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策略研究

2022-01-31

时代人物 2021年35期
关键词:协同基础思政

田 原

(成都锦城学院 四川成都 61173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家全方位布局的不断深化,创新创业项目的不断推广,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环境正在逐渐形成,而当代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在大学期间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要求就更加明显。同期在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实施途径,做好大学生积极创新创业的教育工作。而思政教育可以说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只有在更好的思政教育基础下才能够实施并让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得到更好的推广,使当代大学生拥有更强的、更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世界观。为社会培养出更加全面型的人才,满足国家的进一步发展要求。

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内涵以及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思政教育。思政教育体系主要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见识方面的指导方针。帮助大学生培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并且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作为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集体主义就是要求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注重集体荣誉感以及集体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在协作的基础上完成更高质量的任务,达成更高的标准。爱国主义指的就是要引导当代大学生不断的学习党的新思想,拥护党的正确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同时,要让当代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以及党和国家走过的艰难历程;社会会主义指的就是在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应该包括对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形态分类的普遍共识教育以及邓小平的理论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内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更新,社会创新呼声高涨,而当代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主力军,在校期间就要不断的建立并且完善创新创业基础意识。在日常的大学生教育中开展创业基础,创新实践等课程,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创业素质。同时,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来不断转变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思想。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来培养符合时代新要求的创新创业综合型人才。

协同育人。协同育人概念最早的提出是在20世纪的欧洲,在协同育人观念引入国内以后,国内众多学者深入研究,提出协作与人的本质和关键在于对各个教学领域的共同发展,促进大学生的全方面进步。是应该建立在人才培养以及系统共享的基础上,是为了更好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让当代大学生在不同的资源体系内获得更好的发展。培养出符合当下时代要求的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思政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

虽然现在我国的创新创业环境整体走势良好,但是国内的很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尚不完善,这就需要以思政教育为基础来不断完善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在思想教育体系完整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懂得如何去应对当前时代潮流下的创新创业趋势。在思政教育的基础上,让大学生明白如何在更好地协作情况下达成目标,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发掘自己的长处,展现自己最大的能力与价值。

创新创业教育是思政教育的延伸

目前,各大高校还都是比较重视思政教育的,而且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以及创新创业新格局的不断深入,传统老旧的教学思想已经不太能够很好的适用于现在的创新创业体系之中。所以就要在原有的思政教育基础之上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所以说现在的创新创业思想教育,就是在原有思政教育基础上的一个顺应时代的延伸改变。思政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时代活力。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的创新发展理念。时代在不断发展,创新创业建设逐渐加深。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对创新创业的引导以及培养。在高校之中开展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就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上逐渐引导大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为我国的创新创业市场提供一批思想更加完善的多功能型创新创业人才。在高校的思政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发展中,思政教育作为基础,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发展。创新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注重培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说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而思政教育则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就对大学生的思想培养观念上,两者有很多共同之处,在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对学生提升塑造更完整的自我有很大帮助。

培养有扎实思想基础的创新型人才。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扎实的实践基础,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培养的当代大学生具有更强的社会政治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工作就可以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意义在于扩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将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思政教育的工作中,意义就在于可以培养一批能够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用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来不断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祖国,服务于社会的社会主义理想坚定的创新型人才。

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有效策略

培养加深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在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双结合协同模式下,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培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同时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与集体主义责任感,思政教育的有力开展是完成这些要求的有利基础。当代大学生通过思政教育认识到在当今的创新创业浪潮下,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与努力来不断地做出一些贡献,回报国家,回报社会。担当国家发展的历史重任。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创业成功离不开社会与学校的支持。并且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去承担社会责任,并学会感恩回报社会。

注重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的质量。虽然在我国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背景下,已经取得了一定规模。但是在很多的应届大学生的反应中,根本没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体现,还甚至有将近半数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的创业理论根本就是空洞的说教,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并且在创业教育实施这么久的前提下,有很多的学生认为创业教育根本没有任何实际帮助,属于可有可无的课程。那么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就要注意,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要真正的做到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建立一些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理论体系。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来培养真正适合当代社会条件下的创新创业体系人才。

利用新媒体平台与互联网来做好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推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现在的大学生。基本是人手一个手机平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就要利用好这些平台,来做好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发展的宣传。在2016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我们要学会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推进开展工作,主动占领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学校要学会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开发一些新媒体公众号或者新媒体运营平台来对日常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宣传,培养大学生更好的思政教育理念和创新创业思想。

构建创新创业平台加强创业培训基地建设。新时期背景下,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建设多样化的培训基地,并配备专业的导师。教师通过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指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竞赛,还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个性化项目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同时学校也要重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要给予支持和奖励,以此来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另外,学校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社会组织进行合作,为学生创设校外培训基地,从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另外,学校还可以整合各种资源,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素养是决定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高校可以从教师入手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来为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保障。比如高校与高校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将各校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组合到一起建立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作为教师也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和元素来提升自身的能力,同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创新创业知识,从而构建科学完成的教学体系,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另外,学校还可以聘请知名企业的创业者或创业成功的校友开展讲座,为学生传授经验,还可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与专家面对面交流,便于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获取更多的创新创业知识。而且专家或校友通过讲座可以讲述自己的创业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创业的风险以及创业需要具备的优秀品质,使学生对创业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为自己后期进行创业奠定基础。

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断发展,现在我国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我们需要的不是没有思想理念、创新创业知识匮乏的创业者,我们需要的是有坚实理论基础知识的创业者,而作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大学生资源就成为了社会发展必须要抓住的重要资源。在日常的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培养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协同育人,来培养大学生坚实的政治观念,以及过硬的创新创业基本功。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现行教学体系的分析,以及提出的协同教育发展有效策略,可以帮助我国高校稳步推进落实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发展,为我国创新创业市场培养更多的有坚定社会主义理想的创新创业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协同基础思政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