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0”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探析

2022-01-31赵一禾

时代人物 2021年35期
关键词:新生心理健康大学

赵一禾

(鲁东大学 山东烟台 264025)

“00“后大学新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当今社会,经济以及信息科技发展迅速,即将踏入大学的“00”后准大学生在享受着社会进步发展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面对现代社会带来的各种压力,由此而发生在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令人担忧,出现心理问题的大一新生比例不断升高,在以12.6万大一学生为对象的调查中发现,约有百分之二十的大一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且每年因为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大一学生人数已经占到休学、退学大一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新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这值得高校辅导员关注。具体来说,当前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几种:

身份转换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新生从一名应试教育下的中学生身份,在一个漫长的暑假结束过后突然变成了成独立自主的大学生,这对于一个18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是有些突兀的。当一名高考完的高中生拿到在自己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们在自己的心里不断地暗示:我已经是一名大学生,我有更多的自由了!这个时候他们满怀对大学生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新鲜的事物的渴望。但是当大学新生踏入校门,真正开始大学生活之后,他们慢慢意识到了自己已经远离家乡,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处理、自己解决,甚至有时还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大大小小的选择面前都要自己做出选择,并且要真正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去面对未来难以预料的结果,是真正的需要自己独当一面了。很多时候,哭了没有妈妈的怀抱,委屈了也没有爸爸的臂膀,累了也没有往日最熟悉的好朋友的依偎,空前的孤独接踵而至,这时,高校引导学生自立自强互帮互助尤为重要。

进入高校的学生往往是各个中学的佼佼者,各个中学班级的重点培养对象,各个家庭的中心,那时的他们存在感强烈,成就感满满。这样的一群孩子聚在一起突然各自平庸起来,同等的优秀使个人不再是众手怀中的明星,甚至没有什么存在感。这会不同程度地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是心理障碍的重要诱因之一,高校应给予引导,引导学生正视现状,努力拼搏,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在更高的平台上再创辉煌。同时予以关心和爱护,助其成长。

情感影响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新生面临着友情,爱情,亲情,甚至师生关系的情感压力。

友情看似简单易操作,实际上却是大学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大因素,男女生皆有分布。当代大学新生个性鲜明,且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生活环境,语音、习俗、饮食、物价、生活方式皆有差异,面对诸多不同,如何求同存异和谐相处考验着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和包容能力,这需要大学整体大环境的引导和帮助。

在青春期时期即中学时期,由于升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各中学没有专项时间安排于学生恋爱观的培养,甚至强压下的应试教育迫使学生没有情窦初开的时间,00后的恋爱观没有很好地完善。大部分孩子对爱情总是避而不谈或者不敢公开恋情。如今,踏入大学,脱离了学业的强压和家长的限制,00后大学生逐渐拥有了追求与尝试恋爱的自由和时间,孩子们对如何谈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也是该为“值得关注的”。但有些同学显得内向而拘谨,与异性交流有一定障碍甚至不敢与异性交流,从全世界都是友情亲情到出现爱情的过程中,学生可能面临我们无法想象的压力,所以在恋爱前学生的碰壁和社交障碍也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恋爱中的孩子们也不同程度的出现问题,如过度依赖对方,过度宣泄情绪,甚至是过度付出精神和物质。大多数孩子恋爱观十分不健全,使恋爱成为大学生活的全部,对方是生活的中心,严重拉低生活学习质量。恋爱失败是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重大诱因,恋爱失败之后学生应该秉持何种心态应对,如何避免不影响学习生活正常进行,如何从恋爱中走出,恋爱导致休学退学率逐年上升,这足以引起高度重视。

