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的探索

2022-01-31张嗣尧

时代人物 2021年35期
关键词:理论课党史思政

张嗣尧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0)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1]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通知明确指出,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进行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2]思政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系统传授党的思想政治理论、开展校园党史教育的主阵地。探索党史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的新机制新方法,讲深讲透思政理论课中蕴含的党史道理学理哲理,提升党史教育育人实效是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重要课题。

党史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势在必行

百年党史是一部生动的思政教科书,具有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的作用。把党史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是破解历史虚无主义困境的时代诉求,是深化思政理论课守正创新的自觉追求,是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应然要求。

破解历史虚无主义困境的时代诉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揭露和批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历史虚无主义并没有绝迹。而今,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历史虚无主义非但没有放弃对话语权的争夺和对政治诉求的表达,反而利用碎片化的自媒体信息传播和多样化的历史表现方式,呈现出新手法。如碎片化解构历史、抽象化混淆历史、恶搞戏谑革命英雄与领袖人物等,潜移默化的将特定的政治取向和历史观传递给大学生。消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毒害大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家园,让大学生精神虚无、信仰坍塌,陷入困惑迷茫。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毒蚀”,学好百年党史是最锐力的武器。如何用好思政理论课主渠道,在高校筑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防火墙”,树起唯物史观“防护网”,击碎兜售错误思想的“跑马场”,是破解历史虚无主义困境的时代诉求。

深化思政理论课守正创新的自觉追求。思政理论课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是知识教育、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统一,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3]。这个成功经验就是及时把党的指导思想融入高校课程,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推动思政理论课内涵式发展。然而,在党史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个问题两种倾向”,即“硬植入与两张皮”的问题,和“或重深刻性、或重趣味性而淡化政治性与价值导向性”的两种倾向。如何在“两个大局”新环境下,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以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准确认识和把握党的指导思想发展新境界,是深化思政理论课守正创新的自觉追求。

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应然要求。一个国家的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关键取决于一代青年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精神状态和综合素质。了解和把握当代青年的思想心态和价值观念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多是在网络“兴奋剂”环境下成长的“00 后”青年。他们生活在物质资源充裕、和平美好的时代,对于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体验不深,对中国共产党历经的艰难困苦了解甚少,缺乏系统的党史知识;他们思想活跃、勇于探索未知,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具有极强的学习兴趣;他们心智逐渐健全,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崇拜革命英雄,极其渴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是积极向上的,对于学习党史的热情度极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党史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4]如何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和担当,是培养更多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应然要求。

党史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的新要求

党史教育与思政理论课本质上高度同源,内容上相互契合,具有极强的耦合性和良好的融合基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党史教育进入新阶段,也对党史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提出了新要求。

注重思想性,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思想性是前提。注重思想性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百年党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历史。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注重思想性是思政理论课的本质要求。思政理论课是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和营养剂,是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建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的关键课程。思政理论课越有思想,就越能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党史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要注重思想性,就是要培养大学生透过表象把握本质、摸清规律的思维能力。尤其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辩证认识和把握百年党史的主流本质与经验教训,用历史思维科学评价党史人物和事件,击碎历史虚无主义的种种面相。从百年党史中寻找理论滋养、精神支柱,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

注重政治性,继承好红色根脉。政治性是核心。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和政治优势。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挑战、考验,究其根本是它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敢于刀刃向内进行自我革命。讲政治是思政理论课的首要要求。思政理论课是传授知识的价值课,政治引导是思政理论课的基本功能,政治要强是思政理论课教师的首要素养要求。党史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要注重政治性,就是要讲深讲透思政理论课中蕴含的党史道理学理哲理。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做科学理论的传播者、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者。继承好红色根脉,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注重实践性,传承好红色基因。实践性是归宿。注重实践性是党史教育的最终落脚点。百年党史是理论与实践反复证明、相互转化、促进交融的历史。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践知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注重实践性是思政理论课的内在要求。思政理论课是实践滋养的理论课,其思想性和政治性正是通过实践得到验证、获得升华的。思政理论课越贴近学生实际、指导学生实践,就越能回应学生的困惑、启发学生思考,就越具有亲和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党史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要注重实践性,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鼓励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基层,把从百年党史中学到的知识、总结的经验、掌握的规律应用到实际,提升解决现实问题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在实践中传承好红色基因,不断检验和丰富党的创新理论,让红色基因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党史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的新实践

总书记强调,要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要在思政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效,增强党史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的亲和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融学理入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学理即学术理性与理论价值,是对知识的传授和规律的揭示,体现党史教育的理论深度。百年党史是一部理论探索史,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丰富的党史著作和捍卫真理的党史故事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素材。融学理入教材,优化教学内容要坚持理论为本,内容为王。在遵循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要融入进程与规律。用大历史观的视野让大学生在党的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三大规律、两大优势、一个必然等历史性规律,回答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命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要融入价值与立场。用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视野,引导学生感悟红色精神谱系中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法理精神与伦理价值,回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命题。“形势与政策”课程要融入自信与力量。用国际国内大视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回答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命题。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全、讲透、讲实,以理服人、入脑入心。

融政理入课堂,创新教学方法。政理即政治理性与思想价值,是内容的价值定位,体现党史教育的政治高度。百年党史是一部不懈奋斗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价值。党史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的核心是政治引导和价值塑造,实现这个核心关键要提升“放盐”的艺术,用党史情景复盘、沙盘和罗盘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课前实施党史情景复盘,在教师供给端开展学生座谈、问卷调查、教师学情专项教研等调研活动,精准诊断学生之需,根据学生所需选好故事,还原党史事件。课中,运用党史情景沙盘,突破理论难点。抓住学生思想兴奋点,讲好故事讲出精彩。突破学生的思想困惑点,解好故事讲明道理。撬动学生的思想成长点,用好故事讲出高度。把握理实结合点,让学生在演好故事中感知、领悟革命精神与理想信念。课后,实施党史情景罗盘,通过师生交流体验感悟和收获,启智寓情励行,增强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让大学生形成自觉的道德追求。

融事理入头脑,提升教学实效。事理即现实理性与实践价值,是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体现党史教育的情感温度。融事理入头脑,提升教学实效,就是要用好实践这座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聚为合力的桥梁,拓展党史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的实践空间。用活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在供给侧教师的指导下,将需求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优秀自选实践项目汇编为一场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展演,让党史教育在有知有味的实践中立起来。用好校园文化育人主阵地。借助AR技术和金职马院等新媒体平台,实现师生共讲红色故事、微党课大赛、微视频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全媒体传播,以新形式新传播让党史教育潮起来。建强党史教育实践基地,打造红色文化品牌。让党史教育在志愿服务、研学实践等各类社会实践中热起来。切实提升党史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的鲜度、活度和效度,让党史教育走心入心直抵人心。

猜你喜欢

理论课党史思政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