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及其启示

2022-02-02梅珍生

社会科学动态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想工作

梅珍生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即1949—1956 年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社会历史时期。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已经占据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社会主义因素和非社会主义因素此消彼长。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明显地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①“为着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完成社会主义改造,需要用社会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全国人民,使社会主义思想确实居于统治地位,在群众中占优势,借以动员全国人民积极参加建设社会主义和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事业,发挥他们为这一事业的胜利而作艰苦奋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②党对意识形态建设作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 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思想文化阵地既是传播各种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从执政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旗帜鲜明地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去占领一切思想文化阵地。

(一) 确立党的文化建设指导方针

第一,确立党的文化建设方针。在过渡时期,我们党的文化建设方针就是无条件地为人民服务。1919 年“五四”运动以降,中国新文化运动即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也属于国际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内容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它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与独立,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毛泽东同志所揭示的这些原则,在《共同纲领》中被具体化为建设新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各项政策,它们即是过渡时期中国文化教育建设的总路线与总方针。③

第二,确立党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教育方针。在过渡阶段,“我们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同整个新民主主义的纲领是一致的,都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因此,我们在教育上就要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④为了奠定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的基础,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主要任务,“第一是使文化教育事业从过去少数人的手里,转移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基础上;第二是使我们的文化教育事业有效地为恢复与发展国家生产建设而服务,要使文化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很好地结合起来,使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⑤

(二) 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普及

第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和武装人民,成为新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首要任务。⑥革命胜利后,针对各地党的组织里存在部分党员犯有不愿或不善于和党外群众与民主人士合作的关门主义错误,中央号召全党学习《斯大林、毛泽东论共产党员要善于和非党群众团结合作》,以此指导、教育党员与非党群众的团结合作。⑦在学习斯大林著作方面,“联共(布) 党史”第九章到第十二章和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部分著作,系统地了解苏联实现国家工业化、农业合作化和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以便在经济建设中根据我国具体条件正确地利用苏联的经验。⑧在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思想方面,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为巩固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而写作的。它严厉批判了各种错误的认识论,运用党长时期中极其丰富的战斗经验,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我们党内思想问题的最本质的问题,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的问题,即关于辩证唯物论的问题,关于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问题。”⑨

第二,把发展工农教育、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作为文教工作上的迫切任务。一方面,为了解决工人与农民在文化方面的需要,也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作必要的准备,力求在七年或十年以后,使中国能够出现数以万计的由工人农民出身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使他们成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与国防建设的骨干。⑩另一方面,开展了改造旧知识分子的政治教育,使其为革命服务。中共中央规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是:“争取、团结、教育和改造。……主要是帮助知识分子建立革命的人生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1⑪通过动员,在人民群众中掀起了广泛学习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与马恩列斯主要著作以及毛泽东著作的热潮。通过学习,打破了知识分子中对于美帝国主义的幻想,促使知识分子中的最大部分认识到自己是脑力劳动者,应当与工农兵站在一起。

第三,引导农民理解“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确立社会主义过渡阶段到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全体人民所有制(即国有制) 和合作社社员集体所有制。”⑫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按照自愿的原则,发展互助合作运动,最终建成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合作社。为什么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对手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中一步一步地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呢?“社会主义是用大伙联合起来用大规模生产和新的农具新的农作法来求共同富裕。”⑬“农业不实行社会主义,农村里少数人变成资本家要剥削穷人,要拿生产的东西囤积居奇捣乱市场,多数人变成穷人要受富农压迫,农村不得平安,国家也不得平安。”⑭走资本主义的路是一条死路,走社会主义的路才是一条光明大路。

二、 过渡时期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具体路径

(一) 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

随着过渡时期各项建设的深入,我们党深刻地认识到,“出版工作是党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各级党委和各部门党组必须注意加强领导,以充分发挥它在思想领导、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的作用。”⑮为了适应国家建设事业和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我们党自觉地加强并有重点地发展国营和地方国营出版业,促使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以及其他为国家和人民所需要的书籍的出版。有意识地将报纸等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宣传工具牢牢控制在中国人的手中。

