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衍经济:甘肃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2022-01-29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刘建勋

中国公路 2021年23期
关键词:服务区甘肃交通

文|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厅长 刘建勋

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联宁夏、内蒙古,地处黄河中上游的甘肃自古以来就占据着很强的地理优势,河西走廊的辉煌虽已不复往昔,但居于我国中心地带的地理位置,还是为甘肃交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优势。近年来,甘肃交通人围绕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根本任务,不断探索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在发展路衍经济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还在产业发展方面显露了积极成效、形成了较为突出的优势。如今,无论是从国家层面、省级层面还是行业层面,甘肃的路衍经济发展都拥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国家层面,从1999 年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到2013 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再到2021 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印发,都赋予了甘肃省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21 年5月28 日,由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关于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交规划发〔2021〕51 号)中提出:要“以农村公路为依托,探索支持路衍经济发展的路径”,这标志着路衍经济已上升为国家部委层面的政策举措。

省级层面,甘肃省积极推动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工业园区、现代物流等关联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临空经济、枢纽经济,打造路衍经济产业链。将路衍经济写入了甘肃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并将其确定为推动交通运输跨域融合发展和支撑交通经济强劲发展的重要方式,正式列入甘肃省级战略体系。

而甘肃独特的区位优势更是对于路衍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佳的推动作用,曾经“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丝绸之路,如今已跃升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甘肃“座中联六”“涉藏临疆联蒙”,开通了中亚、中欧、南亚、西部陆海及中吉乌这“四向五条”国际班列,架起了通往南亚、东盟的空中航道,形成了“两廊”(“十”字型国际走廊)、“六轴”(六条城市群间的交通发展轴)、“十联”(十条省际直联通道)的交通大格局。

另外,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也为甘肃路衍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作为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无论是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具有千年历史的敦煌莫高窟,还是有着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嘉峪关,都为甘肃依托交旅融合打造若干个旅游“小环线”提供了极大优势。

丝路邮驿

如今的甘肃已经享受到了路衍经济发展带来的显著变化,而对于未来如何发展,甘肃也有着清晰的思路,未来的甘肃将在顶层设计、多产融合、创新驱动、项目支撑和品牌塑造方面做到五个“突出”。

突出顶层设计

战略问题是根本性问题,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甘肃面临着重大机遇、重大挑战。“路衍经济”已被明确为甘肃“十四五”重点打造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2020 年6月,甘肃省组建了全国首家路衍经济产业研究机构——甘肃路衍经济产业研究院,成立了专门的路衍经济投资运营平台,旨在打造集研究、开发、投资、运营、管理为一体的路衍经济产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商。前不久,还推动中国公路学会、甘肃公交建集团、长安大学成立了高速公路路衍经济产业研究中心,共同打造“交通+”研究创新、成果转化、业态培育的新高地。

突出多产融合

发展路衍经济应按照“行业支持企业、企业发展产业、产业支撑行业”的发展思路,通过“公路撬资源、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发展模式,构建起公路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

挖掘交通+旅游“新潜能”。应依托自然人文资源,以旅游公路、旅游风景道建设为抓手,深度挖掘公路沿线旅游资源,打造“景道互联”“客源互送”“快进慢游”的公路旅游交通网络,探索交通支撑旅游、旅游反哺交通的新模式,畅通交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打造通道物流“新高地”。应围绕公路场站、服务区、出入口等,建设物流中心、物流园区、公路港等物流基地,把“交通通道”转化为“物流通道”,变“节点枢纽”为“通道经济”,搭建通道物流产业平台。

建立能源建材“新体系”。应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公路加油加气站服务网络,推进充电桩、加氢站、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网络布局;大力发展改性沥青、高品质商品混凝土、砂石料绿色矿山等交通建材产业,推动交通建材及固废利用产业绿色发展。

小学生所获得的认知经验基本上都是通过学校教育与生活实践得到的,而小学数学教师优化课堂提问的基本手段便是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提出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让小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析问题,确定数学问题的解题模型,然后再通过一系列数学探究与知识阐述提炼出生活中的数学规律,保证小学生的思维状态一直都是积极的、主动的、发散的。

拓展“服务区+”“新业态”。应按照“保基本服务、拓特色经营、建主题项目”的思路,积极开展“服务区+”业务。结合自然资源和地域文化特征,打造一批主题服务区及旅游目的地服务区示范项目。拓展服务区特色经营项目,促进文化旅游、休闲购物、农特产品集散、品牌餐饮与服务区融合发展。

