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土地区桩端后注浆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现场试验研究

2022-01-25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32

建筑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工程桩试桩轴力

周 炜(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32)

与预制桩相比,钻孔灌注桩有着施工噪声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施工桩径可以较大、桩长也可以较长。但常规钻孔灌注桩较难保证成孔质量,易出现泥皮较厚、孔底沉渣较多、土体应力释放过大等缺陷。这些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尤其是桩端沉渣和桩侧泥皮问题,容易导致单桩竖向承载力显著下降及建筑物沉降量大幅度增加。如处理不好这些问题,不但会对工期和造价产生影响,还会对单桩承载力及建筑物沉降均会产生不利影响。按目前工程经验,桩长较长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一般可采用后注浆工艺。

桩端后注浆工艺即钻孔灌注桩浇灌桩身混凝土之前,先在孔内预留带有活动阀的细钢管至孔底,然后浇注混凝土至设计标高,待桩身混凝土有一定强度时,利用水泥浆加压泵由原先预留的钢管中注入水泥浆,高压水泥浆自阀门由桩底部向上部注浆和桩底注浆,使桩端以上 20~30d和桩端下土体得到加固,同时也解决了灌注桩中部分泥皮和沉渣影响承载力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减少了桩基础的沉降量。

本文基于工程现场载荷试验实测数据,进一步研究桩端后注浆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承载变形特性、荷载传递机理及桩身压缩性状等问题。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路以东、东门路以北地块内。总占地面积 45 472 m2,总建筑面积约 429 852 m2。本工程包括两幢超高层建筑办公楼及商业裙房。超高层办公楼最高层数为 39 F,最高屋面标高 180 m。本场地地貌属于滨海平原地貌类型,场地内地势较平坦,地基土层及参数如表 1 所示。

表1 地层桩侧摩阻力标准值 fs 及桩端端阻力标准值 fp 参数表

2 试验方案

工程抗压试桩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为Φ1 000 mm,桩长为 82.8 m,持力层为粉细砂。桩身混凝土强度为水下 C 45,试桩采用桩端后注浆,注浆量 5 t。试验桩共 3组,采用 6 锚桩法。试桩的预估最大加载值 24 600 kN,实际加载时,根据工程桩有效桩顶标高处的荷载值达到23 500 kN 为控制条件。试桩概况如表 2 所示。

表2 试桩信息

抗压试验加载方式:

加荷:0.2P→0.3P→0.4P→0.5P→0.6P→0.7P→0.8P→0.9P→1P

卸荷:1P→0.8P→0.6P→0.4P→0.2P→0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静载试验承载力及沉降分析

根据静载试验结果汇总后如表 3 所示。

表3 静载试验结果汇总表

由表 3 可知,试桩 TP1-1,根据工程桩桩顶荷载控制要求,试验最终荷载为 25 600 kN,试验稳定时,桩顶累计沉降量为 42.60 mm;试桩 TP 1-2 和 TP 1-3 加载至 24 600 kN,试验Q-s曲线未出现明显陡降,累计沉降分别为 34.98 mm、33.38 mm,试验结果稳定。

在最大荷载下,各试桩桩身不同位置的沉降如表 4 所示,各级荷载下的不同桩身断面的Q-s曲线如图 1 所示。

表4 最大荷载下各试桩桩身沉降汇总表

图1 试桩 Q-s 曲线

由表 4 和图 1 可知,桩底沉降均较小,分别为 2.29 mm、3.18 mm 和 2.35 mm,试桩顶的累计沉降几乎全部由桩身压缩量产生,在相同荷载 24 600 kN时,桩身压缩量约为 33 mm。假设桩身应力为倒三角形分布形式,荷载 24 600 kN 时,桩身压缩量按理论计算约为 47 mm。表明桩身仍基本处于弹性变形阶段,承载力主要由桩身摩擦力提供。假设不考虑桩端后注浆,根据土层参数,试桩的极限承载力约为 14 700 kN。由试验结果可知,桩端后注浆后试桩的极限承载力提高约69% 以上,说明桩端后注浆对超长桩的桩身及桩侧摩阻力提高有显著效果。

3.2 桩身轴力、侧摩阻力、端阻力分析

3.2.1 测试数据计算方法

(1)应变计算。根据现场试验测得的应力计频率fi,求出每个应力计不同荷载阶段的压力P和应变 εs,如式(1)所示。

式中:Pij—第j断面第i级荷载下的钢筋计压力;

