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质量优先:“特岗计划”十五年回顾与展望

2022-01-25朱夏瑜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特岗教师队伍计划

朱夏瑜 刘 佳

(湖州师范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出台至今已实施十五年。“特岗计划”的实施为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乡村学校补充了大量师资,有效解决了乡村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但是,随着新时代我国城乡教育发展由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乡村教师队伍补充愈发强调质量与结构,“特岗计划”的实施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困境。如何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特岗计划”,提升政策实效性,是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关注的问题。

一、政策回顾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力量,“特岗计划”的颁布与实施填补了乡村教师的空缺,促进我国乡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一定实效。依据公共政策执行的实施阶段划分原则对“特岗计划”实施十五年来的政策演化进行分析,可以将我国“特岗计划”政策发展历程划分为政策规范发展、政策规模化推广、政策优化转型三个阶段。

1.政策规范发展阶段(2006—2009年)

2006—2009年,是“特岗计划”政策规范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特岗计划”在政策上主要经历了人数扩招和实施范围扩大这两项基础变化。

2006年,教育部连同其他四部委下发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特岗计划”作为中央完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创新模式开始走规范发展之路。随着每年大量的高校毕业生进入特岗教师的队伍,招聘人数增长到每年1.8万人次,乡村学校教师总量不足的问题逐渐缓解。由于选聘的特岗教师大多是高校毕业,经历过较为正规和系统的教育训练,具有较高素质,大大提高了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1]。时至2009年,第一批参与“特岗计划”的教师聘用时间到期,教育部在综合考量第一期“特岗计划”的实施成效后,决定将实施范围扩增至中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2010年起,进一步扩增“硕师计划”规模,与“特岗计划”相结合。自此,“特岗计划”开始步入规模化推广阶段。

表1 2006—2009年“特岗计划”相关政策

2.政策规模化推广阶段(2010—2017年)

2010—2017年,“特岗计划”开始步入规模化推广阶段,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特征是:政策实施范围再扩大并最终确定,招聘人数不断扩增;关注教师个体需求,工资上涨;开始关注特岗教师队伍质量提升;关注教师专业及学科结构均衡,出现全国教师信息系统,管理更加规范。

首先,政策实施范围由最初的十三省一兵团扩大到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贫困地区,相应的招聘人数也从最初的每年招1.5万余人次增加到每年招9万余人次[2]。其次,政策开始对特岗教师准入资格设立要求。一方面,将硕师计划同“特岗计划”结合,力求提升特岗教师整体教学层次水平;另一方面,政策开始要求应聘特岗教师的人需持有教师资格证,并规定对拟聘教师进行统一的岗前培训。再次,政策要求充分考虑聘用地区学科结构分布等因素,并于2017年实施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管理特岗教师的工作信息。

随着“特岗计划”在全国大范围的开展,各地对特岗教师的要求逐渐提高,从数量满足走向质量优化,“特岗计划”到了质量优化转型的新阶段。

表2 2010—2018年“特岗计划”相关政策

3.政策优化转型阶段(2018年至今)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及“为了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要进一步推动与实施‘特岗教师计划’。”特岗教师作为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中西部乡村教师转型换代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为乡村教师队伍注入新活力。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可以看到,新时代对于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与公平的需求已经提高到新的水平。“特岗计划”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和完善,也由数量优先转型到了质量优先的新阶段,提高特岗教师整体素质,打造一支优秀的乡村教师队伍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乡村教育事业不断追求的目标。

表3 2018—2020年“特岗计划”相关政策

二、“特岗计划”十五年来的成就与现实问题

1.“特岗计划”实施十五年的成就

(1)补充了乡村教育师资力量。经由十五年延续不断的开展“特岗计划”,输送了一大批致力于为乡村教育服务的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乡村学校任教,逐步扩大乡村教师“特岗计划”招聘规模。计划实施至今累计招聘95万名特岗教师,分布在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贫困地区,为1 000多个县、3万多所乡村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极大缓解了中国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教师数量短缺问题,扩充了扎根乡村的教师数量。在种种保障性政策的支持下,特岗教师在岗率、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的留任率逐年递增,到2020年,三年服务期满以后留任率达到85%以上[3],乡村师资力量得到有效增补。

(2)提高了乡村教师队伍质量。“特岗计划”通过招聘要求限制,招聘了一大批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有志青年。切实改善了中国乡村教师队伍的学历情况和结构特征[4],造就了一支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2006年通过“特岗计划”招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所有特岗教师的41%,这个比例到2010年扩大到72%,到了2015更是达82%[5],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特岗教师比例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且特岗教师的招聘较为科学,招聘时涵盖学科广泛,集中补充了大量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等乡村短缺学科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乡村学校“开课难、开齐课更难”的问题。从2006年到2019年,乡村短缺学科教师的比例从6%提高到17%,自从开始“特岗计划”后,很多教学点历史性地开设了音体美等课程。2012—2015年的特岗教师中,体育、音乐、美术三门短缺学科的教师,已分别达到7.4%、6.7%、6.3%[6],实现乡村教学结构的合理化发展。“特岗计划”的提出为大幅提高我国乡村教师队伍质量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3)缓解了毕业生就业压力。“特岗计划”配合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政策,引导和激励高校毕业生下基层、去边疆、建功立业的同时减缓了就业压力。计划的实施解决了一大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同比2019年增加5 000余人,达到10.5万人,并实施“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以适当放宽招聘条件、降低或不设开考比例等方式,引导一批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学校任教,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据教育部相关数据统计,“特岗计划”已经成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是一项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政策。