把握智慧交通“新方向”。应紧密对接“新基建”,准确寻找“传统基建”与“新基建”的契合点、交汇区,深度把握智慧交通新方向和新趋势。积极推动新型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交通产业园区,培育集设计咨询、软件产品研发、硬件产品生产销售、系统运维集成的智慧交通产业链。

构建交通装备制造“新链条”。应着眼交通行业全产业链发展需求,坚持科技引领,实施创新驱动,建设交通设施、钢桥制造、预制构件等产业园区,推动公路交通行业全产业链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新战略”。应全面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公路+特色村镇”“农村公路+乡村旅游”“农村公路+特色产业”有机结合,推进交通运输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实现其他路衍产业“新突破”。应推动路域广告科学化、规范化开发,发掘公路交通媒介潜能。加大公路管道资源开发利用,拓展管道业务范围,提升公路廊道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公路项目取弃土场恢复治理用地,积极推广种植经济林等经济作物,构建公路沿线绿色生态走廊和经济走廊。

突出创新驱动

强化技术创新。技术是产业之源,技术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交通科技创新是路衍经济的有力推手。应推进智慧交通重点实验室、新基建智慧交通产业港、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建立智慧交通、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新基建智慧交通基地,让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交通基础设施,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

强化商业模式创新。路衍经济作为新经济业态,需要科学分析市场需求变化,分领域、分专业探索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路衍经济策划、论证、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体系,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省道106线刘家峡大桥 杨永鹏 摄

强化投融资模式创新。应创新“公益性交通项目+经营性路衍经济项目”投融资模式,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风险可控、良性循环”的新型投融资体制机制,鼓励以专项债、PPP、ABO、F+EPC 和资源变资本、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破解资金制约难题,实现存量资产价值最大化、综合利益最大化及运营效益最大化。

突出项目支撑

典型项目带动。项目历来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发动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发展路衍经济也离不开这一规律。近两年来,甘肃交通行业按照示范引领、逐步铺开的思路,推动实施了一批示范效应好、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依托锁阳城、悬泉置等世界文化遗产策划的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交响丝路1 号线”项目,已被交通运输部列为交通强国试点项目,项目建成后可激活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东线景群;谋划实施的悬泉置交旅融合项目,旨在打造以戈壁荒漠为背景的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中国第一个汉唐风格的主题服务区,实现古代邮驿与现代服务区千年后的“握手”;携手华为共同组建了甘肃省智慧交通重点实验室,建立了新基建智慧交通产业港、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创建了机器视觉硬件品牌。

甘肃还全面启动实施了高速公路服务功能拓展工程,计划利用3 年时间,投资249 亿元,通过拓展和新增高速公路出入口、改造既有高速公路互通及连接线、拓展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措施,给高速公路“开口子”,将“封闭”的高速公路进行多点“开放”,推动城市间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实现协调发展。

构建产业生态。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区域或经济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促进产业要素共生再生,发挥最大化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进而构建成熟的产业生态系统,已成为一种新趋势。打造要素聚集、联动发展、各具特色的路衍经济产业集群,构建“交通—产业—城镇—环境”联动融合、“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多维共生的路衍经济生态,是发展路衍经济的最终目的。

突出品牌塑造

加强品牌建设。“品牌”就是知名度,具有知名度就具有了凝聚力和影响力。产业品牌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软实力。强化品牌建设,树立品牌文化,创建连锁品牌,构建品牌体系,打造连锁经济,是发展路衍经济的题中应有之意。

讲好路衍故事。典型引领方向,榜样凝聚力量。应全方位推广“路衍”品牌所蕴含的精神标识、文化内涵,进一步扩大“路衍”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广泛宣传路衍经济典型案例,讲好路衍故事,营造良好氛围,让路衍经济成为交通行业的新亮点,成为交通企业的新目标,成为交通人的新追求。

路衍经济是新事物,业界的研究与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甘肃省凭借在“战略引领、产业融合、规划先行、协同发展”等方面的努力,为行业加快变革、换道发展趟出了一条新路子。接下来,甘肃省交通运输行业还将继续保持谦虚好学的工作态度,深入研究交通运输部和省委省政府发展路衍经济的政策精神,准确把握发展路衍经济的环境形势,加快路衍经济项目落地和产业培育,打造一批诸如“交响丝路1 号线”“最美黄河风情线”“丝路邮驿”的企业品牌及产品品牌,擦亮甘肃交旅融合新名片,实现交通“软着陆”,树立路衍经济发展的新思维,深挖路衍经济关联产业的商业价值,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谱写路衍经济新篇章。

猜你喜欢

服务区甘肃交通
基于AIoT+GIS的智慧服务区构建
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技术的应用
繁忙的交通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小小交通劝导员
建言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双提升”
爱无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