第一,肃清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文化侵略。美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活动,主要是通过以巨额款项津贴宗教、教育、文化、医疗、出版、救济等各项事业,以图从精神上奴役中国人民。为此,中央发布了一系列处置外国出版物的规定。如《关于取消外人在华办报权的决定》:“明令英商《字林西报》、美商《密勒氏评论报》停刊,并即着手筹备一个新的小型的英文报纸。”⑯制止帝国主义国家反动宣传品入口。“(一) 上海、广州两市应即召集海关、邮局、公安局、外事处、新闻出版处负责人联席会议,商定检扣外来反动书刊暂行办法,……(二) 凡美国与南斯拉夫的反动报刊宣传品入口者应一律检扣缴付专门机关研究或销毁。”⑰以此制止美帝国主义对新生中国的文化入侵。此外,为了便于有计划地购入必要的外国书报,中央宣传部制定了《关于查禁入口反动书报的办法》,加大了禁查帝国主义及国民党由海外运入反动书报的力度。⑱

第二,妥善处置接受美国经费控制的各类文化教育机构。1908 年美国政府提议利用庚子赔款发展在帝国主义控制下的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美国通过举办教会学校、医院、救济事业、文化出版、宗教团体等,使得接受美国津贴之文化教育救济机关与宗教团体,在中国全部接受外国津贴的同类机关团体中占一半左右。为了维护中国人民文化教育宗教事业等的自主权利,彻底制止美帝国主义分子利用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和宗教团体进行反动活动,我国政府对于接受美国津贴的机关和团体,分门别类地作出了适当的处理。⑲让它们或实行完全自办,或由政府予以接办改为国家事业,或由私人团体继续经营改为中国人民完全自办之事业。

(二) 培育社会主义信仰, 维护政治信仰安全

第一,培育社会主义信仰,要从重视理论工作入手。刘少奇同志曾指出,中国革命胜利后,理论工作是很薄弱的一环。“我们党的干部应该重视理论工作。……运用掌握了的马列主义理论去观察、解释、处理实际问题。”⑳由于我们所遇到的、所要处理的问题都是新的问题,许多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没有讲到的。我们要学习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我们党要有很多做理论研究工作的。党如果没有很多的理论干部,就不可能领导这样大的国家达到社会主义。”㉑

第二,培育社会主义信仰,要在农民中反对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中央明确指出,“我们应当在农民中反对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提倡农民由勤俭生产而致生活富裕,也不反对一部分农民变为富农,但并不提倡农民应当变为富农,或因农民不愿变为富农而批评说这就是空想农业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想”⑫,让农民知道什么是真社会主义。

第三,培育社会主义信仰,必须割断国内天主教、基督教与帝国主义的联系。中央发布了《关于宣传基督教宣言和割断天主教、基督教同帝国主义联系的指示》,通过全国范围内基督教、天主教展开的自立革新运动,实现中国宗教的自治、自养、自传,实现爱国护教。在革新运动中,团结宗教界最大多数,组织、发展和巩固全国宗教界的反帝统一战线。把一般教徒与教徒中的少数反动分子,特别是外国间谍分子和侵略分子区别开来。“利用这个运动加强基督教中的进步力量孤立和打击其中的反动力量,以便为实际割断基督教与帝国主义联系创造充分条件。”㉓宗教的管理权一律归中国人掌握,不容任何外人操纵。㉔

第四,通过批判与讨论文学艺术的反面教材,达到树立社会主义思想的目的。1949 年7 月,第一次文代会把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作为发展新中国文艺的基本方针㉕。过渡时期,一些文艺工作者打着“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旗号,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的反动宣传。这引起了我党的高度重视。“《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像武训那样的人,处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封建统治者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吗?”㉖“把电影看作单纯娱乐的错误观点,必须认真地加以克服。……每部影片都能充分地发挥它应有的教育作用。”㉗这样,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破除向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和封建反动思想妥协的行为,树立社会主义思想。