(4)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特岗计划”实施范围覆盖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贫困地区,包括78.3%的少数民族自治贫困县和79.6%的革命老区。95%以上的特岗教师在乡镇及以下学校任教,其中30%在村小和教学点工作,直接服务于我国边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最薄弱的区域和人群。“特岗计划”通过优秀人才的引流推动了我国东西部地区及城乡间的教育公平,为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2.“特岗计划”存在的现实问题

“特岗计划”实施十五年来取得显著成效,有力缓解了中西部贫困地区乡村学校教师短缺的问题,还为一大批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就业岗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于乡村教育的要求已经不满足于基础教育,教育发展环境要求实现教师各方面能力有长足进步。而现阶段的“特岗计划”政策实施却出现不少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特岗计划”招聘对应聘者各方面素质的考察有所欠缺,不利于招聘合格的特岗教师,也跟不上新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是在职的特岗教师教学心态存在问题,身在乡村,心向城市,导致出现职业倦怠,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总结一点就是滞后的“特岗计划”政策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强调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现实矛盾,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影响“特岗计划”的政策实效。

(1)缺少对应聘者乡村从教素质的考察,影响教师招聘质量。在整理了十五年来中央颁布的特岗教师招聘政策时可以很明显地发现,特岗招聘对应聘者的素质考察不足现象问题严重。

首先,国家对招聘特岗教师的专业限制中只要求教师具有报考相应学科的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成为教育行业的从业敲门砖,无法体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加之,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家为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对应聘者采取“先上岗、再考证”的阶段性措施,就国家宏观层面而言,该政策的出台缓解了众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但仅从特岗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方面而言,该政策的颁布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强调质量提升这一背景矛盾,使得新上岗的特岗教师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乡村教育的质量提升陷入瓶颈。

其次,在学历和所学专业方面,大部分省市对初中教学岗位应聘者要求学历在大学本科及以上,而对于小学教育岗位只要求师范类专科学历及以上即可。而在专业对应方面,只有海南和内蒙古出台的政策中明确要求教师所学专业应与任教专业对应,其余省市对教师专业没有明确要求。也就是说,会有一大批非师范专业的教师通过招聘进入乡村教育领域,这样的政策设置在提升从教教师学历结构的同时,也加剧了非师范类特岗教师的教学不稳定性。“教师作为‘知识工作者’,其专业性奠基于其知识构成及其加工的特殊性。”[7]而非师范专业的特岗教师的教学方式传承于自身过往的教学体验,缺乏时效性。这导致他们在教学时使用的教学方法老旧,不适应新式的教学,难以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效果,甚至可能会影响教育实施。

再次,政府在对特岗教师的招聘过程中,没有关注到应聘者对于乡村环境和教学岗位的适应性。乡村教育由于环境的特殊性,教师需要更为全面的教学能力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教师在报考特岗教师时虽然报考的大都是自己在本科学习的专业,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特性,特岗教师的分配大多由当地教育局负责[8],学校和教师缺乏自主权,在分配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专业不对口的现象。有学者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新任特岗教师任教学科与所学专业的一致性并不高,42.3%的教师任教课程与所学专业不一致[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学习所教专业的知识,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给予学生规范的知识教育,影响教学质量。没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应聘者在经历乡村生活的困苦后往往因为心理差距过大放弃教学,虽然有部分教师仍在教学岗,但只是想混过三年,转身投入更好的教学环境中。

(2)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缺乏有效支持,影响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合理有序的教师培训是推动教师职业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然而地方政府在对于特岗教师的培训安排上存在落实不到位现象。

其一存在特岗教师职前培训针对性不足。在整理2020年各地特岗教师招聘政策后发现,在“特岗计划”现行23个省市中只有10个省市对特岗教师岗前培训有明确规定,其中只有河南、河北、内蒙古三省对岗前培训的具体内容有明确要求,在所有省市中占比只有13%,且培训内容与乡村就职环境不符。实施岗前培训是帮助新入职教师进行心理建设、快速适应环境的最有效途径,然而现有的“特岗计划”岗前培训体系针对性不足,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提升。

其二存在教师的职后教育专业性不足。有学者对全国11 000多名特岗教师进行调研,其中31.1%的教师认为区县级的教师培训课程效果一般,2.4%的教师认为培训课程效果非常差[10]。特岗教师培训不理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培训课程的安排不当,特岗教师接受培训内容大都源自教师研训部门的安排,然而在培训过程中授课内容却更适合城市教师,与乡村实际联系不上,难以满足特岗教师的教学需要。此外,培训名额出现各县分配不均的问题,使特岗教师无法接受到应有培训[11]。由于职前和职后培训两方面的缺失,使得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受限,在教育过程中墨守成规,接收不到最新的教育理念熏陶,教学质量停滞不前。