Kj—第j断面钢筋计标定系数;

f0j—第j断面钢筋应力计初始读数;

fij—第j断面第i级荷载下的钢筋应力计读数;

Bj—第j断面钢筋计标定系数;

εsij—第j断面第i级荷载下的钢筋应力计应变;

Asj—第j断面钢筋应力计断面积;

Es—钢筋应力计弹性模量。

(2)桩身轴力计算。当进行桩抗压试验时,根据混凝土和钢筋变形协调条件,可求出桩身断面轴力Qij,如式(2)所示。

3.2.2 桩身轴力

试桩在各级荷载下的各断面轴力变化曲线,如图 2 所示。由图 2 可以发现,试桩的承载力开始阶段基本由桩侧摩阻力承担,随着试验逐级加载,桩侧摩阻力由浅到深逐渐发挥;试验加载至第 8 级荷载(22 140 kN)后,桩端阻力开始发挥,随着试验继续加载,端阻力逐渐增大,继续增加的试验荷载基本由端阻力承担。

图2 各试桩桩身轴力分布曲线

根据试验结果,各试桩在最大试验荷载下,3 根试桩TP、1-1、TP1-2、TP1-3,工程桩桩顶处轴力分别为24 099 kN、23 571 kN 和 23 670 kN,满足工程桩桩顶标高处的荷载值( 23 500 kN)控制要求。

3.2.3 桩侧摩阻力、端阻力

根据图 2 试验结果,各试桩在相应试验最大荷载下,工程桩桩身段各土层桩侧摩阻力如表 5 所示。

表5 最大荷载下工程桩桩身段桩侧土层摩阻力

由表 5 可知,桩端后注浆处理后,由于桩底沉降较小,桩身桩土相对位移减小,使桩侧土层摩阻力相对于不考虑后注浆时有明显提高,提高比例约为 40%~50%。

各试桩在最大试验荷载下,工程桩桩身段桩侧总摩阻力、桩端阻力如表 6 所示。

表6 最大荷载下工程桩桩身段桩侧总摩阻力和端阻力

由表 6 可知,在最大试验荷载时,3 根试桩在工程桩桩身段,桩身总摩阻力约占总承载力的 76%,桩端阻力约占总承载力的 24%。表明桩端后注浆技术改善了灌注桩的桩端承载特性,大幅度提高了桩端土体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为桩端阻力的发挥提供了条件,使超长桩的端阻力有较高发挥。

4 结 语

本文通过对 3 根桩端后注浆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的现场试验,得到了如下结论。

(1)由于静载试验一般在自然地坪进行,而设计更关心的是工程桩顶标高处的承载力,因此根据工程桩顶处的轴力测试结果,控制试验最终加载值,更符合设计要求。本文 3根试桩的工程桩顶标高处轴力分别为 24 099 kN、23 571 kN和 23 670 kN,满足设计 23 500 kN 的控制要求。

(2)由于桩端后注浆技术改善了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桩端承载特性,大幅度提高了桩端土体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本文 3 根试桩,假设不考虑桩端后注浆,试桩的极限承载力约为 14 700 kN,而由试验结果可知,桩端后注浆后试桩的极限承载力提高 69% 以上,说明桩端后注浆对超长桩的桩身及桩侧摩阻力提高有显著效果。

(3)通过沉降杆法量测桩身不同断面的沉降,发现桩端后注浆灌注桩的桩底沉降较小,最大加载时约为 3 mm,试桩顶的累计沉降几乎全部由桩身压缩量产生。在荷载24 600 kN时,桩身实测压缩量约为 33 mm,按理论计算约为 47 mm。表明桩身仍基本处于弹性变形阶段,承载力主要由桩身摩擦力提供。

(4)桩端后注浆处理后,由于桩底沉降较小,所以桩身桩土相对位移减小,使桩侧土层摩阻力相对于不考虑后注浆时有明显提高,提高比例为 40%~50%。在最大试验荷载时,3 根试桩在工程桩桩身段,桩身总摩阻力约占总承载力的 76%,桩端阻力约占总承载力的 24%。

猜你喜欢

工程桩试桩轴力
建筑桩基工程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
钢板桩内支撑预加轴力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浅谈支撑轴力伺服系统在深基坑中的应用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06/2021
房建工程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某超限高层试桩设计与施工关键问题分析
基坑钢支撑轴力监测的优化及实践
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软黏土基坑开挖对坑内工程桩的影响分析
钢支撑轴力在安装过程中的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