第五,以戏曲改革唤醒民主精神与爱国精神。1950 年,全国戏曲改革工作拉开了序幕,中央政府出台了对戏曲节目审定标准的意见,认为“对下列情形之节目应加以修改,其少数最严重者得加以停演:(1) 宣扬麻醉与恐吓人民的封建奴隶道德与迷信者;(2) 宣扬淫毒奸杀者;(3) 丑化和侮辱劳动人民的语言和动作。”㉘“戏曲应以发扬人民新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人民在革命斗争与生产劳动中的英雄主义为首要任务。”㉙通过戏改工作,鼓励艺人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使他们成为人民的艺术家,发挥其应有的宣传教育作用㉚。

(三) 以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思想改造工作

第一,加紧培养高等、中等学校政治理论师资。大学和中学中的政治课是给青年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㉛。1952 年《中央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提出,全国高等、中等学校“亟需树立工人阶级的思想领导,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建设。而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水平,则是学校思想建设工作的中心环节。”㉜对于普遍缺少称职的政治理论师资,采取多种途径,如在中国人民大学创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班;在高等、中等学校选拔优秀的党员、团员,担任政治理论课程的助教或助理;各具备适当条件的高等学校,举办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班;设立政治教育系或政治教育专修科等㉝。这极大地缓解了懂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理论师资不足问题。

第二,注意以思想改造达到解决思想问题的目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彻底实现民主改造和逐步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为发挥他们在国家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党十分重视对知识分子的团结、教育和改造工作㉞。中央转发东北局《关于中等学校教师思想改造与组织清理工作的规定的指示》,认为东北局对于中等学校教师的思想改造与组织清理工作所作的各项规定是正确的,思想改造与组织清理应密切结合,但在步骤上又应适当分开。在思想改造与坦白交代的过程中,应坚持“不追不逼”方针,不得采用“打虎”方式去进行㉟。对医务人员如何进行思想改造运动,《中央宣传部对在医务人员中进行思想改造问题的通知》指出,“鉴于医务人员……担负着极为繁重的医疗防疫任务,因此,在他们中间进行思想改造工作,必须采取更加慎重的方式,必须更加有领导、有步骤、有准备地来进行。”㊱

第三,分门别类地指导民主人士的思想改造工作。加强对各界民主人士思想改造,广泛开展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人民政协通过了《展开各界人士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的决定》。对于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主要组织他们认真地学习共同纲领,以提高其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对专家则要求他们做到以马列主义来武装自己,使他们认识到科学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学习苏联先进的科学的理论和经验。工商界人士学习内容主要是共同纲领,政府的政策法令和政治常识。宗教界人士学习的主要内容则是爱国主义教育,要求他们发扬爱国精神,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保卫和平民主的斗争㊲。

知识分子经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那些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对于外国帝国主义的依附、谄媚、崇拜和恐惧的心理,已基本上被肃清。“全国人民恢复和提高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㊳

(四) 加强党对理论工作的领导

第一,建立基层党的宣传员、报告员队伍。在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生产、治河等各项运动中,注重建立党的宣传员、报告员队伍,有意识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党的宣传员、报告员及非党宣传组织必须联成一气。……无论宣传员或报告员,其宣传对象、内容,都可作适当固定的分工(有些地方称之为‘包干制’)。农村中有的按居住地区或群众喜欢聚乐的自然场合分工;城市有的按街道行业分工;还有的按宣传内容的性质分工。”㊴这种分工增强了宣传内容和听众之间的针对性。

第二,建立健全的党刊检查制度。由于过渡时期多数党刊不知道如何发挥党刊作用,办刊编辑方针不够明确,内容多半是中央各局与本地党委指示文件的汇刊,关于本地区的指导性言论与经验介绍在篇幅比重上占得很少,甚至刊登与中央指示精神不相符合的文章与报告等,中央宣传部转发了华东局《关于整理与加强华东各级党刊的决定》,“建立党刊的检查制度。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应按月审查同级及下级党委所出版之党刊,并将审查结果作为定期向上级所作报告的内容之一”㊵,以此提高党对党刊的领导水平。

