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思政实践教学模式助力破解“小镇做题家”困局

2022-01-31任文启

时代人物 2021年35期
关键词:困局小镇资本

任文启 李 婕

(1.燕山大学 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004;2.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近来,“小镇做题家”成为众多出身寒门的失意青年自嘲自讽的风凉话,“小镇做题家之困局”也成为广大青年学子热议的话题。“小镇做题家”肇始于2020年5月,一位大学生在豆瓣创建了小组“985废物引进计划”,几个月便吸引数十万年轻人加入,引起《澎湃新闻》《光明日报》《三联生活周刊》关注,并在知乎上引发了上千万人的热议,在B站上吸引各人群分析讨论。从网络发言来看,他们有着相似经历——出身寒门或普通人家,“除了埋头苦读外啥都不会”,在就业、婚恋和其它社会生活上遇到重重困境,人生观上陷入自卑和痛苦的消极态度,与原生家庭及父母之间关系紧张,甚至对社会抱有仇视心态,名校高等教育没有成为通往成功之路的阶梯,人生反而自此不停下坠,直至成为陷入“小镇做题家之困局”的“废物”。

创新思政实践教学模式助力破解“小镇做题家”困局的理论依据

“在学业上的成功”与“在生活上的失败”之间戏剧化的反差是“小镇做题家之困局”的主要含义。“小镇做题家”一般缺乏家庭支持而只靠自己奋斗,一心认真读书、埋头苦学、考试中名列前茅,这就是老师最喜欢的那种勤奋刻苦的学霸。对于他们来说,分数和学校就是最重要的,再大的未来,不知道了。出身寒门的家长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嘱咐孩子“知识改变命运”。就像是登山一样,用尽全身的力气登顶之后突然发现那边还有连绵不绝的山峰,而那里是他们从未涉足之地。等见识了三教九流的人、千变万化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的成功路径,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的精神落差和待遇落差导致让这些“小镇做题家”觉得迷茫和痛苦,进而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出现偏差。

发表于1937年的《实践论》紧紧抓住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系统全面深刻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依据《实践论》的观点,“小镇做题家之困局”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实践”与“认识”的脱节。西方学者围绕代际传递、城乡二元结构、家庭资本、制度变革等探讨“教育难以改变命运”的类似命题。Tichenor P J,Donohue G A,Olien C N(1970)将家庭资本分为家庭社会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经济资本及家庭政治资本四个主要视角进行考察,认为出身贫寒的大学生无疑在家庭资本中的任何一个维度均处于劣势。Bourdieu(1988)提出“文化资本”概念,认为文化资本可以被父辈传递给下一代并成为获得优厚回报的基础。Garriott Patton O,Flores Lisa Y,Martens Matthew P(2013)提出社会资本理论来阐述这一群体所面临的先赋性的劣势。Gibbons M,M,Rhinehart A,Hardin E(2019)通过实证研究指出,第一代大学生群体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相比,在教育和就业中均表现出明显的劣势。

关于青年学子陷入“小镇做题家之困局”的心态特征。黄皓明(2021)认为,他们陷入对周围环境失去掌控、对自身失去自控力,继而放弃努力的自我挫败思维当中。他们认为同辈竞争出现严重的“内卷化”,时常感到身心疲惫,在“慕强”和“认怂”两个极端之间纠结徘徊,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桑志芹(2021)提出,在行为上,他们往往自我封闭、不爱社交但热衷自娱自乐,生活作息不规律,有普遍的晚睡和沉迷手机及游戏的现象;他们多有中度到重度的拖延症,喜欢用追星、追剧、看网文的方式来逃避现实,靠虚幻而简单的快乐来麻痹自己,但过后又因自己虚度时光而懊悔。

关于造成“小镇做题家之困局”的原因分析。陆寅申(2009)的研究发现,中国社会高校毕业生的求职行为较多依靠社会资本中的强关系,父母拥有的社会关系是否广泛对子女就业和起薪有着显著的影响。刘莹(2013)认为在同样的受教育水平下,社会资本雄厚的青年就业状况往往好于社会资本贫乏的青年,前者多是流入主要劳动力市场,从事职业的收入也较高;后者则恰恰相反,多是流入次要劳动力市场,从事职业的收入也往往较低。丁洁琼(2020)对北京大学典型的高考优胜者的质性分析认为,应试素质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考大学”这一目标的“阶段性”与“半强制性”特征,而缺乏对“后高考”阶段乃至长远人生发展的主动预期和想象。张琳琳(2020)指出,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职业认知不足、职业观念保守,由于家庭成员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机会接触更多种类的职业信息,缺少此方面的教育和辅导,成为职业规划意识较低、缺少社会资源、择业难度相对较大的群体。