环境变化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环境是产生人心理反应最主要的一个条件,环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导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会指导大学生的行为与思维。从另一个心理层面来讲,人都是具备多面性特点的,人是游走的,由于每天他不可能停留在某一环境或地域中固定下来,所以他会自然而然地随着所处的环境变换心情。教室的不固定使得学生课间不能像中学一样与同伴嬉戏打闹,也使同班同学没有长时间共处一室的机会。这种游离状态与高三的固定形成鲜明对比,使得大学失去了家一般的温暖,同学失去了战友一般的同频。如果大学生拥有相对强大的环境适应与自我调节能力,能够在不断变换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环境中保持适合自我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规避这些问题,更好更快地适应并融入大学新的环境。但是单凭一个个19岁左右的孩子是很难做到的,这需要学校大环境的引导,使学生慢慢接受,积极应对,从而减少这种落差造成的低归属感诱发心理障碍的概率。

学习和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学习压力是当前大学生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之一。在学业中,来自大学同学之间的竞争、比较不可避免,成绩、名次的优劣会影响大学生个体未来的发展,通过各种竞赛得到的荣誉称号、奖学金、实践凭证、从业证书等也会让当今大学生对学业带来的压力,感受尤为明显。对于大学新生而言,步入大学后的班干部竞选,学生会竞选,社团活动参加给大学新生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予以压力。

首先,大学生的学习压力一部分来自所学专业并非适合个人的兴趣与能力,这是他们长期处于对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之中,如何积极应对,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在能力允许范围之内多学知识是重要的;其次,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不当,学习节奏过快,精神长期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再者,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都会对大学生造成心理健康问题。

“00“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

确保大一新生入学后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必然要求,学生只有身心健康才能构建成熟的思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毕业面临的各项压力,消除心理健康问题隐患。

促进大一新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他们能及时发现自己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健康问题,并能自己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及时相应的措施。第二是大一新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同时,可以了解他人,了解社会,对即将发生的不良反应做出及时的预期,并能做出准确的相应。第三是可以帮助大一新生开发自身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受挫能力。当前,高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集中在第一阶段目标,但心理健康教育仍有可以发展的潜能,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当一名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甚至踏上求职之路时,专业文化知识不再是用人单位考核和选拔人才的唯一指标,社会和企业更加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中,心理健康是其中的关键。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首先,正确认识挫折。挫折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其次,增强耐挫力。耐挫力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而这就要求我们不断鼓励大学生进行实践的尝试,自己在挫折与经历中不断提升耐挫力。再次,提高挫折调节力。调节挫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激励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断用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来看待问题。

“00“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策略

积极探寻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起因。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起因受其个体状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且大学新生个性鲜明。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以及我们所带领的学生干部去留意身边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与他们交流沟通、谈心,发现问题,防微杜渐。探寻问题时即不可漏缺也不可过早下定论,同时注意学生隐私的保护。在解决问题时,需寻求更全面、更长远的方法,避免问题恶化以及出现新的心理问题。若心理问题严重,性格极端,在保全学生自尊心的情况下及时发现及时送医,寻找专业的心理医生予以解决,避免出现因心理问题导致学生自己或他人生命财产安全受损。当下问题解决之后应重点关注,避免复发。

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先锋与主要力量,应时刻注意观察总结特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发挥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作用。针对不同年级会有不同的应对策略,对于准备发展阶段—大学一年级学生心理适应困难这一阶段也称之为入学适应期,是大学新生的关键时期,我们作为辅导员工作在一线,更要关注到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如果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不及时处理,往往会给大学新生造成巨大的失望和心灵空虚感,如不加以及调整,会影响整个大学四年的成长。同时,我们辅导员做好与相关同学的谈心工作,真正能与学生用心在交流,互换感情,真诚相待。这样才能切实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情感,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好祖国的花朵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我们所处的教育的第一线,我们有责任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迈好人生第一步台阶,找对准确的方向走好第一步路。其中,对于刚踏入大学的“00”后新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各高校应当引起重视,并集思广益寻找解决方案,建设温暖和谐的大学校园,为大学新生创造有利环境,引导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建设,本文阐述了大一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为解决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并对他们予以期待,希望对后来者有所借鉴。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国家对于青年大学生相关政策号召,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笔者将努力做好奋战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做一名关爱学生有师德的好老师,树立正确教学观念,科学教学,不忘初心,勇于创新,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为祖国的未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新生心理健康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重获新生 庇佑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