三、 过渡时期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启示

第一,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在高级干部中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对于党的工作和国家工作的改进具有决定的意义。鉴于高级干部工作特别繁忙,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对高级干部的学习加以领导、鼓励、督促和帮助㊶。凡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的党员干部,都应参加中央关于干部理论教育的指示所规定的理论学习㊷。为解决“如何学得好”的问题,各地注意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 培养和训练理论教员、辅导员; (2) 编写教学提纲及参考资料;(3) 成立学习室。”㊸加强对各地干部学习情况的了解,研究各地提高教学质量和组织工作中的经验,加以适当的介绍和推广㊹。

第二,积极发挥报纸舆论联系党和群众的工具作用。办报纸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领导工作。报社的编辑部、编辑人员、记者,“要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个极重要的社会的力量,把自己培养成为政治上、工作上、思想上的观察家和批评家。”㊺“报纸工作人员在和领导部门发生关系的时候,也应当是以负责的态度去到领导机关请示、磋商、报告情况、提出意见。”㊻报纸要尽量把群众里的要求发表出来,并帮助他们实现。鼓励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此保持报纸的生命力㊼。

第三,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指出,为“适应全国逐步转入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的情况,全国报纸应当用首要的篇幅来报道人民生产劳动的状况,宣传生产工作和经济财政管理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和错误的教训。”㊽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正是理论与实际相一致方法的要求。“实际工作要有理论的指导,才不会盲目乱撞。……我们的教育不应该犯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错误,也不应该陷入没有理论指导的经验主义错误中去。”㊾

第四,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重视人才。艺术干部一方面应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党的政策的学习,另一方面应加强其艺术实践,使马列主义理论和党的政策能够与其艺术实践结合起来,并使其在艺术修养上得到不断提高。各文化艺术部门的负责人必须善于发现人才,克服在对待干部问题上的官僚主义态度。文艺干部应克服和防止自满,不要做空头文学家,空头艺术家㊿。

第五,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在思想改造与组织清理工作中,我们党始终强调正面教育,启发觉悟,使改造对象认识到需要改造,敢于改造,能够改造,从而做到自觉地揭露批判和挖掘问题。“教师在自己的组织教师代表会领导下进行自我教育的活动。结合教师群众的工作和思想实际,通过听报告、讨论、批评与自我批评来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提高其政治觉悟;在思想批判方面,应以肃清封建、买办、法西斯思想,划清敌我界限为主,并可酌量批判某些突出的资产阶级思想。”农村要走社会主义的路,必须使农民认识到统购粮食的必要性。国家实行统购粮食,可以避免农村走上资本主义的死路。

第六,以思想斗争解决思想问题。在过渡时期的具体工作中,我们党善于抓主要矛盾。在思想改造中,从实际出发划分类型,掌握政治思想为主的标准,严禁把生活作风等问题与政治思想问题混淆起来。采取分类排队与分别“过关”,做到先易后难,以利于迅速团结争取多数,避免引起大多数的反感。检讨“过关”时,对于检查不深刻的思想改造对象,群众不满意,也不应让其一次“过关”;注意防止过早追问政治历史问题,放松思想批判,更不能将二者混在一起,以引起恐慌与对抗情绪,使思想问题解决不深。

第七,不断加强党驾驭意识形态工作全局的能力。经过过渡时期的探索,党明确地将意识形态工作归结为:关于理论教育工作;关于群众宣传工作;关于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关于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领导;关于对报纸工作的领导;关于对出版工作的领导;关于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关于干部管理工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这八个方面工作,服务于工农知识分子,正显示了党对于意识形态领导工作的娴熟,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注释:

①本书编写组: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1 年版,第150 页。

②③④⑤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⑯⑰⑱⑲⑳㉑㉒㉓㉔㉖㉗㉘㉙㉚㉛㉜㉝㉟㊱㊲㊳㊴㊵㊶㊷㊸㊹㊺㊻㊼㊽㊾㊿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 年版,第638、28—29、80、29、37、551、169、32、32—33、613—614、611、612、734、59、90、131、159—166、119、122、112、123、186、231、376、93、224—225、147、288、406—407、407、384、388、414、422、284、127、296、591、595、600、46、46、41、61、80、715、212、496、615、731 页。

⑥㉕本书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21 年版,第44、45 页。

㉞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 年版,第166 页。

猜你喜欢

思想工作
转化思想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
谈“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