关于“小镇做题家之困局”的深远社会影响。2021年初,在网络上出现了由年轻人主导的对老年清华合唱团的一边倒的恶性评论,王陶陶(2020)针对这一现象分析后指出,思想上最危险、最叛逆的阶层,向来是自我期许甚高、没有财产和家庭,又暂时看不到出路的年轻知识青年——考试很强大,但这只给了他们过高的自尊心,却不能改变其现实挑战面前的困惑与无力,这直接引发了他们对自己无力应对之现实世界的厌恨——即现实世界绝不是他们眼里的理想社会。王陶陶(2021)提出,自古以来的逆反思潮,只要是反现实世界的思想,本质上首先吸引招揽的都是这些知识青年——即有文化、有自尊、无财产(进入大都市)、无出路的年轻人。

关于高校教育层面对“小镇做题家之困局”的应对之策。乔心阳(2015)从心理学角度提出,要从积极关注、尊重、共情三方面着手来提升贫困生的一般就业心理素质,要用情绪疗法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来提升贫困生的特殊就业心理素质。董晓绒(2016)指出高校应重视贫困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可以从认识到位、项目到位、资金到位、导师到位和效果到位这五方面着手,全面提升贫困生的就业能力。魏杰(2021)提出,高校应当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能力,把专业建设、学生培养与市场需求更加紧密地结合,帮助大学生提升学习能力、抗挫能力、交际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职业规划能力。

创新思政实践教学模式助力破解“小镇做题家”困局的重要意义

在理论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决定认识的形成和发展,人是在自觉地、主动地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提升自我的。2016年全国髙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社会是个大课堂,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小镇做题家之困局”的解法必然蕴含在实践之中!根据Tichenor P J,Donohue G A,Olien C N(1970)等人的“家庭资本”理论,“小镇做题家之困局”的出现,固然有家庭经济条件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受限于社会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即不能以更快的速度获取社会信息,他们对于信息的利用率存在劣势。根据Bourdieu(1988)的“文化资本”概念,“小镇做题家”们更多地受限于视野,只顾埋头读书而难以适应社会文化、难以融入社会文化,是导致出现诸多人生失意的主要原因。陈扬霖(2019)通过大范围实证研究指出,在贫困毕业生群体中,有实习经历、及早获得职业相关证书的起薪显著更高。我们拟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模式创新来助力“小镇做题家”们更早更快地接触社会、更早更快地适应社会,在实践过程中将积累起来一大批“实践成功”或“实践失败”的实证案例,为《实践论》和“家庭资本”“文化资本”等理论的发展补充新的时代素材。

在现实意义上,“小镇做题家之困局”是对“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信念的绝望。直面生活的重负使得这些年轻人在心里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是他们“一无资本、二无权力、三无关系、四无声望”通常只能怀揣着理想在大城市里打拼,然而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使得他们多数人变得习惯性地悲观处事。不乏一些已确诊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绪障碍、强迫症等心理障碍的案例,有的甚至尝试过自杀。而教育公平不能停留在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我们从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角度,需要更加关注高等教育的效果公平,即用爱心发现和唤起这些陷入困局的青年学子们的“生命力”,并推动理论结合实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更早更快适应社会,让每一个学生的努力都有回报、让每一个学生能找到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的社会角色。(让他们)如全国髙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所指出的“能与我们这个国家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小镇做题家”这一刺眼的称谓深深地刺痛了我们这些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心!这些年轻人讲述的失败故事、眼中的世界、以及对自我不认同、内心的迷茫和痛苦,是社会快速发展中价值观、生活方式、代际差异等等冲突碰撞的暗流。他们在单调和固定的奋斗模式里长大、以单调而固定的模式拼搏了十多年,应对真实、复杂又充满变化的真实世界时,缺少坚韧的素质和敏捷的生存技能,最终陷入“小镇做题家之困局”。“小镇做题家之困局”这一问题牵扯的层面非常宏大,要予以解决绝非轻易之事,是需要国家顶层设计的重大工程。我们呼吁广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自己从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育的本职工作的空间之内,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模式创新来助力破解“小镇做题家之困局”,找到鼓励这些“小镇做题家”们去探索社会、锻炼能力、开阔视野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困局小镇资本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资本支出的狂欢:投资潮即将到来 精读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中小银行外币清算困局与应对
资本策局变
Trouble I’m In
资本过热烧出伪需求更多O2O项目可能在下半年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