 赵振江,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等。

编 辑: 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阮籍艺术风格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浅析《拜月亭记》中所体现的“南戏”艺术风格
“青睐”与“垂青”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
中国当代八大文人书画名家艺术风格论
从阮籍、嵇康与傅玄的诗歌看正始与西晋诗风的嬗变
阮籍与酒
对阮籍十首四言《咏怀诗》的真实性还是以存疑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