(3)对教师归属感和教学适应性关注不足,影响教师留教意愿。教师工作需要受到职业认同,而特岗教师由于身在偏远乡村这一特殊环境,来自各方面的职业认同都较少,很容易产生归属感不足心态,出现自我放弃现象。

一方面,各方对教师乡村归属感关注不够。特岗教师招聘时未对生源有要求,很多教师并非本地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语言不通、地方风俗不清楚等问题难以融入当地,陷入孤立困境中。严重影响教师教学热情,教学过程中的职业归属感不足,教师身心受挫,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出现教育质量问题。

另一方面,各方对教师教学适应问题关注较少。国家对偏远地区的教育扶持容易因为社交媒体的报道行为出现偏向,媒体报道多的待遇好些,媒体没有报道的待遇差些。被分配到关注较少地区的特岗教师对自身职业发展产生怀疑,只想混过三年,换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加之,乡村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不像城市家长热心,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容易产生“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感觉,久而久之,教师教育热情被消磨殆尽,产生职业倦怠感。

三、“特岗计划”政策完善建议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要求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紧紧抓住乡村教师队伍的突出问题,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和发展。基于这一要求,“特岗计划”政策在实施与完善过程中更需要关注到教师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因而“特岗计划”的未来发展还需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特岗计划”宣传,多举措吸引优秀师资报考

现阶段,“特岗计划”的宣传方式仍较少,东部地区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么个计划,更不用说前往任教,要让“特岗计划”的政策精神深入人心,就必须联合各界,开拓新的宣传渠道。

第一,举办高校巡回宣讲会。调查显示,现有的特岗教师80%以上有本科学历,说明“特岗计划”在高校有很大认可度,在高校进行宣讲,宣传“特岗计划”的深远意义和政策待遇,并鼓励已从教的特岗教师返校交流心得,吸引更多优秀学子前往乡村服务基层,为我国乡村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第二,加强线上宣传。采用拍摄宣传纪录片、微电影、短视频等形式投放到各大视频网站,站在第三人的视角看待“特岗计划”这些年的成果,乡村教育的变化能给人更深层的鼓舞,激励一批人投身乡村教育事业。

2.加强乡村从教素质考察,提高特岗教师质量

招聘作为特岗教师管理的起点,选拔出能够适应乡村高强度高压力的教学工作的教师是进行乡村教育质量升级的基础,也是新时代对“特岗计划”的基本要求。应当加强对特岗教师的从教素质考察,以便降低教师到岗后发生的种种不适应现象。

第一,限制招聘范围。从当前现状来看,特岗教师招聘范围包括本科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以及少数师专生,宽泛的专业设置容易造成教师专业知识缺乏系统性,出现“看得懂教材,吃不透教材;教得了学生,教不好学生”的局面。特岗教师招聘不应只注重学历层次,更需要扎实的教育基础,具有能够扎根乡村的文化意识和职业道德。因此,特岗教师招聘应当更加注重专业性,选择有教育背景或学科背景的人才。

第二,注重个性心理综合素质的考查。“特岗计划”实施范围多为偏远山区,特岗教师需要具备开阔的心胸、乐观的性格,也要具备艰苦卓绝、不轻言放弃的毅力,更重要的是有一颗真正热爱乡村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因此,政府在招聘时要着重考虑应聘者的个人素质是否能满足其在乡村基层工作的种种要求。

3.构建一体化培训机制,强化教师培训工作

一体化培训囊括岗前及职后两个阶段。首先,强化特岗教师的岗前培训。有学者调查后发现,89%的特岗教师认为岗前培训对其专业发展影响较大[12]。职前培训应根据当地学校实际,开设体现人文地貌、符合实际的通识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使新入职的特岗教师对自身就职情况有清楚的认识。其次,完善特岗教师职后培训课程。在职后课程的设置上要与职前教育和师范教育一脉相承,除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训外,还应开设师德课程和儿童心理研究课程。一方面进修时新的教育理论、学科知识等以提高其专业从教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提升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不断强化教师长期扎根乡村的基层意识和甘于奉献的职业操守。

4.给予特岗教师更多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

年轻的特岗教师远离父母亲人,抛弃城市舒适的环境、便捷的交通,前往人生地不熟的偏远乡村任教,这其实是一种逆行。现实和理想的巨大落差使他们难以专心教学,为此政府和学校要从多方面入手,帮助特岗教师解决问题。首先,政府和学校成立特岗教师帮扶中心。针对特岗教师现有的生活和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和疏导。其次,要对特岗教师定期回访。对教师进行定期访问有助于教师心理健康。再次,学校加强教师队伍监管,杜绝教师队伍出现排他、本地教师抱团的行为,还教育一片净土。帮助特岗教师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突出困难,提升其职业幸福指数,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高学历高素质特岗教师的价值和作用,实现教育质量的飞跃。

猜你喜欢

特岗教师队伍计划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辽宁:特岗计划驰援卫生院
“特岗计划”边远地区教师补充机制的探索
湖南:推进“升级版”全科特岗计划